书城心理二十几岁必须要知道的心理学常识
7191200000019

第19章 用“心”铺就成功坦途——20几岁必须要知道的职场心理学(1)

俗话说,职场如战场。但是职场中无非就是做人与做事。做事只要勤勤恳恳、兢兢业业,那么肯定能干出业绩。但是做人也这么简单吗?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所以职场就是一门做人的学问。会做人,善于做人,会让你的职场之路走得越来越顺。但是职场竞争激烈,人事争斗永无休止,如何处理好职场中千丝万缕的关系,进而从众多的竞争者中脱颖而出?如何能在事业发展的同时,妥善地处理好与同事之间的人际关系?

这需要从心理上去做出分析,所以职场也是一门心理学。

职业倦怠──你是否开始讨厌你的工作

邱亮今年30岁,在一家高科技公司担任销售部经理已经4年多了。可以说,邱亮在同龄人当中是一位比较成功的人士,因为在他这样的年龄,不管是收入还是地位,都到了相当的程度,并且家里有一个温柔体贴的妻子,有一个漂亮可人的女儿。

在公司里,邱亮也一直受老总的重视,受下属的尊重,因为当初公司销售业绩不佳的时候,邱亮是主动请缨从技术部门来到销售部门的。在他的努力下,销售业绩连连上升。可是就是这么一个曾经热情有活力并且事业有成的人最近却苦恼起来。他最大的苦恼就是,这些年的工作,使他感到自己并不适合销售工作,生意场上的“潜规则”令他不堪重负,它使自己逐渐失去了鲜明的个性和对工作的兴趣,每天重复类似的工作,并承受着该行业越来越沉重的竞争压力,令他心中的疲倦感和乏味感越来越深,在工作中应付的成分逐日攀升,他开始觉得很讨厌自己的工作。自己一直想跳槽,但是却怕自己越跳越糟,所以他一直都生活在苦恼中。

这是不是你的缩影?你身上是不是也有邱亮这种情况?

你是不是开始慢慢讨厌起你的工作?对于目前的职业,你是不是开始没有了兴趣?曾经效率极高的你,现在是不是工作绩效明显降低,而且身心疲惫?你是不是总想换一份职业?

这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状况,这是一个产生职业倦怠的时代,这不是一个最坏的时代,也不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个时代充满了竞争,这个时代充满了压力。我们总是想休息,总是想放下我们手上的工作。

于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身上或多或少地出现了一种“职业倦怠症”。

“职业倦怠症”又称“职业枯竭症”,它是一种由工作引发的心理枯竭现象,是上班族在工作的重压之下所体验到的身心俱疲、能量被耗尽的感觉,这和肉体的疲倦劳累是不一样的,而是缘自心理的疲乏。

这种疲乏往往造成我们工作效率的极度低下,而这种疲乏的产生主要是由于缺乏动机。动机具有激起、调节、维持行为的功能,它的产生和人的需要、兴趣有密切的联系。当动机消失时,被它所推动的行为就会终止。因此,当人对所从事的工作没有兴趣或缺乏动机,却又不得不为之时,就会产生厌倦情绪,身心陷入疲惫状态,工作绩效将会明显降低。长此以往,人将面临职业倦怠的危机。

这种危机的表现是多方面的,但是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对工作丧失热情,情绪烦躁、易怒,对前途感到很渺茫,对周围的人、事物漠不关心。工作态度很消极,对服务或接触的对象越发没耐心,如教师厌倦教书,无故体罚学生,或医护人员对工作厌倦而对病人态度恶劣等等。感觉不到自己的个人成就感,有职业倦怠的人倾向于消极地评价自己,并伴有工作能力体验和成就体验的下降,认为工作不但不能发挥自身才能,而且是枯燥无味的繁琐事物。

那么我们的这种职业倦怠感来自于何方呢?

第一,不同的职业,其职业倦怠感会有所不同。像教师和医护行业,这是最容易产生职业倦怠感的,因为这种行业是一种助人的行业,其工作重复性很严重,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这种职业中的人很容易因内部资源的耗尽而产生倦怠。而一旦资源耗尽的时候就是职业倦怠产生的时候。

第二,很多人之所以产生职业倦怠是因为没有找对工作。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也是给你动力的主因,如果你对你的工作没有兴趣了的话,那么你就会陷入到职业倦怠的危险中去。

第三,职业倦怠之所以产生是因为工作负担过重、缺乏工作自主、薪资待遇不合期望、职场的人际关系疏离、强烈认为组织待遇不公或是和公司的理念不和。

所以,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要是你陷入到了职业倦怠中,你不妨采用以下的方法来为你解压:

第一,学会欣赏自己,善待自己。在工作中,遇到挫折是理所当然的,没有谁会一帆风顺,那么当我们遇到挫折的时候,要善于多元思考,“塞翁失马,焉知非福”,适时自我安慰,千万不要过度否定自己。

第二,如果你产生职业倦怠是因为你工作太累了的话,那么你不妨休个假,给自己放松一下,去旅游、去探险,当你回来的时候,保证你又会有高昂的激情来面对你的工作了。

第三,终身学习,有时候的职业倦怠是因为你害怕自己的能力跟不上社会的进步,那么这时候你不妨去进修,给自己充充电,以适应社会的压力。

第四,多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这是自我激励的一种方法,当我们失败的时候,当我们工作前进不了的时候,我们不妨多给自己加加油,这样,你也许就会有一个好心情来来面对你繁琐的工作了。

附:你是否有职场倦怠症?(在符合你的情况后面打勾)

l.你总是盼着周末的到来。( )

2.你经常头痛或觉得浑身乏力。( )

3.肠胃功能失调。( )

4.经常失眠。( )

5.工作没有激情。( )

6.你恐惧你的上司。( )

7.你不想与同事们交往。( )

8.回到家里不想干家务活。( )

9.假日懒得出游和锻炼。( )

10.早上有时候赖床,而且很少吃早饭。( )

如果符合你情况的有5项之多,那么你就要考虑自己是否患有工作倦怠症了,应及时调整好心态。

心理学迷津

职业是我们糊口的一种手段,又是显示我们是否成功的一个标尺,也是实现自我价值的一种媒介,要是你对你的职业都产生倦怠了,那么你怎么能够去做好你的事业?所以在职业倦怠来临的时候,你应该想方设法怎么去消除它。不让它影响到你的工作,进而影响到你的事业。

酸葡萄心理──坦然面对职场之失

在《伊索寓言》里,有一个狐狸与葡萄的故事:饥饿的狐狸看见葡萄架上挂着一串串晶莹剔透的葡萄,口水直流,想要摘下来吃,但又摘不到。看了一会儿,无可奈何地走了,他边走边自己安慰自己说:“这葡萄没有熟,肯定是酸的。”

于是后来就有了“酸葡萄心理”这一种说法。

“酸葡萄心理”是因为自己真正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产生挫折感时,为了解除内心不安,编造一些“理由”自我安慰,以消除紧张,减轻压力,使自己从不满、不安等消极心理状态中解脱出来,保护自己免受伤害。

一直以来,酸葡萄心理都被人当成了阿Q的精神胜利法,凡是自己得不到的东西,就采用一种自我安慰来消除自己的心理不平衡。

我们没有考上自己梦寐以求的大学,而考取了一所一般的大学,于是我们就在心里说,没考上名牌大学也好,那里竞争激烈,说不定学习要拼命才能跟上趟,而在一般大学学习,说不定轻轻松松地读书就可名列前茅。

我们在竞争部门经理一职中落选了,心里有失落感,闷闷不乐,后来忽然一想:职务越高,责任越重,当个平民百姓可以逍遥自在,还可以有更多的时间钻研业务。

我们在年终奖的评定中没有通过,总觉得心有不甘,自己这么的努力,业绩又是公司最好的。但是转念一想,没评上就没评上,也不就几千块钱吗。

……

这样的情况太多了。也许有人会说这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果真是这样的吗?

试想,要是那只狐狸一直在跳,而它又摘不到葡萄,那么等待他的就只有一种结果:它肯定会累死在那棵葡萄树下。要是它心里认为葡萄是酸的,放弃了,说不定它在另一个地方能抓到柠檬呢。

所以,在职场中,适当的酸葡萄心理是必要的,这样可以让我们在遇到不如意的时候,很快恢复常态,不再烦恼。要知道,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要是每一件事都斤斤计较的话,那还要不要活。在职场中,我们要生存,我们要竞争,我们要食人间烟火,很多时候我们都会失去一些东西,而东西的失去也会带给我们一种压力,要是我们不能释放这些压力,那么留给我们自己的将会是焦虑与抑郁。在现在的年轻人口中,总会听到这样的口头禅──郁闷。人们之所以郁闷,就是因为他们没有实现自己的愿望或者没有达到自己的目标,或者某种压力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这时候要是能有点酸葡萄心理,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2001年9月11日,恐怖分子劫持三艘民航客机撞击美国纽约世界贸易中心和华盛顿五角大楼,造成了震惊世界的“9·11事件。”爱丽丝是这一事件的幸存者。当事件发生的时候,爱丽丝正在世贸大厦的87楼办公,每天提早半小时上班是她的习惯,因为她喜欢手磨咖啡。9月11日那天,她刚端着冲好的咖啡坐在面对落地窗的桌前欣赏风景,忽然瞧见对面飞来一架飞机,没等她反应过来,飞机已经飞进了大楼,顿时火光四起。大楼里的人还没明白发生了什么,大家乱作一团。爱丽丝从楼梯拼命地往下跑,很多人由于受到惊吓不知所措,大哭大叫,有的甚至蹲在楼梯上不愿走动。她一边跑一边鼓励大家往楼下跑,当她跑到一楼时当场休克,消防队员用担架抬她时都不敢碰她的皮肤,一碰皮就掉。

爱丽丝的命尽管保住了,但是却永远失去了美丽,她被毁容了。对于一位爱美的女性来说,毁容无异于最残忍的伤害。在一般人的眼里,爱丽丝是悲哀的,但是在爱丽丝自己的心里,她却时时提醒自己,相对于在那次事件中失去生命的人来说,她已经很幸运了,至少她还活着。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总会失去一些东西,美丽、爱情、金钱、工作、晋升、加薪……当我们得不到与其苦苦沉浸在苦恼中,不如坦然一笑,放松自己的心情,不要把自己的心囚禁在了这个牢笼里。

而酸葡萄心理就是最好的方法。

心理学迷津

酸葡萄心理的运用可以为我们的心灵减负,但是每一种失去都用这种心理来安慰自己的话,就会导致自己裹足不前。所以,酸葡萄心理的运用也是要有个度的。

AQ──你的心理承受能力有多强

在进入正题前,我们先来做一个测试。本测评每题有3个选项,请认真对照自己的情况,在下列选项中选择与你最为相似的选项。

供选项:A 是 B不确定 C不是

1、我不难相信别的同事或朋友,也很容易跟同事、朋友建立友谊。

2、公司新规定新制度的颁布和实施,是顺理成章、势在必行的事。

3、每次在工作中遇到挫折和失败,都会使我长时间感到极度沮丧。

4、在我的薪水不高时,照样手头总感到宽裕。

5、我对生活中某些团体有贡献(如家庭、学校、公司、社区等)。

6、我步入社会后路途坎坷,屡遭白眼。

7、我对自己在工作中实现既定目标的进度感到满意。

8、对职业发展来说,明智比运气更重要。

9、运气的来临归功于往日的努力。

10、如果锲而不舍,最终会创出新的天地。

11、接连遇到几件不愉快的事,我一次比一次感到苦恼。

12、对我来说,适应新环境是不难的,比如转学、调工作、搬家。

13、与性情不同的人一起工作是活受罪。

14、原定加薪有我份,公布名单却换了别人,此时我能坦然以对。

15、朋友带来一个令人讨厌的人,我感到气愤。

统计方法:

第1、4、5、6、7、8、9、10、12、14题,选A得3分,选B得2分,选C得1分

第2、3、11、13、15题,选A得1分,选B得2分,选C得3分

请按照上述规则将你每题的分数累加。

请看一下你的AQ分数反映出的逆商水平:

25分以下:你的逆境智商较低。这说明当你面对逆境,会丧失奋斗的力量和解决难题的决心,因而对你的职业发展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通常你碰到不如意时会怪东怪西,认为都是别人的错,害自己不能如愿,抱怨过后心情更加沮丧,而问题依旧没有得到解决。你就象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突如其来的变故和挫折。建议你可以给自己的生活多一点难度和挑战,例如可以参加一些自我突破的课程和训练,尤其是野外求生训练,通过适应野外的艰辛和甘苦,你可以很快提高自己克服逆境的能力。

26-38分:你的逆境智商为中等水平。你可以处理一般的逆境,在面对较大的改变时,你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和较多的努力。当你遇上极大困难时,你会乱了阵脚。对职业发展和人生的不顺境遇,你应该有足够的心理准备,以便当逆境来临时,你可以沉着应对。

39分以上:你的逆境智商较高。恭喜你!你能面对现实,对来自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应对自如,并敢于迎接逆境的挑战。你能经常奋斗,并拥有坚持及乐观的人生态度。你通常没时间抱怨,因为你总是正忙着解决问题。而且,你善于将逆境转化成职业发展的机会。但是,不要在奋斗中忽视了身体健康。

在职场中,也许严格的老总总是给你难题,也许不好惹的同事总是刁难你,也许难度较高的项目总是交给你去做,也许你的同事关系总是很糟……

这些都是你职场上的挫折,面对这些挫折,你怎样处理?

你的心情是不是很糟糕?你是不是觉得在办公室疲于应付各种人际关系?误删了一封工作邮件,你是否会因此郁闷半天?某个合作项目没做好,即便你不是责任方,你是否也会觉得难辞其咎?上司对你有微词,你是否会心情跌到了谷底?领导暗示你离职,你是否会感到世界末日的降临?

对于这些挫折的应付与处理,就依赖于你的AQ。

AQ,是Adversity Quotient的首字母缩写,指逆境商数,由保罗·史托兹博士于20 世纪 90 年代提出,指的是我们在面对逆境时的处理能力。一个人AQ愈高,愈能以弹性面对逆境,积极乐观,接受困难的挑战,发挥创意找出解决方案,因此能不屈不挠,愈挫愈勇,而终究表现出卓越。

AQ高的人,在职场上,肯定是一些较容易成功的人,而AQ低的人,就会被打入失败者的行列。

1978年10月,美国福特汽车公司总裁雅科卡被老板亨利·福特解雇!只因为他连任8年总裁,干得非常成功,为福特公司谋得了巨额利润,因而,功高震主,福特担心死后公司的招牌将换姓“雅科卡”,于是就把他辞了。这口气谁能吞咽得下?雅科卡发誓要报这“一箭之仇”,但摆在他面前的抉择却是多种多样的。

如果被解雇后,让自己沉溺在悲愤的感情之中,痛恨老板的忘恩负义,慨叹人心险恶,然后选择以死的方式来为自己鸣冤。这种方式行不行呢?他想这种做法只会落得个“亲者痛,仇者快”,最多再给旁人添点谈助罢了。于是,自杀这个念头很快被他打消,他自己也很快地振作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