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不娇不惯富养女孩
7189800000020

第20章 磨砺逆商,挫折利于女孩成长(1)

“输得起”的女孩是教出来的

在与孩子们接触的过程中,我发现她们大多经受不住生活中的起伏。例如,每当自己取得成绩或遭遇失败时,她们对自己的认识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当取得成绩时,她们会认为自己是天才,无所不能;但遭遇失败时,她们又会觉得自己一无是处,甚至把自己看得一文不值。孩子对成败的认识,直接关系到她们的心理成熟度。为了让孩子坚强地面对未来,父母要正确引导孩子,如果需要,也可以给孩子人为设置一些障碍。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不要担心挫折,应该担心的是,怕挫折而不敢让孩子做任何事情。”

我经常看到孩子输了以后神情沮丧,有的还会一蹶不振。孩子输不起,是一种渴望成功的表现,也是好胜心强的体现。面对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小挫折,有输不起的心理的孩子往往会情绪低落,心理痛苦。这严重影响孩子良好性格的形成。因此,培养孩子赢不骄傲、输不气馁的绅士风度真的很有必要。

我们来看看这个家长是怎样做的。

周末晚上,爸爸和女儿下象棋下到深夜12点。

妈妈忙问:“这么晚,你让她了吗?”

“没有,我一点也没让。”爸爸笑着说。

“那她会不高兴吗?”

当妈妈听说宝贝没有不高兴,而且输了之后还要战斗到底时,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为什么她这么高兴呢?这还得从两年前说起。

那时候,爸爸和女儿下棋,目的是培养孩子对象棋的兴趣,因此总是让着宝贝。结果宝贝下赢了就高兴,下输了就生气,无法接受失败。

有一次,女儿输了,脸色大变,大发一通脾气,大哭大闹。爸爸说了她几句,她把棋盘都掀掉了,气得爸爸狠狠地教训了她一顿,说了一大串“胜败乃兵家常事,哪有只赢不输的”。但是女儿一点也听不进去,最后两人不欢而散。以后一提到下棋,女儿就回避。

在这之后,爸爸花了很多心思才找到了培养女儿“输得起”精神的方法。比如,爸爸会跟宝贝商量,下三局只要女儿能赢一局,爸爸就给她讲故事;能赢两局,爸爸就送给她一本故事书。通过这种方式来刺激女儿,让孩子每次在三局中都会输掉一局或两局。渐渐地,宝贝明白了输赢的道理,也就看淡了输赢。

生活中,父母要警惕孩子“输不起”的心理,多和孩子讲一些勇敢接受失败、不断努力求胜的人的故事,让她知道输赢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都必须经历的。“输”并不是丢人的事情,根本不值得念念不忘。这样才能不断增强孩子的心理成熟度,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使孩子在输赢面前能坦然面对。

孩子输了之后,适度的安慰是必要的,此时父母应对孩子失落的心情表示理解。等孩子情绪稍稍缓和下来后,再主动邀孩子玩同样的游戏,并且故意输掉,然后表现出霸道、生气的样子,让孩子体会别人的心情,是孩子明白输了之后乱发脾气会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再告诉孩子遵守游戏规则的重要性,相信孩子会容易接受的。

如果孩子输了发脾气,父母应先接纳孩子的情绪,然后告诉孩子:“你想赢,别人也一样想赢,如果别的小朋友输了,不甘心,吵着说不算,或是阻止你赢,那你会不会生气,还会和她玩吗?”用这样的方式与孩子沟通,便于孩子反省自己,发现自己错在哪里了。

父母运用将心比心的方法来处理孩子的问题,孩子就比较容易反省自己,继而拓展各方面的能力。其实,每个人都是在和同伴大大小小的冲突中慢慢累积经验,学习与人相处的社会能力的。

我们要这样告诉孩子:“这次输不代表每次都会输,只要尽力参与,总会有办法成功的。”让孩子正视失败,才能让她在失败和挫折中坚强起来,不至于被失败和挫折打倒。

“我失败了三次”不可怕,可怕的是“我是失败者”

俗话说,胜败乃兵家常事。挫折和失败是任何人都无法避免的。如果孩子认识不到这一点,那么,在学习生活中一旦遭遇一点挫折就可能会一撅不振,将自己划归到失败者的行列,这样错误的认知无疑是非常有害的。

就像我在教学过程中接触过的一个学生:

升入中学后,谢小娜学习比上小学时更努力了,可学习却总也不见成效。几次考试过后,她的成绩都不太理想。接下来的日子里,谢小娜学什么都没了兴致,整天垂头丧气的,还总是嚷嚷着,反正自己就是个失败者,怎么努力也学不好了。任老师和家长怎么开导,她就是不愿意再学下去,没多久,她就辍了学。

因为一两次失败,就给自己打上失败者的烙印,这是非常不明智的。“我失败了三次”和“我是个失败者”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失败并不可怕,没有失败之前心理却先失败了才是最可怕的。一个人只要心里不屈服,她就没有真正失败。如果你在失败时,仍能从失败中吸取教训,表现得像一个胜利者,信心十足,充满干劲,那情况就会大不一样。

失败虽然是痛苦的、无情的,但也是成功者重要的必修课,是考验和锻炼一个人的课堂和机会。我们每个人都应有这种心理准备,这样,当挫折出现的时候,就不至于被它轻易击倒。

我们应该认识到,在学生阶段,有几次考试不理想、学习不如意都是正常现象,没什么大不了。

一个坚强的人更容易获得成功。家长要培养孩子坚强的个性。

成功与失败的差距往往只有一步之遥,只要咬紧牙关坚持一下,胜利便在眼前。但是,许多人正是因为在前面的博斗中已经筋疲力尽,在最后的关头,即使遇到一个微小的困难或障碍都可能放弃,最终功亏一篑。

父母应该从小就重视培养孩子坚强的个性,让孩子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能够坚强地朝自己的目标走下去。

第一,不要把孩子当成弱者。

著名科学家居里夫人很注意培养孩子的坚强性格。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她把大女儿带到战争前线救护伤员,在艰苦的环境中锻炼。1918年,她又要两个女儿留在正遭到德军炮击的巴黎,并告诉孩子,在轰炸的时候不要躲到地窖里去发抖。这种把孩子当成强者的态度使她的孩子们成为了坚强的人。

想让孩子坚强,千万不要把孩子当成弱者来看待。只有让孩子自己去站立,她的双腿才会强壮,她的意志才会坚定。

第二,让孩子学会自己生活。

有的家长认为在生活方面多替孩子服务,让孩子把时间用在学习上会有好处。其实不然,生活上的依赖会干扰、阻碍学习上自强精神的形成,也是孩子形成软弱性格的重要原因之一。

家长必须改变对孩子包办代替的态度,多给孩子自主机会。不管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学习上,凡是应该孩子自己做的,家长就不要越俎代庖。家长应该坚持这样的原则:你能干的,我绝不替你干;你不会干的,我教你干:你让我干的,我要考虑该不该干。

第三,培养孩子的信心。

培养孩子的信心,使孩子了解并发挥自己的长处。天下没有十全十美的人,而正在成长的孩子们就更需要时间来体验挫折,享受成功,进而认识自己。家长应当从孩子小的时候就给她一定的空间,让她大胆尝试,并允许她在尝试中犯错误来获得经验。

家长在鼓励孩子大胆尝试的时候要注意,把焦点放在尝试的过程和孩子付出的努力上,不要过分强求完美的结果。父母要表扬孩子,让她有机会认识自己的优点和长处。这样,当孩子遇到挫折时,就不会轻易放弃了。

第四,教会孩子正确看待失败。

教会孩子正确看待失败,找出失败的原因,父母可以经常和孩子一起分析遇到的问题,教她们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待身边的事物,抓住问题的关键。

人的一生总会碰到不少自己力不能及的事和无法控制的情况。因此,家长除了教孩子正确分析和理解造成失败的原因及大胆尝试不怕失败以外,也要帮孩子做应付困境的心理准备。比如,孩子大一些以后,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分析遇到的问题,看看其中是否也包含了一些有益的因素,让孩子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同一件事。

乐观的女孩从失败中寻找成功

对待犯了错误的孩子,家长不能一味地批评、指责,而应像一个慈祥而又有经验的顾问一样,启发孩子自己弄明白为什么犯了错误,应该如何改正。这样,孩子在家长的指导下自己改正错误,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就会逐步提高。

史蒂芬·葛莱恩是一位著名的科学家,在医学领域有过十分重要的发现和成就。有个记者曾经采访过他,为什么他会比一般的人更有创造力?

他向记者谈起了小时候发生的一件事。

有一次,他趁着母亲不在身边的时候,自己尝试着从冰箱里拿一瓶牛奶。可是瓶子太滑了,他没有抓住。牛奶瓶子掉在了地上,摔得粉碎,牛奶溅得满地都是——看上去真像是一片牛奶的海洋!

他的母亲闻声跑到厨房里来。面对一片狼藉,母亲相当沉着冷静,丝毫没有怒发冲冠的样子,更没有狠狠地教训或惩罚他,而是故作惊讶地说:

“哇!葛莱恩!我还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一汪牛奶呢!哎,反正损失已经造成了,那么在我们把它打扫干净以前,你想不想在牛奶中玩几分钟呢?”

听母亲这么一说,他真是高兴极了,立即将他的大头鞋踩在牛奶中。几分钟后,母亲对他说道:“葛莱思,你要知道,今后,无论什么时候,当你制造了像今天这样又脏又乱的场面时,你都必须要把它打扫干净,并且要把每件东西按原样放好。懂了吗?”

他抬起头看着母亲,眨巴眨巴眼睛,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啊,亲爱的,那么下面你想和我一起把它打扫干净吗?我们可以用海绵、毛巾或者是拖把来打扫。你想用哪一种呢?”

他选择了海绵。很快,他们就一起将那满地的牛奶打扫干净了。

然后,他的母亲又对他说:“葛莱恩,刚才,你所做的如何有效地用你的两只小手去拿大牛奶瓶子的试验已经失败了。那么,你还想不想学会如何用你的小手拿大牛奶瓶呢?”

看着他充满好奇与渴望的眼神,他母亲继续说:“那好,走,我们到后院去,把瓶子装满水,看看你有没有办法把它拿起来,而不让它掉下去?”

在母亲的耐心指导下,小葛莱思很快就学会了,他发现只要用双手抓住瓶子顶部、靠近瓶嘴边缘的地方,瓶子就不会从他的手中滑掉。他真是高兴极了。

说完上面的故事,这位著名的科学家继续说:“从那时起,我知道我不必再害怕犯任何错误,因为错误往往是学习新知识的良机。科学实验也是这样,即使实验失败了,但是我们还是可以从中学到很多有价值的东西。”

责备孩子要掌握哪些技巧呢?

父母可以用暗示来教育孩子。

孩子犯有过失,如果父母心平气和,借用别的东西来启发孩子,能使孩子很快明白父母的用意,愿意接受父母的批评和教育,而且还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

孩子一旦做错了事情,就会担心父母责骂,如果正应了孩子所想的,她会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对批评和过错反而不以为然了。相反,如果父母以沉默的态度对待,孩子会感到紧张、“不自在”起来,进而能反省并改正自己的错误。

当孩子惹了麻烦,怕被父母责骂的时候,往往会把责任推到她人身上,以此来逃避责骂。此时最有效的方法是在孩子强辩“都是别人的错,跟自己一点关系也没有”时,回她一句:“如果你是那个人,你要怎么解释!”孩子会思考,如果自己是对方时该说些什么。这样一来,大部分孩子都会发现自己也有责任,而且会反省自己把所有责任推到对方身上的错误。

以低于平常说话的声音责备孩子。“低而有力”的声音会引起孩子的注意,也很容易使孩子听你所说的话。这种低声的“冷处理”,往往比大声训斥的“热处理”效果好。

幼儿的时间观念比较差,昨天发生的事对于她们仿佛过了好些天,加上贪玩,刚犯的错误转眼就忘了。因此,父母责备孩子要趁热打铁,立刻纠正,不能拖拉,超时间就起不到应有的教育作用了。

目光要放长远,不能被暂时的挫折打败

王苗苗自立能力很强,学习也很主动,从来不需要父母盯着。王苗苗担任班级里的班长,以前成绩一直都很不错,但是最近不知道哪儿出了点问题,几次小考成绩不是太理想。王苗苗非常焦急。情绪低落,甚至想要辞去班长这一职务。爸爸知道了这件事情之后,觉得王苗苗抗挫折能力太差,性格不稳定,于是和王苗苗进行了一次促膝长谈。

王苗苗告诉爸爸,只要是老师要求的任务她必须做到,做不到她就会非常着急,如果表现不好,她就会非常失落,没有自信,觉得自己不适合做班长。

爸爸听了,对王苗苗说:“那你每次着急、情绪低落是不是也没有解决问题呢?遇到问题,着急不是办法,失落更不是办法,关键是你要学会去分析问题,发现错误在哪儿,争取下次不再犯类似的错误。失败和挫折在生活中是很正常的事,没有失败,哪儿来的成功?大家都会遇到失败和挫折,只有快乐从容地积极应对的人才值得我们学习,这样的人才会离成功越来越近。”

听了爸爸的话,王苗苗茅塞顿开,再也不像以前那样闷闷不乐了。她现在每天的生活都很快乐,努力学习,努力做到最好,即使考试没有考好,也会以积极的态度寻找问题,发现问题。

在多年教学过程中,我经常能够遇到这样一些学生:她们或者成绩不错,或者比较聪明,但有一样,平时学习顺风顺水还好,一旦遇到一点儿挫折,就好像天要塌下来一样,从此一蹶不振。就像我曾接触过的一个女孩:

整个小学期间,这个孩子不但成绩一直非常优秀,还在班里担任班干部,而且几乎年年都被评为“三好学生”。但在小升初时,她却在考试中出现了失误,没能考上最好的中学。虽然她的父母并没有给她太大的压力,但她却一直对这件事耿耿于怀,整天唉声叹气,好像到了世界末日,陷在失败的阴影里无法自拔,进而影响了整个中学阶段的学习。

如何提升自己的耐挫能力,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呢?眼光放长远一些,不要目光短浅。

一位复读一年最终升入北京大学的学生这样说起自己的经历:

“高考对于每个考生来讲都是一件异乎寻常的大事,它是我们人生的第一抉择,也是人生的另一起点。但是,这个起点,我却经历了两次。面对沉重的‘黑色七月’,我能从从容容地走过两次,也许正是心中那份不变的梦想和不灭的信念在鼓励我不停地追求。”

优秀者与平庸者的差异在哪里?很多时候就表现在看问题的角度上。遇到困难了,优秀者看到的是高远的目标和美好的未来,平庸者看到的则是眼前的失意和挫败。于是优秀者选择了坚持,而平庸者选择了放弃。

因此,当你在学习中也遇到了困难或者挫折时,不妨将目光放长远一些,多想一想自己的目标与未来,不要拘泥于一时的成败得失,或许你也就能领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比如,一次考试失意了,想一想自己收获了什么,下一次是不是就能避免犯相似的错误?自己积累的经验又多了一些,是不是离自己的梦想就更近了一步?

当你不再将目光局限于当下,而是放眼更为高远的未来时,矢志不渝地坚持下去也就不是困难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