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糖尿病自我康复全书
7177900000014

第14章 药物、胰岛素干预,让糖尿病放慢脚步(2)

若服用一种口服降糖药已达最大剂量且饮食严格控制仍未达到上述两个指标者,可口服两种降糖药联合应用。若达到上述两个指标后,要设法进一步调整药物、饮食及运动量使血糖降至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若从最大量磺脲类药再需增加双胍类药或拜糖平时,则后者需从小量开始,逐渐增至最大量;反之若从最大量双胍类药再需增加磺脲类药或拜糖平时,也需从小量开始,逐渐增至最大量。

4联合用药效果不错:根据病情调节

已联合用药,空腹血糖<11.1毫摩/升,但餐后2小时血糖未达到上述指标,一般先不考虑改用胰岛素治疗,可调整饮食及增加体力活动,进粗纤维食物及少食多餐等方法,使餐后血糖下降。当病情控制满意后,对采用二种药物可减少一种;采用一种药物者可以不用,根据患者情况进行反复调节。

5病情加重时常伴消瘦:使用胰岛素

糖尿病患者如出现以下症状:

血糖正常了可以停药了吗

药物、胰岛素干预,让糖尿病放慢脚步(1)体重明显减轻、消瘦。

(2)无明显消瘦、不胖,用最大量磺脲类药治疗一周症状未好转。

(3)空腹血糖>19.4毫摩/升(350毫克/分升)时。

(4)有显着不适甚至并发症症状。

以上使用药物可能不能使血糖达标,需在睡前或早餐前口服药基础上加用小剂量(12~20U/D)中效胰岛素,在控制高血糖时,虽应避免出现高胰岛素血症,然而当口服药不能达到控制目标时,应以消除高血糖症的毒性作用为重,及时应用胰岛素,以免延误病情。

糖尿病是一种终身性疾病,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根治的方法,所以即使患者经过适当的治疗,血糖、尿糖都稳定了,临床症状也消失了,也并不意味着糖尿病已经治好,可以停药了。血糖正常是在药物帮助下正常的,一旦停药血糖马上反弹,而这种反弹比第一次调整的时候治疗更困难。

糖尿病患者千万要注意血糖正常了不要停药,即使病情得到理想控制,也要坚持饮食与运动治疗,坚持用药,并定期到医院复查。

当然,也有一部分人,在糖尿病治疗过程中,学会了控制饮食的方法,并增加了运动量,并能长期坚持,所以降糖药的需要量有可能减少,甚至停用一段时间。不过减药或停口服降糖药的种类

药过程中要注意:

(1)应以满意地控制血糖水平为准,该减的减,该加的加,能停的才停,不能想停就停。

(2)减药和停药过程中应注意监测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的情况,不要看到一次血糖水平较低就急于减药。要客观分析这一次血糖水平较低是不是有什么偶然因素引起的。

(3)减药或停药并不意味着糖尿病已经治愈,不能因此放松饮食控制和体育锻炼。

(4)停药后应定期监测血糖,如发现血糖升高,应再开始服用降糖药物。

1磺脲类

磺脲类是糖尿病患者最早应用的口服降糖药之一,是临床上2型糖尿病的一线用药,主要通过刺激胰岛素分泌而发挥作用,餐前半小时服药效果最佳。该药的特点是必须依赖一定的胰岛功能,如果胰岛素功能极差,这药就不适用了。

3双胍类药物

双胍类药物主要适应于单纯饮食治疗血糖控制不满意的2型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肥胖和伴高胰岛素血症者。而某些服用磺脲类药物疗效不佳的患者,可采用与双胍类药物合用的方法;对采用较小剂量胰岛素(每日20U以下)治疗的患者,若想从针剂改为口服降糖药治疗,又同时对磺脲类有过敏反应或失效者,可采用双胍类降糖药。此外,对1型糖尿病血糖波动较大的患者,也可使用双胍类降糖药物,以减少胰岛素使用剂量和血糖波动性。

此类药物有以下禁忌:

(1)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需用胰岛素治疗者不宜用双胍类药物。

(2)严重肝病(如肝硬化)、肾功能不全、慢性严重肺部疾病、心力衰竭、贫血、缺氧、酗酒者不宜用双胍类药物。

(3)妊娠期妇女不宜用双胍类药物。

常用的属于非磺脲类胰岛素促泌剂有以下两种:

(4)有感染、手术等应激情况。乳酸中毒史,年龄>65岁,严重高血压,明显的视网膜病,进食过少的患者。

常用的属于双胍类药物有以下两种:

少胰岛素用量

名称作用时间用药指导适用或禁用患者

注意:在用药期间,出现发热、腹泻或呕吐导致脱水;出现肝、肾功能损害等,应立即停药。

4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主要适应于血糖不稳定的1型糖尿病患者,可采用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与胰岛素合用的方法,减少胰岛素用量,使全天血糖波动减小。经过饮食治疗及运动锻炼2个月后,疗效仍不满意的2型糖尿病患者,可单独使用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进行治疗,也可与其它降糖药物如胰岛素、二甲双胍、磺酰脲类合用。此外,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还可用于糖耐量减低的患者,可降低餐后血糖。

常用的属于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有以下两种:

倍欣

(伏格列波糖)

2~3小时

成人0.2毫克/次,每日3次,饭前口服。

疗效不明显时,经充分观察可以将每次增量至0.3毫克改善糖尿病患者饭后血糖的药。但严重酮症、糖尿病昏迷或昏迷前的患者,严重感染、手术前后、严重创伤的患者不宜使用

拜唐平

(阿卡波糖)

2~3小时

每片50毫克,初起量为1天3次每次1片,以后可增加到一天3次每次2片。严格控制饮食后,如果仍有不适症状,则剂量就不应再增加,并且如果需要可降低一些

阿卡波糖片可用于胰岛素依赖型或非胰岛素依赖型的糖尿病,亦可与其他口服降血糖药或胰岛素联合应用

名称作用时间用药指导适用或禁用患者

5胰岛素增敏剂

胰岛素增敏剂是一类能增强人体内胰岛素敏感性,促进胰岛素充分利用的物质。

胰岛素增敏剂是降糖药物研究的新思路。由于较多的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着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即胰岛素抵抗,从而使胰岛素不能发挥其正常生理功能,以致血糖居高不下,出现糖尿病。因此,如何改善胰岛素敏感性,控制血糖是2型糖尿病治疗的一个重要环节。

优点:由于胰岛素增敏剂副作用小,不对人体产生损伤,受到医学界广泛关注。胰岛素增敏剂不仅可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同样也适用于1型糖尿病患者。

安可妥

(吡格列酮)

30小时起始剂量15或30毫克,最大剂量为45毫克每天。在早餐前服用,一日1次,如漏服1次,2天不可用双倍剂量

适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且吡格列酮与磺酰脲、二甲双胍或胰岛素合用,能提高疗效。不适用于1型糖尿病患者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患者

文迪雅

(罗格列酮)

24~30小时起始用量为一日4毫克,单次服用。经12周治疗后,如需要,本品可加量至一日8毫克,一日1次或分2次服用

适用于经饮食控制和锻炼治疗效果仍不满意的2型糖尿病患者。本品可单独应用,也可与磺脲类或双胍类合用治疗单用磺脲类或双胍类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名称作用时间用药指导适用或禁用患者常用的属于胰岛素增敏剂有以下两种:

口服降糖药常见的副作用有以下几种:

1低血糖

低血糖是磺脲类最严重的副作用。

临床表现:饥饿、软弱无力、焦虑、紧张、心悸、出汗、面色苍白、视物模糊、头昏、反应迟钝、恶心、呕吐、四肢震颤、癫痫样发作直至昏迷。

特点:多发生于老年人、肾病伴肾功能障碍者。

诱因:剂量过大或减量不及时;哺乳期糖尿病导致婴儿低血糖;与其他药物联用或受其他因素影响,如阿司匹林、消炎痛、酒精等。

应对方法:一旦发现服药后有头晕、焦虑、心悸、出汗等低血糖症状,应马上进食,如饼干、巧克力等。

2神经系统

优降糖用量较大时,少数患者可出现头晕、头痛、嗜睡、视力模糊等。

应对方法:服用优降糖药后若出现上述症状,应卧床休息。

3消化道症状

有腹部不适、腹泻、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

应对方法:服用药物后出现腹部不适应卧床休息,并注意进食一些健胃的食物,如小米。本身易患腹部不适的患者服药可与胃舒平同时服用,可减轻消化道症状。

口服降糖药的副作用

4过敏反应

偶有皮疹、荨麻疹及皮肤瘙痒。

应对方法:出现皮疹不要瘙痒,待药物副作用过去症状会自动消失,严重的最好去医院。

糖尿病患者如果遵循医嘱,规则服药一般不会出现严重的副作用,但如果随意增加药量或饭量完全不足,便很受容易引起副作用(如低血糖)。预防副作用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用药要遵循医嘱,规则服药。

(2)不要靠自我感觉增减药物,剂量的改变要征得医生的同意。

(3)在规定时间内吃药,不要漏服,若漏服发生在规定时间后的一小时以内,可以临时补服一次。

(4)没用餐时服药可能发生低血糖。

(5)生病或身体不适时的用药要仔细询问医生。

注意:口服降糖药可能引起皮疹、肝功能异常等现象。在服药过程中,患者一旦发现,也要尽快与专科医生联系。

胰岛素干预

胰岛素是口服药物的协助者

有的糖尿病患者确诊2型糖尿病后就开始口服

降糖药,但用药的头两年效果还可以,之后效果就越来越差,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口服降糖药要降低血糖,最终还是需要依赖胰岛素的存在,无论是协助胰岛素作用,还是促进胰岛素分泌,都不能没有胰岛素的参与。因此,除非患者的胰岛细胞有较好分泌胰岛素的功能,否则在服用口服药物的同时必须注射胰岛素。临床实践证明:口服降糖药和胰岛联合应用,彼此可以取长补短、作用互补,减少各自的副作用,较单用口服降糖药或单用胰岛素有诸多优越之处。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糖尿病患者都需要长期注射胰岛素。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很多情况下只需短期使用,如妊娠分娩、外科手术前后、出现急性糖尿病并发症和各种感染等。此外,研究发现,在2型糖尿病的早期,使用一段时间的胰岛素,能使已经受损的胰岛细胞得到休息,功能得以恢复。

如果由于自身胰岛素分泌不足,口服降糖药不能有效控制血糖,则可能需要长期加用或单独使用胰岛素。有部分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胰岛素治疗后,可以停用,恢复口服降糖药治疗。

哪些患者必须使用胰岛素胰岛素的应用,一直是糖尿病患者关注的焦点,由于在胰岛素的应用上存在的诸多顾虑,会使糖尿病患者在用与不用之间徘徊,这样不但耽误病情的控制,甚至有可能危及到生命。那么,到底哪些人必须使用胰岛素呢?

(1)1型糖尿病患者。1型糖尿病患者由于不能产生胰岛素或产生胰岛素的量不能满足身体的需要,而必须终生注射胰岛素,若不注射,就会发生急性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2)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发现,给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为期2周的强化胰岛素治疗后,可以使有些患者在3年内不需要任何药物,仅仅通过饮食控制和运动就能维持理想的血糖水平。因此,刚被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如果饮食和运动治疗的效果不好,也最好使用胰岛素短期强化治疗,这样可以让患者的胰岛β细胞休息一段时间之后更好地分泌胰岛素。

(3)患糖尿病时间较长,药物治疗效果不好的患者。2型糖尿病包括两种情况:一是体内胰岛素水平明显降低,二是对胰岛素不敏感而使胰岛素相对缺乏。由于体内尚能分泌胰岛素,多数2型糖尿病患者不会因为不使用胰岛素而出现生命危险。但是,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长期观察发现,多数患者大约在患病8~10年左右就不能仅靠口服降糖药来控制血糖了,必须使用胰岛素,否则病情就会越来越严重。

(4)妊娠糖尿病患者。虽然口服降糖药物可以控制糖尿病孕妇的高血糖,但药物对胎儿是否有影响却没有临床试验的证据。而胰岛素是生物体内自然的激素,它的安全性是可靠的。因此,糖尿病孕妇当血糖高到依靠饮食和运动而不能控制时,必须使用胰岛素来控制血糖,保证母婴安全。

(5)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肝肾功能不全或者严重缺氧(如心功能衰竭)的患者,因为口服降糖药在体内代谢不畅,可使药物蓄积,不良反应加重。因此,不能使用药物,只能注射胰岛素,以防代谢紊乱。

胰岛素的品种分类

按来源不同分类有以下三类。

(1)动物胰岛素:从猪和牛的胰腺中提取,两者药效相同,但与人胰岛素相比,猪胰岛素中有1个氨基酸不同,牛胰岛素中有3个氨基酸不同,因而易产生抗体。

(2)半合成人胰岛素:将猪胰岛素第30位丙氨酸,置换成与人胰岛素相同的苏氨酸,即为半合成人胰岛素。

(3)生物合成人胰岛素:利用生物工程技术,获得的高纯度的生物合成人胰岛素,其氨基酸排列顺序及生物活性与人体本身的胰岛素完全相同。

按药效时间长短分类有五类。

(1)超短效:注射后15分钟起作用,作用时间可维持3~4小时。适合在餐前注射。

(2)短效(速效):注射后30分钟起作用,持续5~8小时。同样适合在餐前注射,且在餐前30分钟注射效果最佳。

(3)中效(低鱼精蛋白锌胰岛素):注射后2~4小时起效,持续14~18小时。一天只需注射1~2次。

(4)长效(鱼精蛋白锌胰岛素):注射后4~6小时起效,持续20~24小时。一天只需注射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