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高血脂自我康复全书
7177800000030

第30章 常见高血脂急慢性合并症与伴发病的应对方法(1)

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组动脉硬化性血管病中常见的重要的一种,其诱发因素有多种,其中高脂血症或脂蛋白血症的过氧化作用与动脉粥样硬化的成因密切相关。

动脉粥样硬化是指早期动脉内膜有局限的损伤后,血液中的脂质沉积于内膜之上,进而内膜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引起内膜局部增厚或隆起,形成斑块。斑块下出现坏死、崩溃、软化,使动脉内膜表面如同泼上一层米粥的样子,故称为粥样硬化。

动脉粥样硬化的危害很大,如硬化的斑块形成局限性的狭窄,影响血流通畅,导致机体相应器官缺血,发生功能障碍。最容易产生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的部位是冠状动脉、脑动脉,其次是肾动脉、腹主动脉和下肢动脉。

如果动脉已经形成粥样硬化,需要及早采取相关措施,以延缓其硬化速度,并改善动脉病变。

1避开误区

(1)不能摄入胆固醇。胆固醇是大脑、神经组织等重要脏器成长发育必不可少的物质,不应过度限制,关键在于科学调整饮食结构。除了限制摄入量外,还可合理利用食物,如豆固醇、谷固醇、食物纤维和姜可减少胆固醇的吸收,牛奶抑制体内胆固醇的合成,大豆、洋葱、大蒜增加胆固醇的排泄。

(2)吃素能防止动脉硬化。素食中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过量摄取也会在体内合成饱和脂肪酸,并增加胆固醇的合成,引起动脉硬化。饮食应当荤素搭配,才能提高营养元素的利用价值。

(3)多吃水果能防动脉硬化。水果中虽然含有一定的维生素、膳食纤维和矿物质,但含糖量也同样较高,每100克水果的含糖量为6~20克,且多为果糖。当机体摄入的总热能已超过需要量时,果糖会迅速转化成饱和脂肪酸。

(4)不吃油可防动脉硬化。植物油由脂肪酸和甘油组成,其中脂肪酸又分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后者又叫必需脂肪酸。必需脂肪酸是细胞的组成成分,它能促进生长发育,防止血管脆性增加,减少血小板黏附性,防止血栓形成,代谢及运输胆固醇。必需脂肪从食物中摄取,人体无法自行合成。

(5)多饮酒可防动脉硬化。酒是高热能饮品,在体内产热供能,摄入体内的其他食物会转化成脂肪,并促进胆固醇的合成。因此,每日饮酒不宜过多,以40度的白酒30毫升以下或葡萄酒100毫升以下最为适宜。

2坚持适宜的体育锻炼

粥样动脉硬化患者应坚持适量的体育活动,活动量应循序渐进,不宜做剧烈运动,提倡散步、游泳、骑自行车、做保健体操和打太极拳等锻炼方式,舒缓的运动对老年患者尤其有益。

3科学调整饮食结构

(1)避免食用过多的动物性脂肪和富含胆固醇的食物,如肥肉、奶油、肝、脑、肾、骨髓、鱼子、蛋黄等。

(2)肥胖者应减少每日总热量,并限制糖类食物。

(3)饮食宜清淡,多进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富含蛋白质的食物(瘦肉、豆类及其制品等),富含钾、铁、钙等的海产品,此外食用油以豆油、菜油、玉米油等为主。

(4)戒烟戒(白)酒,可适量饮用葡萄酒,每天不超过1OO毫升。

(5)宜吃低盐饮食,饮咖啡、茶和含******饮料要适当。

(6)吃饭要定时,两顿饭之间不要加餐或适量吃一些含糖量低的水果及可生吃的蔬菜。

4药物治疗兼降脂

降血脂药物

考来烯胺:服后与胆汁酸结合,增加胆固醇与胆酸的排泄而降低血胆固醇。副作用是胃肠道反应较明显。

安妥明:主要作用为抑制甘油三酯的合成。副作用除恶心、腹泻外,还可引起肝功损害,血清GPT增高。

安妥明衍生物非诺贝特或诺衡:保持降脂作用,副作用明显减少。

烟酸类药物:有降低胆固醇及甘油三酯的作用。

副作用是服用后常有皮肤潮红、瘙痒或胃肠道反应等,并可引起血尿酸增高、血糖增高及肝功能损害。

抗血小板药物

阿司匹林:对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阻止血栓形成,临床可用于预防暂时性脑缺血发作,心肌梗死,心房颤动,人工心脏瓣膜、动静脉瘘或其他手术后的血栓形成。

双嘧达莫:可抑制腺苷进入血小板,使血小板内环磷酸腺苷增高,延长血小板寿命,如和阿司匹林合用,对抑制血小板聚集起协同作用。

盐酸噻氯匹定:有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较阿司匹林作用强,适用于动脉粥样硬化造成的动脉循环障碍。宜短期服用,有出血倾向者不用。

冠心病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简称,是指因冠状动脉狭窄、供血不足而引起的心肌功能障碍和(或)器质性病变,故又称缺血性心脏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分类,冠心病包括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心绞痛、心肌梗死、缺血性心肌病、猝死。

冠心病的病因至今尚未完全清楚,但认为高脂血症是诱因之一。医学认为,脂质代谢紊乱是冠心病最重要预测因素,甘油三酯是冠心病的独立预测因子。其中,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和冠心病事件的关系密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每升高1%,患冠心病的危险性增加2%~3%;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和糖耐量异常,也会诱发冠心病。

1避开误区

(1)凭感觉行事。很多患者通常以自我感觉作为是否发病的标准,如果没有异常感觉,往往会疏于防范,不规范用药,不注意休息和保养。

(2)小看各种症状。在发生心绞痛等症状时,认为无关紧要,认为稍作休息就能缓解,结果贻误了最佳治疗时机。

(3)过分重视急救药。有的患者在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时,认为吃点急救药就可以缓解,没有及时赶往医院抢救,以至延误治疗危及生命。

(4)认为心脏手术危险。有的患者认为做手术对身体损害极大,结果错失救治良机。

2日常护理

(1)保暖防寒。根据气温变化,随时调整着装保暖御寒,服装应遵循轻便的原则。

(2)增强御寒能力的锻炼,如用冷水洗脸、温水擦澡,以提高皮肤的抗寒能力,还要积极防治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等。

(3)减少室内外温差。不要骤然离开温暖的房间,进入寒冷的露天空间。如要离开最好先在楼门内、楼梯口或门厅等处停留片刻。

(4)生活要有规律。避免过度紧张;保持足够的睡眠,培养多种情趣;保持情绪稳定,切忌急躁、激动或闷闷不乐。

3科学调整饮食结构

膳食中热量供给过多而导致肥胖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因此体重超重者应减少谷物摄入量,不吃或少吃甜食,增加体力活动,使体重维持在正常范围之内。

(1)脂肪在饮食摄入总热量中所占的比例不能过高,超过30%时可引起血清甘油三酯升高,尤其是猪肉、牛肉、羊肉及奶油中的饱和脂肪酸可以使血清胆固醇升高,经常食肉者,应注意减少肥肉的摄入量。

(2)冠心病人应减少胆固醇的摄入量,尤其要控制摄取富含胆固醇的食物,并可多吃些富含铬、铁、维生素C及纤维素的食物。

(3)水果中的果胶也能增加胆固醇的排泄。蔬菜中的香菇、木耳含有许多降胆固醇及甘油三酯的有效成分;洋葱、大蒜不仅能降低血酯,还有抗凝血作用,可预防由饮食引起的血酯增高及冠心病。

(4)多喝茶。据统计资料表明,不喝茶的冠心病发病率为3.1%,偶尔喝茶的降为2.3%,常喝茶的(喝三年以上)只有1.4%。此外,茶多酚中的儿茶素以及茶多酚在煎煮过程中不断氧化形成的茶色素,在动物体外实验中发现,有显着的抗凝、促进纤溶、抗血栓形成等作用。

4坚持适宜的体育锻炼

适当运动不仅让生活充满活力,而且可以减轻体重,改善心功能。建议患者闲时多走动,但运动量一定要适中,过量运动反而会增加心脏负荷。对此,患者应先做症状限制性运动试验,确定最高安全心率(PHR)和心脏功能容量(METS),结合临床开出运动处方,常包括运动方式、方法、强度、时间等。心功能容量在6~7METS以下、有心功能障碍者,应在康复医疗机构进行医学监护下康复;心脏功能容量>7METS者,心绞痛、心电图不正常以及冠状动腺搭桥术后患者多数应在康复中心进行;其他患者可在健身房或家庭中进行。

适合冠心病患者的运动有步行和慢跑,一般慢步为1~2千米/小时,散步为3千米/小时,疾步为6千米/小时,慢跑为8千米/小时。其中老年人、心功能有明显损害、体质较差者应慎重。

5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

冠心病患者发生心脏骤停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同时还应使患者仰卧在木板上。然后,按以下步骤进行抢救。

打开气道

由于患者舌根向后坠落,不同程度地堵塞了气道入口处,因此首先要给患者通畅气道。目前国际上通用仰头举颏法,方法是急救者位于患者一侧,用一只手置于患者的前额,用力往下压,另一手的食、中指放置于患者下颏(下巴),用力往上举,使患者气道充分打开。

人工呼吸

此时患者肺脏已塌陷,故第一次需用力吹两口气,观察到胸腹部有起伏即可。然后每分钟吹气12~16次。注意吹气时应捏闭患者鼻孔,并口对口密封。由于急救者吹出的气中18%是氧气(大气中含21%的氧),只要吹气正确,就可使患者得到充分的氧。

胸外心脏按压

胸外心脏按压即用人工的方法使心脏跳动,让流动的血液把肺部的氧送至大脑和其他重要脏器。

急救者可用一手掌根放置于患者的胸骨中下1/3处,另一手掌根重叠于前一手背上,然后两手臂绷直,用腰部的力量向下按压,深度为3.5~4.5厘米,频率为每分钟80~100次。以上急救措施不能随意停止,一直要坚持到救护车到达,及时把急救的“接力棒”传给随车医生,这样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6药物治疗

冠心病降脂治疗首选他汀类药物,因为他汀类药物对于冠心病一级和二级预防极为有效。盐酸类药物在冠心病防治中则是他汀类治疗的有益补充,可减少严重冠脉时间的发生及总病死率。除此以外,治疗原则还应以降低心肌的耗氧量和增加心肌的供血供氧为主,常用药物如下。

降低心肌耗氧量

β-受体阻滞剂:它可以通过减慢心率、减弱心肌收缩力和降低血压来降低心肌耗氧量,亦可与钙离子拮抗剂合用。但这类药物有加重胰岛素抵抗和掩盖低血糖症状的风险,应谨慎应用。

增加缺血心肌的供血、供氧临床上主要通过硝酸酯类药及钙离子拮抗剂来扩张冠状动脉,增加缺血心肌的供血。常用的制剂有硝酸甘油和硝苯地平等。

抗血小板药物

抗血小板治疗能防止糖尿病患者动脉斑块破裂后的血栓形成,而在急性心血管事件的治疗中,抗血小板治疗能防止血栓的进一步发展。已经发生过心血管事件的患者,抗血小板治疗应终身维持,可以防止斑块破裂后再次发生心血管事件。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

以上两类药物是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可以抑制和延缓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保护血管内皮细胞,使血管致栓及致炎作用减轻,从而使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

它们不但能使视网膜和肾的微血管病变减轻,而且也可改善大血管如冠状动脉病变的进展及预后。主要制剂有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ACEI)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

联合用药

联合用药的优点是各自不良反应可以相互抵消。

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及长效硝酸甘油制剂的联合被广泛用于慢性稳定型心绞痛。

心肌缺血如发生在心率快时,可联合用β-受体阻滞剂和硝酸甘油类药物。

心肌缺血如发生在心率不快时,可联合使用钙离子拮抗剂和硝酸甘油类药物。变异型心绞痛常用地尔硫卓加硝苯地平。

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主要诱因是体内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所致。

而导致胰岛素分泌异常的一个原因就是内脏脂肪过多,而脂肪的代谢需要消耗大量胰岛素,久而久之易加重胰岛细胞负担,诱发或加重糖尿病症状。

高脂血症合并糖尿病的危害较大,如高血糖加高血脂可明显增加大、中动脉血管粥样硬化的进展,使患者伴有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组织改变。其冠心病发病率比其他群体高3倍。所以,高脂血症伴发糖尿病的防治特别重要。

1避免误区

有的患者发现血糖下降时非常高兴,看到血糖上升就担心,其实最应当担心的并不是高血糖或低血糖,而是血糖不稳定。据研究发现,血糖波动幅度大的2型糖尿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较多。在1型糖尿病患者中,长期血糖波动大,视网膜病变及糖尿病肾病的风险都会增加。可见,不稳定的血糖值可增加器官的损害,诱发各种并发症。所以,糖尿病患者不但要把平均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还要避免餐后血糖过分波动。

2调整心态

大多数高血脂患者一旦患上糖尿病,就会变得精神萎靡,情志不遂,甚至患上抑郁症,这种心理波动对疾病的治疗十分有害。沉重的精神压力、不良情绪不仅会使血糖升高,降低治疗的依从性,还会加速心、肾并发症的发生,对病情的预后不利。反之血糖控制不好,病情加重,又会导致病人精神痛苦、悲观等,加重他们的抑郁症状,甚至出现自残和自杀行为。因此患者要学会调节心理,加强糖尿病知识的学习,让自己永远保持乐观、安宁的心。

3科学调整饮食结构

(1)糖尿病患者在饮食方面要注意主食以粗粮为主,细粮为辅;副食以蔬菜为主,瘦肉、蛋类为辅。

(2)适当补充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膳食纤维、铬、锌、铜、硒、钙、B族维生素、维生素C、维生素E等。

(3)食物吃全,搭配合理。最好做到每天保证吃以下四大类食物:谷类与薯类、蔬菜与水果类、猪禽鱼肉类与蛋豆乳类、油脂类。

(4)最好不要“吃软怕硬”。要“吃硬不吃软”,口感较硬的食物消化得比较慢,因而不轻易使血糖快速上升。

(5)限定热量,一日三餐安排好。全日主食量至少分3次进餐,按1/5、2/5、2/5或1/5、1/3、1/3分配。

举例来说,如全日进食粮食250克(半斤),则早餐可进50克(1两),午餐和晚餐各进100克(2两),也可平均分配。

胰岛素或口服某些降糖药的患者,在药物作用最强的时候应安排加餐。全日主食量分为4~6餐,加餐时间安排在两顿饭间,如上午9:50、下午15:00及晚21:00。从正餐中匀出25~50克(0.5~1两)主食作为加餐,也可用碳水化合物相等的水果或饼干等变换。睡前加餐除主食外,还可选用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牛奶、鸡蛋、豆腐干等,蛋白质转变为葡萄糖的速度较慢,对防治夜间低血糖有利。

还要懂得如何增加或减少饮食量以及适时加餐。如尿糖多时,可以少吃一些;体力劳动较多时,应多进25~50克(0.5~1两)主食。

(6)不论每日三餐,还是多餐,均要吃饱,避免或减少饭前心慌、手抖、出汗等现象。

4坚持适宜的体育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