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高血压
妊高症的防治是减少围产期母婴死亡率的重要一环。孕妇在孕期一定要定期做检查,千万不要忽视早期症状,因为早期轻度的妊高症经过积极有效的治疗是可以治愈的。
1孕期定期检查
(1)孕妇在孕期一定要定期做检查,尤其是在20~32周测血压和观察有无浮肿,千万不要怕麻烦而忽视了早期症状,因为早期轻度的妊高征经过积极有效的治疗是可以治愈或控制病情发展的。
(2)自我监测血压和每月定期进行肾功能检查;还应进行B超检查来监测胎儿的生长发育,进行早期胎儿成熟度的检查,有妊高症的产妇必须选择在38周或更早时给予分娩。
2注意休息
采取左侧卧位以减少子宫对下腔静脉的压迫,使下肢及腹部血流充分回到心脏;若发现下肢浮肿,要增加卧床时间,把脚抬高休息。
3饮食调理
(1)控制热能和体重,可以以孕期正常体重增加(整个孕期不超过12公斤)为标准,调整进食量。孕前超重的孕妈咪,更要尽量少吃或不吃糖果、点心、甜饮料、油炸食品及高脂食品。
(2)控制脂肪摄入,并相应增加不饱和脂肪。
(3)适当限制盐的摄入,多食用高蛋白质食物。
每日摄取80~90克的蛋白质,可以避免产生水肿现象。如发现贫血,要及时补充铁质。
(4)中国营养学会推荐,妊娠早、中、晚期每日的钙摄入量分别为800毫克、1000毫克、1200毫克。
4用药
(1)治疗妊娠高血压的主要药物是甲基多巴,做辅助的药物包括利尿剂、α受体阻滞剂和β受体阻滞剂,与主要药物联合使用,降低主要药物剂量过大所致的副作用。
(2)原先有轻度高血压的患者应在受孕前或妊娠已被证实后停服抗高血压药物;原来有中度高血压的患者应采用甲基多巴治疗,开始可口服甲基多巴250mg,每日2次,并且可以增加至2g/日或更多,如出现过度嗜睡、抑郁和直立性低血压综合征等副作用,应停止服用。
肥胖高血压
流行病学调查提示,50%的肥胖患者同时有高血压,肥胖者高血压病的患病率是正常体重者的2~3倍。肥胖高血压病患者可能会发生严重的心血管及肾损伤。
1控制体重
控制体重是治疗肥胖型高血压的重要方法之一。其减重最好的方式是控制热量摄入,坚持有氧运动。运动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对于肥胖者,减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过度肥胖者,通过饮食和运动方式减重无效时,可考虑药物减肥治疗,但一定在专科医师指导下进行。常见的控制体重的药物有:
(1)食欲抑制剂,主要成分有西布曲明,可通过抑制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和多巴胺的再摄取,增强饱食感,如盐酸西布曲明。
(2)增加代谢药,如甲状腺片等,以增加代谢,促进热量的消耗。这类药不适合高血压等心血管病患者服用。
特殊高血压人群的防治、护理方法(3)减少营养吸收药物,如泻剂和纤维素制剂,包括中、西医药物。
2用药
(1)对于高危、极高危高血压和减重疗效不佳低中危险度高血压病患者,可选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可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对改善糖脂代谢有益。
(2)钙拮抗剂降压作用强,对代谢无不良影响,也可作为一线药物,可首先选用或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联合应用。
(3)小剂量利尿剂、选择性小剂量日受体阻滞剂可以作为联合用药,但因其长期、大量应用对糖脂代谢存在一定的不利影响,故对于肥胖型高血压病患者,不提倡首先单独使用或将这两大类药物联合、长期应用。
3饮食调节
(1)必须减少食物的摄入量,但要根据不同食物所产生的热量多少加以区别对待。在数量相同的前提下,有些食物产生的热量较多,如动物性食物(尤其是脂肪),可相对减少这一类食物摄入。
(2)应逐步减少每日的进食量,确定短期的减重目标和长期的减重目标,每日的减食量最多不能超过250克。例如,原来每日主食400~500克者,开始减食时可每天减少50克,7~10天后每天减少100克,至每日减少150克时为止。原来每日主食500~650克者,开始时每日减食100克,至每日减食200克时为止。也可以根据体重减轻的速度来判断减量是否合理,一般以每星期减轻体重500克为宜。
(3)多食用豆制品,用豆制品代替一部分主食和副食,以减少动物性食品的摄入,达到减肥的目的。
(4)选用含膳食纤维高的食物,增加饱胀感。
(5)限制糖和盐的摄入;摄取含钙、维生素C和B族维生素的食物,如豌豆苗、莴笋、芹菜、丝瓜、茄子、葵花子、核桃、牛奶、花生、鱼、虾、红枣、韭菜、柿子、芹菜、蒜苗等;适量饮茶。
更年期高血压
高血压是更年期常见的多发病。女性进入更年期以后,有些人由于心血管调节功能紊乱,会导致血压升高,并且以收缩压升高为主,血压波动较大。更年期高血压持续时间比较长,而且这种血压升高的改变对血管皮下的损伤较大,容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所以,处于更年期阶段或者即将步入更年期的人要及时做好预防和治疗措施。
1调整心态
由于更年期内会出现内分泌功能紊乱,尤其神经和体液系统会失去平衡,此时,机体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自我调整,才能达到新的平衡。因此,在此期间,女性应调整心态,解除思想顾虑,从容应付,并尽快适应。
2限制饮食
应选择低胆固醇食物,多吃蔬菜、瘦肉、豆制品、鱼类等食物。尤其应多吃富含纤维素的蔬菜,以减少胆固醇在肠内的吸收;还应限制进食过多动物脂肪。
3用药及日常监测
(1)更年期高血压先不要急着用药,如果血压不是太高,且不适症状不严重,可先观察3个月至半年,更年期症状缓解后血压就可能会降下来。如果血压较高者或血压持续升高,应当使用降压药物。对有心动过速、胸闷不适者可用少量镇静剂和β受体阻滞剂。
(2)一般认为更年期补充外源性雌激素对血压无不良影响,但部分人会出现血压升高的表现,因此,对采用雌激素替代疗法的妇女应予血压监测。
4运动
可进行散步、快走、慢跑、中老年健美操、舞蹈、太极拳等运动,可以帮助人们舒缓情绪、增强体质。
在进行快走时要注意,步幅要在70厘米左右,昂首挺胸,摆臂至胸前高度,每周至少走5天,每次要至少坚持走20分钟。当然,无论哪项运动都不能急于求成,应以不产生疲劳为度。
儿童高血压
高血压并不只是成人特有的疾病,实际上,儿童患高血压是很常见的,特别是有高血压病家族史,父母常常一方或双方有高血压。儿童及青少年原发性高血压有家族史者占50%以上;再者往往比较肥胖,肥胖儿童患高血压的危险是非肥胖儿童的3倍。如果没得到应有的重视,高血压就会成为儿童今后健康成长的隐患,家长必须加以重视。
1定期测量血压、做健康检查
(1)从儿童3岁起就开始定期给他们测血压,对有高血压家族史、肾炎病史以及肥胖的4岁以上儿童,如果经常有头昏、头晕、心慌等症状,家长应提高警惕,尽早带孩子到医院测量血压,以争取早期发现问题,予以合理治疗。
(2)健康检查主要是检查有无肾脏及心血管方面的疾病,并进一步检查血糖,以区分高血压类型。
2治疗重点
如果是继发性高血压,治疗重点在于控制原发病;如果没有发现原发疾病,仍宜定期随访;如果血压不是很高,应先用非药物治疗,消除一些不良因素。
3减轻心理负担
给孩子减减压,对他们功课的“关心”少一些,对日常生活的干涉少一些,同时教孩子正确评价自己,增强他们的信心,提高精神状态。
4用药
目前认为,适合儿童的降压药主要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剂、β受体阻滞剂和利尿剂等。在医生的指导下,开始治疗时先用一种药物,由最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大剂量直至血压控制满意的剂量,如果已达较大治疗量仍不满意,方可增加另一种药物,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与利尿剂,或钙拮抗剂与利尿剂合用。
5运动
儿童每天坚持运动一小时,足球、篮球、跑步等都是不错的选择,对高血压有防治作用。
6饮食做到“三少”
三少是指少盐、少脂、少甜。特别是洋快餐以及碳酸饮料、糖果等过甜的食品,都应尽量从零食中划掉。
老年高血压
老年人是高血压病患者人群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据统计65岁以上的患者约占高血压病患者人数的35%。与其他高血压病患者相比,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特点通常是收缩压过高,而舒张压正常或偏低。
1用药
(1)老年人的血浆蛋白含量低,药物与蛋白的合成相对较少,使游离的活性药物浓度相对较高。此外,由于老年人的器官功能已经逐渐衰弱,肝脏对药物的解毒能力较差,肾的排泄功能也大大减退,所以同等剂量的药物在老年人的血液中浓度较高,当这种浓度超标后,不但不能起到降压的效果,还可能引起其他的不良反应。一般来说,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用药剂量应该是常规用量的1/2~2/3,并定期检查肝、肾功能。
(2)当服用的某种药物不能控制血压时,就换另一种药物或小剂量联合用药。但换药不要过于频繁,要做到缓慢、温和、适度。
(3)老年人最好选用长效降压药,以减少血压波动,防治靶器官损伤。
(4)服药的同时定期测量血压,根据自觉症状和血压水平调整用药剂量,血压不宜降得过快或过低。
(5)如果老年人还服用治疗其他疾病的药物,应考虑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对血压的影响。特别要避免使用可能会引起体位性低血压的药物,如α受体阻滞剂(哌唑嗪等)。
(6)目前,适合老年人使用的降压药有利尿药、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钙拮抗剂是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首选,适用老年各种程度高血压,尤其适合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或合并稳定型心绞痛、周围血管病或糖尿病。老年患者选药时可优先选用长效制剂,如氨氯地平、硝苯地平控释片、拉西地平等,可单用或与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联合使用。有心脏传导阻滞和心力衰竭者禁用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药,不稳定性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者禁用速效二氢吡啶类拮抗药。
利尿药适合老年轻、中度高血压,尤其适合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或并发心力衰竭者。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作用较平稳,可保护或逆转靶器官损害,并对糖脂代谢有良好影响,适合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或并发心功能不全、肾脏损害有蛋白尿者,双侧肾动脉狭窄、肾功能衰竭者禁用。老年人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一般宜小剂量使用,不耐受时可改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
2饮食
(1)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由于味蕾退化,对味道的敏感性降低,往往偏爱咸味或口重的食物,因此在饮食中一定要更加注意低盐,每天摄盐量(包括酱油等调味料以及含盐分的食物)不超过5克,必要时可加入醋调味。
(2)老年人肠道功能减退,易患便秘,应多吃新鲜蔬果补充维生素C、无机盐和膳食纤维。
(3)多吃含优质蛋白的食物,如鱼肉、鸡肉、豆类等,少吃油条、炸糕、五花肉等甜糯油腻食物。
(4)戒浓茶,少饮酒,每日摄入酒精量不超过30克(女性减半)。
3运动
(1)老年人体质相对较差,容易受到气候条件的影响,特别是天气炎热或寒冷时,要特别注意保暖或防寒,以防止血压波动导致中风。
(2)根据自身的特点制订运动计划,并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来增加运动量。
(3)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宜选择低强度的运动锻炼,如散步、快走、慢跑、太极、气功等,扭秧歌属于中等运动量,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应慎重选择。一般来说,早期单纯性高血压、没有合并靶器官损害的老年人,如果没有冠心病,也没有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心肌肥厚等并发症,血压也控制得比较好,还是可以扭秧歌。
(4)运动时心率为本人最大心率的60%~70%,40岁以内心率控制在140次/分钟,50岁左右控制在130次/分钟,60岁以上控制在120次/分钟以内;运动时间以每次30~60分钟为宜,运动频率为每周3~4次为宜或隔日进行。
4急救措施
当患者病情发作时,应立即绝对卧床休息,并且服用心痛定、降压乐、利血平等快速降压药。同时呼叫救护车,尽快送往就近医院系统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