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失眠自我康复全书
7177600000003

第3章 你了解睡眠吗(2)

睡眠基本上是与宇宙自然昼夜周期同步的,但也需要人体的自然内化。因为睡眠与觉醒本质上都是一种生理节律,反应到人体内具有独特的适应机制。这一种关系的描述,在中国大量的养生典籍中都有着相关阐述,如《内经》中相关的睡眠理论,表达了人与自然相互和谐的生理观,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列出了四季睡眠的常规:春三月“夜卧早起”,夏三月“晚卧早起”,秋三月“早卧早起”,冬三月“早卧晚起”。而在《灵枢·卫气行》当中则花了大量的笔墨来具体描述了人之寤寐与天体运行阴阳相应的机制:“天周二十八宿……房昴为纬,虚张为经。是故房至毕为阳,晶至心为阴。阳主昼,阴主夜。”此昼夜交替的天文学原理,意思是人体的阳气掌管白天,阴气掌管夜晚,每日会转换。“故卫气之行,一日一夜五十周于身,昼日行于阳二十五周,夜行于阴二十五周。”

所以,卫气在人体的运行,一日一夜是周身五十次,白日二十五次,夜晚二十五次。《灵枢·营卫生会》则说道:“气至阳而起”即寤,“至阴而止”即寐,阳气生则起床,阴气至则人思困,这就是所谓的人“与天地同纪”了。

在现代科学诞生以后,人们在临床研究中发现,个体多种生理、生化活动都存在昼夜差异,而这些差异正表明了睡眠是人体适应自然界昼夜节律的整体生理反应。地球自转形成的昼夜交替是生物自然环境中最明显而又稳定的变化,自转造成的白昼和夜晚制约着生物的生存方式:昼日光照充足,万物萌动,人为获取食物而劳作,劳作既消耗能量,又要抵御各种外来邪气,故需要生理机能亢奋;与之相反,夜晚阴暗消索,万物静藏,人无所为而睡眠。睡眠是人类恢复体力、储备能量、休养生息的基本方式,此时的生理机能处于相对抑制状态。如此便形成了人类重要的自律节律──寤寐交替,这就是人类和宇宙自然同步却又不完全相同的内化体现。

睡眠与五脏六腑的关系很多动物都会在冬日进行长期休眠作为对身体的保养,在冬眠期间,它们身体的各器官都会减缓运转休养生息,这就是中医中的“冬藏”,虽然人类由于进化规律无须冬眠,但是每日的睡眠也非常重要,能起到“小冬藏”的作用。如果睡眠不佳,五脏六腑无法得到正常的休息,而整日忙碌劳作,最后疲劳过度的恶果必然会在健康上充分体现出来。

1睡眠与五脏的关系

(1)心。

心是五脏六腑的统帅,它在睡眠时候的变化直接决定着睡眠的状态。如果心神是安静的,人就会有比较良好的心理状态进入睡眠;如果心神不安,则会出现梦游等异常的睡眠状态。

(2)肝。

肝通过肝气、肝血、肝阴的作用来调节心神的状态。当肝气运转正常、有序时,血液运行良好,在睡眠时候心神就会安宁;反之,如果肝气不能自如运行,就会影响到血液的运行,从而影响到心神,最终影响睡眠。另一方面,肝血可以滋养心神,还可以防止心神受到肝阳的干扰,使得心神能够安宁。肝阴则能够抵制阳气对心神的干扰,保证正常睡眠。

(3)脾。

脾在睡眠中的主要作用是提供睡眠时所需要的能量,保证血液运行畅通。脾通过对水和食物的吸收,将转化后的营养成分运送到身体所需要的部位,使身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保证睡眠的正常。

(4)肺。

肺主要是通过肺气来调节睡眠。如果肺气充沛,人体内的气就会运行正常,血液也会正常流转,心神比较平和;反之则会影响到心神,使心神焦躁不安,从而影响到正常的睡眠。

(5)肾。

肾主要是通过肾精、肾阳、肾气、肾阴来发挥作用。肾精能够源源不断地提供人体睡眠时所需要的气血营养物质,还对脑髓有濡养作用,从而影响到心神,最终决定睡眠质量的好坏。肾阳凭借自身的活力来滋养五脏六腑,使它们发挥正常的功能。肾气则促进水在人体的循环和新陈代谢,调节睡眠。肾阴一方面可以防止肾阳对于心神的干扰,另一方面,还可以帮助其他脏腑之阴制约其阳气,来保证心神宁静。

2睡眠与六腑的关系

(1)胃。

胃通过胃气影响睡眠。当胃气充沛、运行良好时,能够保证营养的充足,从而达到供养心神的目的。

(2)胆。

胆通过胆汁和胆气对睡眠起作用。胆汁能够消化食物,可以保证心神有足够的营养;充沛的胆气可以保证充足的胆汁,另外胆气充足,则意志坚定,有助于人脑排除干扰,快速入眠。

(3)膀胱。

膀胱是尿的储存地,如果膀胱运行不正常,则会出现排尿异常,如尿频、尿急、遗尿等异常状况,人在睡觉时就会受到影响,无法保证舒适的睡眠。

(4)三焦。

三焦凭借它的通道作用影响睡眠。三焦功能异常就会造成人体内气和水运行阻滞,身体各个部位出现功能紊乱,扰乱心神的安宁,不利于正常睡眠。

(5)小肠。

小肠负责消化食物,再将食物转化为身体所需要的营养成分,保证心神安宁,睡眠也会香甜。

(6)大肠。

大肠用于排泄体内废物,体内清洁,心神也将不受污浊的影响,就能保持正常睡眠。

当人们处于睡眠期间,不仅大脑活动和新陈代谢会有一定的变化,人体的各种生理指标同样会有变化。人体生理方面的变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血压

在处于睡眠状态下测量其血压,如果血压比白天要低一些,则是正常的;如果和白天一样或者比白天要高,则有可能是呼吸不畅、睡觉姿势不当等问题引起的,甚至有中风的危险。

2体温

当处于睡眠状态时,体内的很多器官都会停止活动,体内的新陈代谢就会降低,因此,体温也随着下降。同时,体温也对睡眠时间的长短有决定作用,当体温下降的幅度较大时,人们睡眠的时间相对较长。相反,如果体温的变化幅度较小时,睡眠时间就会相对比较短。

3体内激素

一般说来,如果睡眠的时间越长,体内的生长激素分泌得就越多。生长激素对于人的生长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如果检测到生长激素过少,则说明睡眠质量不好,而且也不利于人体正常的生长和发育,尤其是儿童更应关注。

4性器官

性器官的变化也可以作为研究睡眠状况的标准之一。当男性处于睡眠状态时,大脑皮质处于抑制状态,因此对勃起中枢的控制力减弱,使得阴茎能够自动勃起。而女性的生殖器也有类似的变化,只是不很明显。例如,如果男性出现了阳痿,则有可能与在睡眠时出现的呼吸障碍有关。

据相关资料介绍,人的一生大约有1/5的时间在做梦。也就是说,假如-个人的寿命为80年,他就有16年是在做梦。做梦是人体正常的、必不可少的一种生理和心理现象。那么,人为何会做梦呢?又是什么原因引起了梦的产生的?

精神分析学的创始人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对梦的解析是:梦是-种精神活动,“其动机常常是一个寻求满足的愿望”。梦是因愿望而起的,它的内容是“愿望的达成”。梦不仅使思想有表达的机会,而且借幻觉经验的方式,以表示愿望的满足。梦又是潜意识的自我表现,潜意识被压抑在人心灵的最深处,但它很活跃,千方百计地要突破潜意识的领域冒出来。当“自我”在既要休息又得不到完全休息,即“自我”处于浑浑噩噩的状态而放松了戒备的时候,潜意识便开始活动,于是出现了梦。

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梦的神秘面纱也正在一层一层地被揭开。

1做梦是人睡眠时的一种心理活动

跟人清醒时产生的心理活动一样,做梦时的心理活动也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梦中光怪陆离的梦境是由于人睡眠时大脑意识不清晰,从而受到各种客观事物的刺激而造成错觉所引起的。比如人清醒时,心跳过慢导致的心悬空或心下沉的心悸感,在梦中会变为人悬空、人下落恐惧的噩梦;而人清醒时,心跳过快产生的紧张感,在梦中就成了被人追赶的奇怪的场景。

2做梦是让人体心理保持平衡的一种方式

做梦是人体恢复大脑细胞,产生用于积累、整理、储存来自外界和机体信息的蛋白质的重要时刻,这将有助于维持人的心理平衡,消除不愉快情绪。在梦中时,人的右大脑半球活动占据优势,而觉醒后则换成左侧大脑半球活动占据优势;在人体24小时的昼夜活动过程中,觉醒与做梦交替出现,便可达到精神活动和神经调节的动态平衡。所以,梦是一种维持人体心理平衡的协调方式,尤其在人的注意力、情绪和认识活动方面具有较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