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未来的108种可能
7176500000085

第85章 中国还能搞出什么发明

有一天,我正吃方便面,一位同事大发感叹,说日本人很了不起,发明了这样的东西。我便告诉他,不仅如此,日本人最近还发明了一种技术,可以把新鲜葡萄酒立马变作如假包换的成年佳酿,这让欧洲的很多酒厂感到气愤。

其实,日本人还发明过卡拉OK与活动圆珠笔芯这样的好东西。我在网上还看到过图片和文章,介绍日本人在筷子柄上,吊装上一个极微型的电扇,吃烫面时把面吹凉;日本人还在帽子后面装上一个吸盘,坐地铁打瞌睡时,便靠它把头吸在车窗上,不致前后左右乱摆;日本人还想出从脖子上绕挂过来两个大奶瓶,搭在爸爸胸前,给孩子喂奶;还有从雨伞四周垂下透明塑料帘,这样人就完全打不湿了;还有感冒纸巾架,在头上缚一个滚筒,可以源源不断拉下纸来,让人擦鼻涕,等等。当然,这些发明都遭到了中国网民的嘲笑。

现今,中国也在鼓励发明。我每天早上坐班车上班,都听到车里传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气势宏伟的有关“创新中国”的报道,宣扬我们的发明成就,比如新式数控机床、环保火箭、发电成套设备、电解槽、可控串补装置示范电网、碳刹车盘、钢铁冶炼产品、化工装置和远洋船舶等等。这些都很让人鼓舞,但我还是觉得有些遗憾,因为我没有听到类似日本人那样的离生活特别近的发明。

发明的初衷可能就是为了让普通人的生活变得方便。比如,福特最初造汽车,就是想让每一个平民百姓都坐上它。如果他考虑的是级别,那就是另一回事了。飞机也是同理。所以,我在期盼国家改造重大装备的同时,也特别希望未来能有一些小巧灵活的发明,能在实际生活中就能派上用场,比如:

——载重车防撞自动报警器。这是减少中国每年居高不下的恶性交通事故的一个重要选择。

——避免堵车装置。应该有一种机械,在堵车时,就从车体下部支出来,使汽车像威尔斯笔下的三脚外星机械一样迈过障碍行走。

——降低住宅造价的新型混凝土。据说德国人已研制了新型的流体物质来达到这种效果,不妨学习一下。这样,许多中国人都将有望住上别墅。

——可植入体内的白酒成分转化器。可以让人在喝酒后,把酒精迅速转化成无害的能量,不仅不伤身体,还能固精养元。

——随身厨师。一种吃饭辅助机械,可以让任何一种东西,比如草根或树皮,具有至少是麦当劳的美味。这可以一劳永逸解决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还能从根本上防止西化和分化。

——沙尘暴调节阀。在北方设立许多的人工风洞,导引沙尘暴,使黄土降落在指定区域,变成肥沃农田,再让失地农民去耕种。

——可以穿五十年的衣服。属于从温家宝总理穿十年也不换的棉袄上得到的启示。这种衣服穿多久也会崭新,且会根据巴黎和东京的时装流行趋势而随时变色变形,既时尚,还能体现节俭精神。

——便携式垃圾筒。有些像日本人的感冒纸巾架,但它是专门用来接纳痰液的,在北京奥运会举行之前广泛免费发放。

——防错器。很多中国人最怕犯错误。所以,应该发明一种机器,可以把一个人可能遇到的任何一种差错记录下来,随时用一种猛兽般的声音提醒。

——办公室连动器。一种提高执行力的装置,其特点是模拟神经网的功能,迅疾而自动地搜集下属的每一个细微想法,并使之在领导的大脑里得到统一和整合。

——文字转换器。一种虚拟机器人,整天在网络上游走,随时把有问题的文字,转换成正确语言。也可以应用于新华书店和图书馆,对引进的外版书籍进行纠正。

以上只是我这样的愚笨外行所想到的一些“发明”。我认为,做出过“四大发明”的中国人,有能力把一个人以及两个人送上太空的中国人,一定还能想到并做出让后人自豪的更多发明,从而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