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未来的108种可能
7176500000073

第73章 一种把人变成同性恋的武器

美国国防部曾在1994年考虑斥资750万美元,用6年时间,制造一种“爱弹”。该弹爆炸时,会挥发出一种空前奇妙的化学物质,改变敌军士兵的性取向,使其对战友产生欲望,最后把整整一支大军悉数变成“同志”。

我觉得,这条新闻的“价值”,在于它指出,同性恋也可以用来破坏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这或许会招致许多“同志”的抗议。军队是国家的利器,是要杀人见血的;同时,也有很多人认为,如果条件适宜,军队也是最好的男同性恋场所。所以,把“炸弹”与“同志”联系起来,的确很有想象力也很有逻辑性。

当然了,还可以进一步假设:如果发射许多的“爱弹”,在一个千百年来都以异性恋为主的国家上空爆炸,让数亿国民忽然间只对同性感兴趣,这个国家该发生什么样的混乱呢?当然,同性恋权利捍卫者也许会声辩:那又怎样呢?为什么一个社会不能悉数由同性恋者组成呢?

“爱弹”其实并不科幻,它有着生物、物理及化学的基础。事实上,就在美国国防部据称要造“爱弹”的前一年,即1993年,美国科学家首次宣布分离出“同性恋基因”,它位于X染色体的一个DNA上,这个DNA片断被称为Xq28。X染色体只有女人才有,因此,据认为同性恋只通过母系遗传。后来,又有科学家宣称,他们发现同性恋者丘脑上一个叫INAH3的区域,比异性恋者的要小,而这正是因为Xq28编码的蛋白质影响了大脑的神经细胞。因此,他们宣布发现了“同性恋大脑”。上述结论引起了很大争议。支持者说,今后,人们可以利用生物工程来改变性取向;反对者说,人的性取向不能由单个基因决定。

同性恋者是欢迎这样的“科学结论”的,称之为“生物学的公平”,这证明了他们并不是因为“道德败坏”才搞同性恋的。当然了,这些讨论或许会引起战略家们的注意,从而刺激出制造“爱弹”的想象。大凡治理者都希望自己的社会和谐,敌人的社会动荡,而技术的介入大约会使问题变得简单起来。

同性恋是少数人群,据说仅占人口的2%~4%。类似这样的人群,还包括精神障碍者和残疾人。他们的共同特征,是挣扎于生理和心理的双重痛苦,受着主流人群的歧视。他们中的一些人常常对“正常人”抱有敌视心理,并试图反抗社会。生命科学的进步意味着什么?那就是解除上述人群的痛苦,从而维护社会的安定。这便是政治家的使命吧。如此说来,“爱弹”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了。

但是,从另一个方面去想,少数和边缘人群,也有可能利用高科技手段,发起一场反叛,一夜之间,使同类人群的数量无限扩大。因为,只有从少数变为多数,反常才会成为正常,边缘才会成为主流,异端也才能成为高端。靠别人的施舍和同情是不行的。依仗生物学的手段来获取权利的平等,其实是无奈,也是一种捷径。因此,真正的同性恋者,大概会欢迎“爱弹”的到来吧。显然,这种“叛乱”,将有可能导致一场不同群体、不同性别间的战争,引起国家崩溃,促发天下大乱。

另一种温和的设想,是将性别模糊化,以求社会和谐。美国人类学家、科幻作家勒吉恩在她著名的小说《黑暗的左手》中虚构了一个异域社会,在那里,人类是雌雄同体的,在大部分时间里,仅以中性面目出现,只是在发情期到来时,个体才随机转变为女性或男性,开始做爱。勒吉恩认为,这样的一种性文化,决定了文明的许多基本特性,比如,这个社会里就不会产生战争。

这些想象,离我们的现实还太遥远。现在出生的这一代人,最有可能面对的是即将到来的基因检测。一个妇女会很容易地检查出来她的X染色体上携有所谓的同性恋基因,那么,为避免孩子成为同性恋者,她会选择流产吗?超声波检测已消灭了许多潜在的女性,而基因检测则很可能消灭同性恋现象。这在“政治上”正确吗?那么,为了保护同性恋者的生存权,未来的政治家需要考虑制订一项法律,来禁止因为Xq28编码“缺陷”而堕胎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