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未来的108种可能
7176500000057

第57章 “考古鸟”阴谋

一颗叫做“未来考古鸟”的人造卫星计划于2007年进入太空,它将携带当代人的留言和鲜血,绕行地球5万年后返回地面,让未来的人类解读21世纪的人类信息。据说该项目正受到国际人权组织的支持。

根据项目提出者法国科学家、艺术家马克·菲利普的倡议,每一位地球公民,“渺小或伟大,贫穷或富有”,都可以将自己的疑惑、目标、价值观、生活方式、经验等,写成“给未来人类的一封信”,通过互联网发送到巴黎的“考古鸟”项目总部网站,由专人原封不动地输入特制的光盘,储存到“考古鸟”上,然后由火箭送入太空。

此次活动是免费的。“考古鸟”能存储60亿条个人文字信息,但不接受个人照片、图画和声音。本来,留言截止时间是2004年12月底,但计划被推迟了,主要是留言不够,尤其是占世界人口1/5的中国人的留言不够──虽然项目网站上还专门开设了中文留言栏。于是,项目主席菲利普12月底专程来华推介该项目。

我也没有写出留言,因为我觉得这是一件很让人感到困惑与突兀的“礼物”。要让中国人去设想给5万年后的子孙留下一点什么,还真有些难为大家。在我周围,许多人说他们只知道“今朝有酒今朝醉,管他明日是与非”。5万年后?谁认识谁呢。而且我很难设想“考古鸟”真的会在天上运行5万年之久──考虑到我居住的这座城市里的一些古建筑还正为了给现代化建设让道而被扒掉,甚至刚刚盖好没几年的建筑也被拆除重建。

项目实施者特别强调,所有留言可以在“不被审查的情况下”登上“考古鸟”。这也让我感到很不严肃。这如何保证留给后人的信息,能够客观地反映我们这个世界的真实面目和主流价值呢?“愤青”和精神病人暂且不论,如果那些不怀好意的邪教头目和恐怖分子也大肆留言,这个“考古鸟”有什么意义呢?

我认为,“考古鸟”这事应该是一项精心组织的工作,至少要花上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时间来做准备,要成立一个由各级官员和专家组成的组委会和评委会,通过层层地方推荐选拔,通过初赛、复赛和决赛,再经由亿万观众的手机短信评选,最后由领导核准,方可确定谁有资格给“考古鸟”留言。这才称得上对未来负责。

另外,据说,除了当代人给后人的留言,“考古鸟”还将携带海水、空气、土壤和一滴人血。这“一滴血”同样要向全球征集,目前已有6个国家志愿提供了血样。菲利普先生希望中国的医疗部门也能够提供中国人的血样。但有一件事让我觉得很是不妥:最终有幸上天的人类血样,将在有关国际机构的监督下,由一名儿童蒙上眼睛,随机抽取决定。

这个“国际机构的监督”和“蒙上眼睛的儿童”是值得怀疑的。在联合国也被美国人操纵的情况下,我很担心最后“随机”抽取出来的会是布什总统的鲜血。

我觉得,为了对付西方人搞出的“考古鸟”,中国的科学家应该马上研制一颗自己的“考古鸟”,上面专门搭载中国人的血样以及经过审核的有关5000年中华文明史的信息,赶在西方的“考古鸟”之前发射上太空,并且,要比西方的“考古鸟”提前一些返回地面,以使5万年后的地球人类能在第一时间根据最正确的信息,不带文化与政治偏见地重建历史──假如那时候地球上还有人类存在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