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未来的108种可能
7176500000049

第49章 让汽车飞起来,让人也飞起来

世界正在向空中发展,这里不是说飞机和飞船,说的先是立交桥这样的一种思路,如蔡国庆唱《北京的桥》,提前预示着地面的堵车。但建了多次的西直门桥如今也架不住堵。摆脱束缚就要继续向天空发展,最好让汽车飞起来。本来这应该是北京国际汽车展的主题,但并没有看到这方面的展示。由于限制汽车是不可能的——因为中国的保有量不过三四千万辆,而日本大概有八千万辆,美国有两亿多辆,且不说我们的人比人家多多少倍,所以,进一步的发展,必然是往空中飞了。

叶永烈在《小灵通漫游未来》里就描述了飞行汽车,水滴一样,由透明无色塑料制成,靠喷气推动,没有轮子,可以飘飞,有自动避撞装置,由中国第88汽车厂制造。叶永烈的小说写于1961年。后来只是在美国人的科幻片《回到未来》中看到了飞行汽车。但最近看到报道说,加利福尼亚州戴维斯市的发明家保罗·莫勒已研制出了飞行汽车,并命名为M-400,可垂直起飞、降落,并在空中盘旋,最高时速达480千米。莫勒认为,在不久的将来,飞天汽车将成为最普遍的交通工具之一。莫勒研制的飞天汽车还处于原始研发阶段,无法在高空长距离飞行,但他造出的原型车已能起飞和短距离飞行。除M-400外,美国还有很多种飞天汽车设计方案,如麻省理工学院的汽车/飞机一体机、德克萨斯州一家公司的垂直起降飞行车等。中国为何不研制呢?

据说,飞天汽车不会采用汽油为燃料,而会选择电力或氢动力。价格并不便宜,莫勒的飞天汽车售价达50万美元。但中国现在不缺这种烧钱人。只是交管部门也许会对空中管制缺乏信心,在那里怎么设文明斑马线呢?让胖警察双脚悬空站着吗?莫勒的解决方案是,“你只需驾驶飞天汽车,到离家不远的垂直起降场,在车上电脑中输入目的地就行了,系统程序会直接把你送达目的地。”也就是说,把司机变成乘客,驾驶则交给电脑。但我觉得这在中国也是很困难的。一切都交给电脑,这不成了自由散漫了?还要交管部门做什么呢?如果飞天汽车上的电脑出了问题,或者遇上黑客入侵,命令电脑驱使几十万辆飞天汽车撞向一个重要目标,谁敢负这个责任呢?

另一种想法是能不能不要汽车,但也可以飞,比如,单人助力飞行器,这种概念很早就有了,美国人那里也有试验装置。至少做短距飞行是可以的,比如可考虑从背包中喷出高速气体,把人从半空推过马路,就可以取消人行横道、红灯、过街天桥或地道了。这样开车的也不会堵车了。速度更快一些的空中飞人会像漫天飞蝗,这将成为城市一景。当然也要有自动避撞装置,就像解决飞机机关枪子弹通过螺旋桨一样。但动力伞也许是更现实的办法。可以让气象局通过人工影响天气的方式,围绕北京城设置四五条环城风带,让人们御风成串成串地飞到要去的地方。

以前也有人设想过“思动”的办法,也就是进行瞬时空间位移。可以把人体分解成原子打包发送出去,再在目的地组装起来。但这在技术上难度大了一些,需要消耗很大能量,弄不好也会把人与苍蝇组装在了一起。所以在发展中国家,那些急着上班的人,倒是可以模仿航母弹射器的办法,在居民小区布置一些特大号的蒸汽牵引弹弓,每天早上就把人一个接一个瞄准了弹射出去,基本上是力学的问题,这要比修地铁省钱得多。在单位那边则可以安排一些巨型阻拦网,人的屁股上可以挂一些钩,这样人就可以被网眼牵拉住而减速下落。这样就可以解决的堵车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