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未来的108种可能
7176500000047

第47章 生活在水下

这个夏天到处弥漫着水的气息。一位朋友发来短信:“听说你们家乡的人都生活在水下了。”我的家乡,重庆,正遭受酷热大旱,人们都选择整天泡在水池中度暑。但在他处,却又不同。另一位朋友,把儿子送去海边老家,小孩子也选择了泡在水下,去潜水,看见了好看的鱼!而在福建,台风之后,许多人葬身海底。

这一切暗示出我们未来的一种宿命:水下将是人类的家园。温室效应,冰盖融化,海平面升高,地球终要成为水球。或者,在另一种情势下,陆地资源耗尽,幸存者为争夺最后的口粮,开始了世界大战。陆地变成火海,森林充满辐射,天空形同地狱。那时候,我们必须到海洋中去找出路。

不过,谁又能说这不是返璞归真呢?按照一种说法,人类本是水生生物。深蓝的诱惑也许是所有毛皮四肢动物的梦想,如果珊瑚能成为大熊猫优游的竹林,人类又岂能甘居其后?因此,已有2800年历史的潜水,将在未来成为极其流行的运动。目前,世界上的专业潜水组织已有好几百个。拥有潜水技能的陆地人,或将在未来的生存之战中,获得更多的机会。

我们需要的,是像鱼一样呼吸。为应对“后天”的严酷生存环境,日本人已经制造出了人工鳃,表面覆盖有一层由数百个细小、中空的纤维组成的超薄型薄膜,这是一种含有硅元素的有机树脂。海水通过薄膜的过滤,水中溶解的氧分子能变成可供呼吸的氧气。而美国纽约的一家实验室,用两层硅酮橡胶薄膜制成人工鳃,每层膜仅一万分之一厘米厚。这种膜只允许水中的氧通过,而将水阻隔在膜外。美国杜克大学一所实验室则研制成一种叫血海绵的人工鳃,这种高聚化合物能将一种血珠蛋白固定在聚氨基甲酸乙酯上,利用血珠蛋白从海水中吸取氧气。利用这种血海绵制成一只宽1.5米、长3米的供氧器可供150人用。

当然,最便利的方式,还是改变我们自身。通过对基因的编辑和拼接,便可以把人类改造成神话般的人鱼。我们的手指与足趾间,都会有宽厚的粉红色蹼膜粘连,我们的耳后会有一重褐色的鳃晕,我们的全身将没有毛发,腹下有鳍。我们的鼻位狭小,仅有两个孔,颇似鲸,那是为偶尔出水时呼吸用的,而肺功能仅被部分保留。我们的皮肤,则如同海豚般多脂而滑腻。我们的心脏、骨骼和肌肤抗水压的水平,达到了上百个大气压的标准。这不是科幻小说。

我们将在海底建立巨型的钛城,迷宫般绵延几十千米、上百千米甚至上千千米。城中一应俱全:学校、政府、商场、农田、生活区、原子能工厂、海水淡化装置……海底城依靠提取氢能,可以运转千万年。城池间由快速电梯相连。海底布满磁悬浮隧道。海底城的规模超过了最宏伟的海底山脉。为建造海底城,巨大的海底山岭被整个地炸掉,深不见底的海沟被齐齐地填平。海底城彻底改造了大洋的原始地貌,使几亿年来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变得毫无意义。

在海底,危险是存在的。地震引发的海底风暴,还有直落千米的海底大瀑布,都成为陷阱。不过,至少在目前,潜水的危险被高估,在国外关于各种运动项目危险系数的排名中,水肺潜水排在第43位,危险度略低于排第42位的足球。每年被蜜蜂蛰死的人远多于被鲨鱼咬死的人。而在未来呢?在水下,最大的危险可能来自于人类自身。我们的生存方式也许不再是现在这样了。我们可能会变得像鲨鱼一般,放弃海底城,到处悠游,不再是定居者。我们的食性会改变,人将成为海底的贪婪捕猎者。有一天,由于食物的缺乏,人类之间会发生新的争斗。

此外,我们的世界观也会发生巨变,从而影响到我们的科学、哲学和宗教。因为,光线的折射导致我们在水中看到的物体比实际体积大1.25倍,视线距离则会缩短为实际距离的四分之三。而由于声音在水中的传递速度比在空气中快4.2倍,因此很难辨别声音的方位。更迷幻的是,海底不再有昼夜之分,见不到太阳星辰,消失了宇宙的概念。连水面都不上去,人类也再想不到发射太空船。在有限而封闭的海洋里面,人类的心胸会变得更狭窄吗?智者乐水,将变成一句诅咒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