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未来的108种可能
7176500000043

第43章 牵着台风的鼻子走

2006年,中国遭遇多个台风袭击,死亡上千人,疏散百万人。这使我不禁想起20年前,有一篇科幻小说获得了中国首届银河奖的一等奖,叫做《“勇士”号冲向台风》,写的就是中国人在未来征服台风的故事。

小说写到,有一对年轻而勇敢的中国男女气象飞行员,驾驶名为“勇士”号的原子能气象侦察机,钻入台风的中心,研究台风的动力结构。就在他们终于发现了台风的秘密时,却看到台风就要袭击我国的人民了,而这时飞机上用于削弱台风的催化剂的风门却失灵了。于是,这两名飞行员——也是一对恋人,决定在空中自爆飞机,用原子的能量来摧毁台风,而他们在台风中自然是没有任何机会跳伞逃脱了。这篇小说写得非常柔情而硬朗,细节也很科学,惊心动魄,雄伟悲壮。20年后看来,仍然超越着现实。

人类中的智者仍在探索未来控制台风的办法,因为他们相信,从理论上讲,台风是可以得到控制的。因为,台风属于大气系统,而大气系统是一个典型的混沌系统,因此存在“蝴蝶效应”,对细微的影响非常敏感,人们于是想,通过对台风进行一些“轻微扰动”,就能影响并控制它。

降低气压可能是影响台风的一种办法,也就是在空中播撒大剂量的人工冰核(碘化银榴弹),通过冷水冻结释放潜热,降低气压差,使风速减小。另外,还可以通过播云等特殊的科学方法,将水汽和能量从台风核心区抽走,这种方法的“副作用”据说最小。

国外新的研究成果表明,台风眼附近的热平衡结构是影响台风的敏感部位,人工影响台风的关键在于使台风眼周围的热平衡状态发生微小的改变,就可能使台风降低风速,对台风的路径也能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在台风眼附近的某些部位施加扰动,打破热平衡,也能实现人工影响台风。

人工影响台风,首先是降低其破坏力,进而尽可能改变路径,引导台风到需要水的地方产生降雨。基于此,有人提出了人工影响台风进行南水北调的设想。

这种设想的大概意思是,可以在太空中放置若干个巨大的反射镜,持续不断地把太阳辐射反射到台风气团上很小的区域,就可以提供影响台风所需的能量。这些巨型反射镜和附属的部件,可以组成一个人工影响天气的太空实验平台。每当台风借助东南季风向中国大陆靠近时,这个平台就把太阳光反射到台风气团上,扰动台风内部的热平衡,以此来影响台风的强度和运动路径,降低其破坏力,并尽可能使台风向北移动,引导其在陆地人口相对稀少的地方登陆,将大量的水汽带入北方内陆,遇到太行山脉、燕山山脉等高山和蒙古高原等时,产生地形降雨,增加年降雨量,缓解北方的缺水问题。

但也有人担心,“蝴蝶效应”是建立在大自然基础上的,太多的人为干预,并不一定都能起到好的作用。特别是,在未对台风完全了解之前,人工影响它也可能带来所料不及的灾难。美国人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试验人工影响飓风,但至今也未能投入实际应用。乐观的估计是,在未来50年中,人类有望制服或削弱诸如冰雹、龙卷风、台风等自然灾害。但在这之前,人类首先得善待自己,不要轻易破坏大自然的规律。

最后,对台风的未来做一点补充。在媒体的报道中,有一种另类未来计划却是很快就会有结果了。浙江舟山正在建一个台风乐园,这是国内首个以台风为主题的灾难性体验式旅游项目,计划总用地面积 339.28公顷,初步概算总投资约5亿元,分近、远两期实施,近期规划建设到2008年完工,远期规划建设到2015年完工。但这样的旅游项目,对于那些在台风中失去亲人的人来说,不知是否有些残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