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未来的108种可能
7176500000103

第103章 不再熟悉的中国水系版图

城市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水的世界也是这样。最近的报道说,很多江湖都严重缺水,并且关系到未来。比如说,在过去50年中,中国消失了1000个湖泊。而洞庭湖则将在半个世纪后消失。到那时,我们站在湖边,再去读范仲淹老先生的句子,一定很滑稽。但是,也有矛盾的说法,比如我在网上看到一则报道,说鄱阳湖比1954年缩小了1400平方千米。但另一则报道又说,由于人工的作用,它已恢复到了1954年的水平。于是我感到生活在魔幻的世界中。同样矛盾的报道还有:一说青藏高原的湖泊正在缩小,另一说它们正在扩大,比如纳木错湖。这是温室效应造成冰雪消融的结果。水线上升或将吃掉湖畔的玛尼堆,还有修行洞和天葬台。

不管怎样,我们习惯的中国水系版图——也就是我们从中学课本上学到的那样的水系版图正在改变。中国地势西高东低,河流大都是从西朝东流,但现在,许多正从南向北流,这是人工调水的结果。三峡大坝则形成了新的湖泊和支流。而像黄河这样的著名河流,如果不是人工调水,它也断流了。从怒江到马岭河,都在传来大坝将阻断水流的消息。河流正被驯化,中国未来的河流,或都将是蓄养在笼子里的河流。这是人类驯化狗之后,驯化的又一种自然之物。

对水的人工干预甚至还进入了天空。我读过一篇文章,讲未来的中国将在北京上空布置几十万座钢塔,拉扯起薄膜,铺满天庭,作用是收集水气。薄膜只在盛行上升气流的区域闭合,受气压作用向上鼓,凝结在表面的水就能流到周围的导管里了。理论上,每平方千米每分钟可收集十吨水,以解北方干旱。后来,又打算把渤海的水,通过一种虹吸作用搬运到空中,最后调到首都。“天河工程”是很夸张的想象,但杨广修大运河时还没有这样的计划。那一定是未来没有河流可从地面调水时才有的情况。

现在议论或争论得多的,还是地面调水。比如说,西水东调,有好事者设想,至迟到2030年,东西大运河工程就将正式动工,是21世纪人类最大的一项工程。该方案最早提出于1994年,据称不仅能一举解决西部开发问题,也将为整个中国经济带来巨大腾飞。大西线调水工程计划基于这样一个前提:我国西藏地区地处印度洋和太平洋的气流交汇处,降水量极为可观;印度洋西南季风带来的大量水汽撞击高山,降水丰富并形成巨量冰川固体水——整个西藏高原就是一座天然的大水库。具体调水计划是:雅鲁藏布江、怒江、澜沧江、察隅河、独龙江等年出境水量5800多亿立方米,拟从中取水2100亿立方米;长江上游三条支流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年总水量2074亿立方米,可调水250亿立方米。考虑到流失、渗透、蒸发等因素,按保证率85%计算,实际调水量共计2006亿立方米。此后的配套工程可利用黄河的万里河道把水输送到西北、华北、东北和中原;经青海湖调蓄,可输水柴达木、塔里木、准噶尔三大盆地以及河西走廊等地;经内蒙古岱海调蓄,可输水晋、冀、辽及内蒙古北部草原。几年前,我国著名的科幻小说家星河据此写下了小说《山山水水》,但调子比较悲怆。作家把此运河起名叫“朔天运河”,是根据首尾两头起的名:自雅鲁藏布江朔玛滩到天津出海口。

对这样的天字号调水计划,不少人持反对意见。除了技术上难以操作外,还在于巨型的水利工程,不管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它们对未来世界的影响,对地球环境的影响,常常有着巨大的无法预见性。但不管怎样,水系版图的改变还将继续进行下去,并附带修订国家的行政和经济版图。那将是传统的河神湖神们彻底地不再受到祭祀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