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女人不懂理财,注定辛苦一辈子
7173200000024

第24章 开源节流,做个“啬女郎”(2)

然后,他们又走进一间可容纳50人就餐的饭厅,富兰克林又问为什么这么大,这个人再次重申“因为我有钱”。最后,富兰克林愤怒地转向他,说:“你为什么戴这么一顶小帽子?你为什么不戴一顶比你的脑袋大10倍的帽子?因为你很有钱呀!”

聪明的人能从别人的失败里学到许多东西,而愚蠢的人从自己的失败里什么也学不到。

别人遇到祸患,自己学到谨慎,这样的人是幸运的。很多人为了穿得好而饿肚子,并且还使他们的家人饿得半死。绸子,缎子,绒衣,这些都不是生活必需品,也称不上是便利之物,可是就因为它们看上去漂亮,有多少人趋之若鹜!可见,人类的物欲远远超过自然之需,正如有人所言,对于穷人来说,贫穷是无边的。

由于奢侈和浪费,绅士们将会变得贫困,不得不被迫向那些曾被他们所不屑的人去借债,而后者则通过勤劳与节俭赢得了地位。显然,一个站立的耕者要比一个跪下的绅士高大。也许他们还剩有一点产业,连他们也不知从何而来。他们想:白天变不成黑夜,从这么多财富里面花掉一些是无足轻重的。可是,只出不进,粮仓很快就见底。如果他们采纳了这句良言:“如果想知道金钱的价值,那么就去借钱试一试。”因为谁借钱,谁犯难,而且,如果借出了钱,在讨还的时候也是如此。进一步忠告:“锦衣玉食是祸根,何不珍惜分文。”再者,虚荣如乞丐,行事更莽撞。一旦你买了1件漂亮的物品,你还会去买10件,然后便一发而不可收。如果你不能压住你的第一个愿望,那么随之而来的愿望就无法满足。穷者模仿富者,那是愚蠢的,如同青蛙要把自己胀得像牛一般大一样。因为大船能迎风浪,小舟不可远航。

抛掉那些挥霍无度的蠢行吧!这样你就不会有那么多世道艰难、税收太重、家庭不堪重负之类的抱怨了。

年轻人越早开始储蓄投资,存的金额越大,就越容易提早帮自己累积到一笔资产。

初入社会的年轻女性朋友,对于手中的钱财,常犯的错误是有多少花多少,想买什么就买什么,甚至因为可以利用银行借贷,而随意扩张信用,陷入负债累累、入不敷出的窘境。因此,懂得如何开源、节流以及正确评估投资风险非常重要。

节俭是财富的种子

罗素·塞奇说:“每一个年轻人都应该知道,除非他养成节俭的习惯,否则他将永远不能积聚财富。”

假设有一个人,他一直享受着优厚的工资待遇,现在突然失业了,而他又没有任何积蓄。他肯定会抱怨自己的运气太坏,而不会对自己的处境加以冷静地反省。

墨斯就是这样一个毫无准备而意外失去了自己工作的人。多年以来,他从不考虑为将来储蓄,花光了自己所有的工资。他绝望地说:“想起这些来我就后悔,几年来,如果我一天能够存上1美分,持之以恒,那么我现在也应该有不少的积蓄了。想到自己以前这么傻,我就要发疯。现在这样真是自作自受呀!”

细微的琐事可能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忽视点滴的积累是可笑而荒唐的。

1美分对你来说可能微不足道,但是它却是财富得以生长的种子。

每一枚硬币都是一棵财富之树的种子,是我们人人都羡慕、人人都渴望拥有的财富之树的种子。如果你幻想自己拥有一棵这样的树,如果你想年老的时候可以过上安逸的生活,你就要理智地行动。从现在开始,认真地对待每一个硬币吧!

如果能够节俭地利用自己的收入,免除不必要的开支,那么几乎任何一个壮年劳动力都能够自给自足。但不幸的是,人们往往会发现,这却是一件世界上最困难的事情。许许多多的人甘愿艰苦的工作,但是能够做到生活节俭、量入为出的人却不到1/10。大多数人的收入没过多久就被吃喝一空,他们从不拿出一小部分作为积蓄,以备在疾病或者失业等紧急情况下使用。所以,在金融危机的时候,在工厂倒闭的时候,在资本家冻结资金不再投资的时候,他们就会陷入困境,甚至要破产。那些赚来钱就立刻花掉,从不为未来作任何储蓄的人,不会比一个奴隶过得更富足。

“假设他有一定的能力和理智,”菲利普·阿莫说,“一个节俭、诚实和有经济头脑的年轻人怎么会不成功呢?怎么会没有财富上的积蓄呢?”

当被问到什么品质使他成功的时候,阿莫说:“我认为,节俭和运用财商创富是重要的原因。我从妈妈的教育中获益匪浅,我继承了苏格兰祖先们的好传统,他们都很节俭,讲究理财原则。”

每一个年轻人都应该知道,除非他养成节俭的习惯,否则他将永远不能积聚财富。在开始的时候,即使只节约几分钱也要胜过不做任何的储蓄;随着时间的变化,他将会发现,拿出一部分作为积蓄变得越来越容易了。银行积蓄的快速增长会令你吃惊,那些能够这样做并且持之以恒的人将会过一个幸福的晚年。有的人总是悲叹他没有变得富裕起来,因为他花掉了他所有的收入。一个人应该学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存钱,这样他会变得节俭,这是最宝贵的习惯。节俭是财富的创造者。节俭是文明人和野蛮人的分界线。节俭不仅创造财富,而且还磨炼一个人的意志,培养一个人的品格。

“想要”的还是“需要”的

消费动机对消费行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消费动机决定着消费行为,在消费活动中,消费者树立正确的购买动机非常重要。

正确的消费动机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是生存类购买动机。这种购买动机多出自于生活所必需,不购买就不能生存。如购买油、盐、柴、米、衣服、鞋、帽等日常生活用品。这种购买动机为所有消费者所共有,是最基本的。

第二种是理智类购买动机。这种购买动机对要购买的商品有计划性,有一个深思熟虑的过程,并在购买前作了一番调查研究,对所购买商品的特点、性能、价格、质量、用途等做到了心中有数,购买时重视商品的质量和耐用性能的挑选,购买后不轻易退换。

第三种是自信类购买动机。这种购买动机大多有一定的目标,不受他人的影响,毫不怀疑地按选定目标去购买,即使情况变化,也坚定不移地去购买。

除了正确的购买动机外,还有一些购买动机,很难区分对错:

一是被迫类购买动机。这种购买动机往往是购买者求助于人办事,需要请客送礼来还情,不得不购买,是被迫违心地花钱。

二是保守类购买动机。这种购买动机多发生在商品供大于求时,观望等待,选择性较强,不称心合意不买。

还有几种购买动机不正确,是绝对要抛弃的:

一是冲动类购买动机,这种购买动机通常被商品新奇的外观、便宜的价格所吸引,感情冲动,心血来潮,不顾自己是否需要,草率购买。

二是时髦类购买动机。这种购买动机通常被社会上流行某一种时髦的款式所驱使。爱买服饰是女人的天性,尤其在这个消费过度的年代。

日本女星“流行教主”滨崎步是个鼎鼎有名的拜金女。滨崎步喜欢法国名牌LV,据说光是LV大大小小的包,她就有200多个,而且在持续增加中。2001年,滨崎步到新加坡领取最具领导力的艺人奖,光是两三天的行头就足足带了十几大箱,而且全是LV的大包包,派头十足。

商家喜欢用大幅的海报、醒目的图片和夸张的语言吸引你,现在有减价、优惠、促销等活动,有时特价商品的价格还会用醒目的颜色标出,并在原价上打个“×”,让你感到无比的实惠。

如果你面对诱惑蠢蠢欲动,但是又发现物品的价钱超出你的承受能力,那么你应该分析“想要”和“需要”之间的差别。

把钱和注意力集中在有意义的或是有用的东西上才值得,如果是真的“需要”,那么可以在其他支出方面节省一些,在预算范围内还能抽出钱来购买所需的东西;如果只是单纯的“想要”,想一想那些因你冲动购买而仍被置冷宫的物品吧!你还要再犯相同的错误吗?

其实,人们对物品的占有欲与对物品的需求没有什么关联,你可能并不是因为需要某样东西才想去拥有它。此时不妨先冷静一下,转移注意力,当你隔几天再回头看时,说不定发现你已经不想再要那个东西了。这样,尽管你买的东西比想要的少,但是能收益更多,并逐渐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

另外,还要远离“遗憾消费”。心理学家和心理医生指出:“遗憾消费”可以说是轻微心理变态的一种表现。在购物中,压抑的心情虽可以有所缓解和得到发泄,但为此却常常付出了可观的金钱代价。

“遗憾消费”的形成有很多原因,也因人而异,它不仅和人的性格、阅历、收入水平有关,而且还和人的修养水平有一定的联系。怎样才能有效地防止这种“遗憾消费”呢?下面教你几招小技巧,你可以试一试。

首先,不要一次性购买。换句话说就是不要突击花钱,采取统筹兼顾、随遇随买的办法。家庭消费应该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买东西最好有个计划,各个击破,切忌全面开花。

其次,冲动性购买不可取。就是说不要在事先无计划的情况下,临时产生购买行为。尤其是不要受广告和精美包装的冲击及片面追求新奇和从众心理的影响,打乱了正常的消费开支。避免冲动,要遵循价值原则,所购物品应是生活必需品,遇到可买可不买的东西,不管别人怎样抢购,也不要盲目从众。

要远离“遗憾消费”,最重要的一条是买任何东西都要有主见,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商品消费。要克服缺乏主见的购买行为,就要培养自己的合理决策能力。首先,要有自己的主见和信心,不要盲目地模仿别人,也不要盲目地听别人说三道四,这样就会增强我们对购品的鉴别力;其次,要在购物中进行合理决策,掌握所购商品的行情信息,这样就能在购物中避害趋利,减少后悔。

不选贵的,要选对的

买东西并不是越贵越好,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事实上,在正常情况下,商品绝不可能既是最好的又是最便宜的,这是我们大家都明白的道理。而要想真正做到令自己满意,先要对所谓的“好”有一个切实的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