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国宝密码
715600000019

第19章 仙人台邿国—被历史忽略的小国

发现地点:山东省长清县五峰山镇北黄崖村

发现及发掘时间:1975年发现,1995年进行发掘

距今年代:2500多年

代表性国宝:双龙镂孔圆柄短剑

考古地位:弥补了文献记载的不足,为商周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

“镰刀下砍出墓葬”

仙人台距离五峰山只有三四公里的距离,位于五峰山以南的长清县北黄崖村,三面环水。遗址就坐落在南大沙河边的三级台地上,是一处典型的河旁高台遗址。这也是远古遗址的一般特点,陵墓建得高可以防止洪水的侵袭。几千年来,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从来没有觉得这个土台子有什么特别,他们还把这里开垦出来,种上了庄稼。

1975年秋季,北黄崖村村民张建新带着镰刀游过了村南的水库,到仙人台上砍树枝。谁知,当他一镰刀砍下去,听到的却是“当”的一声金属碰撞声。张建新意识到土里肯定有东西,于是他急忙将土挖开,把土里的东西扒出来,原来是个三条腿的铜器,好像是香炉,而且土里面还有其他的东西。他马上回家取来工具,一会儿的工夫就挖出来十来件青铜器和陶器,但是有的已经破碎了。张建新隐隐意识到这些从地下挖出来的东西应该上交国家,所以,他就带着其中一些比较大的器物去了北京。当时的中国历史博物馆对他带来的东西进行了鉴定,确定其年代应该属于周代,告诉他应当把宝物送到当地的文物管理部门,以便收藏。就是张建新这一次的发现,才使在地下埋藏了2500多年的邿国重新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力。

张建新在地下挖到“宝贝”的消息传出去以后,还有其他村民也来这里挖走了一些器物。1978年和1987年秋,济南市文物处也曾对该遗址进行了两次深入和全面的调查,但没有再发现新的有价值的墓葬或遗址。因此,一直到1995年3月,山东大学考古系对该遗址的发掘才是首次正式发掘。不过,这次的收获却令所有人都很惊喜。这里不仅是邿国的居住遗址,还有一些邿国的高级陵墓,这就弥补了历史文献关于邿国记载的不足,对研究周代的墓葬制度具有重要价值。1995年,这次的考古发现被评为1995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仙人台邿国遗存

仙人台邿国遗址的文化性质比较复杂,其中先后包括了岳石文化和两周、汉代等不同历史时期的遗存,其中以西周早期聚落和周代邿国贵族墓地的资料最为丰富和重要。

遗址中共发现周代邿国贵族墓地6座,都集中分布在遗址中部,自东向西排列有序。这6座墓葬均为长方形土坑竖穴木椁墓,在规模上有明显的差异,最小的不足10平方米,最大的超过20平方米;时期上也有所不同,最早的约为西周晚期,较晚的约为春秋晚期偏早阶段,持续了200多年。这些墓葬中的墓室中部都放有棺椁,有一棺一椁,也有二棺二椁。墓葬中的随葬品非常多,共计340多件(组),而且种类比较齐全,包括铜礼器、乐器、兵器、车马器及玉器、陶器、骨器等。出土了的利用失蜡法铸造并镶嵌宝石的双龙镂孔圆柄短剑,是我国所见到的最早的蜡模铜铸件。随葬品的摆放位置也都较为固定的。从随葬品的种类、器形和用途分析,这6座墓葬中有4座为女性,2座为男性。

能够说明墓葬年代和国别的是带有“邿”字铭文的4件青铜器。邿国是两周时期的一个小国,由于地位卑微,关于它的文献记载也极少,且有争议。如《春秋左传词典》道:“邿,国名,妊姓,在今山东济宁市南五十里。”又云:“邿,齐邑,在今山东平阴县西十二里。”可见,邿国的地理位置尚不明晰。仙人台邿国贵族墓地的发现,则弥补了史籍的不足,对进一步探讨邿国的历史和地理范围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

邿国贵族墓地属“公墓”性质,规模最大的一个墓葬中竟然出土了15鼎、8件簋。从其大小、形制和纹饰等分析,这座墓的规格极高,应为天子之墓,因为西周墓葬中的用鼎制度特别严格,九鼎和八簋相配、七鼎和六簋相配、六鼎和五簋相配,分别代表着不同的等级。到东周时期,天子地位衰弱,诸侯地位增强,这严格的用鼎制度被逐渐打乱,一些小国诸侯也开始用上九鼎八簋。这就证明了这座墓的墓主肯定是邿国国君。

附:山东省其他重大考古发现

1990年,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城子崖遗址进行了勘探和发掘。城子崖遗址是一处新石器时代晚期龙山文化遗存,总面积为22万平方米,是中国第一个由中国考古学家发现、发掘和出版考古报告的古城址。城子崖遗址的文化堆积层分为三层,上层为周代文化层,中层为岳石文化层,下层为龙山文化层,出土了大批各时代的文化遗物。城子崖及其周围的古代遗址,形成了一个从新石器时代到两汉的基本完整的古代文化区。城子崖龙山文化城址具有早期城市的雏形,已经成为一个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子崖岳石文化城址的发现,填补了我国城市考古的空白,为研究中国文明的起源、中国城市发展史及夷夏关系提供了重要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