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决定一生成功的十大素质
715500000027

第27章 摆脱左右为难的“困局” (2)

“啊,可我的思考一美元也不值,我所思考的正是你!”

上述两故事中的海涅和萧伯纳就是巧妙地“接过”了刁难者的话题,设计了一个圈套,将刁难者与话题中的事物联系起来,从而使自己全身而退,反倒让对方成为被耍弄的笑料。

方法二:相同思维反击

当别人的有意刁难你不能直接回答时,不妨采用与对方一样的思维,照他那样的逻辑方式,如法炮制地再设一个相同句式的问题来反问对方,这样就巧妙地把球踢给了对方。如:

一个英国电视台记者采访梁晓声,说:

“没有文化大革命,可能也不会产生你们这一代青年作家,那么文化大革命在你看来究竟是好还是坏?”

记者的这个问题,分明是在有意刁难。梁晓声灵机一动,立即发问:

“没有第二次世界大战,就没有以反映第二次世界大战而著名的作家,那么你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好还是坏?”

他巧妙的回答,把球又踢给了对方。英国记者一怔,无言以对。

方法三:大智若愚

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如果有人在不是什么大是大非的原则问题上刁难你的话,你大可一笑了之、大智若愚,全当不懂对方的话,而让对方自讨没趣。你就可不战而敌自退了。

1992年的美国大选,克林顿的对手在电视竞选上,攻击他不过是夫人的一个木偶,言外之意是克林顿做不了一家之主,更不够格做一国之主,这句话无疑潜伏着杀机,可谓刁难至极。但克林顿却回答:

“不知你是竞选总统还是竞选克林顿夫人?”

一句妙答,让故意来刁难他的人无言以对。克林顿这种带点傻气的话,其实是大智若愚,既回避了他人对自己的年龄太轻不能胜任一个大国总统的怀疑,又打击了对方对其夫人干政的担忧。

方法四:巧用反问

巧用反问是应对尖酸刻薄之人的一个很普遍、实用的技巧。当对方的问题很难回答或发问的角度很刁,你回答肯定、否定都可能出差错时,那就不要回答,你可以把问题再还给对方,巧用反问,将对方一军。

比如,有一个国王故意问阿凡提:“人人都说你聪明,不知是真是假?如果你能数清天上有多少颗星星,我就认为你聪明。”阿凡提说:“如果你能告诉我,我骑的毛驴有多少根毛,我就告诉你天上有多少颗星星。”

方法五:化被动为主动

化被动为主动。先有意放松,解除对方的戒备心理,为能牢固地把握主动权打基础,等到对方上钩了,再予以反击,让对方措手不及、哑口无言。在应对别人有意刁难时这也不失为一个很好的办法。如,

美国前总统卡特竞选总统时,一位爱找茬的女记者来采访他的母亲:“你儿子说如果他说谎,大家就不要投他的票,你敢说他从未说过假话吗?”

卡特的母亲平静地说:“不,我儿子说过。”

“那说过什么谎话呢?”女记者喜出望外地追问。

“善意的谎话。”

“什么善意的谎话?”

“你记不记得几分钟前,当你跨进我家的门时,我儿子说你很漂亮,见到你很高兴?”

面对记者来者不善、咄咄逼人的问话,卡特的母亲没有惊慌失措反倒沉着应对,顺从记者话意,承认卡特说过谎,让记者心中一喜。殊不知,这是卡特母亲故意说的“纵”。女记者果然中计,忙追问详细情况,卡特母亲话锋一转,对谎话加以限定,女记者依然不知是计,还在追问卡特母亲“何谓善意的谎话”,等卡特母亲解释清楚,女记者才知道怎么回事,她除自取其辱之外,别无它获。

四、成功案例

针锋相对即是以对方同样的火力,向对方进攻。对方提什么问题,你就给予十分肯定或否定的回答,丝毫不退让,一点也不拖沓,也不拖泥带水,使对方无理可寻。

有一个常愚弄他人为乐的人,名叫杰克。这天早晨,他正在门口吃着面包,忽然看见杰克逊大爷骑着毛驴哼呀哼呀地走了过来,于是他就喊道:

“喂,吃块面包吧!”

杰克逊连忙从驴背上跳下来,说:

“谢谢您的好意。我已经吃过早饭了。”

杰克一本正经地说:

“我没问你呀,我问的是毛驴。”

说完,得意地一笑。

杰克逊以礼相待,却反遭一顿侮辱,杰克显然就是在有意刁难。杰克逊非常气愤,可是又难以责骂这个无赖。否则,杰克那个无赖会说:

“我和毛驴说话,谁叫你来插嘴?”

经这么一想,杰克逊抓住了杰克语言上的破绽,进行狠狠的反击。

他猛然地转过身子,照准毛驴脸上,“啪,啪”就是两巴掌,骂道:

“出门时我问你城里有没有朋友,你斩钉截铁地说没有。没有朋友为什么人家会请你吃面包呢?”

“叭,叭”,对准驴屁股,又是两鞭,说:

“看你以后还敢不敢胡说八道?”

说完,翻身上驴,扬长而去,留下自取其辱的杰克站在原地发呆。

五、误区点拨

1恼羞成怒,对刁难者进行指责。这样只会激起对方的反唇相讥,由此陷入进一步的言语大战。

2切忌表现过了温和,说一些拖泥带水的话。这样会让对方觉得你是一个软弱易欺负的人,没准还会找机会再刁难你。

巧妙拒绝不堪重负的筵席敬酒

一、情境导入

A君最近特忙,却应邀去参加一个朋友的生日宴会,好不容易,忙中抽空应约而去。不料,碰到了好久未曾谋面的B君,两人相见甚欢,于是B君便提出要与A君痛饮三杯的要求。这可真让A君为难,还真不知该怎么拒绝才好。

二、权威分析

中国是一个崇尚酒的国度,酒文化在社会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古至今,无论是逢年过节,还是婚娶丧办,都免不了要请客喝酒。在当今社会中,你不能经商赚钱,不能一举成名,都不会有人笑话你,若不能饮酒,则会受到别人的“奚落”。因而饮酒是做人的基本,万万缺少不得。于是,只要一上酒席,如有人敬酒,总要喝上一些。但如遇到某些特殊的情况而不想或是不能喝,那该怎么办呢?要知道酒席上的氛围总是喝酒容易拒酒难,想要拒绝却是一个很难的决定。

拒酒的话该如何说,才不让劝酒的人觉得是你故意不给面子或者不让其他人觉得你在故意扫大家的兴也是相当难的。

三、应对方法

方法一:笑容满面,说尽好话

不难发现,相当多的“酒精(久经)考验”的拒酒者,任凭你天花乱坠地劝,他就是笑眯眯地频频举杯而不饮,而且振振有词。李某乔迁之日,特邀亲朋祝贺,小王也在其中,然而小王平素很少饮酒,且酒量“不堪一击”。酒宴上,小张提议和小王单独“意思”一下,小王深知自己酒量的深浅,忙起身,一个劲地扮笑脸,一个劲地说圆场话:

“酒不在多,喝好就行。”

“经常见面,不必客气。”

“你看我喝得满面红光,全托你的福,实在是……”结果使小张只得就此罢休。

方法二: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如有人拿一些关乎伦理、感情等方面的大道理来施压,迫使你就范,这时你不妨采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之术,也用这大道理做挡箭牌予以回击。如:

小徐的朋友志刚,人特好,就是有一个毛病,喜欢在酒席上盛情劝酒,而且通常采取那种欲抑先扬的劝酒术,先恭维对方是“高人”或“朋友”,再举杯敬酒,让对方骑虎难下。因为他已经在先,如果不喝,就不配为“高人”,不配做“朋友”。

这天在酒席上,志刚又故伎重演,劝小徐喝酒,可小徐怎么也不想喝了,于是说:

“今天你要我喝酒简直是要我的命。如果你把我当朋友,就不要害我了!”

志刚也不好意思再劝了,小徐使用了和他一样的说话技巧,就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因为小徐的言下之意也很明白:你要我喝酒就不够朋友!而劝酒者都有一个心理:喝也罢,不喝也罢,口头上都必须承认是朋友,是兄弟。抓住这个对方能崇尚的仁义大道理予以反击,劝者碍于“朋友”的情面,不得就此作罢。

方法三:强调后果,表示感谢

饮酒应当是喝好而不是喝倒,让客人乘兴而来,尽兴而归。那种不顾实际的劝酒风,说到底,也不过是以把人喝倒为目的,这充其量只能说是一种低级趣味的劝酒术,乃劝酒之大忌。作为被动者,当酒量喝到一半有余时,应向东道主或劝酒者说明情况。如:

“感谢你对我的一片盛情,我原本只有三两酒量,今天因喝得格外称心,多贪了几杯,再喝就‘不对劲’了,还望你能体谅。”

如此开脱以后,就再也不要喝了。这种实实在在地说明后果和隐患的拒酒术,劝酒者只要稍解人意并明“乐极生悲”的道理,都会见好就收的。

方法四:女将出马,以情动人

酒席上,女人拒酒往往更能得到人们的理解,如果女人能帮着丈夫拒酒,便很能替丈夫解围。当然,女将出手,一定要慎重,不要贸然进行,否则会让人觉得你的丈夫不豪爽,反而有损丈夫的面子。

小蓓陪丈夫去参加聚会,酒席上丈夫的好朋友们大有不醉不归的架势。但丈夫身体不好,小蓓担心生性内向的丈夫会一陪到底,而不会适时拒绝。等丈夫三杯白酒下肚,小蓓就站了起来,举起手中的酒,对酒席上丈夫的朋友们说:

“各位好朋友,我老公身体不好,两周前还去过医院,医生特地关照说不能喝酒,可今天见了大家,他高兴,才喝了那么多。既然都是好朋友,你们一定不忍心让他酒喝尽兴了,人却上医院了。为了不扫大家的兴,我敬各位一杯,我先干为尽!”说完,将一杯酒一饮而尽。丈夫的朋友们,听她说的话挺在理,又充满感情,再看她豪爽的架势,也就不再劝她丈夫的酒了。

四、成功案例

小泉新婚大喜之日,当酒宴进入高潮时,某“酒仙”似醉非醉、侃侃而谈,请三位上座的来宾一起一人“吹”一瓶。面对“酒仙”言辞上的咄咄逼人,三位来宾中的一人站起来说:

“我想请教你一个问题:‘三人行,必有我师’,这是不是孔子的话?”

“酒仙”随即答:

“是的。”

来宾又问:

“你是不是要我们三个人一起喝?”

“酒仙”答:

“不错。”

来宾见其已入“圈套”,便说:

“既然圣人说:‘三人行,必有我师’,你又提出要我们三人一起喝,你现在就是我们三位最好的老师,请你先示范一瓶,怎么样?”

这突如其来的一击,直逼得“酒仙”束手无策,一时竟无言以对,只得解除“酒令”,不再为难他们。

五、误区点拨

1切忌说:“我偏不喝,你能把我怎么样?”这样生硬拒绝的话。这样没准就会和劝酒者发生争吵,而趁着酒疯,一旦争吵起来,很可能就会丧失理性,使喜庆的宴会变成充满火药味的战场。

切忌说:“你逼我喝?好,我今天豁出去了,谁怕谁?”这样拉开架势的话本来是想拒绝,经这么一说,反倒成了挑战,实在是事与愿违。

也切忌说“不用了吧,咱俩谁跟谁?”这样有漏洞可钻的话没准对方会说:“就是,咱俩谁跟谁?我的酒你能不喝吗!”

2切忌说酒话的时候超过必要的限度,应戒感情用事,胡说乱侃,否则将适得其反,得不到预期的效果。

面临是非“急刹车”

一、情境导入

小A、小B、小C三人都在同一公司上班,且平日都相交甚好,可是最近小B、小C都因工作问题在小A面前数落对方的不是,似有与对方决裂之势,而他们表面上却伪装依然友好。很显明,小A已经意识到自己可能会被拉扯到别人的是非之中了……

二、权威分析

远离是非之地,实际上就是在遇到即将出现的危险时,设法脱离困境,以保护自己为最终目的。

是是非非几乎存在于社会的每一个角落里。可能你是个很有正义感的人,忍不住要挺身而出;也可能你是个容易冲动的人,眼里不能容沙,碰上看不过的事就要马上说出来;也可能你是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