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谁也骗不了你
715300000043

第43章 如何高明地说谎 (4)

所以,把自己隐藏起来须做到滴水不漏,让人看不出破绽。这不是一朝一夕的工夫,需要过人的智慧、心胸、忍耐力和承受力,不过一旦“修炼”成功,一定会给你的人生增色不少。

放低姿态,以诈取诚

在人性的丛林里没有绝对的强与弱,只有相对的强与弱,懂得“遇强示弱,遇弱示强”,才能掌握主动,化不利为有利,化挑战为机遇。

一位计算机博士毕业后去找工作,他有个显赫的博士头衔,求职的标准当然很高。结果,他连连碰壁,根本没有人想录用他。想来想去,他决定换一种方式去求职,他收起所有的学位证明,以一种“最低身份”去求职。

不久,他就被一家公司录用为程序输入员。尽管这个工作对他来说是大材小用了,但他仍然干得认认真真,一点儿也不马虎。不久,老板发现他能看出程序中的错误,不是一般的程序输入员可以做到的。这时他才亮出了学士证书,老板吃了一惊,随后给他换了个与大学毕业生相称的工作。

过了一段时间,老板发现他时常提出一些有价值的建议,远比一般大学生要强。就在老板肯定他的才能时,他又亮出了硕士证书,老板见后又提升了他。

再过了一段时间,老板觉得他还是与别人不一样,就对他“质询”,此时他才拿出了博士证书。这时老板对他的水平已有了全面的认识,便毫不犹豫地重用了他。

这位博士最后的职位,也就是他最初理想的目标。但如果他一味地强调用自己的高学历去找工作,那他的求职路也许要艰难很多。正是因为他肯“放低姿态”,“曲线救国”,才如愿以偿。

现实告诉我们在适当的时候,可以用善意的谎言去掩盖真实(对你求职就业不利的地方)。当然,这里所说的“虚”和“实”都是相对而言的。为了谋得一份理想的职业,在推销自己的过程中,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去求职。在表现你的优势时,有不同的表现方式,善意的谎言就是表现方式之一。

一位中文硕士为了能在外贸部门谋得一个理想职业,说自己是外语系毕业的硕士生。当然,他的外语水平也的确不凡,过五关斩六将之后,他得到了这份工作。他是外语系毕业是虚,中文系毕业才是实,可他的外语水平远比中文水平高,又是实。如果他告诉主考人说自己是中文系毕业的实话,那么在众多的真正外语系毕业的求职者中,尽管他的水平出类拔萃,恐怕连第一关也过不了,为了让你的实力被人承认和欣赏,用“以诈取诚”这一手段也未尝不可。

这个世界是从来不禁绝谎言的,但我们所说的“以诈取诚”并不是要你去用谎言去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而是要在对他人无害,对自己有益的原则下适当撒点“小谎”,融合变通。这样的“谎言”即使被别人识破,也不会太过计较。

正话反说更有效

人们的语言表达有着约定俗成的习惯性规则。在特定的情况下,如果能打破习惯的约束,并反其道而行之,为了更好地达到目的,说出话的意思和自己真实的意图恰恰相反,却反而更容易成功,这就是反语的魅力。所谓反语,是一种极端的拐弯抹角,是一种彻底的迂回的表达方法。正话反说便是以彻底的委婉,欲擒故纵,取得合适的发话角度,达到比直言陈述更为有效的说服效果。

春秋时期,齐景公的一匹爱马突然病死,他迁怒于养马人,下令将养马人推出去斩首。

在场的晏子听说后,他略一思索,便跪到齐景公面前数落起养马人的“罪状”来了:“大王,您想处死养马人,应该先让他知道,犯了什么罪才行呀!现在让我来列举他的三条罪状,请您听一听。”

齐景公点头同意,晏子便对着养马人高声说道:“你为君王养马,却把马养死了,这是第一条罪状;

死掉的这匹马,又是君王最喜爱的,所以又增加了一条罪状;

因为马的死,君王要处死你,这消息如果让老百姓知道了就会怨恨君王,让邻国知道了就会看不起齐国,让君王背上一个重马不重人的恶名,这不是你的第三条罪状吗?

你犯下如此三条大罪,就应该处以死罪。”

齐景公听完这些话,赶忙离开坐席,一边摇手一边说:“算了吧,把养马人放了吧!别损害了我仁爱的名声。”

晏子的话表面上处处顺着齐景公的心意,口口声声数落马夫的罪状,而实际上却是字字句句讽刺齐景公,从反面申述齐景公的错误,点出杀掉马夫的危害是“积怨于百姓,示愚于诸邻”。

我们可以看到,晏子这种正话反说的方式可以放大荒谬,让人更清楚地看到荒谬的真面目从而达到了更好的劝谏效果。

西汉时期,汉武帝的乳娘犯了过错,汉武帝便让她迁出宫外,以示惩戒。

乳娘不愿迁出皇宫,就找大臣东方朔帮忙,希望他能帮助自己说几句话。

东方朔听完乳娘的诉说后,安慰她说∶“你如果真不想走的话,就在别人将你带走的时候不断地回头注视汉武帝,千万不可说什么话。这样也许还有一线希望。”

这天,乳娘将要离开皇宫,但她执意要和汉武帝辞行。见到汉武帝后乳娘却什么也不说,只是满眼泪水,回头向汉武帝看了好几次。东方朔故意大声地说:“乳娘,你快走吧!皇上现在用不着你喂奶了,还担心什么呢?”

汉武帝一听这句话,如雷击一样,感到十分难过。想到自己是吃乳娘的奶水长大的,她又没有什么大错,就立刻收回成命,赦免了乳娘的罪过。

在这个故事里,东方朔巧妙地利用反语,说汉武帝已长大了不需要她喂奶了,正是借此说明向汉武帝是吃着乳娘的奶长大的,武帝仅仅因为老人的一点小过错,就将其逐出皇宫,岂不成了忘恩负义之徒了吗?这样东方朔成功的达到了规劝汉武帝的目的。

当我们遇到棘手的问题时,采用正话反说的方式,在虚顺实逆、明褒暗贬的语言怪招中,可能会收获正面说理难以出现的奇效。

现实生活也常常存在这样的情况。正面的语言交往已不能进行或难以奏效,也就只好先以反话制人,再找机会平反。

反语的应用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只要能让对方听懂你的意思就可以了。反语规劝还有一个要求,即反语必须幽默风趣,气氛必须轻松,使别人生不起气来、心甘情愿地接受你的规劝。如果你态度生硬粗暴,只会引起对方的愤怒。把握分寸,学会用反语去说服务人,才能免于被动使你更容易达到目的。

制造戏剧性,增强吸引力

千篇一律的东西容易让人感到乏味。人与人打交道也是这样,普通的人总是容易被忽视。不妨用些小技巧,制造一些戏剧性的效果,以引起别人的注意。

公元前140年,汉武帝刘彻登基做了皇帝,征召天下各地贤良正士。于是,全国各地的读书人纷纷涌进长安城上书应征,一时间长安城人满为患。当时写作使用竹简,刘彻翻阅了堆积如山的竹简,但只有一篇自荐书深深打动了他,获得了御笔亲点的唯一名额。此人便是后来著名的“智圣”东方朔。靠着一封自荐书,东方朔成为唯一的幸运儿,从此开始汗青留名的生涯。

那封让东方朔在万人之中脱颖而出的自荐书是这样写的:

“我东方朔少年时就失去了父母,依靠兄嫂的抚养长大成人。我13岁才读书,勤学刻苦,3个冬天读的文史书籍已够用了。15岁学击剑,16岁学《诗》、《书》,读了二十二万字。19岁学孙吴兵法和战阵的摆布,懂得各种兵器的用法,以及作战时士兵进退的钲鼓。这方面的书也读了二十二万字,总共四十四万字。我钦佩子路的豪言。如今我已22岁,身高9尺3寸。双目炯炯有神,像明亮的珠子,牙齿洁白整齐得像编排的贝壳,勇敢像孟责,敏捷像庆忌,廉俭像鲍叔,信义像尾生。我就是这样的人,够得上做天子的大臣吧!臣朔冒了死罪,再拜向上奏告。”

东方朔这番“个人简历”,《史记》评之为“文辞不逊,高自称誉。”不过,他出奇制胜,先声夺人,一下让汉武帝记住了他。不过汉武帝还是很有分寸,毕竟这只是“高自称誉”的小打小闹,没有任何治国之道。

汉武帝虽然用了东方朔,但只让他做了个管公车的小官,平日很难见到皇帝更不用说得到皇帝的重用,而且一天领取的钱米只够一宿和三餐。

东方朔思来想去,决定从给皇上喂御马的“弼马温”入手。一日,他借机向那班侏儒恐吓道:“你们死在眼前了,还不知道吗?”侏儒们惊问为什么。东方朔又说道:“我听说朝廷召入你们这些侏儒,名为侍奉天子,实际上是设法除掉你们。因为你们既不能当官,又不能种田,也不能当兵打仗,对国家毫无用处,还要消耗粮食和衣物,还不如处死了好,可以省得许多费用。主要是怕杀你们没有借口,所以骗你们进来,暗地里加刑。”侏儒们听了这话,个个吓得要死。东方朔又假装劝他们说道:“你们按我的计去做可以免去一死。”侏儒们忙问有何妙计,东方朔说道:“你们必须等到皇帝出来时,叩头请罪,如果天子问你们何事请罪,可推到我东方朔身上,包管无事。”侏儒们信以为真,随后天天到宫门外等候,好容易等到皇帝出来,便一齐到车驾前,跪伏叩头、泣请死罪。武帝莫明其妙,惊问是何原因?众侏儒齐声说道:“东方朔传言,臣等将尽受天诛,故来请死。”武帝道:“朕并无此意,你们先退下,待朕问明东方朔便知道了。”

众侏儒拜谢而去,武帝即命人召见东方朔。东方朔正愁没有机会见到武帝,因此特设此计,既听到召令,立即欣然赶来。武帝忙问道:“你敢造谣惑众,难道目无王法么?”东方朔跪下答道:“臣东方朔生固欲言。死亦欲言,侏儒身长只有三尺多,每次领一份食物及钱二百四十文。臣东方朔身长九尺多,也是只得同样食物一份及钱二百四十文,侏儒吃不完用不完,臣东方朔饿得要死。臣以为陛下求才,可用即用,不可用应该放我归家,省得在城里吃不饱穿不暖的,反正难免一死!”武帝听了,不禁大笑,随后任命他为待诏金马门,这样离皇帝更近了。

东方朔就是这样另辟蹊径,不按常规出牌,在处理事情上善于用一些可以产生戏剧性效果的方式,来引起皇上的注意,博得皇上的好感,可谓是效果显著。我们不妨效仿一下这位“东方智圣”,换一种思维方式,不随波逐流,能够多运用智慧、幽默等制造出一些特别的效果来,定会为你的人际交往增色不少不过。在应用的时候,也要注意切不可弄巧成拙。

以情动人,以情制胜

人是感情动物,亲情、友情、爱情都是人世间最美好、最宝贵的财富。无论你有多高的地位、多大权力,其实你心底最渴望的还是一个“情”字。

清朝道光皇帝共有九个儿子,前边三个都死了,第四个皇子便是奕,若论长幼,应立四皇子奕为太子,可六皇子奕?无论是口才、文才、武功都比奕行强。因此道光一直拿不定主意,多次对四皇子和六皇子掂量考验。

道光三十年春,道光打算选个风和日丽的日子带领六个皇子去南苑打猎,意在考验皇子们的文才武略和应变能力,以便确立皇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