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让对方知道你已看破他的谎言
人是不会把自己的秘密告诉所有人,但也很少能完全不让人知道。如果你看破了别人的千方百计用谎言伪装起来的秘密,这个秘密涉及双方的成败时,在条件还未成熟时,最好不要让对方知道你已识破他的内心。否则,可能会反为对方所害。
一位名叫隰斯弥的官员的住宅与田常的住宅相邻。田常为人深具野心,后来欺君叛国,挟持君王,自任宰相独掌大权。
一天,隰斯弥前往田常府第进行礼节性的拜访,以示敬意。田常接待他之后,破例带他到邸中的高楼上观赏风光。隰斯弥站在高楼上向四面眺望,东西北三面的景致都能够一览无遗,唯独南面视线被隰斯弥院中的大树所阻碍,于是隰斯弥明白了田常带他上高楼的用意。隰斯弥回到家中,立刻命人砍掉那棵大树。正当工人开始砍伐大树的时候;隰斯弥突又命令工人停止砍树。家人想不明白,于是问个究竟。隰斯弥回答道:“俗话说‘知渊中鱼者不祥’,意思就是能看透别人的秘密,并不是好事。现在田常正在图谋大事,就怕别人看穿他的企图,如果我按照田常的暗示,砍掉那棵树,只会让田常感觉我机智过人,对我自身的安危有害而无益。所以,我还是装着不明白,以求保全性命。”
这一段故事告诉我们,知道得太多会惹祸,这也是中国古代一种明哲保身之策。当你识破谎言时也要注意此点,不要让对方发觉你已经知道了他的秘密,否则完全失去了识破谎言的意义。如果故意要使对方知道你能看穿他心意的话,当然就不在此限之内。
在一次会议上,张教授遇见了一位文艺评论家。互通姓名后,张教授对这位文艺评论家说:“久仰久仰,早就知道您对星宿很有研究,是位大名鼎鼎的天文学家。”评论家半天没有反应过来,以为是张教授搞错了,忙说:“张教授,您可真会开玩笑,我是搞文艺评论的,并不研究什么天文现象。您是不是弄错了?”张教授正言答:“我怎么是跟您开玩笑,在您发表的文章里,我时常看到您不断发现了什么‘著名歌星’、‘舞台新星’、‘歌坛巨星’、‘文坛明星’等众多的星宿,想来您一定是个非凡的天文学家。”弄得这位评论家尴尬不已,什么也没说,坐了一会就走了。
人际交往中,有的事不必说得太明白,只要大家心知肚明就可以了。俗话说:“看透别说透,才是好朋友。”事情说得太白,反而会伤和气,或显得太无聊。看破别人的谎言但不表现出来,给人一个面子,有利于你在为人处世中与人维持良好的关系。
聪明反被聪明误
有两句古语:“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所谓“世事洞明”,就是有一双能够看透一切的慧眼,当然也包括谎言;所谓“人情练达”,就是圆滑处世,优游于世人之中,当说则说,不该说的就不说。否则,太过于聪明,知道了不该知道的东西,又说了不该说的话,反而被聪明所误。
曹操为人疑心很重,他特别防范有人暗害他。随着他地位的提高、权势的增大,这种猜疑心理就发展为一种“防患于未然”的阴险冷酷的权谋。
有一次,他对照料自己饮食起居的侍从们说:“我有个毛病,当我在睡觉时,只要人稍一接近我,我就会跟梦游似的,马上跳起身来杀死这个人。所以,今后当我睡着、尤其是熟睡之际,千万不要靠近我,以免被误杀。”侍从们一笑,口头上答应了。
曹操为使众人相信自己的话,于是在一天夜晚睡觉时,故意蹬开被子,装作受冻而不知的酣睡状态。一个平日深受曹操喜爱、对曹操的照料也十分精细入微的侍从,见主将在寒夜受冻,出于职责、更出于对曹操的爱戴,便小心翼翼、轻手轻脚地走到曹操卧床前。侍从刚要伸手捡起地上的被子给主人盖好,曹操突然翻身跳起,抽出床头宝剑,狠命一挥,侍从即刻身亡。曹操杀人之后,一言不发,重新假装大睡起来。其他侍从吓得面如土色,都呆傻般一动不能动。很长时间才清醒过来,但谁也不敢再靠近曹操。那个被杀的侍从也就一直横在曹操床下。
第二天清晨,曹操醒来,一见床头为何溅满鲜血、床下又横卧着已死的侍从,大惊之后便大怒:“谁敢杀吾近侍?!”众侍从一直战战兢兢远避在旁边,见曹操怒问,才一齐跪倒,说出事情经过。
曹操听后,作出又惊又悔的样子,还流下泪来。他抱起侍从的尸身,难过地说:“我跟你说过,我会梦中杀人而不自知。你怎么还在我睡觉时靠近我呢!”于是,曹操下令厚葬这个被自己误杀之人。整个葬礼中,曹操表情十分沉痛。
军中众人都相信:曹公睡梦中,确有神秘的自我保护能力。并互相告诫:当曹操睡觉时,万万不可靠近。
唯有杨修看得明白。当曹操装模作样为那侍从送葬时,他扶棺苦笑道:“不是曹公在梦中,而是你在梦中啊!”
曹操见杨修戳穿了自己的阴谋,深恨杨修。最终找了个借口杀死了他。
杨修确实够聪明,能看到很多别人看不到的东西,能猜透许多别人猜不透的事情。然而,他又太愚蠢了,愚蠢得不知如何保护自己。杨修到死都不明白,正是他的过分外露的聪明使他成了刀下鬼。他滥用自己的小聪明,动不动就表现出来,终究是会被人嫉妒的。杨修被杀,显然是由于嘴巴引来的横祸,古人有训“祸从口出”,如果杨修不恃才自傲,频频外露,也不会引来杀身之祸。感叹为人处世中“难得糊涂”的境界啊!
《红楼梦》里的薛宝钗也是聪明之人,她是真正悟透了“世事洞明,人情练达”这句话的人。宝玉的丫鬟金钏为王夫人所逼,投井自尽,王夫人因为是自己逼得人家自杀的而心里难过,薛宝钗明知事情原委却要撒谎,对王夫人说,那孩子说不定是玩儿时不小心自己掉井里去的。这还不算,她还送东西给那个丫头的家人,以平息风波。由此惹得上下左右的人都说宝姑娘是个大好人。她可谓看得清世事,又获得人情,左右逢源,当然立于不败之地。
如果你是真正的聪明,就不要总是在别人面前随便地“卖弄”。那样,不但使你的聪明变得“廉价”,有时还会给你惹来不必要的麻烦。在一定的情况下,识破谎言却不点破它,是一种胸怀和智慧。
不点破谎言方能利用谎言
很多时候,你明知道对方在说谎,而且你也有足够的证据。但是如果你傻乎乎地直接点破对方,不仅不能帮助自己,还时常会陷自己于被动的境地。对于这种情况,高明的作法是不动声色,利用谎言,让说谎者自食其果。
一位英国商人欠了一位放高利贷者一大笔钱。商人无法还清,这意味着他不仅破产,而且还要被关进地方债务人监狱。这时,高利贷者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法,如果商人愿意把他年轻漂亮的女儿嫁给自己,债务就一笔勾销。
这个放高利贷者既老又丑,而且声名狼藉。商人和他女儿对这建议都很吃惊,心里一百个不愿意。不过放高利贷者十分狡猾,他建议让命运做决定。他在一个袋子里放入两颗鹅卵石,一颗是白的,一颗是黑的。商人的女儿必须伸手入袋取一颗鹅卵石。如果她选中黑鹅卵石,就必嫁给放高利贷者,而债就算还清了;如果她选中白鹅卵石,她可以和父亲在一起,就不用嫁给放高利贷者,也无须偿还债务。但是,假如她不不愿意选鹅卵石,就没什么可谈的了,她的父亲必须关在债务人监狱。
商人和他的女儿,迫于无奈只好同意。放高利贷者弯下身拾取两颗鹅卵石,放人空袋。商人的女儿用眼角斜视到这个狡猾的老头选了两颗黑鹅卵石,她明白自己的命运已经判定了。
但她不得不同意,她似乎没有条件可言。因为她要救自己的父亲,而且这是唯一的办法。假如她说穿他的伎俩,采取强硬立场,那么他的父亲必进监牢。如果她不揭穿他而选了一颗鹅卵石的话,她必须嫁给这位丑陋的放高利贷者。
于是,她把手伸入袋子,取出一颗鹅卵石,不过在将要判定颜色之前,她假装紧张失手将鹅卵石掉到了地上,与路上其他的鹅卵石混在一起而无法辨别。“哦!糟糕!”女孩惊呼,继而说道:“我怎么这么不小心。不过没有关系,先生,我们只要看看在你袋子里所留下的鹅卵石是什么颜色,便可知道我刚才所选的鹅卵石颜色了。”
这样,商人的女儿巧计破了放高利贷者的谎言,不但不用嫁给奸诈的放高利贷者,也使她的父亲免除了债务。
庆幸的是,商人的女儿不但人美,也很聪明,她了解自己,也了解她的对手。她知道她的对手是一位不择手段的奸诈之徒,她也知道根本不可能与他面对面地斗智。最终解决之道是让自己扮演甜美可爱、天真烂漫的少女角色来迷惑对方。
由此看来,在时局不利于自己的时候,适当的服软装“孬”是很有必要的。要懂得隐藏自己的锋芒,给对手造成“这个人没有杀伤力了,不需要防备”的印象。过多显露自己,只会给自己招来更多的麻烦,识时务者为俊杰,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不动声色,暗度陈仓
“暗度陈仓”的本意在于:表面上不动声色,或制造某种假象,来稳住敌人,而自己则暗中进行活动,在敌人无法察觉的情况下,达到自己的攻击目的。
明朝的张鹦崃任滑县县令时,一天,两名江洋大盗任敬、高章到县城,冒充锦衣卫拜见张公,他们悄悄对张公说:“朝廷有令,要公开处理有关耿随朝的事情。”
当时有位滑县人叫做耿随朝,担任户政的科员,主管草场,因为发生了一场大火灾,朝廷下令将他羁押在刑部的监牢里。张公听到他们提及此事,便相信了两人的身份。于是以礼相让,将二位来客请进内室。任敬摸着胡须,笑着说:“张公不认识我们吧!我们是霸上来的朋友,要向张公借用公库里面的金子。”说完,取出藏在身上的匕首,架在张公的脖子上,“如果我们能顺利拿到金子,你就可以活命,否则就一刀结果了你!”张公抑制住内心的紧张,眯起眼睛,装出替他们着想的样子说:“你们不是为了报仇,我也不会因为财物而牺牲性命。你们这样暴露自己的真实身份,如果被别人发现,对你们可相当不利!”
两个强盗觉得张县令的话十分有道理。
张公又进一步说:“公库的金子有人看管,容易被发觉,对你们不利。有一个办法是,我向县里的有钱人借贷,这样你们可以安然无事,也不至于连累了我的官职,岂不两全其美。”
两个强盗听了立即对张公的办法表示赞同。就这样,张县令不露声色地稳住了强盗,并取得了他们的信任与合作,同时心生一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