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谁也骗不了你
715300000028

第28章 被加工过的历史 (3)

就在其签约后不久,媒体报道“曲别针换别墅”事件的当事人由于利益的分配不均而反目成仇,原来这个美丽童话完全是由女孩与经纪人一手策划的,整个活动其实是一个精心策划、彻头彻尾的骗局!

纵观“曲别针换别墅”事件,谁是其中的受益者?如果事件女主角背后有网络公司在策划,借助女主角在100天内频繁置换所带来的关注度,足以让这家网络公司赚得足够惊人的点击率;如果此事背后有唱片公司在策划,借助女主角频繁登台亮相的广告效应,足以让这家公司省去无数的新人包装费;如果此事背后有房地产公司在策划,借助转换别墅这一最终概念,足以让滞销的房子名声大振;如果女主角真的出于个人爱好在操作,借助无数网友的关注和支持,也足以让她几天内红遍大江南北。而事实上,女主角也的确通过此事赚得了个盆满钵满——与唱片公司签约了,专辑要出了,演出接踵而来……

令人心痛的是,面对众人的一次次质问,女主角一边处心积虑地想着下一步策划,一边微笑着回答:我不是骗子。交换是双方都自愿的行为,这个傀儡与幕后黑手一起,打造了一个惊天骗局。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挣钱。为了这个目标,他们欺骗了千万名不明真相的网友,网友的天真与善良被恶意利用。他们除了奉献点击率、眼球,更重要的是一颗善良的信任之心。

现在这个社会,有多少人在靠炒作达到自己的目的?大家看看网上的“芙蓉姐姐”、“天仙妹妹”等这些人物,就知道当下的社会炒作是多么严重。现在有许多人不是靠真才实学成名,而是靠绯闻、炒作出卖隐私而成名。

中国有句古话:人怕出名猪怕壮。可惜现在的人就怕自己不出名,挖空心思地想出名,话说回来,想出名也无可厚非,但是要按正常的途径,以诚信的方式出名。这种靠欺骗大众的感情,靠制造一些虚假信息吸引别人的目光而出名的人,就有些太不厚道了。

在此,对于娱乐界如此喧嚣的炒作现象,我们不妨采取旁观但不追捧、欣赏但不痴迷、厌恶但不厌世的态度,以免付出了自己的金钱、时间、感情,却只是成就了别人的名利。

“口水战”——自导自演的炒作戏

鲁迅先生曾讲过一个故事:你只管蹲在地上,注视一口痰,一言不发,一会儿就会围上一大堆人,跟你一样严肃认真地注视并思考——这不是开玩笑,现今的娱乐界就是如此。

如果最近你又看见谁和谁打起官司了,且干得“头破血流”,唾沫横飞,此时,别激动,别紧张,说不定他们“玩”得挺开心。

世道果然变了,如今打官司也是一种快速成名的方式。那和谁打呢?和普通人打官司没人理会,所以还得跟明星、名人打,关键是,明星、名人与你非亲非故,岂会搭理你一介草根?你实在找不到理由去告人家。

由此推理得出,真正能和明星、名人打上官司的人非一般人,不是他们的亲属就是朋友,或者有着某种利益关系的伙伴。前后过程顶多花上三五万的诉讼费,最后双方一撤诉,皆大欢喜。娱乐圈素有炒作三大法宝:绯闻、官司、第三者之说,所以我们经常听到:第三者插足某明星婚变;某导演与某女星的潜规则交易;某连续剧女一号在开拍前突然换人等,炒作的人正是利用所谓的明星效应和观众的好奇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的。目前国内的娱乐圈里已经出现了专业的“炒作人士”,他们是靠给圈里折腾事来吃饭的,所以,当我们再看到娱乐圈内的是是非非时,一定要提高自己的免疫力。

传媒是聪明的,“造谣”这个词不好听,但是要卖钱,谣言必须传播,要不然叫什么大众传媒?但是时代在进步,没出道的艺人可以制造名字,制造身世,制造故事,所谓“问世间钱(名)为何物?直教人以身相许”。

现在,很多艺人可以为了成功不择手段,剧组为了宣传新戏,什么招都能使出来,只要有男女主角,肯定会让两人传出绯闻,这已成了家常便饭。有时艺人也很无奈,但这是工作需要,不炒怎么能“热”?不炒“产品”怎么能卖出去?明星也好,八卦新闻也罢,都别太认真,权当做南柯一梦吧。

娱乐圈中的八大谎言

娱乐圈确实是个怪地方,在那里欺骗比诚实更畅销。所以炒作、绯闻等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一拥而上,让观众眼光缭乱,不知哪些是真,哪些是假。下面披露娱乐圈八大谎言,为民众识别娱乐谎言提供一双慧眼。

谎言一:“××出国学习或者为拍摄MV取景去了。”

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新闻,说某某明星出国留学或拍MV外景了。真的如此吗?事实却经常让人失望。其实他们是借着出国的幌子,到那里“偷情”、“堕胎”和整容去了。在国内,明星的行踪已基本被媒体掌握,更何况还有无孔不入的狗仔队。于是海外成了他们逍遥的天地,因为那里知者甚少,“做事”方便。不过纸里包不住火,他们在国外的所作所为也经常被媒体曝光,可见其醉翁之意不在酒。

谎言二:“片中裸演者不是本人。”

以前一提到“裸”,人们就会面红耳赤,但现在时代不同了,艺人们裸得大胆、裸得“正当”,为艺术献身嘛!这之中新人裸得最实在,不用什么“替身”,因为出名要紧。相比之下,大牌女艺人就不那么理直气壮了,明明是自己在“献身”,却还要往“裸替”身上转移。毕竟是当红花旦、知名艺人,即便是真的裸了也不能承认,谁让她是“大腕”呢!

谎言三:“我没整过容。”

现在盛传女艺人整容的事,不过最后由其本人出面澄清,都不了了之。其实“澄清”是必需的,但整容的事打死也不能承认。要想进入演艺圈,或想接部好戏,什么都没有那张脸重要。整容的女艺人到底有多少?无法统计。举个例子可以说明,如果要以动了皮或肉或骨或器官为统计标准,那么娱乐圈里99%的女人都整过容或美过形。

谎言四:“工作太忙了,没有精力顾及感情方面的事,至今还是单身。”

现在很多艺人都声称自己没有结婚,至今仍是单身,还非常浪漫地勾画出自己心中的白马王子或白雪公主的形象。艺人对外宣称没有情侣或没成家,其实是为了让演艺生涯得以延伸,否则一旦有了情人,会让粉丝们痛不欲生,最终也就失去了市场。当然,如果艺人单单是为了艺术而不结婚、不谈恋爱也就无可厚非了,关键是他们既不想让演艺生命终止,还不甘过“无爱”、“无性”的感情生活,于是就假惺惺地说自己感情“清白”。

谎言五:“本部电影投资上亿。”

我们常听说,某部影视剧投资巨大,不是几千万就是上亿,真有那么多吗?难以置信,不过相信世上有空头支票。为什么要说这么多呢?为了好听,说白了就是“忽悠”。剧组到底有没有钱?钱都花哪儿去了?正常来说,制作投资包括演职人员酬劳、道具费用和场地费等等。此外估计还要算上固定资产,比如导演的“奔驰”、“宝马”。另外,剧组的钱没了,还有这么一种可能,就是做假账隐匿了。

谎言六:“海选成就你的梦想。”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选秀就这样打着为平民圆梦的旗号应运而生了。选秀会成就很多人的梦想,如超女、好男儿、电视剧选秀等,但是这真的是为平民圆梦吗?在很大程度上它不过是有钱人的游戏罢了。在声嘶力竭的初赛、复赛之后,在如火如荼的短信投票之时,选秀的结果有多大的公正性让人持怀疑态度。所以,选秀不是目的,炒作才是真谛。

谎言七:“哪一首歌最满意?专辑里10首歌曲我都很喜欢,都很好听,都值得向大家推荐。”

你一首歌曲在录音棚里翻来覆去唱个七八十遍,再不堪入耳的烂调子都能磨出一些调调来。我们也清楚,唱片公司给你出专辑也是你花了价钱的,有些DJ为了不打击你的积极性,才将你放在排行榜倒数第二的。

谎言八:“其实,我对销量不在乎,真的,我只是一心想把音乐做好。”

你对销量不在乎?签你干什么,免费培养德艺双馨的标兵吗?你喜欢音乐,在浴室里安个话筒每天开个人演唱会好了,用不着涂脂抹粉出来混。你所谓的做好音乐,就是做梦都想有一首在卡拉OK里点播率很高的俗歌。

娱乐圈是个鱼龙混杂的地方,越来越多的炒作、选秀使得这个圈子越发混乱。许多艺术作品脱离生活,缺乏思想,根本没有艺术生命力,但投资方、经纪人、演员、媒体,还有一些职业推手,重视的已经不再是艺术作品的本质,他们单纯地追求收视率、票房、分红等赤裸裸的物质利益,为了这个利益他们绞尽脑汁、想方设法地引起别人的关注。十年前大家还说不会包装就没有市场,十年后就变成了没有绯闻和炒作就等于死亡,真搞不懂这是时代的进步还是后退,我们期待娱乐圈能给我们提供些优质的精神食粮,别再用这些“谎言”来制造“文明垃圾”。

作品是如何卖出去的——艺术家的名利谎言

2003年,国内先后传出女作家贝拉的《9·11生死婚礼》被美国20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以102万美元买下了电影改编权,并将由美国导演詹姆斯·卡梅隆执导及少年作家边金阳的《时光魔琴》以15万美元被美国一家投资公司买断等消息。尽管媒体调查使这些传言漏洞百出,当事人还寻找各种理由辩解,但几年过去,所谓的“好莱坞大片”《9·11生死婚礼》未见任何动静。

而在更早之前,一些一度光彩夺目的80后作家就已经布下了谎言的天罗地网:2003年,国内传言边金阳的《时光魔琴》以15万美元被美国一家投资公司买断,2004年,一草宣称拒绝来自国内出版社的“百万签约费”,等等。所有这些最终都被揭露不过是自我炒作的伎俩,炒作、作假在文学出版领域已到了泛滥的程度。

对这样的镜头您一定不会感到陌生:

某作家举行记者会,控诉他的书被有关单位查禁,只因为泄露了不能泄露的秘密。

接着说他在创作过程当中,不知有多少人表示“关注”,又打算用多少银子摆平,出书的阻力重重,连他妈妈都叫他别出了。

最后则义正词严地在新书发布会上举起他的书,面对闪动的镁光灯,斩钉截铁地说:

“我绝不向恶势力屈服!”

而有关单位却反馈说:

“我们根本不知道他要出书。”

当今的社会缺少优秀的文学作品,但不缺少“优秀”的“作家”;缺少有生命力的艺术作品,但不缺少名噪一时的艺术家;缺少真正意义上的艺术氛围,但不缺少会卖弄观点的学者。

在某些拍卖会上,一些人的作品价格猛然飙升。过后才知道,那是他们自己在那里作假。艺术家的经营头脑比对艺术更娴熟,在熟悉艺术之前就先学会了经营,是艺术家的觉醒呢,还是艺术的堕落?

当作家的书出版了或是作品发表了,并无什么反响时,这对熬更守夜的作家们实在是不小的打击。于是他们便请评论家们写篇文章吹捧一番,或是请有关单位开个作品讨论会,请到会者说几句好话,然后请大家上馆子,答谢大家的抬举。有本事的还请电视台的人出马,在电视上露脸,讲他的书如何如何。

由此可知,所谓的炒作、包装、作秀的套路,说穿了皆是利益所驱!

整个社会都患上了一种现代病,即“炒作狂想症”,艺人炒作、艺术家炒作,炒作、学者炒作、殊不知炒作已经成了社会精神文化的一颗“毒瘤”,而且有越长越大之势,这样顽固的时代病,实在让人忧心忡忡,借用鲁迅先生的一句话:世道浇漓,人心日下。

花絮:商业大师

两位相互竞争的商人在俄罗斯的一个火车站上相遇。

“你准备去哪儿?”其中的一个商人问道。

“去宾斯克。”另一个商人回答说。

“哈,”提问的商人说,“因为你心想我会认为你去明斯克,因此你便跟我说你要去宾斯克。但我偏偏碰巧知道你要去宾斯克,你为什么要说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