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谁也骗不了你
715300000015

第15章 如何对待这些人 (1)

惯于恭维的人

1801年,亚历山大参加俄国贵族发动的宫廷政变,杀父夺权,当上了沙皇。

在和拿破仑涅曼河会见时,他投拿破仑所好,故意装出没经验的样子,表示自己也恨英国人,甚至假惺惺地说,在对付英国人方面,“我是陛下的一名助手”。

亚历山大最精彩的表演还是1808年秋天在埃尔富特与拿破仑的那次会见。

当时俄法关系因土耳其、波兰等问题出现了恶化的迹象。俄国宫廷内部反对亚历山大前去会见拿破仑。但亚历山大却认为俄国目前力量不足,还必须佯装同意拿破仑的建议,因而不顾朝廷很多人的反对,踏上了前往埃尔富特的道路。

在途中,他对前来迎接他的法军元帅拉纳“诚挚”地表示:“我非常喜欢拿破仑皇帝,一定利用一切机会向他表明心迹。”

在之后的几次接触中,亚历山大极力奉承、恭维拿破仑,使其完全放松了对俄国的警惕。

1812年,亚历山大认为俄国已经做好了战争准备,便向拿破仑提出了一个法国无法接受的照会,故意激怒拿破仑出兵俄国,结果被俄国人打败。

战胜拿破仑之后,亚历山大不无得意地说:“他(拿破仑)对我作了错误的估计,自己落了个不幸的下场。”

人们大都喜欢听好话,但有的时候,恭维的好听话其实是对手对你施下的麻醉剂。如果你吃他那一套,那么你要小心了。想想拿破仑的教训,以免自己被蒙蔽了。

你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对方总是对你恭维有加,这其实不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即便你才华出众、能力超群,但别人老对你说恭维话,也容易引起其他人对你的反感。这时你应该仔细想想,别人当众夸你的目的是什么。如果他居心叵测,故意抬高你的功绩,制造你高不可攀的形象,让其他人看不顺眼,你就要对这种人小心提防。如果遇到这种情况,不妨公开说道:“你过奖了,我只是个普通人,做了一些普通的事,跟大家没什么两样。你老这样夸我的成就,让我觉得很不适应。”或者是私下里告诫他:“多谢你的夸奖,不过我不太喜欢这样,以后请不要公开说赞扬我的话。”

所以,遇到别人恭维你,千万不要当真,你要保持头脑冷静,懂得判断他所说的恭维话中几分可信、几分可疑,或者说哪几句是真实的,哪几句是无中生有、另有企图的。只要不被夸奖冲昏头脑,小人就不会对你构成威胁。

善于伪装的人

不少人有伪善的本领,要识别出来还真有相当的难度。对于那些貌似“忠厚”的人更是如此。他们伪装成君子,似乎具备了人世间的一切美德,让人无所怀疑。他们会以恭维的言辞和丰厚之礼示弱,使对手因骄傲而不再戒备,他们则静待对手暴露缺点,让人有机可乘时才露出真面目。对于这样的人,也不能不多加防备,毕竟“知人知面难知心”。

隋炀帝杨广在登基前本是隋文帝的次子,文帝内定的接班人原是杨广的同胞哥哥皇太子杨勇。为了夺取太子之位,将来做隋朝第二代皇帝,杨广可谓煞费心机,在他的父皇和母后面前上演了一出又一出伪善的好戏。

隋朝的开国皇帝杨坚珍惜国力,崇尚节俭。他的妻子独孤皇后深得文帝宠信,政见常与文帝相和,宫中称为“二圣”。她有两大特点:一是节俭,反对奢侈;二是嫉妒,反对男人纳妾,尤其反对男人与妾生养子女。

太子杨勇是一个花花公子,疏阔豪爽,不拘小节。独孤皇后最讨厌男人有姬妾,杨勇偏偏有很多姬妾,而且生有很多子女。杨坚最讨厌大臣花天酒地,杨勇偏偏喜欢音乐歌舞,饮宴达旦。这些都是杨勇的小辫子,却为杨广陷害他留下了口实。

其实,杨广同他哥哥一样,也是个纨绔子弟,声色之徒,但他在父母面前将这些丑行统统掩盖起来。每逢父母来他家,他都将娇妾、美姬藏于密室,只留老丑者穿上普通衣服侍候在自己左右。他还撤去华美的屏障,改用廉价的素缣,弄断乐器的丝弦,使其落满厚厚的尘土;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他还掐死庶出子女,以示只和正妻生儿育女,从而显示自己处处以父母为榜样,勤俭持家。杨坚夫妇见状不由大喜。老夫妇每派人到儿子们那里,杨勇只把他们当仆人看待,杨广却不然,他和妻子一定双双站到门口,亲自迎接,赠送厚礼,于是老夫妇耳畔听到的全是赞扬杨广的声音。

杨广所展示出来的,全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标准领袖形象,具有肝胆相照、义薄云天的英雄性格和救国救民的圣贤抱负。节俭、朴实、谦恭、虚怀若谷、好学不倦、礼贤下士、不爱声色犬马——集人类美德于一身。

一切布置成熟后,杨广便把“诬以谋反”的罪名罩到杨勇头上,最终杨坚下令把杨勇贬为平民,囚禁深宫,改立杨广为皇太子,杨广终于如愿以偿地实现了自己隐忍已久的图谋。

这个教训不可谓不深刻,但时至今日,还有不少人面对小人的伪装还是不可救药地陷了进去,从而身受其害。为了避免这样的悲剧再次发生,我们需要擦亮双眼,深入地去了解对方的为人和品质,不要上了他的当。

外表愚钝的人

有些人看似愚钝鲁拙、傻里傻气,实际上却是心底透亮;而有些人表面上精明灵秀,骨子里却糊涂颟顸。前一种人可谓傻中精,后一种人则是精中傻。

美国第九届总统威廉·亨利·哈里逊出生在一个小镇上。小时候,他是一个很文静又怕羞的孩子,人们都把他看做傻瓜。镇上的人常常喜欢捉弄他。他们经常把一枚五分的硬币和一枚十美分的硬币扔在他面前,让他任意选一个。威廉总是捡那个五分的,于是大家都嘲笑他“傻”。

有一天,一位妇人看到他可怜,便对他说,“威廉,难道你不知道十美分要比五美分多吗?”

“当然知道!”威廉慢条斯理地说:“不过,如果我捡了那个十美分的,恐怕他们就再也没有兴趣扔钱给我了。”

古人说:“大勇若怯,大智若思。”本来胆大如斗的,却表现得胆小如鼠;本来足智多谋的,却表现得寡言讷语。智而示以愚,强而示以弱,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其目的就是为了蒙蔽对手,争取主动。

愚者和装愚者是迥然相异的两种人。装愚的,是“外愚而内不愚”。“愚”在皮毛小事上,无关大局,却“精”在节骨眼上,事关一生命运。装醉打拳乃斗智技法,人情练达的一流功夫。那些能够使他人“买”下自己“傻气”的人,正是人生中“最伟大的推销员”。

大智若愚从某种意义上讲,是有智谋的人保护自己的一种处世计谋。过于聪明的人,常是别人猜忌的对象,因为任何有所图谋的人,都有可能在事情刚开始筹划时便被识破,一旦发现有人独具慧眼,那么为了保全自己,必会千方百计、不择手段地加以掩盖,散布流言,捏造罪名,甚至谋杀。历史上古今中外,这样的事多得不胜枚举。所以一些真正有智慧的人,一般都采取“守拙”的方法,以保护自己,那种聪明全露在外面的行为实际上才真正是愚蠢的。

貌若愚憨的人未必真愚。在这个充满变数的世界上,我们常常会发现:最圆满的好像有所欠缺,最充实的似乎显得空乏,最精明的头脑又仿佛是愚笨的,最善辩的口才表现得倒像是结巴……于是,也便有了“大智者若愚,若愚者大智”的看似悖论的真理。

一些有心计的人,一般都采取“守拙”的方法,以保护自己,他们也知道把聪明露在外面的行为实际上才真正是愚蠢的,所以他们也伪装成愚笨的人。

谁是小聪明?谁有大智慧?懂得了以上的道理,相信你已能洞悉。

关键时刻装傻的人

魏明帝时,曹爽和司马懿同执朝政。司马懿升为太傅,其实是明升暗降,军政大权落入曹爽家族。司马懿见此情景,便假装生病,闲居家中,等待时机。

曹爽骄横专权,不可一世,但司马氏是他的心头大患,一日不除,他便不可安枕而眠。正值李胜升任青州刺史,曹爽便叫他去司马府辞行,探听虚实。司马懿明晰实情,就摘掉帽子,散开头发,拥被坐在床上,假装重病,然后请李胜入见。

李胜拜见过后,说:“一向不见太傅,谁想竟病到这般。现在小子调任青州刺史,特来向太傅辞行。”

司马懿佯答:“并州靠近北方,你得当心啊!”

李胜说:“我是往青州,不是并州!”

司马懿笑着说:“你从并州来的?”

李胜大声说:“是山东的青州!”

司马懿笑了起来:“是青州来的?”李胜心想:这老头儿怎么病得这般厉害,都聋了。

“拿笔来!”李胜吩咐,并写了字给他看。

司马懿看了才明白,笑着说:“不想耳都病聋了!”手指指口,侍女即给他喝汤,他用口去饮,又吐了满床,噎了一番,才说:“我老了,病又如此之重,怕活不了几天了。我的两个孩子又不成才,望先生训导他们。如果见了曹大将军,千万请他照顾!”说完又倒在床上喘息起来。

李胜拜辞而回,将情况报告给曹爽,曹爽大喜,说:“此老若死,我就可以放心了。”从此对放松了司马懿的防范。

司马懿见李胜走了,就起身告诉两个儿子说:“现在曹爽放松了警惕,等他出城打猎的时候,再给点利害让他尝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