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私心理
自私是一种极端的利己的心理,指的是只顾自己的利益,不顾他人、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利益。自私有程度上的不同,轻微一点是计较个人得失、有私心杂念、不讲公德;严重的则表现出为达到个人目的,侵吞公款、诬陷他人、铤而走险。贪婪、嫉妒、报复、吝啬、虚荣等病态社会心理从根本上讲都是自私的表现。
自私的人对这种为达到个人目的行为心知肚明,但常常找种种借口加以掩盖、隐藏内心深处的自私本性。
因自私痛失爱子
越南战争中,一个美国士兵打完仗后回到国内,在旧金山旅馆里他辗转反侧,夜不能寐。午夜,他给家中的父母打了一个电话。
“爸爸,妈妈,我要回家了。但是我要你们帮一个忙,我要带一个朋友一起回来。”
“当然可以。”父母亲回答说。“我们见到他会很高兴的。”
“但是,有件事一定要告诉你们,他在那可恶的战争中踩响了一个地雷,受了重伤,他成了残疾人,少了一条腿和一只手。他已无处可去,我希望他能和我们住在一起。”
“我们为他感到遗憾。孩子,我们帮他另找一个地方住下,好吗?”
“不,他只能和我们住在一起。”
“孩子,你不知道,这样他会给我们造成多大的拖累,我们有我们的生活。孩子,你自己一个人回家来吧,他会有活路的。”话没说完,儿子的电话就断了。
父母在家等了许多天,未见儿子回家。一个星期后,他们接到警察局打来的电话,被告知他们的儿子坠楼自杀了。悲痛欲绝的父母飞到旧金山,在停尸房内,他们认出了他们的儿子。然而,他们惊愕地发现:他们的儿子少了一条腿、一只手。
故事中的这对父母显然没有料到儿子在电话中所说的少一条腿、缺一只手的就是儿子自己。也许他们会怪自己的儿子为什么会那么编一个故事来试探自己,无论如何,他们的私心使儿子没有了回家的勇气,那晚的电话也成为与儿子的诀别。
自私的根源
自私心理的病因可以从客观与主观两个方面来分析。
从客观方面看,由于各种复杂的原因,目前各项资源的数量、种类、方式在占有和配置方面都存在许多不平衡不合理之处。于是,缺乏资源的一方不得不用非正当的方式去交换。由此,一方面以权谋私,另一方面以钱谋私,搞权钱交易、权色交易,相互交换。
从主观方面看,个人的需求若是脱离社会规范的不合理的需求,人就可能倾向于自私。自私自利的人往往自我敏感性极高,以自我为中心,对社会对他人极度依赖与索取。
凡自私的人,都有这样的病态心理,即“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宁肯我负天下人,不愿天下人负我”、“公家的事小,自己的事大”、“有权不用,过期作废”、“利人者是痴傻人,利己者是聪明人”、“不吃白不吃,吃了也白吃,谁不吃是白痴”,这些心态逐渐成了一种流行的畸型心态。
由于社会制约机制尚不健全,某些自私自利的人确实从中捞到了某些好处,更使得自私之风盛行不衰。然而,自私导致极端的个人主义,导致社会丑恶现象的出现,它使得社会风气败坏,是违法违纪的根源,所以,必须克服这种病态心理。
给予是快乐的
保罗在圣诞前夕收到了一辆新轿车,是他哥哥送给他的圣诞礼物。圣诞前夜,他从办公室里出来,看见一个小男孩正在看他的新车,小男孩问道:“先生,这是你的车吗?”
保罗点点头:“我哥哥送给我的圣诞礼物。”小男孩吃惊地瞪大了眼睛,“你是说这车是你哥哥白白送给你的,你一分钱都没花?天啊!我希望……”他犹豫了一下。
保罗想,这个小男孩会希望他也有一个这样的哥哥,但是那小男孩接下去说的话却让他对这小男孩刮目相看。小男孩说:“将来我也要做这样的哥哥!”
保罗吃惊地看着这个小男孩,不由自主地问了一句:“你愿意坐我的车兜一圈吗?”
“当然,我非常愿意。”
车开了一段路,小男孩转过身来,眼里闪着亮光,说道:“先生,你能把车开到我家门口吗?”
保罗笑了,这回他想他知道这小男孩想干什么,这小男孩想在邻居们面前炫耀一下他是坐新轿车回家的。但是保罗又错了。小男孩请求他:“你能把车停到那两个台阶那儿吗?”
车停后,小男孩顺着台阶跑进了屋,不一会儿,保罗听到小男孩又返回来了。他背着脚有残疾的弟弟,把弟弟放在最下面的台阶上,然后扶着弟弟,指着车说:“伙计,看那新车,是不是跟我在楼上告诉你的一样。他哥哥送给他的圣诞礼物,他一分钱也没花。你等着,有一天我也会送你一辆车,那样你就可以坐在车里亲眼看一看圣诞节商店橱窗里那些好东西!”
保罗下了车,把那个残疾的小男孩抱进了车里,那位小哥哥也坐进了车里,他们3个人一起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
自私心理自我调节
自私作为一种普遍的心理问题,是可以克服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心理调节。具体来说有如下方法:
1内省法。
这是构造心理学派主张的方法,是指通过内省,即用自我观察的陈述方法来研究自身的心理现象。自私常常是一种下意识的心理倾向,要克服自私心理,就要经常对自己的心态与行为进行自我观察。观察时要有一定的客观标准,这些标准有社会公德与社会规范和榜样等。加强学习,更新观念,强化社会价值取向,对照榜样与规范找差距,并从自己自私行为的不良后果中看危害找问题,总结改正错误的方式方法。
2多做利他行为。
一个想要改正自私心态的人,不妨多做些利他行为。例如关心和帮助他人,给希望工程捐款,为他人排忧解难等。私心很重的人,可以从让座、借东西给他人这些小事情做起,多做好事,可在行为中纠正过去那些不正常的心态,从他人的赞许中得到利他的乐趣,使自己的灵魂得到净化。
3回避训练。
这是心理学上以操作性反射原理为基础,以负强化为手段而进行的一种训练方法。通俗地说,凡下决心改正自私心态的人,只要意识到自私的念头或行为,就可用缚在手腕上的一根橡皮筋不停弹击自己,从痛觉中意识到自私是不好的,促使自己纠正。
放弃自私回报更多
从前,琼斯国王战败被俘,本应被处死,但对方国王见他年轻乐观,十分欣赏,他要求琼斯回答一个问题,答出来就可以得到自由。这个问题就是:“女人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琼斯开始向身边的每个人征求答案:公主、侍女、牧师、智者……结果没有一个人能给他满意的回答。
有人告诉琼斯,郊外的城堡里住着一个老女巫,据说她无所不知,但性情古怪,且要求离奇。期限马上就到了,琼斯别无选择,只好去找女巫,女巫答应回答他的问题,但条件是,要和琼斯最高贵的将士之一、他最亲近的朋友詹姆斯结婚。
琼斯惊骇极了,他看着女巫,驼背、丑陋不堪,只有一颗牙齿,身上散发着臭水沟般难闻的气味……而詹姆斯高大英俊、诚实善良,是最勇敢的武士。琼斯说:“不,我不能为了自由而强迫我的朋友娶你这样的女人!否则我一辈子都不会原谅自己。”詹姆斯知道这个消息后,对琼斯说:“我愿意娶她,为了你和我们的国家。”
于是婚礼被公之于众。
女巫回答了这个问题:“女人真正想要的,是主宰自己的命运。”
每个人都知道女巫说出了一条伟大的真理,于是琼斯自由了。
婚礼上女巫用手抓东西吃、打嗝、说脏话,令所有的人都感到恶心,琼斯也在极度痛苦中哭泣,詹姆斯却一如既往的谦和。
新婚之夜,詹姆斯不顾众人劝阻坚持走进新房,准备面对一切。然而一个从没见过面的绝世美女却躺在他的床上,女巫说:“我在一天的时间里,一半是丑陋的女巫,一半是倾城的美女,詹姆斯,你想我白天或是夜晚是哪一面呢?”
詹姆斯回答道:“既然你说女人真正想要的是主宰自己的命运,那么就由你自己决定!”女巫终于热泪盈眶,“我选择白天夜晚都是美丽的女人,因为我爱你!”
如果你是詹姆斯,面对国王琼斯的两难境地,你会做出怎样的选择?面临女巫的问题,你又会做出怎样的选择?而詹姆斯做得几乎完美,答应娶了女巫,可以得到整个国家整个国民的安宁,面对丑陋与美丽两难全的时候,再次放弃私心,充分尊重女巫的自己选择,于是他赢得了一个美人的爱情。
测试:你的自私程度
1家里就剩下一个苹果了,你会( )
A与家人分享。 B独自享用。
2办公室里的地很久没有打扫了,你会( )
A主动打扫。B让别人去扫。
3领导或者老师公开表扬其他同事或同学时,你会( )
A很高兴。B没感觉。
4现在你的皮夹里有多少钱?( )
A不知道,不过肯定够用的。
B知道有多少钱,甚至几毛钱都记得。
5办公室的窗户被风吹开了,你会( )
A主动去关上。B假装没有看见。
6壶里的水烧开了,你会( )
A主动去灌。B等其他人灌。
7办公室或教室里的一把扫帚倒在了门口,你经过门口( )
A主动扶起它。B不管它。
8你坐在公共汽车上,遇到老弱病残孕的人没有座位,你会( )
A主动给他们让座。B假装没有看见。
9有人晕倒在路边,你会( )
A帮助他(她)去医治。B视而不见。
10你会为别人的利益而去牺牲自己的利益吗?( )
A会。B不会。
测试分析
选择“A”得1分,选择“B”得2分。
得分在14~20分之间,你有比较严重的自私心理。
得分在1~13分之间,你的自私心理还可以容忍。
贪婪心理
“贪”的本义指爱财,“婪”的本义指爱食,“贪婪”即贪得无厌,是一种过度膨胀的利己欲。它是一种病态心理,与正常的欲望相比,贪婪没有满足的时候,所得愈多,胃口就越大。贪婪并非遗传所致,它是个人在后天社会环境中受病态文化的影响,形成自私、攫取、不满足的价值观、人生观而出现的不正常的行为表现。
贪婪的欲望是无止境的,即所谓“欲壑难填”、“人心不足蛇吞象”。贪婪心理具有不可满足性,无论是对待金钱、权利、女色、美食、财产,还是表现在对待一切事物上,都是永远贪得无厌的。
贪婪的代价
上帝在创造蜈蚣时,并没有为它造脚,但是它们可以爬得和蛇一样快速。有一天,它看到羚羊、梅花鹿和其他有脚的动物都跑得比它还快,心里很不高兴,便嫉妒地说:“哼!脚愈多,当然跑得愈快!”
于是,它向上帝祈求说:“上帝啊!我希望拥有比其他动物更多的脚。”
上帝答应了它的请求,他把好多好多脚放在蜈蚣面前,任凭它自由取用。
蜈蚣迫不及待地拿起这些脚,一只一只地往身上贴去,从头一直贴到尾,直到再也没有地方可贴了,它才依依不舍地停止。
它心满意足地看着满身是脚的自己,心中窃喜:“现在,我可以像箭一样地飞出去了!”但是,等它开始迈步时,才发觉自己完全无法控制这些脚。这些脚劈哩啪啦地各走各的,它非得全神贯注,才能使一大堆脚不致互相绊跌而顺利地往前走。这样一来,它走得比以前更慢了。
任何事物都不是多多益善,蜈蚣因为贪婪,想拥有更多的脚,结果却适得其反,脚成了束缚它行动的绳索,代价可谓惨重。
贪婪得来的东西,永远是人生的累赘。生活的压力越来越大,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少,这或许便是贪婪的代价。
贪婪有因
一般而言,贪婪心理的形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错误观念支配下的侥幸心理
认为社会是为自己而存在,天下之物皆为自己拥有。这种人存在极端的个人主义思想,是永远不会满足的。他们会得陇望蜀,有了票子,想房子,有了房子,想位子,永不休止。
2行为的强化作用
有贪婪之心的人,初次伸出黑手时,多有惧怕心理,一怕引起公愤,二怕被捉。一旦得手,便喜上心头,屡屡尝到甜头后,胆子就越来越大。每一次侥幸过关都是一种条件刺激,会不断强化他的贪婪的心理。
3攀比心理
有些人原本也是清白之人,但是看到原来与自己境况差不多的同事、同学、战友、邻居、朋友、亲戚、下属、小辈,甚至原来那些比自己条件差得远的人都发了财,心理就不平衡了,觉得自己活得太冤枉,由此也学着伸出了贪婪的双手。
4补偿心理
有些人原来家境贫寒,或者生活中有一段坎坷的经历,便觉得社会对自己不公平。一旦其地位、身份上升,就会利用手中的权力索取不义之财,以补偿以往的损失。
5盲从心理
有些人认为,现在“大家都在捞,你捞我也捞”,“吃回扣”、不给好处不办事的现象很普遍,“捞”了也没事,查到的也不过那么几个,“大家都这样”,“老实人吃亏”,形成“捞了也白捞”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