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孟子慷慨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7149200000064

第64章 《孟子》精品赏析(1)

《梁惠王·上》精选

【原文】

孟子见梁惠王②。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对曰:“王!何必日利?亦有仁义而已矣③。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日‘何以利吾④?’士庶人日‘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⑤,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⑥。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日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译文】

孟子应梁惠王的邀请去见梁惠王。惠王说:“老先生,您不远千里来见我,将有什么有利于我的国家吗?”

孟子回答道:“大王,您为什么一定要说到利呢?只有讲仁义就够了。一国之王口口声声说‘怎样有利于我的国家?’大夫说‘怎样有利于我的封地?’士人平民说‘怎样有利于我自己?’上上下下都这样互相争夺利益,那国家就危险了。在一个拥有万辆兵车的国家,杀死国君的,必定是国内拥有千辆兵车的大夫:在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杀掉国君的,必定是国内拥有百辆兵车的大夫。在拥有一万辆兵车的国家里,这些大夫都拥有一千辆兵车;在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里,这些大夫拥有一百辆兵车,这些大夫所获得的不能说是不多的。如果他们把个人私利放在第一,把公义放在第二,那么这些大夫不夺取国君的地位和利益是绝对不会满足的。从来就没有讲仁的人会遗弃自己父母的,也从来没有行义的人会不顾自己君主的。因此,大王只要讲仁义就行了,何必一定要谈利呢?”

【注释】

①梁惠王上:《梁惠王》是《孟子》第一篇的篇名,《孟子》和《论语》一样,原无篇名,后人一般取每篇第一章中的前两三字为篇名。《孟子》共七篇,东汉末赵岐为《孟子》作注时,将每篇皆分为上、下,后人从之。

②粱惠王:即战国时魏惠王魏罃,前369~前319年在位。魏原来都城在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因秦国的压力,前361年魏惠王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故魏也被称为梁,魏惠王也被称为梁惠王。“惠”是其死后的谥号。

③仁义:“仁”是儒家的一种含义广泛的道德观念,是各种善的品德的概括,核心指人与人相互亲爱。“义”,儒家学说指思想行为符合一定的准则。

④大夫:春秋时代职官等级名,国君之下有卿、大夫、士三级。家:大夫的封邑。封邑是诸侯封赐所属卿、大夫作为世禄的田邑(包括土地上的劳动者在内),又称采地。

⑤乘:音shèng,量词,一车四马为一乘。当时战争的形式主要是车战,一辆兵车由四匹马拉,车上有三名武装战士,后有若干步兵。古代常以兵车的多少衡量诸侯国或卿大夫封邑的大小。

⑥餍:满足。

【赏析】

仁义是衡量一个人的标准。大公无私的人从不怀有自私之心,而有自私之心的人最终会因利而断送自己的一生。

义与利,这是人生不能回避的问题。一思一念,一言一行,都存在一个义利的问题。只是人们常常把它掩藏在潜意识里,不把它明说而已。

孟子从历史教训中总结出:一个国家不能没有利,但也不能太重视利而忽略仁义道德。

“仁”字的基本含义是爱人,也就是说做人要有爱心。“义”的含义是“宜”,就是适宜、合理。你的行为如果能自觉地遵循社会上各种关系的准则,在追求自身利益时,能照顾他人的利益,在取得个人利益时,首先能想到社会的公共利益,甚至为公共利益舍弃个人利益,这都是合理的行为,即义的行为。

人是存在于社会中的,其社会性和群体性决定了人类对于义利的需求是统一的,缺一不可的。从表面或局部上看,好像是对别人讲仁义,讲付出,而自己的利益就要受刭损失;反之,要寻求个人的利益就一定会损害社会,影响别人。

其实,这只是一种极端思想的偏见,我们试想一下,如果人们都不讲公义,那么社会怎能稳定?怎能繁荣?如果人们不追求利益,那么又怎样生存?怎样发展?

所以,我们应该既要讲义,又要讲利;既不能以义代替利,也不能以利损害义。在当今的市场经济社会里,我们要特别注意的是把利摆在合理合法的位置上。也就是说,千万不要重利轻义、唯利是图,更不要见利忘义,图谋不义之财。好利并不是不好,但要取之有道,取之合法。

《公孙丑·上》精选

【原文】

公孙丑问曰①:“夫子当路于齐,管仲、晏子之功②,可复许乎?”

孟子曰:“子诚齐人也,知管仲、晏子而已矣。或问乎曾西曰③:‘吾子与子路孰贤④?’曾西蹴然曰:‘吾先子之所畏也。’曰:‘然则吾子与管仲孰贤?’曾西艴然不悦,曰:‘尔何曾比予于管仲?管仲得君,如彼其专也;行乎国政如彼其久也,功烈如彼其卑也。尔何曾比予于是?’”曰:“管仲,曾西之所不为也,而子为我愿之乎?”

曰:“管仲以其君霸,晏子以其君显。管仲、晏子犹不足为与?”

曰:“以齐王,由反手也。”

曰:“若是,则弟子之惑滋甚。且以文王之德,百年而后崩,犹未洽于天下;武王、周公继之⑤,然后大行。今言王若易然,则文王不足法与?”

曰:“文王何可当也。由汤至于武丁⑥,贤圣之君六七作,天下归殷久矣。久则难变也。武丁朝诸侯,有天下,犹运之掌也。纣之去武丁未久也,其故家遗俗,流风善政,犹有存者;又有微子、微仲、王子比干、箕子、胶鬲⑦,皆贤人也,相与辅相之,故久而后失之也。尺地莫非其有也;一民莫非其臣也;然而文王犹方百里起,是以难也。

齐人有言曰:‘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镃基⑧,不如待时。’今时则易然也。夏后、殷、周之盛,地未有过千里者也,而齐有其地矣;鸡鸣狗吠相闻,而达乎四境,而齐有其民矣。地不改辟矣,民不改聚矣,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且王者之不作,未有疏于此时者也;民之憔悴于虐政,未有甚于此时者也。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孔子曰:‘德之流行,速于置邮而传命⑨。’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智慧案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惟此时为然。”

【译文】

公孙丑问道:“老师如果您在齐国当政,管仲、晏子那样的功业,能再次建立起来吗?”

孟子说:“你真是个齐国人啊,只知道管仲、晏子罢了。有人问曾西说:‘你和子路相比,哪个更贤?’曾西不安地说:‘子路是我的先人所敬畏的人,我怎能和他相比?’那人又问:‘那么你和管仲相比谁更贤?’曾西顿时很不高兴地说:‘你为什么竟拿我同管仲相比?管仲得到齐桓公那样的专一信任,执掌国政是那样长久,而功业却是那样卑微。你为什么竟拿我同这个人相比?’”(孟子接着)说:“管仲那样的人是曾西不愿做的,而你以为我会愿意吗?”

公孙丑说:“管仲使他的君主称霸,晏子使他的君主扬名,管仲、晏子还不值得效仿吗?”

孟子说:“凭齐国的条件称王天下,真是易如反掌。”

公孙丑说:“如果是这样,我这个学生就更糊涂了。凭文王的德行,寿近百岁才去世,尚且没能(使仁政)遍及天下;武王、周公继承他的事业,这才(使仁政)遍及到天下。现在您说起称王天下,似乎是很容易的样子,那么文王也不值得效法了吗?”

孟子说:“怎能同文王相比呢。从商汤到武丁,贤圣的君主出了六七个,天下归顺殷朝很久了,久了就难改变了。武丁使诸侯来朝拜,统治天下,就像将它放在手掌中转动一样容易。商纣距武丁的时代不算长,(武丁时代)勋旧世家遗留的习俗,及当时流行的良好风气和仁惠的政教措施,还有留存下来的,又有微子、微仲、王子比干、箕子、胶鬲,这些都是贤臣,一起辅佐他,所以过了很长的时间才失掉天下。(那时)没有一尺土地不是他的疆土,没有一个人不是他的臣民,然而文王还是在百里见方的地方兴起,所以是很困难的。

齐国人有俗谚说:‘虽然有智慧,不如趁形势;虽然有锄头,不如等农时。’现在(要称王天下)却是很容易的。夏、殷、周三朝兴盛时,土地没有超过纵横一千里的,而现在齐国有那么大的地方了;鸡鸣狗叫互相听到,一直传到四周的国境,齐国已经有那么多的百姓了。土地不必再扩大,百姓不必再招聚,施行仁政称王天下,没有人能阻挡得了。况且,仁德的君王不出现,没有比现在隔得更长的了;百姓受暴政折磨的痛苦,没有比现在更厉害的了。饥饿的人什么都吃不挑拣,干渴的人什么都喝,不挑拣。孔子说:‘德政的流行,比驿站传递政令还要快。’当今这个时候,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施行仁政,百姓对此感到喜悦,就像在倒悬着时被解救下来一样。所以,事情只要做古人的一半,功效必定是古人的一倍,这只有现在这个时候才能办到。”

【注释】

①公孙丑:姓公孙,名丑,孟子弟子。

②管仲:名夷吾,字仲,春秋初期政治家,曾任齐桓公的相,在齐国进行了许多改革,增强了齐国的国力,辅佐齐桓公,使之成为春秋时第一个霸主。

③曾西:名申,字子西,曾参之子。

④子路:姓仲,名由,字子路,孔子弟子。

⑤周公:姓姬,名旦,周武王之弟,因采邑在周(今陕西岐山北),称为周公。曾辅佐武王伐纣灭商,统一天下;后又辅佐成王,巩固了周初的统治。

⑥武丁:商代帝王,后被称为高宗。

⑦微子……胶鬲:微子,商纣王的庶兄,名启。微仲,微启的弟弟。王子比干,纣王叔父,因多次劝谏,被纣王剖心而死。箕子,纣王叔父。胶鬲,纣王之臣。

⑧镃基:锄头。

⑨置邮:驿站。

【赏析】

孟子说过“王不待大”,就是称王天下的不一定就是大国,但他还是认为,广大的国土和众多的人口,是称王天下的重要物质条件。因此,他把希望寄托于齐国这样的大国,认为“仁政”如果由齐国这样的大国来推行,进而“王天下”,是非常容易的。同时,他也非常注意时机问题,认为在当时战乱不已的时代,行“仁政”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和成就。

《腾文公·下》精选

【原文】

陈代曰①:“不见诸侯,宜若小然;今一见之,大则以王,小则以霸。且《志》曰:‘枉尺而直寻’,宜若可为也。”

孟子曰:“昔齐景公田,招虞人以旌,不至,将杀之。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孔子奚取焉?取非其招不往也②。如不待其招而往,何哉?且夫枉尺而直寻者,以利言也。如以利,则枉寻直尺而利,亦可为与?昔者赵简子使王良与嬖奚乘③,终日而不获一禽。嬖奚反命曰:‘天下之贱工也。’或以告王良。良曰:‘请复之。’强而后可,一朝而获十禽。嬖奚反命曰:‘天下之良工也。’简子曰:‘我使掌与女乘。’谓王良。良不可,曰:‘吾为之范我驰驱,终日不获一;为之诡遇,一朝而获十。《诗》云:“不失其驰,舍矢如破。”④不贯与小人乘⑤,请辞。’御者且羞与射者比;比而得禽兽,虽若丘陵,弗为也。如枉道而从彼,何也?且子过矣:枉己者,未有能直人者也。”

【译文】

陈代说:“您不愿谒见诸侯,似乎气量小了些:如果现在谒见一下诸侯,大则凭借他们推行王政,小则凭借他们称霸天下。何况《志》上说:‘委屈一尺却能伸直八尺’,好像是值得去做的。”

孟子说:“从前,齐景公打猎,用旌旗召唤看护园囿的小吏,小吏不来,景公要杀他。志士不怕弃尸山沟,勇士不怕丢掉脑袋。孔子(称赞那个小吏,)取他哪一点呢?取的“取”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取的不是他应该接受的召唤标志。如果我不等诸侯的召唤就主动去谒见,那算什么呢?而且所谓委屈一尺可以伸直八尺,是根据利益来说的。如果只讲利益,那么假使委屈了八尺能伸直一尺而获利,也可以去干吗?从前赵简子派王良给自己的宠幸小臣奚驾车去打猎,一整天打不到一只鸟。奚回来报告说:‘(王良)是天下最无能的驾车人。’有人把这话告诉了王良。王良说:‘请让我再驾一次。’经强求后奚才同意,结果一个早晨就猎获了十只鸟。奚回来报告说:‘王良是天下最能干的驾车人。’简子说:‘我就叫他专门给你驾车。’也对王良说了。王良不肯,说道:‘我为他按规矩驾车,整天打不到一只;不按规矩驾车,一个早上就打到了十只。《诗经>上说:“不违反驾车规矩,箭一出手就能射中。”我不习惯给小人驾车,请同意我辞掉这差使。’驾车的人尚且耻于同(不守规矩的)射手合作,即使这样的合作能猎获堆积如山的禽兽,也不愿去干。如果背离正道去屈从他们的诸侯,那算什么呢?而且你错了:使自己变得不正直的人,是不能够使别人正直的。”

【注释】

①陈代:孟子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