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外名人传记大全集(优秀青少年最想知道)
7148400000048

第48章 艺术名流(2)

1501年,米开朗基罗回到佛罗伦萨。为了能鲜明地表现艺术家对祖国命运的关注和对共和政治的希望,他决定要塑一尊《圣经》中那个智勇双全、屡建奇功的大卫形象。于是,在以后的两年半的时间里,他连吃饭、换衣服都舍不得停下,几乎每天要干20个小时。灰粉塞满了他的鼻孔,落满了他的头发,令他看上去白发苍苍。这是他的大理石雕刻生涯中最为辉煌的一段经历,但一切都是自愿和快乐的,他的思想、才能在此得到了最为充分的发挥,最后终于在1504年完成了他的杰作《大卫》。《大卫》大胆显示了人体的完美,不仅是米开朗基罗创作中的精华,也是复兴古典艺术思想的典型代表,即使在今天,它也是艺术家们学习雕刻的楷模。米开朗基罗毫不客气地选择佛罗伦萨最引人注目的地方安放《大卫》,希望它作为佛罗伦萨市民政治理想的象征。意大利人把这纪念碑式的杰作看做划时代的事件,用它来计算时间,“巨人塑成的那一年”成了新时代第一年。

后来,米开朗基罗来到罗马,作为教皇雇用的艺术家而从事各种艺术工作。1508年,他接受绘画西斯廷礼拜堂屋顶这项艰巨的任务,后来这幅壁画成为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一件美术作品。

1524年,他创作了两组象征性的雕像:一组是《昼》和《夜》,一组是《旦》和《夕》。其中《夜》表现的是一个健壮的妇女,很不舒服地沉睡着,右手撑在翘起的左腿上支持着低垂的头,这反映了艺术家悲愤的心情。他曾在一首十四行诗中把他的痛苦告诉人们:“如此奴役,如此令人作呕,计划失败,精神倍受折磨——那就在大理石上凿火吧,只要你能够!”

1536年,他完成的巨画《最后审判》,内容是基督教传说中的世界末日的大清算。基督亲自审判一切世人的善恶,决定谁升天堂,谁下地狱。

16世纪40年代后,米开朗基罗把全部精力放在建筑上。他设计了罗马的法尔涅塞宫,还负责圣彼得大教堂的建造工程。他因此成为当时最杰出的建筑师。

米开朗基罗最后的两幅壁画作品是《保罗归宗》和《彼得殉难》。构图处理仍然是人物众多的场景展示,表现的焦点还是集中在“归宗”和“殉难”事件最敏感的瞬间——上帝让保罗从马上跌落,人们把彼得在十字上竖起。从米开朗基罗绘画作品的风格形成和创作走向可看出画家一生内心世界的张力关系。无论是高扬画家人文精神的一面,还是叙述作者宗教情怀特点都未免过于简单,但米开朗基罗的造型风格既是创造精神的源泉也是矫饰主义的鼻祖。

米开朗基罗代表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雕塑艺术的最高峰,他创作的人物雕像雄伟健壮,气魄宏大,充满了无穷的力量。他的大量作品显示了写实基础上非同寻常的理想加工,成为整个时代的典型象征。他的艺术创作受到很深的人文主义思想和宗教改革运动的影响,常常以现实主义的手法和浪漫主义的幻想,表现当时市民阶层的爱国主义和为自由而斗争的精神面貌。

米开朗基罗的艺术不同于达·芬奇的充满科学的精神和哲理的思考,而是在艺术作品中倾注了自己满腔悲剧性的激情。这种悲剧性是以宏伟壮丽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他所塑造的英雄既是理想的象征又是现实的反应。这些都使他的艺术创作成为西方美术史上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

乐圣贝多芬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1827),德国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他一共创作了9首编号交响曲、35首钢琴奏鸣曲(其中后32首带有编号)、10首小提琴奏鸣曲、16首弦乐四重奏、1部歌剧、2部弥撒、1部清唱剧与3部康塔塔,另外还有大量室内乐、艺术歌曲与舞曲。这些作品对音乐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因此贝多芬被尊称为乐圣。

贝多芬1770年12月16日诞生于莱茵河畔的小城市波恩的一个平民家庭。他的父亲希望儿子成为一个神童,以便靠他享受荣华富贵,所以强迫他学习钢琴,稍有不遂,即遭毒打。就在这凄惨痛苦命运下,贝多芬度过了童年。

12岁时,贝多芬受聘为宫廷古钢琴与风琴乐师,也负起了养家责任。在宫廷中,贝多芬逐渐受到重视,但他心怀远大,在1787年远赴维也纳投拜莫札特。不幸的是,他的母亲在波昂病危,贝多芬赶回家不久,母亲就去世了。这对贝多芬打击很大,他又在波恩待了5年。

为了实现理想,贝多芬于1792年再度前往维也纳。此次华德斯坦伯爵给了他很多援助,为了报答他,贝多芬日后写出了钢琴奏鸣曲作品53献给了华德斯坦。

到了维也纳,贝多芬受教于海顿门下一年,又向申克、阿布雷兹贝格与萨里耶里等名师求教,尤其是后者,他学了有10年之久。

1795年,贝多芬在维也纳举行了第一次音乐会,当时他亲自弹奏自己写作的第二号钢琴协奏曲,维也纳市民为之折服,他也因此名闻遐迩。同年,他又创作了三首钢琴三重奏。贝多芬因此荣获了演奏者与作曲家的双重声誉。

此后5年,贝多芬又写作了第一号到第十一号钢琴奏鸣曲。以及第一号到第三号钢琴协奏曲,1799年,贝多芬又完成了第一号交响曲。他凭着神奇的想象力,接连创作了震惊乐坛的名作。在这些作品中,弥漫着生命的欢愉与热情,而且表现了空前的自由意境。

贝多芬在一帆风顺之际,声名如日中天,然而不幸的命运降临到他身上——他患了耳聋的疾病。

这对他来说是极其残酷的打击。为了怕人发觉他耳聋,贝多芬逐渐离群索居,变得愈来愈孤僻。

贝多芬从1796年开始便已感到听觉日渐衰弱,但是直到1801年,当他确信自己的耳疾无法医治时,才把这件事情告诉给他的朋友。但是,他对艺术的爱和对生活的爱战胜了他个人的苦痛和绝望——苦难变成了他的创作力量的源泉。在这样一个精神危机发展到顶峰的时候,他开始创作他的乐观主义的《英雄交响曲》。《英雄交响曲》标志着贝多芬的精神的转机,同时也标志着他的创作“英雄年代”的开始。

贝多芬在维也纳的后一阶段(1813—1817),由于欧洲正经历着严重的政治反动时期,即梅特涅的反动统治特别的猖獗的时期,他的创作也暂时呈现颓势。从1818年起,在贝多芬一生的最后10年当中(1818—1827),他在耳朵全聋、健康情况显著恶化和生活上受到痛苦、精神上受到折磨的情况下,仍以伟人般的毅力创作了《第九(合唱)交响曲》,总结了他光辉的、史诗般的一生,展现了人类的美好愿望。

贝多芬于1827年3月26日在维也纳辞世。他死时没有一个亲人在他身旁,但是在当月29日下葬时却形成了一个群众性的浪潮,所有的学校全部停课表示哀悼,有两万群众护送着他的棺枢,他的墓碑上铭刻着奥地利诗人格利尔巴采(1791—1872)的题词:“当你站在他的灵柩跟前的时候,笼罩着你的并不是志颓气丧,而是一种崇高的感情;我们只有对像他这样一个人才可以说:你完成了伟大的事业……”

贝多芬一生的作品虽然不太多,但他却被公认为是世界上最伟大的音乐家。之所以赢得如此高的声誉,关键在于他集卓越的音乐天赋和热情奔放的性格于一身,有崇高的理想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毅力。

从中古到近代,一直到古典乐派的大师为止,一部欧洲音乐史,几乎就是一部宗教音乐史。换句话说,从9世纪到伟大的贝多芬开始他的“自由职业者”的艺术生活之间的几百年里,几乎欧洲所有音乐家都是为教会服务的。而贝多芬改变了这一切!

尽管出生于音乐世家,而且从小就开始学习钢琴和提琴,但贝多芬并非莫扎特式的神童,他的创作并非一挥而就,而是孜孜不倦地修改草稿直至感到满意为止。其早期作品具有海顿和莫扎特的风格,但后来发展出一种完全属于他自己的形式,其作品个性鲜明,较前人有很大的发展。

1804年,贝多芬完成了《第三交响曲》(即《英雄交响曲》)的创作,这标志着贝多芬的创作道路进入了成熟阶段。这部作品完全奠定了他创作的基本逻辑——“通过斗争,得到胜利”,“通过艰苦,走向欢乐”。这一时期他还创作了其他一些重要作品,包括《第十四钢琴奏鸣曲》(即《月光》,1801)、《第二十一钢琴奏鸣曲》(即《黎明》,1804)、《第二十三钢琴奏鸣曲》(即《热情》,1806)、《D大调小提琴奏鸣曲》(1806)、歌剧《菲德里奥》(1805)、《克罗采小提琴奏鸣曲》(1803)等。1808年,他完成了简洁凝练、充满斗争精神和胜利信念的《第五交响曲》(即《命运交响曲》)和纯真质朴、歌颂大自然的《第六交响曲》(即《田园交响曲》)。

在音乐表现上,贝多芬几乎涉及当时所有的音乐体裁,大大提高了钢琴的表现力,使之获得交响性的戏剧效果,又使交响曲成为直接反映社会变革的重要音乐形式。

他以深刻、锐利的眼光,敏感地把握住了时代和社会的脉搏,他的作品不仅体现了他伟人般的性格,而且反映了人民的苦难、奋斗和希望,因而具备了鲜明的社会性和深刻的哲理性。

这就是贝多芬的故事:作为一个音乐家,他却完全失聪了。这是他最黑暗的时期。然而在这个完全安静的世界里,他听到了内心新的音乐,谱成了气势雄浑、充满欢乐、赞美上帝的杰作——伟大的《第九交响曲》。当乐曲第一次在维也纳演出结束时,全场掌声如雷。而身为指挥的他,因为面向着乐团,竟然听不见!

贝多芬承受巨大的痛苦却不轻言放弃,他没有向命运低头,他“战胜了人类的平庸,战胜了他自己的命运,战胜了他的痛苦”。他是靠自身的力量战胜的,用他的话说:“噢,人啊,你当自助!”

贝多芬是一个从不缴械的英雄,一个真的猛士,他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这一切,正是我们要学的。

唯有真实的苦难,才能驱除罗曼蒂克式幻想的苦难;唯有克服苦难的悲剧,才能帮助我们担当起命运的磨难。遭受坎坷命运的人所具备的自强不息和从容豁达,让我们在并非一帆风顺的人生道路上越走越勇,做命运真正的主宰者。在苦难中,我们不断磨炼自己的意志,我们的心灵才能渐渐成熟。

趁着人生的舞台尚未落幕之时,你愿意让上帝来编织人生的梦想吗?用你强有力的双手,“死死扼住命运的咽喉吧”!

音乐神童莫扎特

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Wolfgamg Amadeus Mozart,1756—1791)的音乐家喻户晓,拨动着亿万人的心弦,乐评家们评价为“清丽而富有诗意,具有天籁般的魅力”。他不仅是古典主义音乐的杰出大师,更是人类历史上极为罕见的音乐天才,有“音乐神童”的美誉。他短暂的一生为世人留下了极其宝贵和丰富的音乐遗产。

莫扎特于1756年出生在奥地利维也纳附近一个叫萨尔茨堡的小城,父亲奥波德是萨尔茨堡大主教乐队的小提琴手。幼年的莫扎特就显露出超人才华被誉为世界上少有的音乐“神童”。

据说莫扎特3岁时便能在父亲教姐姐弹琴时在旁边指指点点,表现出了对音乐的浓厚兴趣。4岁的小莫扎特开始跟父亲学钢琴,还经常向家人或来客主动地表演弹奏一曲,他甚至还不会念信写信的时候,就已经能读写作曲了。莫扎特5岁时就弹得一手好钢琴了,他能操一把小提琴与父亲及朋友一起,凭直接视谱,将6支三重奏曲演奏下来。此时刚学一年钢琴的莫扎特便会自己创作各种小曲子了,萨尔茨堡这个小城市里人们都知道奥波德家有一个音乐小天才。他6岁以后的音乐作品就已独具一格,人们只需根据开头几个小节,就可以断定是莫扎特的作品,而不是其他人的。优美高雅、信心十足、生气勃勃、结构严谨、豪迈奔放,是这位音乐神童作品的独特艺术风格。

莫扎特的父亲发现儿子的确在音乐方面具有才华,为了让莫扎特开阔眼界,便带着6岁的莫扎特和他姐姐周游德、奥、法、英、意等各国,开始了长达10年的旅行演出。他们所到之处都赢得了热烈的掌声,尤其是莫扎特的表演常常让观众听得入迷。“太美了,简直是太美了!”“再来一曲,再来一曲!”在观众的欢呼声中,莫扎特常常要加演好多曲子,观众仍然不肯离去。8岁的莫扎特在英国演奏时,遇到了音乐大师巴赫,巴赫非常喜欢这位音乐天才,于是亲自指导他演奏和作曲。这一年,莫扎特写了三首交响乐和几首奏鸣曲。

据说莫扎特在罗马教皇的音乐厅里听到《圣经》里的一首圣歌《主啊,怜悯我们吧》,这是一首非常珍贵的乐谱,是一首从不外传的珍藏品,违者开除教籍。但是,莫扎特听了一遍以后,便能把这首曲子演奏下来了,他甚至凭着记忆将曲子完整地写了下来,而且只错了3个音符。从此,这首“绝密的圣歌”再也没有什么神秘性了。教皇知道此事后,被他的才华所折服,不但没有责怪他,还赐给他一个“金距轮”奖章。

莫扎特的父亲花费10年的时间带着莫扎特在各国游历演出,有他自己的用意,那就是:一方面希望通过巡回演奏展示莫扎特惊人的天赋,以便获得皇家的赏识,赐予莫扎特一官半职;另一方面也希望通过周游列国,让莫扎特广泛接触各国作曲家和演奏家,从他们身上及他们的作品中,吸收新的作曲风格和各种音乐形式。这10年的旅行演奏,虽然让莫扎特闻名遐迩,并在作曲上日臻成熟,但并没有为他带来实质性的功名利禄,也并未改善莫扎特一家原本不富裕的经济状况,在旅行途中还曾遭遇一些挫折与阻挠。纵然一切不如人意,成年之前的莫扎特在父亲的全权安排和庇护下,在他父亲的恩主史拉顿巴赫大主教宽厚的支持下,生活可以说是无忧无虑,绚烂多彩,充满着对新奇事物的刺激与求知成长的快乐。在这期间,莫扎特将各国的音乐风格消化吸收,加以整合,逐渐形成自己个人的风格。

在鲜花、掌声和欢呼的背后,是艰苦的劳动、苛刻的条件和可怕的考验。为了金钱与荣誉,列奥波尔德要求小莫扎特无论旅途多么劳累,都必须随时可以当众演。为了宣扬儿子的天才,他让莫扎特必须满足听众突如奇来、异想天开的种种刁难性提议,如:当场视奏从未接触过的技巧艰深的乐曲;按照听众临时设想的几个低音即兴作曲,并根据指定的调性当即演奏;用多条手帕将键盘全部蒙住而不影响弹琴;在一场音乐会上从头至尾全部演奏自己的作品,等等。并且,这样的演出几乎每每长达四五个小时之久。

1772年,16岁的莫扎特终于结束了长达10年之久的漫游生活,回到自己的家乡萨尔斯堡,在大主教的宫廷乐队里担任首席乐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