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犹太富翁的教子课
7147700000012

第12章 犹太家庭的成长励志教育课(2)

一天,在安息日前夜,他没有挣到钱,于是,学院的门卫就不让他进去。在学习知识的驱使下,他爬到教室的房顶上,把头紧紧贴在冰冷的屋顶上,透过玻璃屏息倾听智者施玛和阿弗塔扬讲课。在他趴在房顶上的时候,大雪飞扬,不一会儿,就将他覆盖起来,但他听得非常入迷,终夜没有挪动一下位置。

第二天清晨,施玛对阿弗塔扬说:“兄弟,这间屋子每天都很亮,但今天却有些暗,外面是不是阴天了?”

他们抬头向上看,发现屋顶有一个人型的物体,于是,他们爬到房顶,发现了被大雪覆盖几乎冻死的希莱尔。他们把他背下来,给他洗澡并涂油,然后把他放到了火炉旁边。

两位圣人说:“这个人亵渎安息日的行为是值得的,上帝保估他。”

《塔木德》中有这样一些话:

“对于像孩子那样学习的人,我们把他比做什么呢?就像用墨水在新鲜洁净的纸上书写。”

“但对于像老人那样学习的人,我们把他比做什么呢?就像用墨水在破旧不堪的纸上书写。”

“世界只为了学童们的呼吸而持久存在。”

“学童们决不能忽视他们的学业,即便是为了建筑神庙也不行。”

“没有学童的城市终将衰败。”

只要是活着,犹太人总是不停地学习,因为对犹太人来说,学习是一种神圣的使命。犹太人认为到达天国以前,人必须要不断地学习,即使是一位最伟大的拉比,也不例外。学问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所有的犹太人一向秉持着这样一种观念:肯学习的人比知识丰富的人更伟大。

把孩子的话听完再说

当孩子跟父母说话时,父母要尽可能放下手中的活,听孩子说话。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觉得父母很在意他说话,感到自己受到尊重和鼓励,也就更愿意向父母说出自己的内心感受了。

在家庭教育中,有一些孩子兴冲冲地想跟父母说一些事,但父母总是忙着手中的事,不顾孩子想说什么就武断地打断孩子的话。有的父母在惩罚孩子时,根本不想听孩子要说什么,也不想去了解事情的根源。

如果这样下去,亲子之间的沟通就会发生问题。

如何来克服这个问题呢?一位犹太家长认为,作为父母首先要做到的是:当孩子跟父母说话时,父母要尽可能放下手中的活,听孩子说话。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觉得父母很在意他说话,感到自己受到尊重和鼓励,也就更愿意向父母说出自己的内心感受了。如果和孩子形成这样的良性循环,孩子也就不会向父母隐瞒什么了。

作为称职的父母,在听孩子的谈话中,不但要努力听进去,而且还要思考,能从孩子的谈话中发现孩子谈话中的闪光点。对不好的加以指正,对好的加以真诚的赞扬。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要用平等与欣赏的态度与孩子讨论。

在与孩子的交谈中,如果孩子指出父母的缺点,父母应该谦虚地接受,并表示感谢;或者向孩子解释自己为什么会有这种缺点。甚至可以真诚地请孩子帮助自己改正缺点。

在与孩子的交谈中,如果孩子主动把自己犯的错误、接受的批评告诉了父母,父母应该首先表扬孩子的勇敢精神和真诚态度,对孩子这种直面现实的行为表示肯定。接下来可以和孩子一起进一步分析他面临的问题,包括原因、克服的措施,甚至于可以进一步讨论如果不改正缺点和错误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让孩子加深对问题的认识,增强改正缺点的决心。

在与孩子的交谈中,不少父母都认为孩子不会说出什么有意义的事情。这种认识是不对的,一个孩子有他的经历就会有他自己的思想。虽然孩子很小,可是他们也有得到尊重与爱的需要。因为孩子弱小,一切都要靠成人帮助,因此往往显得特别的无助,这也就更加需要父母的关心和爱护。

如果作为父母只顾自己感情的需要,不顾孩子的心理的需要,把自己的意志加在孩子的头上,强迫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这样只能让孩子更加孤独。如果父母仔细倾听孩子的诉说并回答孩子的问题,不但可以加深亲子关系,还可以加强孩子的信赖感和安全感。

孩子成功来源于父母夸奖

如果父母对孩子的成绩视而不见,只是一味地指责孩子,孩子可能会认为自己做什么都不行,在孩子心里父母的要求永远也达不到,这就会使孩子非常沮丧,以致于完全放弃努力。

犹太智者朱西蒙特认为:鼓励孩子的真正意义在于父母对孩子的宽容,而这类宽容的直接表现是多给孩子一次机会。

在我们周围,不是有很多人抱怨自己没有获得成功机会吗?既然成年人都这样渴望机会,那么孩子也一定需要。

教育博士塞德兹认为,使孩子成为天才的办法就是对孩子说:你真棒!

塞德兹博士七岁的孩子学骑单车时,一开始怎么也学不会,而且摔得浑身是伤。连孩子的妈妈也不忍心孩子再学下去了。只有他坚持认为孩子可以学会,并不断地鼓励孩子说:“爸爸相信你,你一定能学会,你是一个非常棒的孩子,只要再坚持就能学会。”果然,没过多久,孩子就学会了骑车。

有些父母常常忽视孩子自身的特点和心理感受,不问什么理由随意打骂孩子,这样很容易挫伤孩子的自尊心。相反,如果父母对孩子不断地鼓励,就会让孩子得到一种成就感。这是每一个做父母的应时刻关注的,也是时刻所要注意的。

在生活中有很多孩子在经过父母的无数次打击之后,便不再按照父母所希望的方向去努力,反而用反抗的心理逆向而行。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孩子从未得到过父母有效或恰当的鼓励,这样就导致了孩子自暴自弃,自贬自卑,认为自己做不出有价值的贡献,干脆就惹事生非弄出一些麻烦来,以期得到别人的注意。

孩子的自信,是在一次次成功的行动中培养起来的。因此,要尽量让孩子自己去探索,让孩子自己去搞懂自己不明白的事,让孩子自己去做自己想做的事,这样就能让孩子满足自己的成就,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在很多家庭中,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诗书满腹的才子,不停地向孩子灌输各种各样的知识,殊不知这种灌输对孩子的信心有很大的束缚作用。父母经常低估了孩子的学习与自我观察能力。只要父母们留心就可以发现,自己的孩子有时有出人意料的聪明之举,这是因为孩子的思路开阔,对事物有惊人的理解与洞察能力,没有任何观点的束缚,很多见解超过了成年人。

在生活中,父母忽略了孩子这一点,无心去思考孩子的意见。当他们迫使孩子接受自己观点的时候,孩子们积极去探索世界奥秘的信心遭受了粗暴的打击。

作为父母,应当细心观察自己的孩子在哪些地方取得了进步,并对孩子这种进步进行适当的表扬与肯定。有的父母见到孩子做了一件不错的事也缄口不言,从不夸奖孩子,怕助长孩子的傲气,其实不然。作为父母为什么不为孩子的进步而感到骄傲呢?

父母在表扬孩子时既要注意用温和平静的口吻,把话讲清楚,让孩子有一种亲切感,又要用充满鼓励的眼神,让孩子从你的眼中看出你对他的嘉许。

父母指出孩子的不足时,也要采用适当的方式。最好先肯定孩子的成绩,然后再进一步指导孩子怎么做。如果父母对孩子的成绩视而不见,只是一味地指责孩子,孩子可能会认为自己做什么都不行,在孩子心里父母的要求永远也达不到,这就会使孩子非常沮丧,以致于完全放弃努力。

很多教育家的理论证明,每个人都有成就感与自尊感的需要,每个孩子也不例外地渴望获得他人的认可与肯定。对孩子进行鼓励之所以能够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这是因为符合孩子喜欢成功、喜欢鼓励的心理特点,它可以成为一个孩子成功的动力。

孩子的成功来源于父母的夸奖。孩子需要成功,也需要夸奖与鼓励。父母如果希望孩子成才,首先要为孩子创造机会让孩子尝到成功的欢乐。在每个孩子身上都有某方面的优点,如果父母善于发现和肯定,就会使孩子更加自信,更有热情,更加努力,这是一个良性的循环。

相信就能做到任何事

一个星期六的下午,斯帕克急匆匆地回到家,准备把院子里的一些必须做的工作处理掉。当他正在打扫院子里的落叶时,5岁的儿子尼克走过来,拉了拉斯帕克的裤腿,“爸爸,我需要你帮我写一个牌子。我打算把我的一些石头卖掉。”

尼克一直对石头很着迷,他自己从各处搜集了许多。此外,别人也送给他一些,在他家的车库里放着满满一篮子的石头,他定期为它们清洗、分类和重新堆放。它们是他的珍宝。

过了一会儿,尼克拿着他的牌子、一只小篮子和四块最好的石头向车道尽头走去。在那里,他把石头一字儿排开,把篮子放在它们的后面,自己则在地上坐下来。斯帕克从远处注视着儿子,关注事情的发展。

大约过了半个小时,没有一个人从那里经过。斯帕克走过车道来到儿子面前,想看看他正在做什么。

“怎么样,尼克?”斯帕克问。

“很好。”他回答。

“这个篮子是做什么用的?”斯帕克问。

“放钱的。”他一本正经地回答。

“你给石头定价多少?”

“每块1美元。”尼克说。

“尼克,没有人会愿意出1美元买一块石头的。”

“不,有人愿意的!”

“尼克,我们这条街道一点也不繁华,没有什么人从这里经过,你为什么不把这些东西收起来,去玩一会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