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丘吉尔(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7145900000018

第18章 突发的一战(2)

无奈之下,丘吉尔只能交出指挥权返回英国。就在丘吉尔离开几小时后,安特卫普城的战况就发生了急剧的变化,比利时军队由于抵抗不住德国强有力的攻势,最终放弃了这座城市,与驻地的英军一起仓皇出逃,溃不成军,德军乘胜追击,混乱中联军被德军俘虏了2500人。

安特卫普城失守的消息传来,英国政府慌了手脚,连忙派兵遣将予以阻击。幸亏德国人见好就收,未作乘胜穷追。联军借此机会稍事休息,然后就地建起防御阵地,以后双方虽有交战,但战线基本没变,这种相持状态一直维系到一战结束。

调动海军新兵旅参战的事成了笑话,安特卫普的失败被议会看成是丘吉尔鲁莽行动的结果,他战前积极战备的功劳也因此被一笔抹杀了。保守党人还对丘吉尔进行了猛烈抨击。实际上,丘吉尔在安特卫普的工作至少使该城的陷落推迟了5天,这对当时这一地区的战争局势发展至关重要,但是似乎没有人看到这一点。

回到英国后,丘吉尔硬着头皮去见阿斯奎斯,客观地向首相报告了自己的战场经历以及往后的安排打算。阿斯奎斯本来对丘吉尔擅自行动感到非常愤怒,但用人之际却也不好苛责太过。至于丘吉尔再次提出的辞掉海军大臣的职务,然后去任何一个部队任指挥官的请求,首相立即给予了委婉的拒绝。

尽管丘吉尔未能如愿成为陆军指挥官,但他也并没有太多失落,因为英德之间大规模的海战即将开始,在海军部丘吉尔也有了更多的事情可做。

英德交锋

开战以来,英德海军没有爆发大规模海战,但小冲突却始终不断,既然无法到陆地战场上一展身手,丘吉尔就又把心思用到了研究海战上。

1914年10月底,海军部第一海务大臣路易斯亲王巴腾贝格成了人们争议的话题。因为路易斯亲王出身日耳曼民族,因此,人们就认为这个身居海军要职的路易斯亲王有充当叛徒的嫌疑。

英国的《环球晚报》首先披露了这一信息,并要求政府找一个英国人来接替路易斯亲王的职位,在这种情况下,亲王只好递上了辞呈。丘吉尔提议由海军上将约翰·费希尔勋爵接任这一职务。一些海军将领对此有异议,因为费希尔勋爵虽然富有才能,果敢刚毅,但却与丘吉尔一样不甘居于人下,总是喜欢自己作决策。这样一来两人很难长久地协调开展工作。海军上将韦斯特·威姆斯预言说,他俩“开始时会亲密无间,直到在谁说了算的问题上发生争执为止。这时候,他们将开始耍弄阴谋、相互攻讦”。英王乔治五世也不太满意丘吉尔的提议。他说:这样做的结果只会使这个老海军上将死得更早。而机智的丘吉尔连忙接过话茬:“陛下,我不能想象还有比这更荣耀的死法。”就这样,在丘吉尔的坚持下,10月29日这项任命得到批准。

尽管外界议论纷纷,但事实上丘吉尔与费希尔勋爵配合得还不错,至少在刚开始时是这样。丘吉尔的精力充沛与费希尔的经验丰富构成了恰到好处的互补,使海军部的工作富有成效。

英国是个四面环海的国家,海军的力量一直很强。再加上丘吉尔两年多的苦心经营,大战开始时,英国拥有无畏舰30艘,战列巡洋舰11艘,战列舰38艘,巡洋舰113艘,驱逐舰229艘,炮艇、鱼雷艇68艘,潜艇84艘,总吨位约200多万吨,是世界上最大的一支海军力量。而德国拥有无畏舰20艘,战列巡洋舰7艘,战列舰19艘,巡洋舰53艘,驱逐舰140艘,炮艇、鱼雷艇55艘,潜艇31艘,总吨位约107万多吨。它的海军力量当时居于第二位,因此在海战中双方总是各有胜负。

1914年11月2日,英国海军上将克拉道克爵士所率军舰与德国舰队遭遇。英方的舰船义老又旧,而德方的装甲巡洋舰“沙恩霍斯特号”和“格尼斯诺号”则是船坚炮利,两军交火,结果英军损失惨重,而德军毫发未损。据溃败回来的英国海军官兵反映:德国的两艘巡洋舰就像两个灵活而凶猛的怪物,我们拿它毫无办法。

丘吉尔决心报复德国军队,他要求海军尽快主动出击。费希尔立即命令:从主力舰队抽派两艘战列巡洋舰,驶入大西洋以搜寻德国的装甲巡洋舰。丘吉尔又灵机一动,责令对于这次海战争失败负有责任的作战参谋局长斯特迪,迅速率舰队出击戴罪立功。结果斯特迪没有让丘吉尔失望。在他的指挥下,英国海军终于在福克兰群岛拦住了德军的舰队,复仇的炮弹成排地发向德军舰艇,德军的“沙恩霍斯特号”和“格尼斯诺号”以及另外两艘小型军舰都被击沉,而英军却未损一兵一卒。

福兰群岛胜利的喜讯迅速传开,《晨邮报》在文章中承认:“皇家海军由于刚刚采取的引以自豪的行动,可能又会因此恢复到1914年初的成就,我们可以用同样的信心展望未来。”

1915年1月24日,英德海军在北海的多格滩水域又进行了一次激烈海战。为报福克兰岛海战失败之仇,这次德国海军出动重巡洋舰一艘,轻巡洋舰一艘,还有一个驱逐舰分队。德国扩大了战争初期在赫尔果兰北面布下的水雷区域,然后以潜艇绕开,企图诱使英舰队进入水雷区域。幸好英国舰队侦察到了德国舰队的行动计划,避开水雷区绕道前进。双方最终于多格滩海域展开激战。这次海战英国舰队仍占优势,德舰“蒲留歇”号沉没,“散得利兹”号、“毛奇”号和“特弗令格”号受创。同时,英舰“狮”号也受重创。

英军海战的胜利就像给丘吉尔注射了兴奋剂,那段时间,他昼夜都守在海军部。每到黎明即醒,他就开始处理公文和电报。有时候他喊来速记员坐在床边,而自己就一边大口吸着科伦娜牌的雪茄,一边口授机宜。丘吉尔的部下有一位名叫奥列弗的海军作战参谋,他在海军部建立了密码破译机构,多次成功地从德国无线电讯号中获取情报。此外,俄国人还向英军提供了一部德国通讯密码的复制本,这两样东西使丘吉尔尝了一些甜头,如1913年12月下旬,英国海军从无线电通讯中破译出一支德国舰队的行踪,结果英方取得了击沉德方“布卢彻尔号”战列巡视舰,重创德方1艘战列巡洋舰的胜利。

丘吉尔一直认为最好的防御就是进攻,因此当他得知士耳其也加入德国为首的同盟国一方参后,丘吉尔于11月中在战时委员会(即战争时期的帝国国防委员会)上提出进攻土耳其葛列坡利半岛的主张。在给战时委员会的有关报告中,丘吉尔这样写道:“……为了达到军事上的图谋,将付出几十万人的性命,难道除了派我们的军队去佛兰德啃铁丝网外,就没有别的可供选择的余地了吗?再者,难道海军的力量就不能对敌人施加点什么压力吗?”

英国政府最终决定对土耳其出手了,求战心切的丘吉尔兴奋不已,可是他一定没有想到等待他的是什么——一次不太顺利的海战,让丘吉尔丢掉了海军大臣的职位。

沉重打击

1915年1月2日,俄国陆军总司令尼古拉斯大公向英国政府发报求援,请求英军对土耳其采取牵制行动,以减轻俄军的压力。这样一来,战时委员会终于开始讨论进攻土耳其的问题。

丘吉尔早就考虑周详的、具有“围魏救赵”性质的、进攻达达尼尔海峡的葛列坡利半岛作战计划正好派上了用场。作战计划的主要内容和意图是:英海军在北海沿岸对德国发动强烈攻势,以封锁德国各海港的出口,随后袭击石勒苏益格和荷尔斯泰国,以打通波罗的海通道,开辟向俄国提供援助的供应线。这样做首先就必须占领葛列坡利半岛,但鉴于该岛很难攻下,因而可以从欧洲阵地的另一边进军达达尼尔海峡,打开马尔马拉海的通道,与俄国人联合,从南北两面同时进攻德土联军。

1915年1月13日,战时委员会基本上同意了丘吉尔只用海军占领达达尼尔海峡的方案,责成海军部“为2月份海军远征作好准备,攻袭与占领葛列坡利半岛,其目标是君士坦丁堡”。丘吉尔领导海军部开展了积极的准备工作。但就在此时,海军上将费希尔与丘吉尔开始闹起了矛盾。

费希尔将军对这一计划持反对意见。他的顾虑是:这次海军单独行动,是史无前例的,因此也就要冒很大的风险。另外英国海军的首要目标应是北海,在那里迟早要同德国海军进行决定性的较量,若派大批舰艇去达达尼尔海峡则势必分散兵力。大批军舰远赴地中海,也将给英国本土的安全带来危险。而且当时英国的陆军对这一行动支持不力,更加降低了计划的成功率。老实说,费希尔将军的顾虑不无道理,只是当时一心求战的丘吉尔对费希尔的谏言根本听不进去。

在战时委员会里,费希尔的异议和抱怨没人理会,首相阿斯奎斯也支持丘吉尔的计划,他对费希尔说:“我是仲裁人,我听取了温斯顿·丘吉尔先生的陈述,我也听了您的意见,现在我将作出我的决定……,进攻达达尼尔的事将继续进行下去。”费希尔于是在会议中途愤然离场,以示抗议。陆军部最初也不同意这项计划,几次争吵之后,城府很深的陆军大臣基奇纳,终于同意派出陆军第29师来加强远征军,他虽然勉强同意了这一计划,但对陆军前去远征也不很积极。就这样,以这次会议为开端,暴露出英国军队涣散、混乱,陆、海军将领之间互不协调的弱点。这些弱点在后来的军事行动中都表现出来了。

英王乔治五世在火炮掩体中性情急躁的丘吉尔在一开始就犯了错误:在海陆两军的将领们对这次作战计划存有疑虑时,在陆军大臣尚未派出远征军时,他就迫不及待地下达了向达达尼尔海峡附近集结的命令。当英军舰队直指土耳其的葛列坡利半岛时,土耳其对英国人的行动还感到有点莫名其妙,根本没察觉到英军的真正意图。土耳其人的粗心大意,更坚定了丘吉尔的快速出击的决心。

1914年2月19日,葛列坡利半岛之战正式开始。英法军舰组成的舰队向达达尼尔海峡周围的工事展开了猛烈炮击。一发发炮弹伴着一阵阵惊天动地的巨响,从军舰上发出,呼啸着飞向达达尼尔海峡两岸的阵地。不久,各种好消息如雪片般飞向海军部:

“我军冲破敌人防御,顺利进入海峡深处!”

“我军已夺取土耳其多处要塞!”

丘吉尔非常高兴,他步履匆匆地往来于白厅与威斯敏斯特的议会大厅之间,把这些好消息告诉内阁大臣和议员们。丘吉尔甚至在议会中预言:“我们在达达尼尔的进攻胜利在望!”

但是情况却并非如丘吉尔预想的那么顺利。从开战到3月初,联军的进展尚算顺利,海峡入口处的一些炮位都已摧毁,但由于气候条件连日不佳,攻势未能持续。

而且很快丘吉尔就开始遇到麻烦了。英国地中海舰队司令S·H·卡尔顿海军中将,指挥不力,行动迟缓,但他却埋怨舰艇不够。接着又于3月15日因病辞职。丘吉尔被迫临场换人,让海军少将J·N·德罗贝克取代卡尔顿指挥这次行动。

3月18日,英法联军再次猛烈轰击土耳其要塞,压得对方几乎无法还击。眼看胜利在望,但军舰向前行驶时突然触雷,三艘大舰沉没,四艘失去了战斗力,几分钟内联军军力损失过半。德罗贝克大为惊恐,认为必须待扫净水雷,补充军舰,调来陆军之后,才能继续作战。虽然丘吉尔坚决要求德罗贝克立即继续军事行动,不能停顿,但是费希尔及其他海军将领都拒绝干预前线指挥官的决定,因而军事行动暂时停止了。

接下来的日子里,丘吉尔所面临的情况更使人郁闷:

陆军第29师迟迟未按原计划前往达达尼尔海峡。原来,基奇纳将军此时认为西线战场可能需要紧急支援,把原定加强远征军的第二十九师扣住不放。丘吉尔为此极为恼火,几经交涉仍无结果,最后只得到战时委员会提出强烈抗议。最后基奇纳终于同意放行第二十九师了,但备用的运兵船队此时又已改派他用了。结果该师直到4月中旬尚未开赴达达尼尔海峡,贻误了军机。

而就在英军停战的几个星期里,土耳其人获得了宝贵的喘息时机,他们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来加强葛列坡利半岛的防御。德国人也尽一切可能帮助土耳其人,不但给土耳其送去了军火,还派遣了一位经验丰富的德国指挥官指挥作战。这就给英国陆军的进攻带来了困难。

汇集了更多的兵力后,协约国联军于4月25日重新向达达尼尔海峡发起猛烈进攻,陆军大臣亲自指挥了这次行动。联军在强大炮火轰击土耳其工事半小时后,草率地发起登陆进攻,没想到占据制高点的敌人大部分没死。联军暴露在毫无遮挡的岸上和登陆艇上,无任何还击之力,几乎都惨死在土耳其人的枪口之下。经历这样惨重的伤亡后,局势陷入僵持状态。1915年11月,联军全部撤出葛列坡利半岛,此次战役以联军战死、病死、受伤、被俘4.33万人而告终。

达达尼尔海战的失败和众多英国军士的丧生,令丘吉尔饱受批评。虽然海、陆军无法协调一致才是导致失利的主要原因。但是作为海军大臣,这次海战失败的责任,当然只能落在丘吉尔的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