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国民族团结考察报告
7144600000078

第78章 青海民族团结考察报告(13)

作为一名藏学工作者和学术带头人,为了继承和发挥藏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使世界藏学工作者正确了解和掌握藏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在工作和教学之余,潜心研究,在国家级刊物《中国藏学》和核心期刊《西藏研究》等刊物上共发表论文、译文等50余篇,合作出版专著7部,主编一部,引起藏学界的关注,并给予较高的评价。他不仅在藏学方面具有较高的造诣和研究水平,而且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和研究方面也具有较高的理论素养和独到的见解,他在核心期刊上发表的两篇论文,一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复印,另一篇被武汉当代领导者管理学丛书编委会选入《管理英才文集》一书。理论成果受到同行们的充分肯定,并多次获科研成果奖。同时,由他和其他同志申报的国家课题《藏族寺院经济发展战略研究》已获国家教委批准。在他的带领下,全系大兴科学研究和学术活动之风,全系出版专著8部,发表论文100余篇,特别是由他主编并由中央民族出版社出版的《藏学研究论丛》,得到了省委副书记桑结加同志的好评,并欣然作序。在教学过程中他要求广大教师在思想上做到“三自”(自我教育、自主学习、自觉实施素质教育)、品行上做到“三高”(品质高尚、修养高深、仪表高雅)、事业上做到“三爱”(爱事业、爱学校、爱学生)、业务上做到“三能”(能上好课、能搞科研、能出教学效果)。使每一个教师努力成为先进思想的传播者、科学技术的开拓者、“四有”新人的培育者和优秀精神产品的生产者。涌现出了一些师德标兵、优秀教师和学术骨干。

凡此等等,一曲曲民族团结的乐章,组成了当代青海民族团结的交响乐。

四、青海民族团结原因分析

当代青海的民族团结之所以能出现“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认同和整合状态,究其原因从历史上来说,今天青海的民族团结是“昨天”和“前天”青海各民族在长期互动中碰撞、磨合、认同、整合的历史结果,对此前已有论述,此不赘述。在此要分析的是今天青海民族团结的原因。依笔者对青海的考察和了解,把青海的民族团结放在整个中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大背景下去考察,当代青海民族团结的原因主要是:

1.发展促团结

发展是硬道理。青海作为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多民族省,要实现和巩固民族团结,经济的发展起了基础的作用,据青海省2002年第十次党代会前统计的材料披露,改革开放以来,青海的国民经济保持快速发展,综合经济实力逐年增强。全省国内生产总值1996年为183.57亿元,1997年为202.05亿元,1998年为220.16亿元,1999年为238.39亿元,2000年为268.59亿元,2001年总量达到了300.83亿元。2001年比1996年增长了约63.87%。固定资产投资加大,基础设施、生态建设、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迅速发展。1996年全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只有77.66亿元,2001年达到201.6亿元,比1996年增长了159.6%。公路建设投资增长迅速,1998至2000年三年内,全省新增公路通车里程1039公里,新增公路桥梁250座,新建高级次高级路面1000多公里。青藏铁路格拉段、百万吨钾肥工程、公伯峡水电站、平马高速公路、西湟一级公路等一批重点项目相继开工,小城镇建设积极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有了新的进展。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形成,城乡居民收入逐年增加。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和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金按时足额发放,社会化发放率在2001年达到了97%,实现了“两个确保”。1996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收入3566元,农牧民纯收入1172元。200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收入达到了5853.7元和1610.9元。

在此,我们还可以以对青海民族团结影响最大的畜牧业的发展为例,2001年,青海畜牧业生产取得改革开放以来的最好成绩:全省共育活各类草食仔畜656.91万头(只),仔畜成活率达89.07%,成畜死亡率控制在2.59%,牲畜总增数达602.86万头(只),总增率达28.94%,成为20多年以来牲畜总增最多的一年。由于畜牧业的稳定发展和效益的不断提高,近五年来,全省主要畜产品产量持续稳定递增。2001年全省肉类总产量达22.07万吨,较上年增长5.94%,其中牛肉产量为6.99万吨,羊肉产量为7.63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10.14%和8.94%;牛奶产量21.65万吨,增长5.04%,绵羊毛产量1.58万吨,增长1.2%。全省牲畜总增率、出栏率和商品率比“九五”期间的年平均数分别增长6.15、2.85和3.85个百分点。主要畜产品产量持续增长,畜牧业增产增效和持续稳定发展,有力地拉动了第一产业,2001年农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5.79%。

农牧民在发展效益畜牧业中得到了更多的实惠。农牧民家庭收入中的牧业收入比重逐年提高,使农牧民人均纯收入逐年增加,2001年全省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610.9元,比上年增长了8.07%;比1997年增长21.9%。农牧民家庭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目前,大批牧户在定居的基础上实现了围栏、畜棚和饲草基地“四配套”,部分牧户实现了包括水、电、路在内的多项综合配套。家用电器、时尚家具、现代交通工具等开始进入普通牧民家庭,农牧民衣、食、住、行等发生了很大的转变。青统:《我省畜牧业走上持续发展康庄道》.《青海日报》.2002年4月18日。为什么许多民族团结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多出在牧区?从青海畜牧业的发展中不难找到“发展促团结”的答案。

2.制度保团结

现代政治的发展已经证明:制度对社会进程,对人们行为方式的影响是巨大的,它甚至比人们一般所认为典籍的影响深刻、广泛、长远得多。因为它对社会的影响是整体性、长远性、战略性的。当代青海的民族团结之所以能不断发展,其中一个战略性的原因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全面贯彻执行。

青海解放后,党和政府就根据藏族在青海聚居和分布的情况,即全省共有藏族1134236人000年统计),占全省人口21.89%,早于1951年12月25日成立了玉树藏族自治州;1953年12月6日成立了海南藏族自治州、12月22日成立了黄南藏族自治州、12月31日成立了海北藏族自治州;1954年1月1日成立了果洛藏族自治州等5个藏族自治州,最大限度地保证了青海藏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享受和行使自治权。与此同时,又根据蒙古族与藏族在海西交错杂居的情况,于1954年1月25日成立了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使得蒙古族和藏族平等地享受和行使自治权,大大有利于蒙古族和藏族关系的协调。

党和政府根据土族作为青海的世居民族,虽然人口仅199470人000年统计),仅占全省人口的3.85%,但为了保障土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权利,早于1954年2月17日成立了互助土族自治县。此后,又根据土族与回族杂居的情况,于1986年6月27日成立了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7月10日成立了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使得回族与土族平等地享受和行使自治权,大大有利于回族与土族关系的协调。

同样,党和政府根据撒拉族作为青海的世居民族,虽然人口比土族还要少,仅95815人000年统计),占全省总人口的1.85%,但为了保障撒拉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权利,也早于1954年3月1日成立了循化撒拉族自治县。

此外,党和政府又根据回族和蒙古族在某些地方聚居的情况,也早于1953年12月19日成立了门源回族自治县,1954年3月1日成立了化隆回族自治县;1954年10月16日成立了河南蒙古族自治县,使得门源、化隆的回族和河南的蒙古族也充分享受到了民族区域自治的权利。

这样,加上34个分布在湟中、化隆、乐都、平安、海晏、门源、大通、民和、互助、湟源、贵德、循化的民族乡,构成了青海少数民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制度网络,这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根据宪法和自治法的规定,各自治州、自治县和民族乡人民政府的州长、县长、乡长都由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与此同时,民族自治地方人民政府所属工作部门的干部也尽量配备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和其他少数民族的公民。在这种法律和制度的规定下,青海省各级党委和政府通过不同途径,培养了一大批少数民族的干部,从而使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少数民族有能力贯彻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法。

正是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保障下,青海省于1987年7月颁布实施了《青海省人民政府贯彻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若干试行规定》,各自治州、县依据民族区域自治法和青海省的若干试行规定,结合当地实际,相继制定了自治条例。截至2002年1月为止,全省共制定民族法规78件。省人大常委会还制定和颁布了涉及民族、宗教问题的地方性法规,这些地方性法规、条例的制定和实施标志着青海省以宪法为基础,以民族区域自治法为主干的民族宗教法规体系已基本形成。

正是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保障下,青海省在经济建设和社会活动中,各自治州、县都以民族区域自治法和自治条例的原则为指导,不仅维护了本地区的各种利益,保障了少数民族平等的地位和权利,而且帮助各民族自治地方加速发展经济,努力发展民族自治地方的文化教育和医疗卫生事业。到2001年全省民族自治地方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47.17亿元,比上年增长59.56亿元,比1984年增长八九倍,民族自治地方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建成了包括电力、煤炭、化工、轻纺、食品、建材、机械、有色金属和具有高原特色的农畜产品加工等一大批企业。能源、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快速发展。初步形成了以5条国道为主干、28条省道为骨架、300多条县乡道路为支脉的公路运输网络,省会西宁至5个州(地)和16个县的公路路面黑色化。邮电通信业得到了飞速发展,全省民族自治地方县以上城镇全部进入全国自动交换网。人民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提高,民族地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2001年达到1490.49元,比1984年增长5.83倍。民族教育、文化、卫生事业大大发展,到目前,全省民族地区有19个县(市区、行委)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8个县基本普及了初等义务教育,省专设各级各类民族学校1595所,占全省普通学校总数的40%。全省民族地区共有卫生机构706个,有藏(蒙)医院28家,藏医门诊和藏医科38个。魏兴国:《我省全力贯彻〈民族区域自治法〉》,载《青海日报》,2002年1月16日。

由此可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青海民族团结的有效保障。

3.教育育团结

教育在青海民族团结中起了不可替代的独到作用。人类学的理论告诉我们教育是文化的一种生命机制,其本身就具有文化的特征。正是在教育作用下,文化才得以产生,得以保存积淀,得以弘扬、创造、发展,其不仅是获得知识的过程,也是文化的过程。这就是说教育具有传递、转变和改造三大功能。冯增俊:《教育人类学》,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1年,190页。因此,教育对于培育人们树立民族团结的理念有着不可替代的独到作用。

青海省各级党委和政府一直重视民族教育,实行了“政策倾斜、优先发展、切实加强”的方针,把发展民族教育,培养具有爱国主义思想的全面发展的少数民族干部和各类专业人才摆在突出的地位,到2002年4月为止,青海全省共有民族学校1222所,占全省普通学校总数的21%。其中民族高校1所,民族中专7所,民族中学61所,民族小学1141所,各类寄宿制中小学397所。全省在校少数民族学生总数达34.3万人。全省已有8个县(市)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8个县普及了初等义务教育;18个纯牧业县中14个县普及了“三年”或“四年”义务教育。全省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5.39%,其中少数民族学龄儿童入学率为92.08%。同时,民族地区的扫盲工作也取得较快发展,全省青壮年文盲率下降到10%左右。在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方面,坚持“先办班、后办校、先试点、后推广”的原则,在民族地区办起中等职业学校15所,9所中学附设了职业技术班。为加快培养少数民族高中级人才,利用普通大中专院校师资和设备等方面的优势举办民族班,共举办民族班175个班(次),累计招生7792人,毕业生5085人,在校生2426人。加大教育投资,努力地改善办学条件,其中,国家在青海省实施的世行贷款“贫三”项目总投资9960万元,目前已完成投资7929万元,改建、扩建、新建校舍11.58万平方米;国家扶持青南地区教育发展项目总投资2810万元,国家教育扶贫工程总投资2000余万元;1998年起在全省27个贫困县已开工建设287个项目的义务教育工程,建筑面积1518万平方米;香港邵氏影业集团董事长邵逸夫先生先后为青海省教育捐资2170万港元,加上省上配套资金3454万元,为43所学校修建了多功能教学楼。目前在全省实施的还有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项目、加强贫困地区女童教育项目、法国非政府组织援助藏区成人教育等外资项目。民族师资队伍不断壮大,截至2000年底,全省少数民族教师达到13816人,占全省教师总数的28.6%。青海省承担着藏、青、川、甘、滇五省(区)九年义务教育藏文教材及高中藏文教材的编译任务。五年来编译义务教育教材373种,出版315种。目前,全省用民族语文授课的学校达868所,占民族中小学总数的42%,在校生10万余人。洛桑才让:《我省民族教育取得丰硕成果》,载《青海日报》2002年4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