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国民族团结考察报告
7144600000046

第46章 广西民族团结考察报告(5)

当壮族定居盘谷后,汉族亦迁入盘谷。这一先一后,为了土地不可避免地会发生矛盾、纠纷和冲突。故至今在盘谷还流传的汉族迁入盘谷时从壮族人手中巧夺地盘的故事。这个故事叫《盘八围争地》:

相传在盘八围居住的围姓之族有60多户人家,且人丁兴旺,家势不凡,是当时当地最有势力的一支壮族。他们拥有山脚下大片的良田、土地。是当地占地最多的一个村子。

后来有汉族人袁氏入居盘谷,袁氏只因后到盘谷,发现好田地已不多,但袁氏祖上是在朝为官的,后来经商做生意有些钱财,故动了买田置地的念头。袁老太爷也看上了盘八围的良田土地,即与盘八围协商买地。盘八围答应卖一部分田地给他,双方就此写下了地契。就在这段时间里,双方往来甚好。袁老太爷将一女儿嫁给了盘八围人家当媳妇。在媳妇过门后的三朝回门时,袁氏媳妇将公公所藏的地契偷偷带回到娘家,袁老太爷即将地契所写的“山不连田”一改为“山下连田”。就这样将盘八围寨子的所有田地全都占了下来。“围”姓全族不服而与袁氏打下了一场争地官司,但最后的结果是以围氏证据不足而败诉。围氏族人为此入狱的入狱,死的死,逃的逃,据说当时因吃官司逃往新加坡围氏人的后裔,现在尚有健在的。仅剩下三户围姓留在盘八寨,后因家族势力荡然无存,只得将“围”姓改为“韦”。说起壮族“韦”姓的来历,此一说“围”改“韦”,当是壮族“韦”姓之来历中的一个新说法。“韦”姓之“韦”来源最多的一说当是前述“韩信”后代说,还有一说,见盘谷《韦氏宗谱》记载:我之韦姓来源是在夏朝,少康帝时(约公元前21至前16世纪)封大彭之孙元哲子豕韦国[今河南省滑县东南]为诸侯,后被商汤所灭,其公族子孙则以国名为姓,“豕韦”后简化成“韦”,奉无哲为始祖,这是正统韦姓。实际上是“汉尊土卑”的又一个翻版。

这种民族关系恶性发展的趋势反映了封建时代封建统治者“以夷治夷”手段的残酷,也反映了大汉族主义势力对少数民族欺压手段的卑鄙。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建立了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经过解放50年半个世纪的互动,贺州壮、汉、瑶三大民族交流了文化,交流了思想和情感,沟通了心理,仍以盘谷村壮汉互动的磨合为例,昔日为汉族骗取壮族的土地而结了冤的盘谷村壮、汉两族的后代,坐在一起一边向我们坦荡地讲述着《盘八围争地》的故事,一边向我们详细地介绍盘谷村壮汉互动磨合的生动情况,表现得极为悠然、融洽。而我们在考察都江村时,与我们一起吃饭的都江人有瑶族、壮族、客家人,大家在席间说说笑笑,时而讲普通话,时而讲桂柳话,时而讲客家话,时而讲瑶话,彼此间称兄道弟,直至深夜方散。贺州的民族关系走向了从磨合到整合的良性发展趋势。

汉、壮、瑶族服饰互动的磨合

早时壮族是有自己的民族服饰的,现在只有老年妇女将原先具有壮族特色的服饰珍藏在箱底,平常已看不见有人穿戴了。据被调查对象50岁以上的人都说,以前他们小的时候还看见大人们穿过,裤子就是自织机制作的宽脚大裆长裤、白布作裤头,男女一样。男性穿短对襟,布扣衣服,有些穿长衫,女性衣服亦粗布对襟,不过衣服门襟及下脚边滚绣花花边。自20世纪50~60年代后壮族与汉族已不能从服饰上区分了,不论男女老幼都与汉族穿戴一样,所以许多壮族人都说:“我们已经汉化了。”

瑶族的情况如何呢?现在盘谷及附近明梅村的土瑶看上去虽然保留自己的本族特色服饰。不过只要你仔细观察一下,他们也在悄悄地接受了一些汉族服饰文化,至少可以说受到了汉族服饰文化的冲击了。土瑶服饰是这样的,妇女剃光头,戴桐木皮制作的罗斗状圆形帽,以白纸染成黄或绿色贴于帽的外沿,油光油亮,再用黑色画上一条条竖线,之后糊盖上透明的玻璃纸以保护,在阳光辉映下闪闪发光。帽顶上叠沓覆盖10至20条对折毛巾,毛巾上用色彩书写有情歌或字作装饰;用红、黄、青色3种毛线从帽顶沿两侧直捆下巴系稳。节日或参加婚礼时帽顶覆盖的毛巾更多,并垂吊珠子十余串。穿青布长袍,长至脚踝,无腰身,分三片,前后襟两侧开岔,直至腰带处。无扣,用青带束腰,束腰后成前后两大片,前襟下端左右角折叠掖于腰带中,形成三角形前襟。不着长裤,只穿裤边绣有几何图案的短裤衩,小腿裹毛巾,大腿裸露。现有部分女青年改穿西装衣裤。土瑶男子一般用3至4条毛巾裹头,参加婚礼时增至十条左右,上穿四个口袋的对襟布扣短衫,短衫长仅一尺二寸左右,只露肚脐,下摆肥大前翘,一蓝一白搭配,白里蓝外,下穿裤管口径1.4尺的长裤。在参加婚礼等集体活动时,胸前垂珠数十串,重达十余斤。

但现在大凡到盘谷赶圩都可发现土瑶的服饰已隐约露出一些现代的气息,不论男男女女的瑶胞脚上都已换上了解放鞋,有些还穿上了百货大楼买的新式布鞋,夏天也有穿塑料凉鞋的。不时也可发现部分青年瑶妹们穿上了西装长裤。最突出的在土瑶妇女的青布长袍里都露出了棉毛衫衣领或五颜六色的确凉衬衣领子。在盘谷墟市上开了一家门面做小百货生意的明梅村土瑶妇女索性一身的汉族打扮。要不是盘谷村书记作介绍哪里认得出她是土瑶同胞呢!

民族服饰虽然有崇宗敬祖,强调礼仪伦常,求吉求利,区别身份等级,甚至可以成为某种政治观念的载体的功能,但是服饰最重要的功能还是作为各民族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凝结起来的属于各民族独有的心理状态的视觉符号,从而成为表现民族自我意识的一种标志。它往往和一个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史紧密联系,体现着民族整体的心理和传统,传递给人们的信息是强调同一民族之间的内聚性和认同心理,在这种民族标志性层次上互动磨合到壮族与汉族已不能从服饰上加以区分,可见磨合的广度和深度已非同一般了。

汉、壮、瑶族节日风俗互动的磨合

春节是盘谷壮汉两族双方都过的喜庆大节日。过去盘谷的壮族人有在春节里舞香龙祈丰年的习俗。用竹子扎龙骨架,用稻草扎龙身,用五彩纸糊在稻草上,做一个逼真、威武的龙头,一条活灵活现的五彩草龙就做成了。舞龙时,抬着草龙到各村寨沿各家门口起舞,每到一家门前放慢节拍,户主就将早准备好的一扎扎点燃的香往龙身上插,几个寨子这么舞下来,一条五彩草龙就变成了香烟凫凫,火光闪烁的“香龙”了。舞香龙,各家各户插香祈福是不分民族的。只要龙经过的地方,往上插香者必可得福。舞过香龙,来年整个盘谷即可风调雨顺。这一壮族人民的活动得到了盘谷汉族的大力支持和百倍的欣赏。后来汉族人也积极地参与,解放后直到现在一直由汉族人主持领舞,壮汉两民族共同舞起了赐福各族的“香龙”。

盘谷人过春节除了舞香龙外,还有舞狮子的习俗,每年大年初一、初二,村寨上、田野中可见敲锣打鼓,欢快蹦跳的狮子队活跃着春节的气氛,那肥硕个头大的大狮队定是汉族的舞狮队,那小巧玲珑的小狮队则是壮族的舞狮队。不论是大狮子还是小狮子,舞到哪里都受到热情的欢迎。舞到各家门口,主人感谢狮子送吉祥到来,递上一个红包。红包多少不计较,当是一片真诚的谢意。不论大狮队还是小狮队都先舞本村各寨,再舞到邻村,不过得遵守舞狮的规矩。到别的村子路经村口的水井、桥、大榕树时必须停下来祭拜后才可向前走。水井是龙的代表,有龙大过狮之说,所以必须祭拜。桥架在河上,河下是通往龙王所在之地,故桥也得拜。榕树,特别是村头的大榕村是为神树,是护卫村子的神灵,故也得先拜方可入内。入村后还要先拜祠庙,再拜祠堂。此时若本村也有狮队会出来相迎,两队联合舞起狮子;若本村没有狮队,则村里百姓都会聚拢来表示欢迎,表演舞狮,众人围观,甚是热闹。

盘谷村还有个特殊的节日,每年的二月二、八月二过“开学节”,以祝贺学生上学堂。早时只有壮族人才过,后来汉族也认可并参与,遂成为壮、汉二族盘谷人共同的喜庆日子。过去“开学节”是在学校相聚庆贺的。相传早时壮家孩子到学龄时初上学堂的第一天,要抱一只鸡到学校去。学校将这些学生的鸡集中起来,分配学生在校作为课外劳动饲养。鸡下的鸡蛋卖掉,学校用养鸡赚的钱买下一畈田,取名“母鸡田”。母鸡田分给每个学生一小块耕种管理,母鸡田的种植收入及养鸡收入用作每年二月二、八月二学期开学作庆贺新学期开学的费用。届时学生及家长都到学校集中,由选出的家长代表、老师主持聚餐,搞得十分隆重且热闹。这样既培养学生的劳动能力,也表示家长老师对孩子学习的重视。每次吃完饭后放炮,以告诉孩子们从今日起要安心在校读书了,现在已改为各家各户在家团聚庆贺。

瑶族最大的节日是每三年左右在农历十月至十二月间择吉日举行“还盘王愿”,现在被人们称为“盘王节”,在民族互动的磨合中,都江的壮族和汉族也都参加瑶族的“盘王节”活动。

民族节日是各民族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逐步积累起来的文化财富,它既包括一个民族一定的利益群体在共同的生产、生活中所形成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精神信仰、心理态势、思想意识和民间习惯等文化特质;又包括形成和发展这种文化特质的文化环境,以及体现文化特质的外在表现形态。任何一个民族的节日,在很大程度上折射出民族文化的丰富信息。从一定的意义上来说,民族节日是民族民间文化现象的集中表现,因而具有强烈的民族性。本来春节是汉族的传统节日,三月三是壮族的传统节日,盘王节是瑶族的传统节日,但是在贺州民族互动的磨合中,民族节日之间的界限被打破了,人们在舞龙、舞狮之中,交流了文化,交流了思想和情感,使得民族之间达到和谐一致。民族互动的磨合进入了民族民间文化集中表现的节日这个层次,可见磨合的广度和深度确实非同一般了。

汉、壮、瑶族婚姻互动的磨合

盘谷村人现在对婚姻较为开放,年轻人选择对象,大人们不会横加干涉,仅提参考或建议。在民族成分上更无什么限制。特别是壮族与汉族之间早已是互通婚配,没有任何规定。如汉族朱平祥的母亲韦新英是壮族,其妻韦金英也是壮族,其媳覃美娥也是壮族。可以说,壮汉之间的婚姻互动已是十分普遍的事了。

都江村汉壮瑶三族婚姻互动的磨合十分深入,罗树杰考察了都江村公螺肚、龙湾、上仓、大召塘4个自然村的民族通婚情况;

公螺肚

公螺肚是一个以壮族为主体的自然村,全村107人。该村的24对夫妇的族群状况如下:

夫妇夫妇

本地+本地壮+本地

本地+瑶壮+壮

湖南人+壮壮+瑶

壮+瑶壮+本地

壮+壮白话人+壮

壮+壮壮+本地

壮+本地壮+本地

壮+本地壮+本地

壮+本地壮+壮

壮+本地壮+本地

壮+本地壮+本地

壮+本地壮+壮

从上列举我们可以看出,在公螺肚的婚姻状况中,同族群结婚的6对(其中本地人之间1对,壮人之间5对),占总数的25%,异族群之间的通婚18对,占75%。通婚的族群除本村原有的壮人和本地人外,男子入赘来的2人,其中湖南人和白话人各1个;女子嫁入的有瑶人、本地人和壮人,其中本地人14人,瑶人3人。

龙湾

龙湾是瑶人、本地人和壮人杂居的自然村,全村161人,全村39对夫妇的族群情况如下:

夫妇夫妇

瑶+瑶瑶+壮

瑶+瑶瑶+瑶

瑶+瑶瑶+瑶

瑶+瑶壮+云南人

瑶+瑶壮+客家

瑶+客家壮+本地

壮+本地壮+本地

壮+本地壮+客家

瑶+瑶壮+壮

本地+瑶壮+本地

本地+壮壮+瑶

壮+客家本地+本地

本地+本地本地+壮

本地+瑶本地+本地

本地+壮本地+湖南人

本地+客家本地+本地

本地+客家人本地+瑶

本地+客家本地+本地

本地+客家本地+客家

本地+客家

从上列举可以看出,龙湾村同族群结婚的为14对(其中瑶人之间为8对,本地人之间为5对,壮人之间为1对),占35.9%,不同族群之间的通婚为25对,占64.1%。通婚的族群除本村原有的瑶、壮、本地3个族群外,还增加客家人和湖南人、云南人,其中入嫁客家妇女10人,湖南人和云南人各1个。从龙湾的婚姻情况我们还可以看到其他族群女子嫁给瑶人的较少,其主要原因是瑶族家庭的经济状况总体上低于其他族群。看来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也是影响族群通婚的一个重要原因。

大马塘

大马塘是瑶人、客家人、壮人、湖南人杂居的村落,全村104人。该村23对夫妇的族群状况是这样的:

夫妇夫妇

湖南+壮客家+本地

湖南+瑶瑶+壮

客家+本地壮+瑶

客家+瑶瑶+瑶

瑶+瑶瑶+瑶

客家+本地客家+瑶

壮+瑶壮+瑶

壮+本地壮+壮

瑶+瑶瑶+瑶

客家+瑶客家+客家

客家+壮客家+瑶

客家+湖南

从上列举我们可以看出,大马塘同族群结婚的为7对(其中瑶人之间的5对,壮人之间的1对,客家人之间的1对),占总数的30.4%,不同族群之间通婚为16对,占69.6%。大马塘除入嫁的女子外,入赘婚比重相对较大,共有4对,其中1对是壮人上门瑶人,2对是客家人上门瑶人,1对是客家人上门湖南人。

上仓

上仓是瑶人、客家人和本地人杂居的村落,总人口为116人。其全部24对夫妇的族群结构为:

夫妇夫妇

瑶+瑶客家+瑶

瑶+瑶客家+客家

客家+瑶客家+瑶

本地+本地客家+客家

瑶+瑶客家+客家

瑶+瑶客家+壮

瑶+客家瑶+瑶

瑶+客家客家+客家

瑶+瑶瑶+瑶

客家+瑶客家+瑶

客家+壮瑶+瑶

客家+本地客家+客家

从上列举可以看出,上仓同族群通婚的为14对(其中瑶族之间的8对,本地人之间1对,客家人之间的5对),占总数的58.3%,不同族群之间的通婚10对占41.7%。上仓同族群之间通婚比例较其他自然村落高出许多,主要原因在于该自然村瑶族之间的通婚比例比较大。

从以上4个自然村落的婚姻状况来看,都江村不同族群之间的通婚比例非常之高,最高的达75%,最低的也达到41.7%。因此,可以说都江各族群之间的通婚已经把族群因素放在十分次要的位置上去了,各族群之间的频繁的互动已经极大地促进了族群的认同。通婚愈深愈广,族群关系愈深,民族团结愈好。

少数民族聚居的都江村汉、壮、瑶族婚姻互动的磨合普遍,那么在汉族聚居的八步镇情况如何呢?以厦良村的厦良寨为例。据不完全统计:嫁入厦良寨的媳妇中有客家人75人,占总户数的25.08%;本地(梧州)人88人,占29.04%;九都人35人,占11.55%;广府人11人,占3.63%;钟山董家12人,占3.96%;壮族15人,占4.95%;广宁人3人,占0.99%;桂柳人2人,占0.65%。合计242人,占总户数的7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