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明王朝4
7143100000022

第22章 大明王朝全面解读(1)

姚广孝是怎样以和尚身份成为燕王争夺天下的谋士的

姚广孝(1335~1418),长洲(今苏州)人,十四岁出家为僧,法号道衍,世称道衍和尚。曾经跟随道士席应真学习阴阳术数。在一次云游嵩山时,著名相士袁珙(gǒng)见到他后十分诧异,说他是三角眼,形如病虎,嗜杀成性,将来一定是刘秉忠一类的人物。姚广孝听说自己会成为刘秉忠那样的人物,正符合志向,非常高兴,立志要做一番事业。

马皇后病逝,朱元璋要选择高僧入藩王府为马皇后诵经祈福,姚广孝被人推荐上去。燕王朱棣跟姚广孝交谈后感觉他很合自己的心意,便请他跟随自己。从此姚广孝就投到这位野心勃勃的王爷幕下,成为心腹之人。

惠帝即位后,下令削藩,周王、湘王、代王、齐王、岷王相继获罪。姚广孝便秘劝燕王起兵,并举荐了袁珙和占卜人金忠。他经常以雄辩的口才分析当时形势,还用对联占卜等方式促使燕王下定决心,并协助做好军事准备。当初决定起兵时,恰逢风雨大作,屋檐上的瓦坠落在地,燕王为之色变。姚广孝却说:“这是吉祥的征兆。飞龙在天,风雨相随,檐瓦落地,预示要换成黄瓦。”几句话便坚定了燕王起兵的决心。终于,燕王于惠帝建文元年(1399)发动了“靖难之役”。姚广孝在其中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

起兵之后,燕王以清除惠帝的亲信大臣齐泰、黄子澄为名,军队号称“靖难之师”。战争开始之初,姚广孝主要起着留守和辅助决策的作用,类似于汉初的萧何。建文元年(1399)十月,明军大将李景隆趁着燕王大军南下而后方空虚之机围攻北平(今北京)。姚广孝守备坚固,击退了进攻的明军。到了晚上还用绳子将壮士从城上送下攻击明军,明军防不胜防。燕王的援军到达后,内外夹击,李景隆战败逃走。燕王围攻济南,三个月都攻不下,姚广孝便急速送信说:“军队已经很疲劳,请赶快撤回。”燕王便立即撤军返回。燕王在攻打东昌(今山东聊城)时,大败,大将张玉也阵亡了。这时燕王打算稍微修整后再攻,姚广孝却极力催促进攻,并更多地招募勇士,终于打败了明军统帅盛庸,又在西水寨打败了另一明军统帅房昭。姚广孝给燕王谋划的策略是“不要攻占城市,而是要一举攻下防守薄弱的南京城”。燕王听从了这个意见,率军直取南京城。“靖难之役”终于在惠帝战败自焚、燕王夺取帝位后结束。

姚广孝虽未曾亲临战阵,但在燕王起兵并最终夺取天下的整个过程中,他的计谋策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在论功行赏时以他为第一。成祖朱棣给他赐名“广孝”,令他还俗,而他不肯。不过他也没有退出官场,而是以出家人的身份先后出任僧录司左善世(全国佛教协会主席)和太子少师之职,并主持撰修《永乐大典》和《太祖实录》。成祖永乐十六年(1418),姚广孝病情危重时,成祖亲自到他居住的庆寿寺看望,相谈甚欢。病逝后,成祖一连两天没有上朝,亲自为姚广孝撰写碑文,记述一生功绩。

解缙为什么能在建文、永乐两朝都得到宠信

解缙(1369~1415),字大绅,吉水(今江西吉水)人,具有治国安邦的才能。解缙刚一当官就受到太祖朱元璋的信任,常常跟随在太祖身边。有一次,太祖当面告诉他说:“我与你从道义上讲是君臣,从恩情上讲如同父子,你应当知无不言。”他便提出建议:政令要稳定,刑罚要简省,整理经史,制定礼乐,表彰贤士,崇尚先哲,禁止娼优,易置寺庙,少收赋税,减轻徭役,焚毁经咒,断绝鬼巫,裁撤多余官员,节省开支,发展生产,缓解百姓困境。太祖连连称赞,说他有安邦济世之奇才,治国平天下之大略。

惠帝即位后,解缙便给深得惠帝信任的礼部侍郎董伦写信,表白对皇上的忠诚之心。于是,董伦向惠帝举荐,惠帝便召解缙为翰林院待诏。成祖永乐元年(1403),解缙为翰林侍读,与黄淮、杨士奇、胡广、金幼孜、杨荣、胡俨等进文渊阁参预机务,内阁参与国家的机要事务就是从这时开始的。不久,又晋升为翰林侍读学士,奉命主持修纂《太祖实录》、《列女传》。这时,成祖对解缙很信任,曾对大臣们说:“天下不可一日无我,而我也不可一日少了解缙。”成祖对解缙的进谏都能虚心听取。二年,升迁为翰林学士兼右春坊大学士。

解缙在朝时,凭人的是否贤德来品评人物,好就说好,坏就说坏,毫不掩饰自己的观点。成祖曾开列了一份朝廷大臣的名单,让他按名单评说他们的“短长”。解缙便一一写出:“蹇义天资厚重,但内心没有固定的见解;夏原吉为人有德量,却不疏远小人;刘情虽有才干,但不知道顾及情义;郑赐可说是一位君子,但缺少才气;李至刚为人虚妄而趋炎附势,虽有才而不正直;黄福持心平易公正,确有志节操守;陈瑛执法苛刻,但还能保持清廉;宋礼刚直而严厉,别人恨他不体恤下人;陈洽做事通达敏捷,又不失正直;方宾是文书小吏之才,有商人市侩之心。”成祖将这份奏章交给了太子朱高炽,太子又询问尹昌隆、王汝玉两人的情况。解缙即刻回答说:“尹昌隆是位君子但气量不大;王汝玉的文章写得很好,只可惜有世俗之心。”仁宗即位后,拿出解缙的奏章给首辅杨士奇看,还说:“都说解缙狂妄,看他对人的评论都有独到的见解,并不狂妄!”又称赞他的文章雄劲奇古,新意迭出,可与司马迁、韩愈等人媲美。

为什么说杨士奇是数朝元老

杨士奇(1365~1444),名寓,泰和(今江西泰和)人。惠帝建文元年(1399),经王叔英举荐,被召进翰林院任编纂官,参与修撰《太祖实录》。

杨士奇是历经成祖、仁宗、宣宗、英宗四朝(1403~1449)的宰辅重臣,德高望重、声誉卓越,是明朝前期政坛上的杰出人物。他在朝四十多年,一直为内阁重臣,深得历朝皇帝的器重。

从仁宗洪熙元年(1425)到英宗正统元年(1436)出现了“仁宣之治”的较好局面,杨士奇是有功劳的。他待人接物豁达大度,以大局为重,不记私怨。同僚有小过错的,常常为之掩盖。成祖时,广东布政使徐奇把岭南的土特产分送给朝廷大臣,唯独杨士奇没有。有人把徐奇所送礼的大臣名册进呈给成祖,成祖看到上面没有杨士奇的名字,便把他召来询问。杨士奇回答说:“徐奇去广东时,各位大臣都赋诗作文送行,我当时正赶上生病,未能前往送行,因此名册上没有我的名字。而且,各位大臣究竟接受了没有,现在并不清楚,何况还只是一点土产,一定没有其他用意。”成祖便急忙下令烧掉了名册。

杨士奇深知民间疾苦,为相以后,常以国家安定和百姓生活为念。又刚直敢言,提出了许多有利于国计民生的好意见。仁宗即位后,有一次向他征求意见,他当即大胆地说:“您下诏书减少各地的岁供才两天,惜薪司却要征枣八十万斤,和诏书相抵触。”仁宗立即命令减半。当时,有人向仁宗上了一道歌颂太平的奏章,仁宗让群臣传阅,大家都认为当今四海升平,值得颂扬,独有杨士奇不以为然。他说:“陛下的恩泽虽然普及天下,但因多年用兵,使百姓颠沛流离,还未回归故土,疮痍还未平复,许多百姓得不到温饱,需休养生息多年,才可能过上太平日子。”仁宗很赞同,对其他大臣说:“我以诚相待,希望纠正失误,但只有杨士奇的五次奏章是指出了时弊,而你们都没有一句谏言,难道朝政真的没有错误,天下已经太平了吗?”其他大臣感到很惭愧。

宣宗宣德(1426~1435)年间,很多地方屡遭水旱灾害,杨士奇不仅多次奏请皇帝下诏体恤民情,而且更关心恤民政策的落实情况。有一年,户部无视宣宗的诏令,未减免田地租额,杨士奇便报请宣宗下诏督促减免,对拒不执行者从严治罪。

英宗登位时才九岁,太后一心任用杨士奇、杨荣、杨溥三人。“三杨”也总是兢兢业业。英宗正统之始的数年,政治比较清明,这与他们三人是分不开的。

杨士奇爱才重才,知人善任,不拘一格举荐人才。他认为,各级官吏的好坏关系到百姓的安危,应该提拔博学多才、品行好的人当官,要任人唯贤,而不能任人唯亲。经他荐举当官的前后有五十余人,如于谦、周忱、况钟等人,或是卓有政绩,或为一代名臣。

纵观杨士奇的一生,他堪称一位颇有远见的政治家,不遗余力地辅助皇帝实施一系列有益于天下百姓的政治、经济措施,使明朝前期出现了数十年的政通人和局面。

杨荣的生平情况如何

杨荣(1371~1440),字勉仁,初名子荣,建安人(今福建建瓯县)。建文二年(1400)入进士,授官编修。成祖刚入京师时,杨荣就到成祖马前迎接谒见:“殿下先拜谒孝陵还是先登帝位呢?”朱棣听罢突然醒悟过来就慌忙赶去拜谒孝陵。从此,杨荣受到皇上的知遇。成祖登位后,选杨荣进入文渊阁,为他改名杨荣。

杨荣机警聪明,颇有见识才干,在评定议论各部门的事务方面很能合乎皇上的旨意,因此得到优厚的俸禄,并得到一再提拔重用。永乐五年(1407),杨荣受命前往甘肃筹划军中事务。凡经过之地,他都认真观察山川地势,体察民情,检阅城堡等军事设施,回来后在武英殿上奏,“能知边将贤否,阨塞险易远近,敌情顺逆”,皇上非常高兴,当时正值盛夏,还亲自剖瓜赏他吃,可见他深受宠信。此外,他还很有军事才能,曾多次随从皇上出巡边塞,处理事情谋而能断。十六年,接任掌管翰林院事务,皇上更加赏识和信任。然而,“树高招风”,杨荣的持续得宠引起众多大臣的嫉妒。于是,他们设法疏远杨荣和皇上的关系,并共同推举他为祭酒。皇上讲:“我固然知道他可以胜任,只是要得到能替代他的人难呀。”诸大臣至此都不敢再言语了。后来多次出塞,他掌管全部军事事务,并且可以处理很多棘手问题,皇上直称他为“杨学士”而不叫名字,并给予最高的赏赐。皇上总共五次出塞,其间士兵忍饥挨饿,后勤运输供应不上,死亡人数达十之二三。大军抵达答兰纳木儿河,仍不见敌人,皇上询问对策,群臣都唯唯诺诺,杨荣和金幼孜从容不迫地提议班师回朝,皇上采纳。返回途中,皇上去世。宦官马云等人不知所措,关键时刻,秘密召见杨荣和金幼孜一起商议。他俩认为朝廷军队离京城很远,先不公开丧讯,按礼入殓,用锡浇铸为内棺,装载在车中,进奉膳食和原来一样,而且更加严格军令,让别人都无法揣测怀疑。如果有人请求其他事情、或要敕令就飞驰报告太子,他们立即反对,说:“先前皇帝活着则称为敕令,殡天了而称敕令就是欺骗,罪过不小。”于是开列皇上崩驾的月、日及临终诏命传皇位的大意,启奏太子。然后先行飞驰抵达京城报丧,接着又受太子之命与蹇义、杨士奇一起商议治丧之事。

仁宗登位,因杨荣功劳显赫赐令嘉奖,赏赐优厚,并晋升为工部尚书,领取三种职务的俸禄,平反叛乱中因决策之功又得到最高奖赏。英宗登位,晋升为太师。正统五年(1440),杨荣请求返乡省视祖墓,皇上令宦官保护前往,返回途中去世,享年七十岁。赠官太师,谥号文敏,并授予世代承袭都指挥使。

杨荣一生历事四朝,“事君有体,进谏有方”,一般论事激烈尖锐,不容别人过失,然而一旦遇到别人惹怒皇上招致不测时,往往设法婉言疏导皇上,使事情平息。因此很受皇上恩宠,对他的赏赐也始终没有间断,仕途道路上春风得意。此外,他还生性喜欢招待宾客,即使大富大贵,也没一点傲气,读书人都心悦诚服地归附于他。有人称赞杨荣处理政事可以与唐代的姚鼐相媲美。

杨溥一生有什么主要事迹传世

成祖时,杨士奇、杨荣、杨溥(1372~1446)三人先后在四朝任职,是当时年高望重并具有道德学问的人物。杨溥虽然进入内阁晚一些,但道德声望足以匹配。“三杨”以儒家学说为根本,通晓洞察事物的先机,同心协力于朝政,谨慎谦恭于人事,成为明代的贤良宰相。

杨溥以高尚的节操而闻名。永乐初年,他辅导皇太子任洗马之职。太子阅读《汉书》称赞张释之为贤良之臣,杨溥说:“张释之诚然贤良,若没有文帝的宽厚仁慈,也无法实现他的志向。”于是,杨溥采集汉文帝的事迹,分类成编,呈献给太子。永乐十二年(1414),因太子之事,杨溥受牵连,以东宫遣使迎驾迟缓的罪名被逮捕关进锦衣卫监狱。在狱中,曾多次断绝食物危及性命,他依旧读书不辍。在十年牢狱生活中,发奋读书,阅读重要的经史和诸子典籍很多遍。

仁宗登位,他才被释放出狱。仁宗惦念杨溥是由于自己的缘故而长期不得志,因此特别优待他,令他主管弘文阁的事务,并亲自授予弘文阁的印信,说:“朕用你在身边,不只是因为学问,而是想要广泛地了解民情,作为治理国家的参考,有什么意见和倡议,奏疏可封口直接呈递。”后至宣宗、英宗在位时,“三杨”都得到信任,辅佐皇帝处理朝政。正统三年(1438),《宣宗实录》修成,杨溥晋升太子太保,武英殿大学士。杨溥原比杨士奇、杨荣晚二十年进入内阁,这时才与他们并列。当时,由于天下太平,社会安定,内外官员和百姓纷纷称颂“三杨”,并以他们宅邸的位置称杨士奇为“西杨”,杨荣为“东杨”,杨溥曾题署先世居住之地为“南郡”,被称为“南杨”。

杨溥质直廉静,谦恭谨慎,每次入朝都沿着墙小步快跑。大臣们议事都要争个高低,有的甚至说出很不合情理的话,而杨溥则心平静气地和他们相处,令人赞叹心服。英宗即位后,逐渐宠用宦官王振,太皇太后病逝后,王振更是一揽权势,大作威福,“三扬”对他的跋扈行为无法制止,等到杨荣、杨士奇相继去世,杨溥孤立无助。正统十一年(1446),杨溥去世。此后三年,英宗在王振的诱骗下出征蒙古,身陷土木堡,几乎酿成天下大乱。当时人们追思起来,认为“三杨”若在,肯定不会发生这种事情。

周新为什么被人视为“冷面寒铁”

周新(?~1412),广东南海(今广州境内)人。最初,名叫志新,字日新,成祖常常只叫他“新”,于是“新”便成了他的名,而把“志新”作为字。成祖即位后,任监察御史。在任期间,嫉恶如仇、铁面无私,敢于直言,多次弹劾违法和失职的官员,使权贵皇亲都惧怕几分,因而被称作“冷面寒铁”。

周新在巡按福建时,曾奏请都司卫所的武官不得侵凌府州县的文官,地方上的府卫文武官员相见时,礼节应平等。因此,使得武官们都比先前有所收敛。

周新在考吏治,办理案件的过程中,精明能干,毫不徇私。有一次,周新为了解一件案子,微服出访,但在途中不小心触怒了当地的知县。知县正想拷打审问,听说清廉的按察使就要到来,便把他关进监狱。在狱中,他从囚犯口里了解到这个知县贪赃枉法的情况,掌握了证据。于是告诉狱吏说:“我就是按察使。”知县听了,赶忙道歉。周新向朝廷上奏弹劾,便罢免了这个知县。周新为民除掉一害,使当地人心大快。成祖永乐十年(1412),浙西发洪水。当时担任通政之职的赵居任隐瞒不报。周新向皇上奏明此事,皇上派人复查核实,结果了解到实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