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段严格刻苦的训练之后,巴顿满怀信心赴瑞典参赛了——就像一名勇士奔赴神圣的战场一样。经过顽强的拼搏,他在43名参赛者中名列第五,即使从今天来看,这也是一个相当不错的成绩,何况巴顿是一个只受过简单训练的业余选手。他感到最满意的是剑术、马术和游泳,因为他在前两项中的成绩最好,而游泳成绩虽不突出,但却是在战胜众多强手的情况下取得的。但最令他感到自豪的是自己在越野跑中的英勇表现,为了取得好名次,他克服了身体出现的严重不适拼命狂奔,最后因精疲力竭而晕倒在终点线上。粗线条的巴顿似乎做什么事情都会留下一点遗憾,这次遗憾出现在射击比赛中,这本是他的拿手好戏,但在赛场上却两度脱靶,从而影响了总成绩。事后有人怀疑:可能有两颗子弹穿过了同一个枪眼。虽然没能取得奖牌,但他仍以顽强的精神和超人的技艺征服了观众,为家乡父老争了光。
赛后,陪他前来参赛的父亲、母亲和尼塔继续在欧洲大陆旅游,而巴顿的心却仍在运动项目上,他要去法国拜名师学习剑术。巴顿认为,法国的剑术代表了当时的世界最高水平,特别是,法国剑术的风格很符合他的口味:主张大胆进攻,而且动作潇洒大方,充满了美感。于是他和比来到了索米特骑兵学校,拜在这里任职的欧洲职业剑术冠军克莱里先生为师。巴顿不仅认真听了克莱里先生的课,还多次与他探讨剑术,一块操练。由于得到了高人的指点,巴顿的剑术和使用军刀的技术都有了很大的长进。
令巴顿没有想到的是,他回国时竟受到了各界人士极其热烈隆重的欢迎,各大媒体也做了专门报道,扑面而来的鲜花和掌声令他目不暇接。最让他兴奋的是,他受到了军界高层人士的关注。陆军部长亨利·****生、陆军参谋长伍德等人正式接见了他,与他亲切地交谈,热情地鼓励他再接再厉,取得更好的成绩。一个刚从军校毕业的默默无闻的少尉,居然得到了这么多军界要员的青睐,巴顿真有些受宠若惊了。不久后,巴顿被吸纳为大都市俱乐部的会员,这是一个带有浓厚贵族色彩的民间组织,参加者都是显贵名骑马是巴顿最喜欢的运动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他曾多次参加马术比赛。图为巴顿在西点军校策马飞奔。流和有相当知名度和社会地位的人。这是一个重要的开端,巴顿不仅与军界要人建立起了直接联系,还被上层社会正式接纳,这对他以后在军界的发展是大有裨益的。
巴顿引起公众关注的第一件事是他对美国骑兵马刀的改进。巴顿早就有改良马刀的想法,在欧洲旅行期间他请教了法国人,受到了启发。他在一篇论文中指出:“法国人使用的马刀远远胜过我们的……整个法国骑兵的刀法体系归结为一个词,即是‘进攻’。”法国骑兵不仅骑术精湛,而且特别讲究刀法。由于军刀和刀法优于美军,所以法国骑兵的进攻效率更高。通过研究,巴顿认为应首先从改良军刀做起。后来,这篇论文经修改后投送了军事杂志。
同年12月,巴顿被暂时调到陆军参谋部办公室任职。虽然办公室公务冗杂,但巴顿仍抓紧一切间隙从事他的研究工作。其时,欧洲的“下腹部”巴尔干地区的局势日趋紧张,已露出战争的端倪,巴顿给予了特殊的关注,作为重点研究课题。由于巴顿平时很注意收集整理有关资料,博览群书,并善于开动脑筋,所以很快就写出了几篇颇有分量的论文。同时,他没有放弃对改进马刀的研究。有一点值得一提,此期间他曾先后担任了伍德和****生的副官,虽时间不长,但由于他工作勤奋,讲究效率,展示出了讲求实际和大刀阔斧的工作作风,因此给上司留下了极深的印象。
功夫不负有心人。巴顿的辛勤努力终于有了收获,权威刊物《陆海军杂志》发表了巴顿关于军刀改良的论文。论文的篇幅不长,却是巴顿长期实践、调查、研究的总结,论证充分,数据真实,结论极具说服力,所以很快就引起了反响。不久,陆军部决定试制新的军刀,由巴顿亲自设计、验收。该种军刀投入基层部队后得到了极高的评价,陆军部立即决定批量生产。该军刀以“巴顿剑”名噪一时。巴顿的另一篇关于剑的论文是在《骑兵杂志》发表的,这是一篇重要的论文,表明巴顿对于兵刃的研究已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奠定了他在这一研究领域的地位。
1914年夏天,巴顿自费来到法国学习剑术。这是巴顿几年来的一个愿望。巴顿的气质决定了他喜欢法国流派的剑法,而且在当时,法国是击剑运动开展最好的国家,在国际大赛中成绩突出,涌现出克莱里等一批杰出的剑术大师。巴顿是在妻子比的陪同下一起来到法国的,在法期间,他们很少去观赏旅游,把全部精力都用在学习、研究剑术上,几乎每天都与老师克莱里见面,一起演练剑术,进行理论方面的探讨。
回国后不久,巴顿得到了新的学习机会。10月1目,他奉命来到赖利堡骑兵兵种学校,学习骑兵专业课程,鉴于巴顿在剑术方面的造诣,同时让他兼授剑术课。
到骑兵学校学习骑兵专业,巴顿感到由衷地高兴,但对于出任教官一事,他却有难言的苦衷,一方面是他本人希望专心于骑兵专业的学习,不愿过多地分散精力;另一方面是因为多数学员的资历都比他深,他担心他们无法接受自己那种过于苛刻的管教方式。但事情的结局却出乎他的意料,学员们不仅剑术水平大有长进,而且非常配合他的教学工作,服从他的指挥。这主要是由于巴顿办事公道,而且剑术高超,执教认真严谨,因此赢得了学员们的尊重。巴顿的工作成绩受到了校方的关注和表彰,也使他在校期间有了一个重大的收获:他被誉为美国陆军的第一号剑术专家,并第一个荣获“剑术大师”称号。他的愿望得到了部分满足。但他更主要的愿望还是参加战争。只有战争,才能给予他荣誉和晋升的机会。
巴顿天性好战,视战争和军功如生命,但由于美国远离列强群集的欧洲,周围有大洋保护,所以长期处于和平状态,特别是美西战争之后,局面一直比较平稳,这竟使得巴顿心灰意冷,大有生不逢时之感。在赖利堡骑兵兵种学校学习期间(1913~1915),他有两次巴顿夫妇与大女儿小比阿特丽丝(1911年出生)和小女儿鲁思·艾伦(1914年出生)在一起。差一点尝到战争的滋味,但都未能如愿。
就在这时,家中传来弄瓦之喜,比又生了一个女孩。巴顿的心情有点矛盾:既为又添千金而高兴,又因为没如愿得到宝贝儿子而有点遗憾,遂解嘲似的给她取名叫比阿特丽丝第二。而比却想用自己母亲的名字,为孩子取名为艾伦。最后还是采纳了巴顿提出的折中方案,把双方母亲的名字凑在一起,取名为鲁思·艾伦。
1915年6月,巴顿从赖利堡骑兵兵种学校毕业了,不仅各个科目考试合格,而且出色地完成了剑术教官的任务,受到了学校的通令表彰。此时欧洲战事正紧,巴顿参战心切,要求上司分配自己去一个理想的(即有参战机会的)部队。但没有得到同意,他的去向仍是以前的团队——这令他十分不安,因为该团即将进驻菲律宾。巴顿知道,该国目前风平浪静,到那里去意味着与战争无缘。于是巴顿请假到华盛顿另谋去处。在首都,巴顿硬着头皮找到了负责军官调遣的部门,但却受到了冷遇。这极大地伤害了他那高傲的自尊心,他只好又通过父亲的熟人做工作,并暗暗发誓:“总有一天,我会让所有的人都认识我!”经过一番活动,他最终被调到了得克萨斯州布利斯堡的第8骑兵团。巴顿到这个远离首都的偏僻地区是因为他认为,在短期内还看不到美国参加欧战的迹象,而由于美墨矛盾激化,美国很有可能会入侵墨西哥,布利斯堡地处美墨边界,一旦开战,自己的机会就来了。此事不幸被巴顿猜中了。
美国对其邻国墨西哥始终怀有觊觎之心。1914年,美国曾试图干涉墨西哥革命,次年又借口墨西哥起义军袭扰其边民,派兵进入墨西哥,其中一支部队的指挥官是潘兴准将。
1916年。美国军队从新墨西哥州的哥伦布市附近进入墨西哥。远处是与部队同时前进的给养车队。1916年潘兴奉命赴美墨边界一带剿匪。就在此时发生了一件不幸的事,他的妻子和女儿在一场大火中丧生,他失去了幸福的家庭。
潘兴部队所要剿灭的匪帮的头目名叫比利亚,实际上是一位债奴出身的农民领袖。由于不堪沉重的压迫奴役,比利亚于1910年发动了农民起义。起初,他与宪政运动领袖卡兰萨合作,使宪政运动取得了成功。但由于后来卡兰萨政府未能满足农民群众的要求,致使双方矛盾激化,以致发生了剧烈的武装冲突。这种局面为正在寻机入侵的美国提供了借口,美国遂宣布支持卡兰萨政权,并出兵帮助卡兰萨剿灭所谓“比利亚匪帮”。美国正式出兵墨西哥是在1916年4月,这是对一个主权国家的粗暴干涉,致使墨西哥的局势更加混乱,人民陷入巨大的灾难之中。
一听说有仗可打,可喜坏了巴顿,他立即收拾好行囊,心急火燎地上了路。但当他赶到布利斯堡时,心却凉了半截,兵营里竟空无一人,原来他竟然提前到达了。巴顿忽然想起此时已临近晋级考试的日期,于是赶快拿出书本复习准备。由于担心手头资料不足影响成绩,在备考期间他还走了一些关系。晋级委员会主席是他的老熟人——巴顿曾帮他养过小马,巴顿马上写信向他“求援”。凑巧的是,原来的老上级马歇尔(已升为少将)与晋级委员会的二号人物私交甚好,巴顿又致函马歇尔,由他出面游说。疏通了两位大人物使巴顿的心放下了一半,剩下的就要看自己的努力了,结果又是一番挑灯夜读。最后的结局可想而知,巴顿顺利过关。
骑兵团到位后,巴顿立即谒见了身材肥胖、憨态可掬的团长。或许是由于被巴顿的主动精神所打动,或许是由于缺乏军官,团长当即把一个连队临时交给巴顿指挥。巴顿喜不自禁,当天就上任了,还是从西点学到的老一套:每天早上升旗,然后是早操,队列和军械训练……回到营房还要整理内务。此外,巴顿还向他们传授骑术和剑术——这是最令士兵们高兴的事,因为他们都知道:他们的教官是赫赫有名的剑术大师。而巴顿则更为激动,因为他发现,士兵们所使用的竟是他的“巴顿剑”。然而,更令他兴奋不已的还是战斗的召唤。
不久,巴顿和他的骑兵连出发了。他们一路夜宿晓行,劈荆斩棘,穿过了一座座荒山和丘陵坡地,十几天后才来到了目的地——一个叫谢拉布兰卡的小镇。小镇位于丛林茂草之中,荒芜而孤寂,周围是一个个孤零零的牧场,巴顿一行的任务就是保护它们以及从附近通过的太平洋铁路主干线。据说这里以前曾多次遭袭,人员和财产损失很大,一直未找到元凶,但官方认为是墨西哥人所为。为此,他们要定期到48千米以外的地方巡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