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巴顿(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7142500000026

第26章 决战西西里(3)

此时的杰拉平原已成为一片火海,爆炸掀起了滚滚浓烟,一片狼藉。德军康拉特坦克部队向美军海滩阵地发动了大规模进攻,曾几度突破了防线。艾伦的第1师拼死反击,不允许德军抵达海滩,他们是背水一战,根本没有后退的余地。巴顿下达了死命令:“坚守岗位,不准后退一步,后退就是失败!”第1师的顽强抵抗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大量装甲车、坦克和新式的两栖舟车纷纷登陆,迅即加入了战斗的行列。在侦察机的指引下,海军也用强大炮火给予支援。在美军火炮、坦克及舰炮的打击下,敌军三分之一的坦克被摧毁,狼狈逃窜。

盟军士兵冒着敌人的炮火蓟进。傍晚,所有的作战部队已全部登陆,军舰也各就各位,做好了随时进行炮火支援的准备。一切工作就绪后,巴顿才回到“蒙罗维亚”号军舰,此时已是晚上7时整。尽管巴顿在战场上已经指挥了整整9个小时,浑身都被汗水和海水湿透,筋疲力尽,但却异乎寻常地兴奋。事后,他向海军方面表示了衷心的感谢,把登陆行动的成功归功于海军炮火的有力支援。但他私下里承认,这一成功是自己“应得的回报”。巴顿在激烈的战斗中始终坚持在第一线,不仅出色地完成了登陆战的指挥工作,而且给广大官兵树立了榜样,大大地鼓舞了士气。否则,战斗初期出现的混乱局面是难以克服的。

但是,巴顿很快就碰到了更大的麻烦。

7月11日夜问,巴顿按预定计划命令空降兵第504团在西西里岛实施空降,结果遭到了惨败。空降是在夜间23时30分开始的,由于地面部队缺乏与空军协同作战的经验,巴顿已下令届时海军舰艇不许射击。但是,当由144架—47运输机组成的庞大机群飞临海岸时,一名美军炮手误以为是敌机而开了火。刹那间,地面上几乎所有的火炮一齐对空射击,结果致使许多飞机在黑暗和混乱中相撞,伞兵仓促跳伞,降落在方圆约96千米的地区。总计有23架飞机坠毁,伤亡和失踪共386人。望着那被炮火映得通明的夜空,巴顿捶胸顿足,懊悔不休。

祸不单行。当巴顿还未从空降失利的阴影中摆脱出来的时候,蒙哥马利将军又来“捣乱”了。

对于巴顿部队来说,12日是稳步进展的一天。滩头阵地已经稳固地确立,德意军队节节后退,美军已先后占领了科米索、比斯卡等机场,大踏步向预定的各个目标前进。本来,巴顿的行动会更快一些,但他受到了亚历山大将军的严格限制,亚历山大再三强调:巴顿的主要任务是保护蒙哥马利的左翼。

蒙哥马利的第8集团军在开战的第一天基本上没遇到什么抵抗,进展十分顺利。上午9时攻占了锡腊库扎,并占领了两座港口城市,从而建立起巩固的补给基地。但由于他优柔寡断,行动迟缓,很快就遇到了麻烦。轴心国重新调配了兵力,把德国戈林师、第1空降师和两个精锐的意大利装甲师调到埃特纳山西南,从而形成了一道截击蒙哥马利的坚固防线,堵住了通往墨西拿的道路。蒙哥马利为了实现英军在西西里战役中唱主角的构想,决定进行一下冒险,把前进的重点转到了左翼的124号公路。但按计划规定,124号公路是美军的重要通道。为了防止出现意外,蒙哥马利决定先斩后奏,他在未同任何人商量的情况下,擅自命令部队于13日上午开始沿124号公路前进。事后,他才把这一新计划上报亚历山大。亚历山大在当天就认可了蒙哥马利的做法,并把这一决定亲自通知了巴顿。可以想象,美军在得知这一消息时的情绪是多么愤怒。尤其是布莱德雷,此时他的第2军距124号公路已不足900米了。这一做法更明确地表达了英国军方对美军作战能力的怀疑和轻蔑态度,它使美军处在一种极为次要和尴尬的位置上,完全失去了夺取墨西拿的机会,其作用仅仅是掩护英军的侧翼。这对美军简直是一种奇耻大辱。

巴顿对此当然也十分恼火,但他却极为冷静地接受了这一既成事实。巴顿之所以如此,一方面固然是为了维护盟国的团结,另一方面,他还有自己的考虑,他在这件糟糕事情的背后看到了自己的机遇:既然向北的通道丢失了,那么他就可以把主攻方向转向西线,这将有可能实现他攻占巴勒莫的愿望。而英军行动的迟缓还有可能使他获得更大的战果。所以尽管布莱德雷等将领怒火冲天,而巴顿却一声不响地点上一支大雪茄,开始考虑下一步的行动计划。他胸有成竹。

根据亚历山大的指示,巴顿命令第2军第45师大踏步后撤——即退出他们经数天激烈战斗才夺占的土地。这一战略性转移大大延误了进攻的时问,也给了轴心国可乘之机。希特勒迅速调兵遣将,在英军即将通过的道路上设关布防,以阻滞其攻势。蒙哥马利的计划刚一出笼就遭到迎头一棒,轴心国利用盟军战略上的混乱调整了军队的部署,做好了防御的一切准备,而盟军坐失了良机。

7月16日,亚历山大发来进一步的指令,明确规定:墨西拿是英军夺取的目标,巴顿的任务是保护英军的侧翼和后方,为其保驾护航。由于美方的强烈反应和巴顿的再三请求,为了缓和盟军内部的矛盾,亚历山大才勉强准许巴顿夺取阿格里琴托和恩佩多克莱港。他还允诺,如果巴顿用有限的力量做到了这一点,仍可考虑让美国人承担更多的任务。这正中巴顿下怀。

重新修订计划并没有给蒙哥马利带来好运。仅转变行军路线就至少耗费了两天时间。由于主力部队被德意军队死死地缠住,使蒙哥马利在用兵上有捉襟见肘之感,不得不要求兵力增援。与此相反,巴顿部队却进展神速,很快就攻占了阿格里琴托和恩佩多克莱港。

英军进攻严重受阻使整个战局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东路美军的作用已经由助攻转变为主攻。巴顿认为,鉴于英军已“牵制”了轴心国军队的主力,美军应立即攻打巴勒莫,以“策应”英军。7月17日,巴顿亲自飞往北非亚历山大的司令部,他决心说服亚历山大,以改变被动的战场形势。他告诉亚历山大,目前英军的攻势受阻已成定局,要想尽快打破僵局,应该立即让第7集团军向北挺进,直取巴勒莫,夺取战略主动权。此时,亚历山大对战局已经有了正确的了解。他明白,蒙哥马利的修订计划是错误的。因此,他很有礼貌地接受了巴顿的计划,并希望巴顿立即行动起来,一举扭转局势。

束缚美军手脚的枷锁终于打开了,巴顿立即火速进行战斗部署。他把三个师组成一个暂编军,由凯斯将军指挥,围攻巴勒莫。同时,第45师在西侧向北推进,切断海岸公路,从东面对巴勒莫实施包抄。7月18日,巴顿下令,快速挺进,5天内拿下巴勒莫。暂编军立即以惊人的速度向前推进。21日,占领了卡斯特尔维特拉诺。22日,抵达巴勒莫城下。美军突然兵临城下使巴勒莫守军惊慌失措,根本无法组织抵抗,只好束手待毙。同日,巴顿随第2装甲师以征服者的姿态进入该市,在豪华的王宫中建立了他的司令部。23日,第45师攻至巴勒莫东部沿海地带,歼灭大量敌军,第1师攻占了佩特拉利亚,在轴心国的防线上打进了一个楔子,与此同时,他们还获得了一个深水补给港。

从战术上讲,攻克巴勒莫是机动战役的一个范例。巴顿审时度势,在极其复杂的形势中及时变更作战计划,率领广大官兵浴血奋战,在4天内推进了320多千米,伤亡仅300人,给敌人以重创,俘虏敌军5万人,击落敌机190架,缴获大炮67门。由于美军进展神速,致使巴勒莫城中的守军大部分未来得及逃跑而被俘,停泊在港口的大部分船只也被美军夺取。攻占巴勒莫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这一胜利在国际上产生了巨大反响,极大地鼓舞了同盟国的士气,并迫使墨索里尼于7月25日辞职。

在西西里战役中,巴顿与他的步兵军官交谈。墙上的指示牌上写着“墨西拿”。西西里岛的北部海岸崎岖陡峭,守敌控制着主要交通线,并埋下了数以万计的地雷,正面强攻往往导致重大伤亡。为了增加进攻的效率,巴顿尝试着运用一种新的战术——两栖跃进,每次派一个加强营的兵力乘坐登陆艇,以濒海复杂的地势作掩护,从敌人侧翼登陆,岸上部队也迅速挺进,与之会合。虽然登陆部队要冒不少风险,但如果运用得当,能达到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效果。起初,由于经验不足,登陆行动在中途夭折了。后来加强了行动的隐蔽性和岸上部队的配合,两栖跃进行动取得了成效——每次可以向前推进数千米。

在战斗中,巴顿部队的作风与英军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像惠林顿一样,蒙哥马利对军容风纪等“细微末节”不屑一顾。所以,英军虽说具备很高的战斗素养,但是从军官到普通士兵,他们的穿着和行动都很随便,除非有重大的军事行动,军营里的气氛是比较轻松和谐的。而巴顿则不同。不管天气多么炎热,也不管战斗多么紧张,他对军容风纪的要求毫不放松,无论谁不遵守都要以军纪论处。当然,他本人也毫不懈怠,始终是一身戎装,每天下营房,上前线,除了指挥作战外,还随时纠正违纪现象。与此同时,他还利用一切场合向部队灌输勇敢无畏和坚决的进攻精神。每当看到畏缩不前的军人他就怒不可遏,用各种污言秽语大声咒骂。因此,他手下的官兵对他既尊敬也有几分害怕。就巴顿在二战中的军事生涯来看,西西里战役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时期,他在官兵们心目中的形象和威望已基本确立下来,并开始为越来越多的人所仿效。通过这次战斗的洗礼,巴顿的第7集团军已经被锤炼成为一支具有勇敢无畏的进攻精神、过硬的军事技术以及坚强的意志品质的钢铁大军。

到8月17日凌晨,在盟军的强大压力下,轴心国军队全部被赶出了西西里岛。上午6时30分,美军的先遣队进入墨西拿。10时30分左右,巴顿凯旋入城。他胸前佩带着刚刚获得的第二枚优异服务十字勋章,身着崭新笔挺的将军服,乘着标有三颗将星的吉普车,以胜利者的姿态在墨西拿的大街上慢慢行驶。西西里战役结束了。

西西里战役打死打伤德意军队3.3万人,俘虏13.2万人,10多万人逃往意大利本土。盟军共损失3.1万人。

巴顿现在真正举世闻名了,他又打了一场可以载入史册的大胜仗。在这次战役中,他的领导才能和军事指挥艺术得到了充分发挥,使美军最大限度地展示了它的巨大战斗潜力。美军已经成为打击法西斯势力的中坚力量,任何人也不敢轻视它——包括敌人和盟友。巴顿把这一切都归功于他的全体官兵,他在一个嘉奖令中写道:“第7集团军的军人们,你们经历了血与火的洗礼,获得了胜利的荣耀。经过38天连续不断的战斗和辛劳,你们给战争史又增添了一个光辉的篇章……军中的每一个人都分享了荣誉。你们摧毁了敌人的荣耀,你们的威名将永世长存。”

此时的巴顿豪情满怀,信心百倍。他知道,在与蒙哥马利的这场军事竞赛中,他是名副其实的优胜者。他已经成为全军公认的最有实战经验,善打硬仗的将军。

然而,正当他连创佳绩,踌躇满志之时,却马失前蹄,陷入窘境。而造成这场个人悲剧的主要责任者,不是别人,正是他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