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都市寻蝶记
7142200000021

第21章 第二十一张 等待

我有早起的习惯,早晨到处走走,深吸一口清新空气引进肺腑,全身都很畅快,轻飘飘的。

散完步回来,司徒惊涛已经站在草屋门口,远远就向我招了招手。

司徒惊涛今天的气色好了些许,见我过来,他点头笑道:“来了,正好我有事想跟你说。”

“嗯,老师!”

司徒惊涛拍了拍我的肩膀,一脸欣慰的看着我:“小墨啊,将来有什么打算?”

我愣了一下,回道:“我想去完成我的梦想。”嘴中虽这样说着,但我的心里却是一片迷茫,我始终找不到出发点在那儿,就连生活都变得没有规律。

司徒惊涛似乎看出了我的苦恼,哑然失笑:“努力就好,年轻就是你的本钱。”

司徒惊涛又对了说了许多鼓励的话,让我有点摸不着头脑。

“你……”司徒惊涛欲言又止。

“老师请说!”我笑道。

司徒惊涛叹了一口气,混浊的双眼难得明亮的紧盯着我,吞吞吐吐的道:“今天,你便下山去吧!”

“什么?”

我听了一阵愕然,愣愣的看着他,我,是不是哪个做了不对,引得老师不喜?

司徒惊涛强颜一笑:“我打算回趟师门,你留在这干什么?”

“可是……”我下意识松了口气,原来不是由于我的缘故,但是我担心,以老师的身子,能扛得跋山涉水的劳累吗?

“行了行了!”司徒惊涛故作严肃让我作罢,旋即又拉着我说了好多的话。

按他的意思,是不想以师生名义束缚住我的未来。

我何尝不是这样想,可是那仅仅局限在在于,我能够找到他。

授业之恩,难以报答,一下子杳无音讯,茫茫人海,我该去哪里寻找。

有可能一别,便是永远了。

只是落叶归根,回趟师门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可是当我提出一同前往的提议时,他一口便回拒,就连师门所在何处,也没有告诉我。

门口处,大牛他们已经走了进来,我的心突然一颤。

果然,司徒惊涛那老迈的身子艰难的站起身来:“你朋友都到齐了,去吧!我要去地里锄些番薯,回师门路上还有用。”

“老师……”

司徒惊涛只是从一侧艰难的扛起一把锄头,身子无力直欲跌倒,就像是在风中摇摆的蜡烛,随时都有可能熄灭。

大牛见他这样,便说道:“老丈你行不行,要不我帮你耕地?”

“老了不中用,锄锄草还是没问题的。”司徒惊涛勉强一笑,又说道:“再见了小墨,有缘再见了。”说完他便向着茅屋后方走去。

“对了!”司徒惊涛回头叮嘱道:“当你在围棋路上遇到无法逾越的鸿沟时,就回到这间茅草屋吧!”

“你要完成你的梦想,但别忘了老头子我的嘱托!”

“再见了!”

我的内心顿时感到空荡荡的,看着司徒惊涛渐渐离去的身影。

老师……

我有些懊悔,昨夜与司徒惊涛秉烛夜谈我那虚无缥缈的梦想,正因为如此,他才会那么快催促我走了吧!

有些人便是注定了是生命中旅途的过客,我深知自己的未来是有多么艰难,但可以说,行走的路根本不同。

基德拍了拍我的肩膀:“我真是不懂你们中国人,老师要走就走呗,我也有很多老师,现在都不知道在哪生活了。”

迎着基德那清澈不解的目光,我摇了摇头,这便是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的差异所在,这便是德,尊师重道自古以来便是传统品德,此时离别,我又如此能快乐起来。

我沉重的道:“他对我有授业的恩情。”

“哦!”基德恍然大悟:“我知道了,一日为师,终生为父!”

“真是聪……”我突然沉寂下来,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一日为师,众生为父!

我……

双膝落地,我对着司徒惊涛离去的方向,重重的叩了几个头,回头对着一帮一脸迷茫的伙伴们说道:“走吧,下山!”

我们照着原路下山,过程中耗子见我心情颓废,便安慰我,将来还会有再见的日子,不要伤心,毕竟司徒惊涛说了,日后有缘一定会见面。

而且,司徒惊涛似乎叫我围棋上碰到难解的问题,便可以回到那间茅草屋,想必应该是留了什么东西吧!

是什么呢?我猜不出,但我肯定做不出半路跑回去消除猜疑,那不是我的作风。

下山的时候杰克森跟我说道车子没油,可能坚持不了一趟回到广州市区,只能从半路绕到油站补充燃料,中间过程又要耽误几小时,只能半路找间旅馆歇息一番,明早再出发了。

我算了算时间,不急不慢,应该能赶上星海学院的毕业文艺汇演了,那里有个女孩在等着我。

……

加油站很好找,现在科技发达,有GPS定位系统,找到它丝毫不费劲,就是旅馆有些麻烦,边远区域,哪里有地方给你歇息。

不过幸好耗子眼睛灵光,在一处环境清幽的地方找到了家农家菜馆,是一对淳朴的中年夫妇开的,农家菜馆,其实也就是务农们想赚点外快,摆上几张桌子张罗路过或者特地过来郊游的人们。

农家菜,简单来说就是农村人们用最原始自然的种植养殖方式,普通纯绿色食材烹制的菜肴,清甜可口,我印象最深的是那儿的鸡肉,嫩滑香甜,比靠饲料养的味道好上太多。

借住了菜馆的客房,不知不觉,又度过了一夜。

当汽车启动的咔擦响起时,我便知道,太极凌空劲,山河定式,已然成为了过去,这次行驶的终点,便又是一个开始。

五点钟,距离星海学院毕业文艺汇演开幕还有一个时辰。

毕业晚会是在学校的大礼堂举行,在那里,广阔的空间足以容纳住整个学院的全体师生,在艺术学院,这是在普遍不过的。

舞台前方,几万张座位,规模堪比体育场了,地方大了,人也多了,自然少不来奔早去的学生,他们都想着占个好的位置,能够更仔细观看到整场晚会的过程。对于他们而言,能够吸取到即将毕业的师兄师姐们的表演经验,胜过在课室“纸上谈兵”。

络绎不绝的学生们都朝着会场而去,其中不乏一些娱乐记者,早就摆好架势摩拳擦掌等着这一场盛大的演出,还有比这些靠挖掘看点而忙碌的记者更迫不及待的吗?

有的,比如说会场的后台里的人,他们将是这次汇演的焦点,那些即将毕业的学生们。

能否抓住一丝机遇,以耀眼的姿态进军文艺圈,就看这次的了。

后台的王若楠,早早便化好了妆,小脸红彤彤的,穿上一身唐代的蓝花儒裙,鬓角两道齐,系上流苏发簪,这种装扮在唐代只是一般富人小姐装扮,很朴素,可放在如今的现代社会,可就有了非同寻常了。

她坐在一张长凳上等待着,外表看似平静,心里却是忐忑不按,晚会快开始了,她心里一边是焦虑,一边是期待:时间不多了,他,会来吗?

一定会的,他答应过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