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明王朝2
7137600000060

第60章 九千九百岁

魏忠贤仗势专权,无恶不作,尤喜人称其为“九千九百岁”。

阉割还债

魏忠贤原名进忠,是直隶河问府隶宁县人。他从小就是乡里的一个有名的无赖,鸡鸣狗盗,胡作非为,而且阴狠狡诈,睚眦必报。他平生最得意的有两件事,一个是千杯不醉,一个是弓马娴熟。他整天只顾吃喝玩乐,不事生产,原本父母为他娶妻冯氏,生了一个女儿,可是后来因为他实在不成气,妻子毅然与他离了婚,从此他孤家寡人一个,更是无牵无挂、逍遥自在了。有一次,他和人赌博输了钱,被人满街追着讨债,他实在没有办法,又觉得这样下去也混不出什么名堂,就一咬牙举刀阉割了自己,找了个门路入宫作了太监。

入宫以后,魏忠贤极力巴结讨好在东宫小有权力的太监魏朝,跟魏朝拜了把兄弟,借着魏朝的推荐,成了太子的长子朱由校身边的管膳太监。他巧手逢迎,想方设法从各处找来美食、玩物供给朱由校母子,以博取他们的欢心。在宫中一段时间,他也观察出朱由校的奶妈客氏深得朱由校的喜爱,日后定能发达,所以他又尽力地去讨好勾搭客氏,客氏也喜欢这个新来太监的豪气与果敢,两个人臭味相投,一拍即合。本来客氏和魏朝是宫中公认的一对“夫妻”,这时魏忠贤硬是横刀夺爱,把客氏抢了过来。魏朝见他如此忘恩负义,顿时被气炸了肺,两个人大吵了起来,一直吵到已经作了皇帝的朱由校面前。小皇帝也觉得十分为难,就命人找来客氏,问他究竟喜欢哪个人。客氏选择了魏忠贤,于是皇帝就宣布客氏和魏忠贤是合法的夫妻。魏朝气得要命,可是皇帝发了话,他也没有别的办法,只能怪自己以前瞎了眼。后来魏忠贤掌握了大权,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假传圣旨,把他贬到凤阳去看守皇陵,然后又派人在半路上就把他偷偷杀了。

掌握权力

再说朱由校即位当了皇帝,他把自己喜爱的客氏封为“奉圣夫人”,又因为客氏极力推荐魏忠贤,所以他让魏忠贤掌管了太监机构中权力最大的司礼监。可笑魏忠贤本是目不识丁,却替皇帝担起了批改奏折的秉笔之责。后来魏忠贤又掌握了太监组成的特务机构一东厂,更是极尽迫害忠良、排斥异己之能事。

朝中一些正直的大臣对这种状况非常担忧。都察院的左都御史杨涟写了一道严辞弹劾魏忠贤24条大罪的奏折上奏给熹宗皇帝,希望小皇帝严惩客、魏。可是魏忠贤事前就听说了这个消息,他知道这个杨涟是先帝信任的大臣,而且对熹宗登基有护佑之功,因此心中也有些害怕。他想小皇帝最听客氏的话,就赶紧把客氏找来,两个人一起赶到皇帝的寝宫中去。

这时朱由校刚刚午睡起来,脑子还没明白过来呢,就见他最亲近的两个人并排跪在床前,痛哭流涕,觉得十分奇怪,连忙问他们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魏忠贤赶忙说自己受了奸人陷害,外廷有人编造了一大堆谎言诬陷他,想离间他和皇帝的关系。客氏也在旁边添油加醋的说魏忠贤一向忠诚不二,所做的事都是为皇帝出力,不想却因为深受皇帝信任而遭人嫉恨排挤,请皇帝一定要严惩那个在外廷造谣的大臣。魏忠贤又虚情假意的说,自己愿意辞去东厂的职务,以避免他人的猜疑。朱由校看着这两个把自己从小带大,无微不至地照顾着自己的两个人,又怎么可能真的忍心处置他们呢?他劝两人擦干眼泪,不必担心,还答应他们一定会严责那个造谣的官员。

第二天一上朝,果然就见御史杨涟上殿奏事,奏折中说的都是魏忠贤的罪恶。熹宗连听都没仔细听,不但没有责问魏忠贤一句,反而还严厉斥责杨涟胆大妄言。皇帝如此不明事理的袒护魏忠贤,使朝中的大臣们都感到十分愤怒,继杨涟之后上书弹劾魏忠贤的人接连不断,不到两天,上书的大臣就多达一百多个。可是魏忠贤知道自己已经控制住了小皇帝,所以一点也不担心,反正不管言辞多么激烈的奏折,熹宗是一件不会看的,还把这件事交给他全权处理。这时他可完全不怕了,反过来要向这些指责自己的人施手段进行报复了。他先后抓了许多正直的大臣,把他们关进东厂的监狱里,用严刑酷法折磨他们,许多大臣都在狱中含冤而死。

权倾一世

魏忠贤打击了这些反对自己的人后变得更加不可一世。他在全国各地派出骑校去秘密探访,谁反对自己,说了自己的坏话,就把他抓来严刑处置。一时之间,全国人心慌慌,谁也不敢再开口说话了。一些无耻的大臣则都倒向客、魏,什么五虎、五彪、十孩儿、四十孙等等,都聚集在魏忠贤和客氏的邪恶旗帜下,形成了危害极大的“阉党”集团。全国各地都遍布了魏忠贤的爪牙。许多地方上的官员为了巴结他竟相为他建造生祠,到熹宗末年,魏忠贤的生神祠已经遍布天下。魏忠贤一朝大权在手,横行天下,号称“九千岁”仍觉不够,非要呼为“九千九百岁”才觉得满意。北京城里的老百姓私下里都说,大明朝的皇帝早已经不姓朱了,魏忠贤才是真正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