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汉王朝3
7137500000012

第12章 经今古文之争

儒学经典——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著作,在中国封建社会中长期传播,崇奉勿替,经过历代统治者和封建知识分子的训释和阐发,形成了经学。

汉朝自武帝以来,在封建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儒学传授出现了一个空前昌盛的局面。博士官学中不但经学博士完备,而且由于经学师承的不同,往往一经兼有数家,各家屡有分合兴废。甘露三年(前51),汉宣帝为了进一步统一儒家学说,加强思想统治,诏萧望之、刘向、韦玄成、薛广德等儒生,在长安未央宫北的石渠阁举行会议,讲论五经异同,由他亲自裁定评判。经过这次会议,博士员中《易》增立“梁丘”,《书》增立“大小夏侯”,《春秋》增立“谷梁”。到了宣帝来年,五经共有十二家博士①。博士就是经师,他们的任务是记诵和阐释儒家经典。他们解经繁密驳杂,有时一经的解释达百余万言。博士有弟子,武帝时博士弟子五十人,以后递增,成帝时多至三千人,东汉顺帝时甚至达到三万人。经学昌盛和博士弟子众多,主要是由于经学从理论上为汉朝的统治进行了辩护,因此统治者对儒生实行了广开“禄利之路”②。

在儒学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搜集与整理图书的热潮。汉武帝敕令丞相公孙弘广开献书之路,同时设写书之官抄写书籍。当时集中的图书数量颇多,外廷有太常、太史、博士之藏,宫内有延阁、广内、秘室之府③,当时的皇家图书馆,已初具规模。以后,汉成帝命陈农访求天下遗书,从此皇家图书馆的图书,日益丰富。成帝以图书既多,杂乱无章,乃派员分别整理而以刘向总其事。刘向校经传、诸子、诗赋,任宏校兵书,尹咸校数术(占卜之书),李柱国校方技(医药之书)。每一书校毕,都由刘向条成篇目,写出提要。后刘向子刘歆继承父业,完成这一工作,并且总括群篇,撮其指要,写出了《七略》一书:《辑略》《诸书总要》、《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数术略》、《方技略》,总共著录图书一万三千二百六十九卷,大致都保存在《汉书·艺文志》中④。

孔子刘歆在校书过程中,发现了一些经书的不同底本,因而导致了经学内部今文经和古文经的区分和两派的争论。原来西汉博士所传述的儒家经典,是根据战国以来学者师徒父子口耳相传,用当时通行的文字——隶书记录,到汉代才一一写成定本。而民间却仍有用秦以前古文字写成的经书,相传出于孔子住宅壁中和民间。如武帝末,鲁共王《刘馀》坏孔子宅,得《古文尚书》、《礼》和《论语》、《孝经》等,都是用古文字书写的,因被称为“古文经”。而原来用隶书字体写的便被称为“今文经”。

今文经和古文经不仅字体不同,篇章多少不同,而且对经学内容的解释也有很大差异。今文经学解释经义,主要在于“通经致用”,着重章句推衍,结合阴阳五行灾异和刑名学说来发挥经文的“微言大义”,提倡大一统、尊君抑臣、正名分等思想。其特色是结合当时政治需要为现实服务。古文经学解释经义,主要在于“通经识古”,详于训诂,把儒学经典视为古代历史资料,主张实事求是,反对借题发挥。它在理论上没有重大发明,但在认辨解释先秦文字的过程中,建立了系统的训诂方法,有一定的贡献。今文经出现较早,董仲舒以治今文经《春秋公羊传》得到汉武帝的赏识,在他的建议下,今文经陆续被立为学官。如《诗》有鲁、齐、韩三家;《书》有欧阳、大、小夏侯;《易》有施、盂、梁丘、京;《礼》有大、小戴;《春秋》有严、颜(均为公羊家)等,都先后被立为博士⑤。古文经晚出,遭到今文经派的排斥,长期不得立于学官。

西汉末年,刘歆“欲建立《左氏春秋》及《毛诗》、《逸礼》、《古文尚书》皆列于学官”⑥,以与今文博士相抗衡。哀帝命他与五经博十讨论,但博十们多不赞成,或不肯表示意见,或说《尚书》二十九篇已完备,或说左氏不传《春秋》。刘歆因而写了一篇著名的《让太常博士书》,他一方面攻击今文经传是“因陋就寡”,“保残守缺”,“信口说而背传记,是末师而非往古”,而残缺的原因是由于秦始皇“燔经书,杀儒士,设挟书之法,行是古之罪”⑦的缘故。另一方面则竭力宣传古文经传的可靠,认为它可以补现有经传的残缺,如《古文尚书》较伏生所传多十六篇等;它又可以校补现有经传的脱误,较现有经传为可信。如刘歆以为“左丘明好恶与圣人同,亲见夫子,而公羊、谷梁在七十子后,传闻之与亲见之,其详略不同”③。由于刘歆言词激切,遭到今文学家古代铜器和当权官员们的怨恨和猛烈攻击。当时任大司空的儒者师丹,对于刘歆的主张极力反对,向哀帝表奏刘歆“改乱旧章,非毁先帝所立”⑨。刘歆虽未遭到哀帝斥责,但由是忤执政大臣,刘歆惧诛,求出补吏,从此离开长安,到外地任职,这次争论以无结果而告终。此后,经学出现了今文和古文两个派别,争论异常激烈。

原来,汉朝自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通晓儒家的“五经”,就成为人们仕进的重要途径。武帝还接受了董仲舒的建议,“兴太学,置魄师,以养天下之士”⑩。当时所建立的学官,大抵是今文经学家。由于今文家的学说受到了国家法令的提倡,士子们当然趋之若鹜,国家选拔官吏,也大都以这些学说为准则。久而久之,朝廷中的大臣,自然也以今文经学的信徒为主。这些人一旦进人仕途,自然要把自己信奉的说法视为唯一合于孔子之道的“真理”。学派门户之见与利禄之争交织在一起,相持不下。

古代帝王平帝时,王莽当权,由于托古改制的需要,刘歆借机把《左氏春秋》、《古文尚书》、《逸礼》、《毛诗》立于学官,后又立《乐经》为博士,《周官经》六篇也立为博士,古文经学逐渐成为官学。

东汉光武帝即位,聚集四方学者于京师洛阳,废除王莽时所立的古文经博士,复立今文经十四博士,建武年间,大司徒韩歆又提出为《费氏易》、《左氏春秋》立博士。又引起一场争论,最后由光武帝决定立《左氏春秋》为博士,因“群议讙”,不久又废。章帝时,曾在洛阳北宫白虎观,召集群儒讲论《五经》异同。章帝亲临主持,并作结论。白虎观会议的结果,由著名史学家班固编成《白虎通义》一书,它集中了今文经学的基本观点,是我们了解汉代今文经学的重要资料。终汉之世,古文经没有再立于学官。可是由于古文经学在内容上胜过今文,再加上东汉时期,古文经学家中出了几位大师,如贾逵、服虔、马融、郑玄等都是古文家或兼通今古。马融是马太后(明帝皇后)的侄子,贵族地位足以保卫他的经师地位。他学问广博,通各经,门下有好几千名学生,因此,古文派地位就更高了。他的学生郑玄,名望尤高。在马融、郑玄兼采今古文注经的影响下,今古文渐趋于混同。汉末,经董卓之乱,博士失官守近三十年,今文经学遂日益衰微。

注释

①据王国维《汉魏博士考》,《观堂集林》卷四。

②(汉书》卷八八《儒林传赞》。

③《汉书》卷三○《艺文·志》如淳注引刘歆《七略》。

④《隋书·经籍志》作三万三千九十卷。

⑤参见周予同:《经今古文学》。

⑥⑦⑧⑨《汉书》卷三六《楚元王传》。

⑩《汉书》卷五六《董仲舒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