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孕前知识手册
7130200000048

第48章 孕育与孕产知识(2)

使用避孕套之前应先吹气检查有无破损,如发现有破损漏气,就不能再使用。每次性交开始时应使用一个新的避孕套,使用避孕套时,应捏瘪前端小囊排出空气,否则,射精后囊内压力增加会胀破小囊,漏出精液。当阴茎勃起时,戴上避孕套,不能等到要射精时才使用,因为射精前,常有少量精子随分泌物排出,可导致怀孕。射精后,在阴茎未完全软缩前,用手按住避孕套口,与阴茎一同拔出,以免射精后阴茎已完全软缩,使精液流入阴道或避孕套滑脱。如果避孕套落入阴道,只要捏住套口,拉出避孕套,并立即蹲位将蘸有稀释2—3倍食醋的药棉缚以15~16厘米长的细线塞入阴道,杀死漏入阴道内的精子;或在72小时内服用一次紧急避孕药则可防止受孕。正确掌握避孕套的使用方法是避孕成功的重要前提。每次性交后应检查一下避孕套有无破损,以及有无精液流出。

避孕套如果配合使用其他避孕方法,如外用避孕药膜、避孕胶冻、避孕片、栓剂、安全期避孕法等,可提高避孕效果。避孕套还可以预防性传播疾病如霉菌性阴道炎、滴虫、淋病等,尤其是对世纪杀手——艾滋病有显著的预防作用。此外由于避孕套的遮盖,减低了阴茎头对性刺激的敏感度,可延长性交时间,夫妻性生活均可达到满意程度,可用于早泄的治疗。

输精管结扎术和粘堵术

输精管结扎术是通过切断输精管,使精子不能输出的外科小手术。手术安全、有效、便捷、无副作用。输精管结扎术仅仅是切断了精子的通路,并不影响精子的生成、雄性激素的产生,成熟的精子在附睾被吸收,因此输精管结扎术并不影响性生活。精液中不含有精子,则不可能使精子和卵子相遇受精,更谈不上怀孕。输精管结扎术是我国应用最早,使用最广泛的一种男性绝育术。

输精管位于阴囊内,手术无需开腹进行,较女性输卵管结扎术要简单、安全、有效。手术在局部麻醉的情况下进行,由于阴囊部的皮肤皱褶很多,汗腺分泌旺盛,易积污垢和细菌。此部位皮肤潮湿、温暖,细菌极易繁殖、生长,因而必须严格、彻底地清洗、消毒。

输卵管结扎术是在阴囊双侧的皮肤上各作一小切口,结扎双侧输精管,并切除约1厘米长的一段输精管,包埋断端中的任何一端,使其相互隔开,防止以后再通。输精管结扎术一般10多分钟就可以完成。手术过程中出血很少,甚至不出血,手术中无痛苦。

绝大多数人在施行输精管结扎后无不良反应,但也有少数人由于手术时止血不彻底,术后过早参加剧烈活动,导致术后出血形成阴囊血肿。出现这种情况就需要找医生做适当的处理。另外,术前患有阴囊湿疹、皮炎及慢性前列腺炎或手术时皮肤消毒不严格均可造成术后局部感染。如果术后有红、肿、热痛现象,应立即去医院治疗。

利用各种化学药物闭塞输精管的方法也常用。这种方法不必将阴囊皮肤切开,关键在于经阴囊皮肤直接穿刺输精管,然后将药物注人输精管内。由于手术不作皮肤切口,不游离结扎和切除输精管,减少了组织损伤所产生的某些并发症,对害怕手术和精神过于紧张的男性是一种最适宜的绝育方法。输精管结扎术的效果较粘堵术好,但粘堵术更简单,组织损伤更少,两种手术的并发症均较少出现,与女性绝育术比起来,输精管绝育术安全、有效,而且更简单、经济。

药物避孕

70年代初,在我国产棉区的人们长期食用棉籽油,导致产棉区的男性不育症患者增多,这种现象使人们发现棉籽油的棉酚可使睾丸产生精子的组织萎缩,从而失去产生精子的能力。一般情况下,健康男性每天服用20毫克棉酚,连续服用2~3个月即可达到避孕目的。以后改用维持量(每周40~50毫克)避孕有效率达96%以上。棉酚不影响睾丸分泌男性激素,故对性功能没有影响。

停药后多在3个月后生精功能恢复正常,但也有少数人恢复时间较长,或不能恢复。棉酚有一定的副作用,服药后可出现乏力、恶心、胃部不适或轻度肝功能减退,少数人可出现低血钾性肌无力症,故患有严重心、肾疾病的人不宜服用;另外高空作业者、潜水人员也不宜使用。目前对于棉酸的抗生育作用仍在研究之中,用棉酚避孕还未推广使用。

最近国外研制一种男性口服避孕药,这种男性避孕药是一种睾丸激素,通过抑制脑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的作用,延缓和阻止精子的产生。男性在服用后,可使睾丸减少或停止产生精子,但不影响性功能。此外,国外还有一些新型的避孕药,如男用避孕膏、男用鼻喷避孕剂等均是利用激素抑制睾丸产生精子而达到避孕的目的。

体外排精法

体外排精避孕法也称性交中断法,这种方法是在性生活过程中即将射精时,男性将阴茎从阴道抽出,在阴道外排出精液,阻止精子和卵子相遇,以达到避孕的目的。至今仍有许多人将这种古老的避孕方法作为常用的避孕措施。体外排精法简便、经济,不需任何药物或工具,但有效率只有15%~40%。体外排精法需要男性有较强的自我控制能力,稍有疏忽就可能使部分精液流入阴道而使避孕失败。许多男性不愿意接受体外排精法,因为众多男性不能准确把握时机,以至性高潮来临时,无法及时将阴茎从阴道中抽出。

采用这种避孕方法,男女双方在性生活时常常担心精液流入阴道而使精神高度紧张,长期容易引起早泄或阳萎,或阴茎抽出后不能射精,影响性高潮出现。有些妇女也会因为阴茎抽出,性高潮中断,或不能出现性高潮。

另外,类似于体外排精法的压迫尿道避孕法是在性交即将射精前,男性用手指紧压位于阴囊后面会阴部的尿道,迫使精流逆行射入膀胱而不进入阴道起到避孕作用。性交后排尿时,逆行进入膀胱的精液随尿液排出体外,压迫尿道虽有一定的避孕效果,但若未压住尿道,会使精液排入阴道内,导致避孕失败,而且逆流入膀胱的精液可以刺激膀胱颈部,造成局部充血,出现性交后尿频现象。同样,采用这种方法避孕也会因为害怕避孕失败而造成精神心理负担,导致类似体外排精法产生的不良影响。

以上两种方法通常只作无避孕工具时的暂时避孕法,由于不符合生理过程,避孕效果又不可靠,不适合作为经常使用的避孕方法。

女性避孕法

目前,由于男性避孕方法较少,主要以女性避孕方法为主。女性避孕方法按其种类可分为药物避孕、工具避孕、手术避孕以及其他一些避孕方法如安全期避孕等。

药物避孕

药物避孕的设想是在20世纪20年代就产生了,但受诸多条件的限制直到1960年,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才批准将异炔诺酮(一种孕激素)作为口服避孕药用于临床。多年来经过科研人员不断地研究改进,避孕药中的雌、孕激素的含量不断降低,从而减少了副作用,提高了安全性。目前我国使用的避孕药的品种在不断增加,主要有短效口服避孕药、长效口服避孕药、长效避孕针、探亲避孕药、事后避孕药、外用避孕药和皮下埋植避孕药。虽说种类和药物的外形有很大的区别,但女用避孕药的主要成分是人工合成的孕激素和雌激素,均类似于女性体内的天然的孕激素和雌激素,各种女用避孕药仅仅是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含量不同而已。

短效口服避孕药

这类药物是目前女用避孕药中应用最广泛,由孕激素和雌激素配制而成的复合型口服避孕药,其剂型有糖衣片、纸型片及滴丸。短效口服避孕药在人体内的作用时间短,必须每天按时服用,停药后,能很快恢复生育能力。其作用机制主要是抑制排卵;改变宫颈粘液的粘稠度,不利精子通过以及改变子宫内膜的正常组织形态;抑制腺体发育,不利于受精卵着床,改变输卵管的蠕动;抑制精子获能等几个方面作用于受孕的多个环节而达到避孕的目的。

短效口服避孕药包括口服避孕片(复方炔诺酮)、2号(复方甲地孕酮)、0号(复方炔诺酮和甲地孕酮)、复方18甲基炔诺酮避孕片等。

短效口服避孕药按规定于月经来潮的当天算起第5天开始,每天服1片,连服22天,不漏服可避孕1个月。避孕效果十分可靠,可达99%以上。一般在停药后2~3天月经来潮,然后再从月经的第5天开始服药,周而复始,一个月一个月地重复下去。女性在停药后很快恢复排卵,一般1个月左右。此时也可计划怀孕。

短效口服避孕药的有效成分,需要在肝脏中进行代谢并经肾脏将代谢产物排出体外。因而患有急慢性肝炎、急慢性肾炎的妇女不能使用,此外患有子宫肌瘤、糖尿病、恶性肿瘤、较重的心脏病、血液病、高血压以及血栓性疾病等病人不宜使用。哺乳期的妇女也不能使用,因为药物可经乳汁,影响婴儿的发育。

短效口服避孕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避孕药,在用药期间,部分妇女会出现一些恶心、呕吐、头晕、乏力、食欲不振等类似于早孕反应的现象,一般坚持服用数月后,症状会自然消退或减轻。也有人用药期间出现阴道不规则出血,引起出血的原因多是子宫内膜呈片状脱落,出现不规则阴道出血。大多数人出血持续数月后可以自然停止,少数妇女需经治疗方能控制出血。由于服药后子宫内膜因不能正常发育而变薄,致使月经期出血量减少,所以大部分妇女用药期间月经量减少。少数人用药后会出现体重增加或面部色素沉着,停药后可自行恢复。

紧急避孕药

53号抗孕片是一种短期口服避孕药。这种避孕药的作用是推迟排卵期,或预防受精卵植入子宫,然而其避孕的有效率仅为95%。服用53号抗孕片是在未保护的性交后,或避孕套发生破裂、脱落后预防怀孕的一种补救措施。为确保成功,必须在性交后立即或12小时内服第1次药,隔12小时再服用1片,以后每晚服1次,共服8片;3周后还需做是否怀孕的检查。

紧急避孕药副作用有恶心、呕吐、乳房痛、扰乱月经周期等,因此这种药仅在紧急情况下才能使用,不适合作为女性常用的避孕方法。

长效避孕药

长效避孕药是由人工合成的孕激素和长效雌激素的复合剂型。类型有长效口服避孕药、长效注射避孕药和皮下埋植药物。这类避孕药中的长效雌激素进入人体后储存在脂肪组织内,以后慢慢地释放出来,经过其他的环节而抑制排卵,实现长效避孕的目的。服药1次可避孕1个月,有效率为96%~98%。

1.长效口服避孕药

为复方18甲长效口服避孕片,月经来潮第5天中午服用第1片,20天后服用第2片,以后按第2次服药日期,每月服药1片。多数人服用后无不良反应,但也有少数女性服后出现恶心、呕吐、白带增多等现象。

2.长效避孕针

表3—2常用长效口服避孕药

名称成分及含量(毫克) 雌激素含量孕激素含量复方长效18甲基炔诺

酮(复方长效18甲)炔雌醚3.018甲基炔

诺酮12.0复方炔雌醚炔雌醚3.0氯地孕酮12.0复方16甲基氯地孕

酮(复方16次甲)炔雌醚3.016甲基氯地

孕酮12.0以强效孕激素为主的避孕药,雌激素和孕激素具有较强的抑制促性腺激素分泌,进而抑制排卵而避免怀孕的作用,每月肌注1次可避孕1个月。国内使用的避孕针为长效避孕针1号(乙酸孕酮),在月经周期第5天第1次注射,以后每次月经周期的第10~12天注射1次。

3.皮下埋植药物

将避孕药(左旋18-甲炔诺酮)装于医用的硅橡胶制成的小管内,药物通过其包装的外膜向体内扩散,达到避孕效果。可以克服经口服或注射避孕药,血中药物浓度波动较大的缺点,长期缓慢地释放激素,使血液中激素的水平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通常将避孕药埋于上臂内侧皮下,有效期5年,5年后取出。避孕药通过抑制排卵,或是改变子宫内膜的组织形态、防止受精卵着床,或者影响宫颈粘液的粘稠度,不利于精子穿过宫颈而产生避孕作用,避孕效果非常好。皮下埋植药物的方法有很多优点,它使药物在体内维持最低的有效浓度,免除一次性大剂量药物的副作用,可持续发挥避孕作用,还可免除每天服药的繁琐,以及由于漏服而产生的意外妊娠。

4.探亲避孕药

探亲避孕药即速效口服避孕药,探亲避孕药多数由孕激素制成,但是药物的含量较高。是夫妻双方在性交当时或性交后服用的避孕药。其最大的优点是不受月经周期的限制。适用于两地分居的夫妇短期探亲时服用。长期使用有害健康。

探亲避孕套有18甲避孕片和天津探亲片(炔诺酮)两种。探亲前1天起,每晚服1片,连服14天。当夫妻双方相聚时间少于14天时,也应坚持服完药,探亲时间超过14天时,需继续服用7天短效口服避孕药。

其主要原理是改变宫颈粘液的粘稠度,使子宫颈粘液分泌减少,不利于精子穿透;促使子宫内膜发生变化不宜于受精卵着床;改变输卵管的蠕动,使受精卵的运行速度与子宫内膜的发育不同步,不利于着床;抑制精子的获能,使精子无法穿透卵子的细胞膜。

探亲避孕药副作用轻,刁濡要特殊处理。

外用避孕药

外用避孕药是在性交前将杀精子的药物放入阴道内,以杀死精子,阻止精子进入子宫以实现避孕目的的一类药物。目前所用的杀精子剂包括两种成分:一种是化学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具有杀精子作用;另一种为惰性基质成分,如泡沫剂、胶冻和霜剂等作为杀精子剂的载体,并利用其物理性质,在宫颈口形成泡沫或薄膜,阻止精子进入子宫,并消耗精子的能量。

外用避孕药有外用避孕药膜、外用避孕药片、避孕栓和避孕膏等。不管何种类型的外用避孕药在使用时都需要一定的时间溶解,因此需正确掌握使用方法,才能起到很好的避孕作用。外用药物是一种安全、经济、简单有效的避孕方法,但患有阴道炎、重度宫颈炎和子宫脱垂的女性应禁用,当杀精子剂与避孕套、阴道膈膜或宫颈帽共同使用时,避孕效果最好。

工具避孕

工具避孕是利用物理的阻隔方法,防止精子进入子宫,从而达到避孕目的。目前国内外常用的女性避孕工具主要是阴道隔膜。阴道隔膜形状像帽子,所以俗称子宫帽。使用时置子宫帽于阴道顶端,盖住宫颈口,使阴道内的精子不能进入宫腔,从而达到避孕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