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慧眼看透人心
7129200000006

第6章 从言谈举止看透人心(5)

同事或同等关系的人们在交往中,如果还彼此称呼“先生”,在公司外面见到的时候也要用敬语,就表示他们的心灵之间还有一定距离。

2.称呼“您”

在演讲和其他场合中,听讲的人往往知道讲师的名字,称之为“××先生”;而讲师对听众的面孔一时间还不熟悉,通常会使用“那位先生”、“您”等的称呼。

“您”虽表示尊敬,但是冷淡的用语,让人感觉不到亲近。如果仅是初次见面还没记住名字时这样称呼尚可,如果认识很久了依然如此,则表明了此人没有意愿和对方发展亲近的关系,试图在心理上和对方保持距离,希望对方互不侵犯,保持“你是你”、“我是我”的态度。

3.称呼“小×”

姓前面加“小”字的叫法很普遍。人们对关系较好的人会称呼“小李”、“小王”什么的。人与人之间走的越近,说话也就越随便,由开始的“××先生”渐渐演变为“小×”,最终变为爱称。尽管年龄不轻了,但还被人叫作“小×”的人,是由于他身上有令人感到亲切的东西。

4.直接称呼姓名

有些女性把自己的恋人叫做“××(名字)先生”,从女性心理的角度来看,这表明两人关系介于朋友和恋人之间。

随着关系的进一步深化,最开始称作“××先生”的人,可改称为“小×”,之后关系向更深处发展时,就直呼名字。

不仅恋人之间如此,在日常生活中,其他关系的人之间也是如此。

比如说,对于初次光临的客人,店员会称之为“顾客先生”,而如果顾客对商店满意,经常光顾此处的话,店员也渐渐熟悉了客人的情况,记住他们的名字。

“顾客先生”和“程立先生”相比,后者在心理上的距离更小,话题也自然开始掺杂私人的内容,亲近感逐步加深。

初次见面就会叫对方姓名的人,有不只是把对方当成交涉的对象,而想当成特定的个人来认识交往的心理,这可以当成一种有好感的表示。

5.不叫名字,用“那个”等指示代词称呼。

对长年相伴的妻子,有的男人会这样称呼。这些男人大多性格腼腆,不善于表达情感。

此外,有的女人提起自己家里的人的时候,不说“我先生”、“我的小女儿”,而是叫“孩子他爸”、“妹妹”,即与在家时采用相同称谓,这种女人凡事都以家庭为重,乐于充当贤妻良母的角色。

称呼反映着人与人的关系。如果某人想亲近对方,往往会稍稍改变一下称呼,以便使亲近感加深。所以根据一个人称呼的变化,我们可以探测到他心理的变化。

不用官称而改呼姓名的人,是想和对方保持亲密的关系(缩小心理的距离)。

谈话之中突然叫对方的名字的人,是想和对方接近、缩小心理上的距离。

由呼姓转为呼名的人,是想和对方亲近。

对比自己地位高的人称作“你”、“××先生”的人,是想和对方保持心理上的平等。

称对方为“你小子”或“你这丫头”的人,怀有进一步发展友谊或建立保护与被保护关系的潜在愿望。

另外,在交际场上,我们还能从人们的自我称呼上了解到他们的个性。

在工作场合中,使用“敝人”称呼自己是非常得体的表现。但是在个人谈话中也特别使用的话,就显得过于迂腐,像是在宣告自己已是个成年人。这样称呼自己的人是希望别人看重自己,但是弄巧成拙,反而更让人觉得孩子气。

男性自称“我”,以及女性自称“人家”,表现出幼儿的气质。这种人既有稳重而亲切温和的一面,也有精明过人、心情浮躁的一面。

使用“本人”这种词语的人,以军人和运动员居多,给人“硬派”的印象。他们是会以“可怕的脸孔”或“男人味”做诉求的人,令人意外的是,他们本质上是胆小或害羞的,对于上下关系很敏感,对他人的态度非常谦逊。

常使用“老子我”自称的人,喜欢坦率、开诚布公的人际交往。

像歌手或演员一样,在对话中使用自己的名字,向周围人撒娇的人,不仅孩子气,而且也缺乏身为社会人士的意识。实际上,他们通常是故意表现出可爱与女性化的样子。这种人对流行很难抗拒,对于华丽花哨的用品也非常憧憬。

头部动作的解析

头部语言,简称首语,是指运用头部动作、姿态来交流信息的非语言符号。点头和摇头是最基本的头部动作。在通常情况下,一般人把“点头”默认为一种同意、肯定或赞许的态度,与此相对,把“摇头”默认为一种反对、否定或批评的态度,这就是所谓“肢体动作”对大脑思维的影响。

但是美国俄亥俄州州立大学的心理学家理查德·贝蒂最近在这方面有了新的发现。他认为不知不觉地点头或摇头的确能改变你对事情的看法。但实际上,有的点头反而加强了心里的反对意见;摇头却动摇了本来反对的想法。

为了证明这一新发现,贝蒂做了一个实验:他让82名参加实验的大学生戴上立体声耳机,要求一半学生在听的时候,每一秒钟点一次头,另一半学生听的时候每一秒钟摇一次头。然后他在耳机里播放了一段广播,内容是鼓吹增加学费。

他让点头那组学生听的广播阐述了很没有说服力的增加学费的理由,如增加学费可以开展小班授课。摇头那组学生听的是很有说服力的理由,如增加学费可以在校园里种郁金香,请清洁工,美化校园。结果摇头那组学生的感觉是,摇头使他们对自己心中原有的反对意见产生了怀疑,反而不那么强烈地反对增加学费了。

这个实验结果证明了人在点头的时候并不一定是同意别人,而是进一步加强了自己原先的想法,摇头反之。所以当看到一个人不停在点头时,不要误以为他是同意你的看法,而当一个人对你摇头时,他也未必会最终拒绝你。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许多科研人员试图用更有力的科学理论为丰富的头部动作进行解密,进一步揭示出头部动作所隐藏的玄机。

将头部垂下呈低头的姿态,它的基本信息是“我在你面前压低我自己”,但这不限于居下位的人。当同事或居上位者做此动作时,它的信息乃是以消极的方式表达,“我不会只认定我自己”,然后变成这样的目标:“我是友善的。”

头部猛然上扬然后恢复通常的姿态,如果是发生在你们刚刚见面但还不十分接近的时候,它表示“我很惊讶会见到你”——头部上扬代表吃惊。

用于距离较远的时候,头部上扬是用在彼此非常熟悉的场合。其时机是当某人突然明了某事物的要旨而惊叹“哦!是的,那当然!”的一刹那。

如果颈部把头猛力转向一侧的,再使它们恢复中立的位置,这是单侧的摇头,同样传递“不”的信息。头部半转半倾斜向一侧是一项友善的表示,仿佛是同路人在打招呼,传递的信息是“你与我之间,这蛮好的!”

摇晃头部时,说话者正在说谎而且试图压抑住要表示否定的摇头动作,但又不能彻底。

若一个人在说话时不自主地摇晃头部,而且频率很高,说明他正在说谎而且试图控制这个动作,但又不能完全控制。

缓慢地晃动头部,表示惊奇或震惊。很可能他刚得知的消息很不寻常,或者令人难以置信而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以至于要晃动头部才能确信这是事实。

头部僵直表示,他是如此的有分量且毫不惧怕。如果头部僵直,即使面临泰山崩顶也面不改色。或者是心里觉得无聊,有点儿发呆。

头部缩回是回避的动作。突然把头低下以隐藏脸部,也可用来表示谦卑与害羞。在心怀敌意的情况下,把头低下则具有全然不同的意义,表示头部有紧迫的负荷,在这种情况下,其主要差异在于眼睛向前瞪视敌人,而不是随着脸部而下垂。

头部向前伸并面向感兴趣的方向,表明此人心中不是满怀爱意,就是满怀恨意。前一种情况是:两个相爱的人,伸长脖子深情专注地凝视对方的眼睛;后一种情况则像两个冤家伸长脖子,探出头部以表示他们不畏惧对方,而且瞪视对方如同洞察对方的眼睛;第三种情况则出现在某人渴望吸引你全部的注意力之时,因此他会探出他的脸,以阻挡你去看其他任何可能吸引你的东西。

头部后仰,这是势利小人或非常自信之人鼻子朝天的姿势。一个人会把头部后仰,其情绪变化包括:从沾沾自喜、桀骜不驯到自认优越而存心违抗。基本上,这种姿势是挑衅的而不是温顺的。

头部往侧面方向移开,基本上就是一项保持性的动作,或把脸部移开以回避对身体有威胁的事物,表明这人可能是想借掩饰脸部之机而隐藏自己的真实意图。

头部歪斜,这个动作源自幼时舒适的依偎——小孩把他的头部依靠在父母的身上,当成年人(通常是女性)把头嫣斜一侧时,此情此景就像倚在想像中的保护者身上一样,如果这个动作是用于玩弄风情,那么头部歪斜便有假装天真无邪或故意卖俏的意味,即表示在你的心中我只是一个小孩,我喜欢把头靠在你的肩上。

抬头是有意关注的表现。例如一个人原先在低头,忽然有一声响,他赶忙抬头看,表示他被打搅,想探求是怎么回事。

头部低垂的动作表示深觉厌倦。

站姿折射人的性格特征

每个人都有一种特定的性格。从起居饮食、生活习惯、言谈举止、厌恶爱好到意识倾向,都可以表现出一个人的性格特征。站姿作为言谈举止的组成部分,自然也可以折射出一个人的内心世界。

一个人站立时的标准姿势应该表现为:抬头正首,双目平视前方,嘴唇微闭,面带微笑,自然平和;双肩放松,稍往下压,使人体有向上的感觉;躯干挺直,身体重心应在两腿的中央,做到挺胸、收腹、立腰;双臂自然下垂于身体两侧,或放在身体前后;双腿直立,保持身体的端正。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在站立的时候都会摆出自己惯有的姿势,并不会采用标准的站姿。

美国夏威夷大学一位心理学家指出,不同的“站姿”往往可以显示出一个人的性格特征。

站立时习惯把双手叉入裤袋的人:城府较深,不轻易向人表露内心的情绪。性格偏于保守、内向。凡事步步为营,警觉性极高,不肯轻信别人,若同时配合有弯腰曲背的姿势,则是心情沮丧或苦恼的反映。

背脊挺直、胸部挺起,双目平视站立的人:说明有充分的自信,给人以“气宇轩昂”、“心情乐观愉快”的印象,属开放型。

弯腰曲背、略现佝偻状站立的人:属封闭型,表现出自我防卫、闭锁、消沉的倾向,同时,也表明精神上处于劣势,有惶恐不安或自我抑制的心情。

站立时喜欢把双手叠放于胸前的人:这种人性格坚强,不屈不挠,不轻易向困境压力低头。由于过分重视个人利益,与人交往经常摆出一副自我保护的防范姿态,拒人于千里之外,令人难以接近。他在交朋友方面比较保守,对于不熟的朋友,通常都会保持距离的。如果他的身体微微转向旁边,那么他的肢体语言已经表明他对你没有什么好感,但是又不好意思说出来,所以表面上他还和你谈得来,但是他在潜意识里已经催促你赶快离开,如果一有机会就会毫不犹豫地转身走开。

站立时喜欢所两手叉腰而立的人:这种人具有自信心和精神上优势的表现,它属于开放型动作。对面临的事物没有充分心理准备时决不会采用这个动作的。

站立时常把双手置于臀部的人:自主心强,处事认真而绝不轻率,具有驾驭一切的魅力,他们最大的缺点是主观,性格表现固执、顽强。

站立时将双手握于背后的人:性格特点是奉公守法,尊重权威,极富责任感,不过有时情绪不稳定,往往令人莫测高深,最大的优点是富于耐性,而且能够接受新思想和新观点。

站立时习惯把一只手插入裤袋,而另一只手放在身旁的人:性格复杂多变,有时会极易与人相处,推心置腹。有时冷若冰霜,对人处处提防,为自己筑起一道防护网。

站立时两手双握置于胸前的人:其性格表现为成竹在胸,对自己的所作所为充满成功感,虽然不至于睥睨一切,但却踌躇满志,信心十足。

站立时双脚合并,双手垂置身旁的人:性格特点是诚实可靠,循规蹈矩而且生性坚毅,不会向任何困难屈服低头。

站立时倚墙而站的人:多是失意者,通常比较坦白,容易接纳别人。

站立时习惯将双手背在后面握着而站的人:说明他很喜欢交朋友,而且这是一种非常自信的姿态。他会主动地找人搭讪,不仅不怕生,而且还以认识陌生人为乐。首先,他在陌生人面前觉得有信心,所以他不怕把自己的胸膛展现在陌生人面前,他没有被攻击的顾虑,甚至把双手交叉在背后,也毫无恐惧之心。除此之外,他的身体也是正面地面向对方,更可说明他是很有信心和豪气的人。他在团体中应该是有领导地位的。这种人多半是自信心很强的人,喜欢把握局势,控制一切。一个人在人面前若采用这种姿势,说明他怀有居高临下的心理。

站立时习惯别腿交叉而站的人:流露出一种保留态度或轻微拒绝的意思,同时也能暴露出这个人感到拘束和缺乏自信心。

站立时不能静立,不断改变站立姿态的人:是一个典型的行动主义者,有这种站立习惯的人,性格急躁、暴烈,身心经常处于紧张状态,而且不断改变自己的思想观念。在生活方面喜欢接受新的挑战。

如果你遇到一个刚认识的人,他站在你面前,摊着手,并且有说有笑,除了代表他是一个很直率的人外,也表示他对你有很不错的感觉,他心底应该是很喜欢跟你做朋友的。

坐姿窥探心机

人们经常把眼睛比喻成心灵的窗口,其实通过坐姿也能窥探出一个人的心理活动,了解他的心理动向。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不经意间的举手投足似乎是一种无意识行为,其实,这个“不经意”就能暴露出一个人的心理活动规律。有关专家经过研究和分析发现:通过一个人的坐姿,可以洞悉到他的心理活动。

经常将左腿搭在右腿上,双手交叉放于大腿两侧。习惯这种坐姿的人通常拥有较强的自信心,非常坚信自己对某件事情的看法。如果他们在某方面与别人存在分歧,甚至发生争论时,他们的观点和主张不会轻易受到别人的影响。

这种人具有很好的天资,总是能想尽一切办法并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去实现自己的理想。虽然也有“胜不骄、败不馁”的品性,但当他们完全沉醉在幸福之中时,也难免会有得意忘形的举动。

他们协调能力很强,在生活圈子里总是充当领导的角色,而他们周围的人也都心甘情愿。不过这种人比较容易见异思迁,“这山看着那山高”。

坐时两腿及两脚跟并拢靠在一起,双手交叉放于大腿两侧的人为人古板,不愿轻易接受别人的意见,有时候明知别人说的是对的,但他们仍然固执地坚持自己的观点。

这种人凡事都想做得尽善尽美,干的却又是一些可望而不可即的事情。他们爱夸夸其谈,而缺乏求实的精神,做事缺乏耐心,哪怕只是短短十分钟的会议,他们也会显得极度厌烦,甚至反感。所以,在现实中,他们经常遭遇失败。

对于爱情和婚姻他们也都比较挑剔,人们会认为这种人考虑慎重,但事实不然。应该说是他们的性格决定了一切,他们总有些不切实际,用自己构想的“模型”如“郑人买履”般寻觅,这肯定是不现实的做法。而一旦恋爱成功,则大多数会倾向于“速战速决”,因为他们的理念是中国传统型的“早结婚,早生子,早享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