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最容易被他人看穿的也是流露出的眼神,在心理学中讲的心灵透视,就是常常从眼神里探究出一个人的心性。成就高低等。如果一个人的眼睛长得细长,黑白分明,看上去很深邃,有光彩,即所谓“黑光如漆,照晖明朗,瞳子端定,光彩射人”,则反映出这个人比较聪明,有智慧,因为眼睛透出了一股灵气。反之,如果一个人两眼浅短,眼神浑浊呆滞样,表明其人无才华,反应比较愚钝。眼球转动比较快的人,反应较快,反之则相反。
所以眼神是透视人的品格和个性,及聪明才智特别注意的部分。例如从大商家或高层政治人物的眼神中,可以看到自信、肯定及权威,他们的眼神与普通人的眼神一定有所差异。
看目光识人心
古人认为,一个人的眼睛不能掩盖心里的邪恶念头:心胸纯正,眼神就清澈、明亮;心胸不正,眼睛就昏暗,有邪光。可见,从一个人的眼睛可以清清楚楚地分辨一个人的品质高低,心术正邪。具体来说,观眼识人心包括下列内容:
①眼睛闪闪发光,表明对方精神焕发,是个有精力的人,对世界很感兴趣;
②目光飘忽不定,表示他是个三心二意或拿不定主意抑或紧张不安的人;
③目光炯然,表明他是个有胆识的正直之人;
④目光呆滞黯然,说明他是个没有斗志而索然无味的人;
⑤目光忽明忽暗,说明他是个工以心计的人,已不耐烦了;
⑥主动与人进行交换视线的人,说明他的心胸坦荡;
⑦不敢正视或回避别人的视线,表明此人是个内心紧张不安或言不由衷,有所隐藏的人。
看眼神察人心迹
①“名门正派君子”眼神:目光平孤正视,眼光不浮不露者,不做作,举止行为不卑不亢。
②“独孤求败”眼神:目光上视、浮光逼人者,通常心高气傲,带有骄气。
③“智慧有心计”眼神:目光下视者,城府很深。对于这类人谈话的虚实,必须加以辨别。讲话时跟神不定,最好防备他会有一些惊人的突发之举。如果公司内部需要诚实、可靠、忠实度高的人,尽量不要选择这种人,尤其是选择财务管理人员时。
④“东躲西藏”眼神:讲话时经常逃避对方眼神者,说话的诚恳、真实性要打个折扣。
⑤“聪明人”眼神:眼珠黑自分明,眼神富灵气而活泼者,各方面的反应一定相当敏锐,吸收及学习能力强,一副一目十行的样子,也就是所谓“聪明人”。
⑥遥视远处的人,他不关心你的话题,正在算计其他事。或是因时间关系,想离开此地。总之想尽快结束这一话题。
⑦对方眼神忽东忽西时,对你有自卑感,或想欺骗你。总之是心不在焉或心有他用,一有机会就立刻会转移目标,这说明他的心已不在这里。
⑧瞪着对方不放时,是内心有所隐瞒,生硬地筑起防线,生怕你识破他的内心。
⑨对:方眼睛闪烁光芒时,对你怀有不信,保持警戒心,甚至可以理解为怒气的初兆。
⑩对方眼神似乎不屑一顾时,是对你的话题抱有兴趣,但却是怕羞的证据。可以理解为他边恭听边想附和。
观视线识心理
一个人内心深处的欲望和感情,最主要是从视线里透露出来的。一个人通过别人对自己的视线可以体会出此人对自己的看法和态度。如果你注意看正在说话的人的眼睛或视线,将会发现很有趣的事情。留意一下初次见面的人在看着你时的眼神,就能了解到这些人有各种不同类型的性格。怀有好意或敌意的时候,或者漠不关心的时候,随着他心理状态的变化,眼睛视线也会随之变化。
①视线的方向是观察的要点。
讲话时对方是否看自己,显示他对你有无好感或兴趣。一般来说,当你与别人谈话时,对方不看你,或是惘顾左右,或是目光淡漠,是无热情的信息传达,显示他对你的谈话内容不感兴趣,或是心不在焉,在想别的事情,你的话他没听进去,说明此人对你不感兴趣或无亲近感。
②视线朝下者即胆小怯懦的证据。
当你看着对方的眼睛时,对方把视线悄悄地往下移,是因为他意识到,你在年龄和社会地位上都是他的长辈和上司,或者意识到你是他强大对手,与你谈话时会带有一种紧张感。
③视线若左右游移则表示拒绝。
如果视线是左右游移,表示他有拒绝之意,而且无意中表现出对对方不怀好意的信息。
④视线直视即敌对的表现。
直视着对方,一动不动的眼神,含有非常深切的意味。受到某种强大打击,或怀有强烈敌对心理时,就会出现这种眼神。
⑤视线飘移不定即表示内心不安。
望着天空的呆滞眼神,常见于情绪低落的时候,表示失去安定感,或者在思考某些事时。对诸事漠不关心时,也会出现这种表情。
⑥视线向上是自信的表现。
说话时视线稍稍向上的人,大多是对自己的地位能力有极大的自信,性格也比较外向。公司里的重要人物和管理人物有这种眼神的较多,他们的视线往往是向上的。
从旁观察识人
精挑细选,在剔除弄虚作假者之后,剩下的合格候选人可能又使你莫衷一是,正可谓僧多粥少。
当候选人的名单已精选到最后两三个时,可建议候选人参观公司,从中获得谁是最佳人选的“现场感觉”。自然这会有助于应聘者了解你公司的运作,还可以为你带来正规面试中无法得到的重要信息。在此过程中,候选人也可以亲身接触到将来的工作环境和同事。
切记你不是真的要他们参观,而是在参观过程中观察每一个候选人,并把候选人介绍给公司的上上下下。挑选公司内部一些职位比应聘者高的,也要挑选一些职位比他们低的,和候选人接触。甚至最好能让他们见见门卫。你有没有发现候选人对待不同的人态度各异?他是兴趣十足还是面露厌倦?你的员工对他们的态度如何?
同时,你可以向应聘者介绍公司日常运作中使用的各种技术,尤其是他们将要运用的那些,听听他们的反馈。以前面试和简历中他们所称的对于公司或产品的了解,和他们现在的言行是否一致?应聘者是说:“我看这个设备太脏了”,还是说,“如果清除掉链条上的油腻,这机器会跑得更快些。”这两个人中,你更愿意与谁在一起共事?
另外,还要注意应聘者在提问时是否泰然自若。每家企业都有应聘者不尽了解的技术或设备,他是否真的想方设法去了解将来可能的新环境?解决问题的高手多半会这么做。他们也不会介意提些简单的问题。在参观的时候他们更多的是聆听而非夸夸其谈。
一个理想中的候选人,对他所见到的任何事都会全心投入,因为他全神贯注并且期望了解全部事情的来龙去脉。另外一些人对所见所闻似乎了如指掌,也没有什么具体问题可提。对这样的人得格外提防。
此外,当你介绍公司的技术和设备时,你要留神观察应聘者所具有的见识。仔细观察他的行为和言谈,并要注意应聘者的话外之音。在各种工作环境中,一旦人们身处其间,大都会作些评论。如果你的应聘者沉默不语,那么他们要么是害羞,要么就是没有上进心。
一个投机者,对上和对下,其所作所为肯定是大相径庭、判若两人。任何一个人,包括那些最伪诈者,他们只能骗人一时,不可骗人一世;只能欺骗一部分人,不可欺骗所有人。以旁观者的身份对一个人进行客观公正的观察时,其耳朵不会被堵塞,眼睛不会被蒙蔽,就会收集到有关这个人的真实信息。
旁观他人必须遵循以下四项原则:
第一,嫉妒心强的人不可用。嫉妒心人人都有,但若过于强就是严重的性格缺陷了。这种人,既不能用公平的眼光看待别人,也不能实事求是地对待自己。
第二,只知追求眼前之功,不管计策可行不可行的人不可用。只追求眼前的蝇头小利,不顾长远的大利益,这是严重的短期行为。
第三,把任何事情都看得过于简单的人不可用。这种人大多志大才疏,做事情的态度极不认真、严肃,往往把简单的事情弄得一团糟。
第四,轻诺、说大话的人不可用。这种人接受任务时大包大揽,真正做起来却一拖再拖,且能寻找种种借口,什么时候都有理由。
管仲所主张的观人原则,虽然都重在德的方面,且是几千年前的经验总结,但对今天仍有借鉴意义。
我国着名的儒学家孟子也曾提出知人必需知言。知言即是知:偏颇、片面的话偏在哪里;夸张过头的话漏洞在哪里;歪曲、邪枉的话何处背离正轨;躲闪、搪塞的话何处理屈词穷……孟子强调知言,主要是要人们从言语、辞章中去了解一个人的思想、才能。
通过辩论识人
通过辩论可以判断一个人的才学高低,以及才学真假。领导者在量才用人时,如果能制造机会,引发一场争论,让大家唇枪舌剑一番,自己隔岸观火,很容易衡量出上述各点。
说得别人心悦诚服与说得别人哑口无言的人
有的人在与人论辩时,总是摆事实,讲道理,道理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说得人心服口服。这种人思路清晰,看问题能抓住本质,反应也快,而且态度从容,不紧不慢,不疾不徐,有娓娓道来之势,为人做事有理有据有节,分寸把握良准。这种人稳健大方,从从容容而能机巧变通,可担大任。
另有一种人在争论中也能取胜,往往说得人家哑口无言,或者说得别人拂袖而去,不再愿跟他争论。这种人多是靠言辞犀利尖锐而战胜对方的。他们目光犀利,能迅速抓住他人讲话的漏洞反驳,穷追猛打让对方手忙脚乱。他们辞采飞扬,妙降如花,又能博得众人的一些欢笑和点头。但因以对方的不足为己方论点,不能正确全面地陈述自己的观点,因此对方虽败而不服。
这种人机智敏捷,反应迅速,活泼伶俐,一张巧舌能把错说成对,黑说成白,尽管对方知他无理,却在一时这间驳不倒他。他们是业务、外交、法律界好手。但要注意他轻浮不稳的毛病,当心聪明反被聪明误,应引导他们学会静下心来踏踏实实工作与思考,培养浩然正气,方可成大用。
善于寻找话题与不善于与人打交道的人
与人交谈时,如果大家见解相同相近,就如山水流向大河,彼此融融而洽。如果意见相反,争了几句就负气而去,或者彼此模棱两可,谈得不冷不热,不亲不近,渐渐地因尴尬而停止。
善于与人交谈的人,当发现彼此观点相悖时,会立刻转换话题,用巧妙的方式不断试探,或采用迂回战术,逐渐找到对方感兴趣的话题,慢慢地回到主题上去。
这种人富于机智,容易得到大家的好感,而且意志坚定,善于思考和察颜观色,千方百计去实现自己的计划,敢说敢做,且有力量坚持到成功。他们用心智做事,很适合担任社会职务。
不善于交谈的人,说话往往处于被动位置,公式化的一问一答,或者说些模棱两可的应酬话。一旦说到他感兴趣的话题上,立刻变成了另一个人似的,滔滔不绝,侃侃而谈,语若滚珠,甚至会激动起来,仿佛于寂寞之中遇到知音。听者也能从中得到许多有用的东西。
这类人对生活有激情,苦苦钻研自己的兴趣所在,会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不喜欢热闹地方,而爱清静自处,生活欲望也比较清淡,适合于搞研究工作。
善于讲清道理与不善于讲清道理的人
善于讲明道理的人,往往说一不二,是精明强干的人选。不善于讲清道理的人,讲话稀里糊涂又抓不着关键,说了很长时间也没讲明事情的原因和经过,或者永远打擦边球,说不到本质上去。这种人思路不清晰,头脑混沌,难以担当重任,不宜委派重要事务给他们。
识别小人惯用的伎俩
小人到处撞骗、挑拨离间、见风使舵、过河拆桥,只有充分认识小人的种种伎俩,才能及时识破他们,不至为其所迷惑,也才能对症下药,及时采取对策,防止上其当、受其害。
早在2000多年前就出现了“小人”一说,似乎是“君子”的反义词。“小人”的生存和繁衍,实际上与“君子”的行为相伴随,就像有真必有假,有阴必有晴一样,只要还有“君子”存在,“小人”就永远不会灭绝。当然,这样的定义还是有些模糊。大体而言,“小人”就是做事做人不守正道,以邪恶的手段来达到目的的人。下面的故事就是个例子:
公元前527年,楚国的国君楚平王给儿子娶亲,选中的姑娘是秦国人,楚平王派大夫费无极前去秦国迎娶。费无极到秦国看到姑娘后大吃一惊,这姑娘太漂亮了,美若天仙。在回来的路上,费无极开始琢磨起来,他认为这么美丽的姑娘应该献给正当权的楚平王。这时,车队已接近国都,国人也早知太子要娶秦国姑娘为妻,但费无极还是抢先一步到王宫,向楚平王描述了秦国姑娘的美丽,并说太子和这位姑娘还没见面,大王可先娶了她,以后再给太子找一位更好的姑娘。楚平王好色,被费无极说动了心,于是便同意了,并让费无极去办理。费无极稍做手脚,三下两下,原本是太子的媳妇,转眼成了楚平王的妃子。
完成这事之后,费无极既兴奋又害怕,兴奋的是楚平王越来越宠信他,害怕的是因这事得罪了太子,太子早晚会掌大权的。于是费无极就对楚平王说:“那事之后,太子对我恨之入骨,我倒没什么,关键是他对大王也怨恨起来,望大王戒备。太子握有兵权,外有诸侯支持,内有老师伍奢的谋划,说不定哪一天要兵变呢!”
楚平王本来就觉得对不起儿子,儿子一定会有所动,现在听费无极这么一说,心想果不出所料。便立即下令杀死太子的老师伍奢及其长子伍尚,进而又要捕杀太子,太子与伍奢的次子伍员只好逃离楚国。
用“小人”二字形容费无极实在是再合适不过了。至此,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些“小人”的言行举止:
搬弄是非
搬弄是非挑拨人际关系,是小人实现个人目的的一种最简单方便的方法。现实生活中,许多小人出于一点私欲,在个人目的没达到的时候便常常会捕风捉影,大放厥词,把白的说成黑的,把小的说成大的,把方的说成圆的,歪曲事实,使该亲近的人疏远,该疏远的人反而亲近了,造成人际关系歪曲。
谣言惑众
小人们大多懂得“假话重复千遍就会变成真理”的道理,有时单靠自己的力量难以实现其私欲时,他们就会采用造谣惑众的行径。他们造谣时,往往伪装得理直气壮,给听者以真实感、可信感,因而具有很大的欺骗性,很容易迷惑听众。小人喜欢造谣生事,造谣生事都另有目的,并不是以造谣生事为乐,说谎和造谣是小人的生存本能。
狐假虎威
上有所好,下必行焉。小人为了实现个人的私欲,往往会一味地讨好老板,看老板的脸色行事,精心揣摩老板的心理,曲意奉承,博取老板的欢心。而后就以老板为靠山,借“狐假虎威”去压制别人,凌弱、凌小以谀上,谀上以进一步饱私欲。
见风使舵
古往今来,小人都没有独立的意志和人格,他们是地地道道的变色龙,只要需要、可能,立即转变方向,或立即将自己说过的话改口。他们善于观察和揣摩别人的心思,时时注意看老板的脸色行事,时时注意事物的发展趋势,时时都做好“见风使舵”的准备。他们的绝招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为了私欲,随机应变。
过河拆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