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素质 形象 意志决定成败
7128200000021

第21章 如何塑造良好的形象(6)

朋友、同事之间尽管有很多共同点,但在某些具体问题上,仍不免有个你争我论。人与人之间的争辩,首要的一点就是要掌握分寸,以不伤害对方、不损害友谊为尺度。在原则问题上或探讨某个学术问题而进行争辩是必要的,但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情而争得脸红脖子粗,就有损风度了。

争辩可以成为斩断友谊的利剑,也可以成为维系友谊的桥梁。关键在于争辩不但要有意义,而且要有气量。论战双方可以各抒己见,各不相让,但应该彼此尊重人格,不能为了个人意气和私利而争辩。

如果有时和朋友实在躲避不了争论,那你就要注意分寸了,如:控制自己的情绪,避免使用过激的言词和尖刻的话语;不要算老账,揭人短;不要计较胜负。

良好的沟通能力

沟通和交流能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下列几种方法是沟通过程中不可缺少的。

情感是沟通的根本

美国通用电气公司从最高领导到各级经理都实行“门户开放”政策,欢迎员工随时进入他们的办公室反映情况。公司从上到下直呼其名,无尊卑之分,互相尊重,彼此依赖,关系极其融洽亲切,像一个和睦的大家庭。正是靠着这种感情沟通式的管理,通用电气公司以惊人的速度发展着。

国内外许多着名的企业无不视沟通为管理的真谛。企业实现高效率和充满生机,有赖于下情能为上知,上意能为下明。同时,打破等级制度,部门之间互通信息,互知甘苦,充分强调家庭般的和谐与温暖。良好的沟通让员工们感觉到企业对自己的尊重和信任,因而产生极大的责任感、认同感和归属感,促使员工以强烈的事业心回报企业。此外,沟通还能化解矛盾、澄清疑惑、消除误会。

“感人心者,莫先于情。”美国前总统林肯说,“如果你想赢得人心,首先让他相信你是他们最真诚的朋友。那样,就像一滴蜂蜜吸引着他的心,也就有一条大道,通往他的理性。”这就是说,当说服员工时,最好不要一开始就用复杂的推理和争论。人与人之间思想的交流,需要经过感情的闸门,感情的隔阂没有消除,你纵使有千万条的道理,他也会听不进去的。只有首先动之以情,缩小彼此心灵之间的距离,打开相互沟通思想的大门,然后,才能晓之以理,达之以义,这样也就能收到理想的沟通效果。

有些领导常常抱怨“攻心难,难交心”。原因恐怕就在于只满足于把心掏出来,而不设法把自己的一片赤心置于对方的腹中,使他人真切地感到你的善意和关心;或者有的领导总以“教育者”自居。虽有意谈心,却不想“交心”,或要求他人全抛一片心”,而自己却“只说三分话”。古人云:“功成理定何神速,速在推心置腹。”其实,推心置腹,促膝谈心,完全可以使一时敌对的人变成至爱亲朋,一度隔阂很深的人成为知己,使初次结识的人犹如一见如故。作为领导,一定要利用好情感的作用,与员工先作感情的沟通,再将说理逐渐的融于情感之中,这才是最佳的沟通方式。

企业中,领导者同员工良好的沟通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发展,如果领导同员工彼此有好感,则更有助于沟通。

领导与员工融洽地交往,最重要的是相互的情感交流。同事间,首先以是否融洽地沟通了感情,作为对对方意见采取容纳或排斥态度的分水岭。相互感情不好,交往起来,就可能会对对方的意见形成排斥的态度,以后任何时候遇到任何好事也不会再接受。企业领导者必须深刻理解:融洽地沟通,重要的是建立感情。

经营者必须使自己的设想和命令、指示等为下属所接受。特别是在对艰难的目标进行挑战时,必须使下属接受较高的要求。这时,能使下属怀有愉快的心情接受是他们对经营者的好感和信赖感。下属这种好感和信赖感的形成,有赖于经营者平时不断地施加影响,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感情投资”。

在企业管理中,常常会遇到这种情况:一位领导布置一项工作,贯彻不下去;换了个领导,布置同样的一项工作,就能顺利地贯彻下去。从权力的隶属关系来看,两位领导都是权力的拥有者,凭借他们拥有的权力,都可以影响他的下属,指挥下属的行动。但这种影响、指挥的实际效果为何差别这么大呢?这只能说明,一个经营者对于员工的影响力、指挥力并非完全来自于他所正式拥有的权力。我们把源于正式权力的影响力称之为职权影响力。

对于一个正式经营者来说,这是他对员工施加影响的基础。如果没有这一个基础,这个经营者就只能是一个非正式的“领导者”。但是,另一方面,一个经营者如果要顺利地开展工作,仅有职权影响力又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具备非职权的影响力,也就是要使员工对其有一种信服感、信赖感。只有这样,企业经营者开展工作才能如鱼得水、得心应手,而这种非职权的影响力,并不像职权影响力那样一纸委托书就能赋予的,而是要在工作实践中培养、积累的。

作为一个经营者,办事要公正,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和业务水平,尊重员工,创造一个能让员工充分发挥才干的环境,培养相互间的好感。只有以这种真挚的态度,取得员工的好感,才能使员工形成愿意接纳上级意见的态度,从而使工作开展得更为顺利。

沟通从心开始

中国移动的广告语说得好,叫做“沟通从心开始”。在企业管理当中,沟通同样是很重要的一门学问,甚至有人认为管理就是沟通的艺术。勿庸置疑,沟通手段的有效运用,能帮助企业建立一支以协作为中心的团队,可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同时,沟通也是企业获得必要信息的重要途径,是满足员工心理需求、改善人际关系的重要工具。我们认为,没有沟通的管理,充其量是缺乏人性的管理,其本质上是不符合现代企业的人本精神。

沟通是管理的基础,是人们相互交往的桥梁,是减少隔膜的润滑剂。有沟通,才有理解,而真正的理解又必须要用心来感悟。任何一种不建立在心灵这片土壤上的沟通必然是不完整的残缺的沟通,表面的顺畅和通达是经不住事实检验的。企业要有良好的沟通,尤其是上下级之间的沟通,只有在内心里产生共鸣,才能使员工真正感受到自己就是企业的主人翁。

俗话说,知人知面不知心。虽然沟通者的传递通常靠知识语言信息,还包括身体语言以及表情、态度、思想等的传递,但是沟通的前提必须要从心开始,否则,那样的表面沟通是无效的,甚至造成得其反的假象。由于我们一味寻求沟通技巧和沟通渠道,却无视于正在丧夫的真诚,才使得离心灵的沟通越来越远。事实上,心的碰撞是沟通的本源,当管理者信任别人时,也正被别人所信赖。

如果说沟通从心开始,那么管理则是沟通为上。企业管理无论是刚性还是柔性,总是行使在某种约定范围内的权力与义务,而沟通的边界却是心灵的边界。只有打开心灵之门,我们才会体验到无边界的沟通,才能提高士气和激励他们的工作热情,以及帮助他们实现目标。因此,用心沟通就要“明明白白我的心”。让我们敞开心灵地沟通吧,让心依靠着心,真诚传递温暖,让理解唤醒热爱。

营造自由沟通的气氛

作为领导者,要学会帮助员工掌握分享各种信息的最佳方式和寻找工作问题以及解决个人问题的最佳方式。每个公司文化都提出了沟通的适当方式,要熟悉自己公司的模式,并在必要的时候做出改进。

仅仅实行“开门政策”,并不能减少员工对踏入上司办公室的畏惧感。只告诉员工可以到“人事部门”去解决问题是不会有成效的,因为他们的主管或许不允许其离开工作岗位,引导员工进行更多的自由交流就会避免此类现象。

公司里的人际沟通既复杂又简单,有时企业领导者人为地设置了沟通的障碍,而却并未意识到他阻碍了人们相互交流的机会和动力。

促进自由沟通要求企业经营者首先必须做到:在通过个人接触、备忘录、会议、业务通讯、信件以及其他方式进行的信息、情感交流中,要表现得开诚布公、诚实、一丝不苟。如果领导者封闭、自我保护、心存戒心,那么员工也会表现如此。

许多员工认为上司或他们视之为领导的人应当作为“交换台”来传递信息,他们告诉你一些事情,让你再去告诉他人,他们会要求你找出某些人有可能了解的事情。你越是让自己充当这一交换台”的角色,而不是让这些人直接相互交流,他们就越依赖你,而放弃相互的交流。除非你因为某种原因而需要这种对沟通的控制,否则,让它自由进行吧!只要你仍然需要信息,就应允许这种自由沟通。

养成条理有序的习惯

一个平时做事非常有条理的人,一定会给人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同时,也为自己的形象增添了许多砝码。

无论你是在大都市里或小城镇里经营生意,你都应该把物资管理得清洁整齐,把账目记得清清楚楚——这是最重要的一件事。那些把什么事物都弄得乱七八糟的人,终有一天要跌倒的。如果你多费一点时间和精力,把你的事情做出一种结果,把你的东西收拾放好;当你将来再继续下去时,再要把东西找出来时,真不知要省去多少时间和精力,更不知要省掉多少无谓的纠纷与烦恼。

某杂志刊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老商人,他在一个小市镇里做了几年的地产生意,到后来竟完全失败了。当债主跑来讨债时,他正在紧皱双眉,思索他失败的原因。

“我为什么会失败呢?”他说,“我对于主顾不是很客气吗?”

“你完全可以再从头干一下,”责主说,“你看你不是还有不少财产吗?”

“什么?从头开始?”

“是啊!你应该开出一张资产负债表来,好好地清算一下,然后从头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