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猫的颜色黑白相间,又圆又胖,看起来老实,憨厚。
小熊猫足浣熊科。浣熊科Procyonidae是类似于熊科的杂食性动物,形态和结构略似熊科,但体型要小很多,并有较长的尾,树栖性比熊科更强。
小熊猫又叫猫熊,红熊猫。正因为这个原因,很多游人都会误解为小熊猫就是大熊猫的宝宝,红熊猫还有一种称呼叫九节狐,由于它的尾巴是由黄红相间的九节构成而得名。在卧龙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的小熊猫馆你可以领略到它们的风采,它们就像是人类的朋友,你到了红熊猫馆,饲养人员会给你一些它们喜欢吃的水果或饼干等食品,把食物放在手心儿里,它们自己就会跑过来亲近你。有时候,吃完了食物也不离开,像小孩子一样耍赖皮,直到饲养人员用食物诱引,你才能够脱身。不过你千万不要担心,它们不会伤到你的。
红熊猫分布比大熊猫广,以温带丛林为主,从尼泊尔向东,经喜马拉雅山脉、缅甸北部,以至中国。红熊猫有一点跟大熊猫不同,它们有一个家,不像大熊猫喜欢孤立生活。法国神父大卫说:“中国人叫它们做‘山上的孩子’,因为它们的叫声像小孩。”
红熊猫几乎只吃竹子,但它们不像大熊猫那样吃竹茎,只随着季节吃竹叶或竹笋。此外,秋天它们也吃野樱桃、醋栗及少数其他水果。
克隆大熊猫
“克隆”是英文的音译,在生物学上克隆有两重意义,一是指利用体外重组技术,将特定的基因或其他DNA(脱氧核糖核酸)序列插入载体分子中;二是指“无性繁殖”,而上述成果所指的克隆显然是前者。
克隆技术本身并不神秘,在发育生物学领域中,有关细胞发育的潜能性,细胞核和细胞质之间关系的问题,历来是很重要的研究对象,而细胞核移植的方法,又是说明上述理论的重要手段之一。
那么,我国的大熊猫是否也可运用克隆技术,使之繁盛起来呢?虽然克隆技术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人工授精技术已在一些动物园和繁育基地成功地运用了20年,但是具体能否运用这一技术进行保护大熊猫,则在我国科学界引起了一场争论,形成了观点完全相反的所谓“罔养派”和“野外栖息地保护派”。
支持运用克隆技术拯救大熊猫者认为,自然状况下的大熊猫繁殖不理想,在这种情况下,运用克隆技术应当成为拯救大熊猫的手段之一。当然,为大熊猫提供良好的自然保护条件与运用克隆技术是相辅相成的。要以自然生态保护为主,克隆为辅。克隆出一个大熊猫,就应该把它放回自然群体中去,然后再从自然群体的后代中寻找另一个克隆对象,而并不是用同一个个体来克隆出庞大群体,因为这样势必会由于单一的基因而导致生物物种的灾难性退化。
反对者则认为克隆熊猫的愿望是美好的,但目前尚无成功的可能,这种方法对于增加熊猫的数量既不可行,也不会有所帮助。同时否认目前自然状况下的大熊猫繁殖不理想,正在使这一物种群正在走向灭绝的观点,认为大熊猫的年增长率是3.5%,这比目前中国人口的增长率1~2%还要快,而大熊猫种群数量的减少,只是由于人为破坏环境,造成它的栖息地越来越趋狭窄的缘故。因此主张应该以保护大熊猫的栖息地为主,并且将圈养的个体也统统放归野外,因为它们在野外的存活率比在动物园要高得多。
另外,对克隆技术在大熊猫身上的具体实施,也有很多异议。因为大熊猫不是实验动物,它的繁殖过程还存在着许多不解之谜。拿从雌兽体内取出卵巢这一手术来说,需要在雌兽腹腔开个口子或通过子宫用细长吸管取出,这对于大熊猫雌兽就非常有害。很可能是致命的,因此在法律上也是不允许的。从已死亡的个体取出有用的卵巢也很困难,必须在个体死亡几小时内做到,可供实验的个体太少。
虽然存在着较大的分歧和争议,为了拯救大熊猫这一稀有的物种,以免它在我国的土地上消失,中国科学院还是拨出了专款,作为研究以克隆技术来繁殖大熊猫的启动资金,在积累了大量的显微受精和精原细胞克隆动物的理论和技术的基础上,精心设计了异种克隆动物模型前期准备实验,希望能够在5~10年内取得一些研究成果,其中选择具有和大熊猫类似的妊娠周期和基因结构的“代理母亲”的选择成为这一研究能否成功的一个关键问题。日前攻关小组可能会从熊、猫、狗等动物中进行选择,进行理论上的探讨和实验研究。
大熊猫的未来前景
从已经发现的化石看,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大熊猫的发展经历了始发期,成长期,鼎盛期,现在已开始进入衰败期。
目前正以极为稀少的数量侥幸存世的局面而引起了人们的深切忧虑和关注,对它未来的命运也就牵动着亿万人们的心弦。在这种严峻的形势面前,中国政府和人民以及有关国际组织、科学团体和科学家们都在积极地投入对大熊猫的保护和科学研究工作,以探索出科学有效的方法,开拓出新的局面,使大熊猫能摆脱濒危的境地,得以永续繁衍,与人类共存。
经过多年的努力,大熊猫的保护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大熊猫种群数量下降的趋势已基本得到控制,有的保护区的种群数量还略有增长。大熊猫种群生态学的研究成果表明,大熊猫种群生殖率大于1就意味着种群将继续缓慢地发展。这一研究成果激励了科学家以更大的努力,从各个方面去推动这个良性的进程。大熊猫及其栖息地保护工程的实施,对大熊猫野生种群的延续,即可发挥重大作用。大熊猫异地保护工程,也取得了令人鼓舞的巨大进展,饲养繁殖大熊猫的成活率已有显着的提高,由以前平均成活率的31.8%提高到1998年以后平均成活率的67.74%这就证明现有人工饲养的大熊猫种群是能够得到维持和发展的。大熊猫异地保护工程的实施,还可有力地推动人工饲养种群数量的增长。
从全局看,中国的大熊猫就地保护工作和异地保护工作都正在扎扎实实地向深度进军,作为保护大熊猫的系统工程,正在逐步形成其综合性、科学性和连续性。人们保护大熊猫和生态环境的意识也在不断深入和普及。这一切都在加强我们保护大熊猫的信心和决心,推动保护大熊猫事业的发展。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大熊猫繁殖能力很低,现在已饲养过的260只熊猫中,性比例大体是1:1。在57年内约有130只为雌兽,但有繁育能力的仅约占雌体熊猫的30%。而雄性熊猫中有交配能力的更少,仅约19只,占饲养雄体总数的14%,饲养繁殖的后代具有交配能力的仅有一只,它是北京动物园的良良。为什么大熊猫生儿育女这种先天性的本能在饲养状况下得不到充分发育呢?
许多专家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①在圈养情况下,由于它们单独或少数在一起生活,在发情前期和性成熟期不能参加社会交往,遗传下来的先天性的性行为不能得到后天的正向诱导。激发和学习,而难以实现以至终止发育。
②通过对野外和饲养熊猫所食的食物进行微量元素对比分析,认为圈养熊猫由于新鲜竹子供应不足和缺少在自然状况下对竹子的不同株、不同部位、不同生长期和不同季节的最优选择,容易导致Zn、Fe、Mg等与生长发育,繁殖有关的微量元素的短缺。
③糖分摄入过高、运动量不足等引起肥胖,由于大熊猫****较短,肥胖后使****不易人雌体生殖器,难以完成交配。
④蛋白质摄人量过低。由于性激素是体类化合物,由蛋白质合成,一旦蛋白质缺乏,必将造成性激素水平低下,而使大熊猫不发情。在人工饲养下首次繁殖记录是1963年9月,北京动物园雌兽“莉莉”与雄兽“森森”自然交配后产下一雄性幼仔“明明”,在动物园活了26岁。在1963年~1977年间,主要是通过圈养熊猫间的自然交配进行繁育。1978年,北京动物园成功地进行了人工授精,产下了幼仔。1980年。成都动物园用冷冻****进行人工授精,获得成功,以后还采用了自然交配与人工授精并用的办法,提高了人工繁殖的成功率。从1963年~1993年间,国内外共有13家动物园和保护区共繁殖了100胎,产仔148只,迄今活着的有42只。在人工饲养下,繁殖成活的雌性大熊猫都具有再生育能力。例如北京动物园的雌兽“岱岱”,它出生于1974年9月16日,母亲为“娇娇”,父亲为“森森”。“岱岱”与雄兽“宝宝”结合,于1982年8月30日生子雌兽“文文”,而文文又于87年10月1日产仔一只。人工饲养下繁殖成活的雄体熊猫,迄今仅“良良”一只具有交配能力。但无交配能力的可用它的****,通过人工授精,仍能使雌兽怀孕。例如北京动物园的雌兽“娇娇”与雄兽“都都”交配后产下雄仔“治治”,用“治治”的****与“丹丹”(“娟娟”与“宝宝”的女儿)人工授精,生下雌兽“乐乐”,至今仍活着,说明人工繁殖的雌体或雄体,生殖器官发育是正常的。人工饲养下繁殖成活的大熊猫寿命不长,活了半岁以上的37只熊猫,迄今也已死去12只,平均寿命只有6.6岁,据调查野外的只要活过半岁,度过严酷的冬季,其平均寿命为13.3岁。增加了一倍,有关学者分析其原因为:
①野外婚配自由恋爱,夫君通过竞争,由最强者参加婚礼,可谓良种。而在饲养条件下,通过拉郎婚配,甚至不经熊猫“同意婚配”而人工授精,其婚配的质量就有优劣之别了。
②野外怀孕期间的食物先是大量的竹笋,后又是营养丰富的竹叶,人工饲养营养并未如此模拟。
③野外产房在黑暗,安静的高山树洞,有安静和良好的小气候环境,坐着用背阻塞洞口,保温好,保证不致压死幼仔,半岁后母亲吃食大量竹笋奶水好。而在饲养条件下却不易达到非常充足的奶水,且雌兽多数只带一仔,如有多仔弃之,又容易压死幼仔。
④野外雌兽照顾仔兽时间长,仔兽在满1岁半时才离开母亲,在这之前母亲一边喂奶一边教仔兽食竹子。而饲养条件下为了使母兽及早发情,往往较早地强制断奶移走了幼兽。
⑤由于高山紫外线强,气候寒冷,各种致病细菌繁殖很慢,特别是大熊猫在野外受到很好的锻炼,抵抗力较强。而在饲养条件下大熊猫生活于温暖环境,细菌多,活动少,锻炼也少,抗病力差。因此容易生病。人工授精易获得双胞胎,从1963~1993年国内外繁殖成功的计有北京、成都、福州、卧龙、重庆、墨西哥、日本等13处,共计100胎,产仔共148只,存活42只,其中有46胎为双胞胎。占总胎数的46%,53胎为单胎,占总数的53%,1胎产3仔1胎,占1%。在46胎双胞胎中,人工授精或人工授精兼自然交配的有22胎,占双胞胎总数的48%,自然交配的双胞胎仅占52%,这种现象究其原因有二:一是由于雌体在发情期能排出两个以上卵,每胎产2仔是由不同的两个卵受精后发育成,1胎产3仔,则由3个卵受精发育而成,都是由于大熊猫具有异卵双生的条件,再是由于采用人工授精配种要较自然交配持续期长,次数多,间隔短,精子注入到雌兽生殖道部位深,故容易产多仔。人工授精怀孕率低于自然交配,是由于自然交配时大熊猫能本能地选择或接受最佳配种期,故在野外它们虽一天仅一次或几次交配,一般都能受孕,而人工授精主要根据其行为、生理和生化指标判断最佳配种期,由于受技术条件限制和判断误差,很难准确判断最佳配种期,故人工授精后空怀的概率大。
扬子鳄
扬子鳄别名中华鼍、土龙、猪婆龙,属于鼍科。扬子鳄生活在淡水里,主要分布在我国安徽、浙江、江西等地的局部地区。它既是古老的,又是现在生存数量非常稀少、世界上濒临灭绝的爬行动物。爬行动物曾称霸于中生代,那时,地球是它们的天下。后来因为环境变化,恐龙等许多爬行动物不能适应而绝灭了;而扬子鳄等爬行动物却一直延续到今天。在扬子鳄身上,至今还可以找到早先恐龙类爬行动物的许多特征。所以,人们称扬子鳄为“活化石”。
扬子鳄生活在水边的芦苇或竹林地带。
扬子鳄是我国特有的鳄类,也是世界上濒临绝灭的爬行动物之一。它的身体不如非洲鳄和泰国鳄的体型那么巨大。成体全长可达2米左右,尾长与身长相近。头扁,吻长,外鼻孔位于吻端,具活瓣。身体外被革质甲片,腹甲较软;甲片近长方形,排列整齐;有两列甲片突起形成两条嵴纵贯全身。四肢短粗,趾间具蹼,趾端有爪。身体背面为灰褐色,腹部前面为灰色,自****向后灰黄相间。尾侧扁。初生小鳄为黑色,带黄色横纹。扬子鳄的吻短钝,属短吻鳄的一种。因为扬子鳄的外貌非常像“龙”,所以俗称“土龙”或“猪婆龙”。上世纪70年代,它被携出国门,云游欧洲,名扬世界。
在江湖和水塘边掘穴而栖,性情凶猛,以各种兽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和甲壳类为食。但有时会袭击家禽和压坏庄稼,加上它长相“丑陋”,长期以来被认为是有害动物而被捕杀,所以数量稀少。扬子鳄每年10月就钻进洞穴中冬眠,到第二年四五月才出来活动。它以卵繁殖,6月份交配,7~8月份产卵,每窝可产卵20枚以上。卵产于草丛中,上覆杂草,母鳄则守护在一旁,靠自然温度孵化,孵化期约为60天。
有人把扬子鳄称为鳄鱼,把它看作是鱼一类的水生动物。其实扬子鳄没有鳃,也不是水生动物,只不过扬子鳄又回到水中,形成了一些适应水中生活的特点,具有水陆两栖的本领而已。这样,扬子鳄就扩大了生活的领域,使它们容易在生存斗争中成为优胜者。
扬子鳄喜欢栖息在湖泊、沼泽的滩地或丘陵山涧长满乱草蓬蒿的潮湿地带。它具有高超的挖洞打穴的本领,头、尾和锐利的趾爪都是它的打洞打穴工具。俗话说“狡兔三窟”,而扬子鳄的洞穴还超过三窟。它的洞穴常有几个洞口,有的在岸边滩地芦苇、竹林丛生之处,有的在池沼底部,地面上有出入口、通气口,而且还有适应各种水位高度的侧洞口。洞穴内曲径通幽,纵横交错,恰似一座地下迷宫。也许正是这种地下迷宫帮助它们渡过了严寒的大冰期和寒冷的冬天,同时也帮助它们逃避了敌害而幸存下来。
扬子鳄喜静,白天常隐居在洞穴中,夜间外出觅食。不过它也在白天出来活动,尤其是喜欢在洞穴附近的岸边、沙滩上晒太阳。它常紧闭双眼,爬伏不动,处于半睡眠状态,给人们以行动迟钝的假象,可是,当它一旦遇到敌害或发现食物时,就会立即将粗大的尾巴用力左右甩动,迅速沉入水底逃避敌害或追逐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