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血胆将军:巴顿
7127700000009

第9章 战神之初(5)

一直以来巴顿都认为优良传统对于造就领导艺术具有最重要的意义。伟大的军事统帅要具备天生的高贵的血统和卓越的指挥才能。他甚至认为,绅士阶层不同于其他阶层,无论在战时还是平时,都能体现出来。因此他主张要把绅士精神灌输给每一个士兵,这样才能将普通的士兵训练为绝对服从命令的勇士,这样的部队才能有战斗力。

如今,巴顿在军中的名气大大提升了。尽管在军事生涯中他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可是在他的身上,优点和缺点都十分突出,他个性十分强烈,每一个接触他的人都有这种感觉。夏威夷军区司令威廉·史密斯少将在改任西点军校校长之前,对巴顿作了恰如其分的评价——“此人在战时会成为无价之宝,但在平时却是一个捣乱分子。”巴顿对于他的评价也给了积极肯定的答复,因为他确实是这样的一个人,而且永远不会变。

巴顿回到华盛顿后,在骑兵司令办公室任参谋。这个时期,军内讨论的最热烈的话题就是机器在多大程度上将取代战马。从巴顿的职务及其对骑兵这一兵种的热爱来看,他又怎么能否认坦克在战争中取得的辉煌成就和它的远大前途呢?为此,他常常感到左右为难。

工作之余,巴顿夫妇常与上流社会来往。艾森豪威尔、陆军参谋长麦克阿瑟、国务卿****生以及副总统查尔斯·道斯等人都是他家的座上宾。为了缓解一下巴顿当时的心情,比阿特丽丝在马萨诸塞州南汉密尔顿的乡村买了一座农庄,取名“绿色草地”,作为他们的新居。听到这个名字便可以感受到此地空气的清新,环境的宜人。

“绿色草地”坐落在伊普斯韦奇河畔,是一幢典型的19世纪初新英格兰风格的建筑,朴实自然并且十分舒适。院内有马厩、畜栏、谷仓和车库,另外,还有两个宽大的赛马场。

在骑兵司令办公室的任职期满,巴顿回到“绿色草地”度假,游玩后,他接着又到华盛顿的陆军大学,即美国陆军的最高学府深造。他一边学习一边撰写论文。其中一篇题名为“未来战争的可能特点以及应付它们所需要的组织、战术和装备”的论文给校方留下了深刻印象。该文对历史上不同时代的战争进行了分析,深入探讨了将来战争的特点及其采取的对策。校方认为,这篇文章论述全面,见解深刻,因而作为陆军大学的研究成果送往陆军参谋部供参考。

经过一段时间的深造,1932年7月,巴顿以优异成绩毕业,之后又被分配到第二故乡迈尔堡,任骑兵团副团长。就在这个时候正好碰上棘手的“补助金大进军”。所谓“补助金大进军”,是指30年代美国政府拖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退伍军人的补助金而引起的各地退伍军人向首都华盛顿的进军。大约两万名退伍军人陆续从各地涌人华盛顿,要求联邦政府立即支付战时补助金。这些退伍军人中,有些就是巴顿的部下,其中还有救过他命的传令员乔·安吉洛。他们衣衫褴褛,食不果腹,住在被人抛弃的破旧房子里,有的干脆搭个棚子住在大街上。他们聚集在国会山周围游行示威。这让巴顿很为难。

有人认为他们是颠覆分子,在和平时期搞破坏,以胡佛总统为代表的统治阶层认为这些人是革命分子,决心以武力加以镇压。巴顿出于阶级的本能,极端仇视所谓“布尔什维克分子”,也参加了这次镇压行动。巴顿奉命率队出发。上午,当他骑在马上,从埃利普斯河岸边向宾夕法尼亚大道眺望时,数以千计的老兵向他欢呼致敬。在这样的时候,不知道巴顿作何感想。这些老兵们怎么也不会想到,正是这位他们崇拜的英雄毁灭了他们的希望。下午4时,巴顿带领一支骑兵,手中挥着大刀,在那些曾经与他生死与共的游行老兵队伍中横冲直撞,接连将数人砍倒在地。这次事件虽然靠武力平息下来了,但它留下了难以愈合的创伤,使美国陆军在此后数年里蒙上了一层阴影。

这件事情对巴顿的影响也较大,因为在他用武力镇压这些退伍兵的时候,其中不少人还是他的老部下,他们曾在战争中并肩而战。可是巴顿无法从本质上认清这一事件真相,仍认为镇压“暴乱”需要快速反应,无情打击。此时的巴顿好像是一个冷血动物,丝毫不会念及战友情份。这件事情不久,他被晋升为中校,在1935年,他再度到夏威夷赴任。

在去夏威夷赴任的时候,巴顿决定乘船,可是乘船相对来说是比较危险的。乘船去夏威夷主要是为了考验自己的胆量,享受一下冒险的刺激,他与一批业余船员,包括自己的妻子,一起驾驶着小游艇从加利福尼亚向夏威夷驶去。他既当船长,又当航海员,一路乘风破浪,把游艇安全地开到火奴鲁鲁。

能够在夏威夷工作,可以说是巴顿的梦想。他也很高兴在老朋友休·德拉姆手下尽职,并有机会再次与迪林海姆及其他夏威夷的名流相聚,但这次给他的职务又是情报处长,使他又回到参谋军官的位置上。他认为,担任参谋军官对于军人来说,等于走入了死胡同。

面对这些纷杂的事情,已经年过半百的巴顿,眼看在军界前途渺茫,没有办法证实自己的能力与水平,他常常变得很消沉,而且脾气也变得越来越坏,常常过量地饮酒,并加入了当地的所谓“放荡公司”。

对于巴顿的这种变化,妻子和孩子都难以接受,常常为此而展开讨论,慢慢地家庭生活开始出现了裂痕。争吵的日子渐渐增多。在困惑之中,巴顿常常认真地考虑退出军界或退休的问题。

根据德拉姆的指示,巴顿拟定了一项“确保内部安全与审查”的计划。巴顿本就对日本人的野心存有疑虑,为夏威夷的防卫问题以备日美战争爆发后,防止日本侨民可能进行的颠覆活动,所以他及其认真地制定了计划。计划中规定:一旦日本和美国发生战争,立即“逮捕和拘留一些日本人……因为他们有害于美国的利益,”还他列举了应逮捕人的姓名与地址,这是他特意安排人查询到的资料。这份非正式的文件也反映了巴顿的种族偏见,巴顿一贯是以蔑视和怀疑的眼光看待不同种族的外来移民,在他看来,日本人永远是外族人,即使加入了美国国籍,也算不上是纯正的美国人。

太平洋、夏威夷一直是巴顿注意的地方,他认为,日本人对珍珠港发动袭击既是潜在的危险又是很可能发生的事。闲暇的时候,他就会对其进行研究,因此他还撰写了一篇名为“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防御”,文中论述了美国在太平洋的地位,并特别指出夏威夷的重要性。他还预言并预言,一旦日本袭击珍珠港,对美国来说将是灾难性的打击。

不出他所料再1941年12月7日清晨,日本皇家海军的飞机和微型潜艇突然袭击美国海军基地珍珠港以及美国陆军和海军在夏威夷欧胡岛上的飞机场。这次袭击最终将美国卷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为此蒙受了惨重的损失。这使很多要人感到遗憾,如果他们能重视巴顿当时的预言,可能珍珠港事件就不会发生,即使发生了,损失也不会这么惨重。

为了弥补精神上的空虚,巴顿依然狂热地参加各种体育锻炼项目。但由于脾气暴躁和年龄等原因,在马球赛中发生了几次意外。

在1935年8月举行的全岛冠军赛中。当时由迪林海姆率领的瓦胡岛队与巴顿率领的陆军队进行交锋。虽然这一天天气很炎热,可是大家却没有受此影响,情绪激昂,比赛进行得紧张而又激烈。当比赛进行到高潮时,迪林海姆的马不巧撞了一下巴顿的马,向来脾气暴躁的巴顿,很难忍受,便愤怒地大声骂道:“该死的,沃尔特,你这个混蛋,我要一直把你追赶到大街上去。”

因为巴顿的声音较为洪亮,吼声太大了,观众席上听得清清楚楚。他的上司德拉姆怕引起不必要的纠纷,在这一轮比赛结束后,宣布撤销巴顿的队长职务,并禁止他参赛。但当时赛场上的局面却很尴尬,迪林海姆和毛伊岛队队长来到德拉姆面前,质问他,并大声叫道:“喂,将军,我们根本没有听到什么不得体的话。如果乔治不能参赛了,我们将取消比赛。”这一最后通牒使德拉姆进退两难,最后被迫召回巴顿,比赛才得以继续进行。赛后,球友们送给他一个绰号——“调皮蛋”。

还有一次比赛,巴顿从马上重重地摔了下来,半天没有动静,大家都以为他受了重伤,可是等他起来后,像什么也没发生一样继续上马比赛。经过几天的休息,在他和家人一起外出划船时,他的头突然感到疼痛难忍。根据医生的诊断,他被摔成了脑震荡。

1937年6月,巴顿已经年近52周岁了,在任职期满后他自己开着游艇,带着全家人返回加州。这个时期,虽然他精力依然很充沛,朝气勃勃,但在军队中已干了27年,却仍然是一个中校,事业上举步维艰,没有任何起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