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高调理事 低调做人
7127400000031

第31章 做人低调是一种修为和高度(1)

“地不畏其低,方能聚水成海。人不畏其低,方能孚众成王。”

世间万事万物皆起于低处,成功于低处,低是高的发端与缘起,高是低的嬗变与演绎。低调做人正是一种终成其高、必成其大的哲学。谙通此一哲学的人方为大智之人,方成大价之身。

不争,乃天下莫能与之争

君子之心事,青天白日,不可使人不知;君子之才华,玉韫珠藏,不可使人易知。不与人争不是躲避和退缩,也不是消极怠工,而是一种经风经雨之后的旷达与沉稳,宁静与淡泊。

正如一些智者,足不出一城,身不离一域,而知天下,指点江山。故愚蠢的人越善良,就越有伤害;邪恶的人越智慧,就越有祸灾。有才能的人钱财太多,就会消磨他的志向;愚鲁的人钱财太多,就会增添他的过失。

有些人在遇到麻烦的时候,常常喋喋不休,唠叨不止,殊不知这样正好暴露了自己的弱点。处在尴尬情况下,与其聒噪不停,甚至说错话,倒不如保持沉默。宋代词人黄升在他的词中这样说:“风流不在谈锋盛,袖手无言味正长。”这是不无道理的。

庄子曾经说过:“大辩不言,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意思就是,最有口才的人,往往表现在善于闭着嘴巴不说话。其心像镜子一样明亮,虽然清晰地映照着事物,却由任何事物来去而不加以迎送。因此能够自若地应接事物而不劳心神,最终战胜事物而自己却无任何损伤。

这就清楚地告诉我们:人际交往的效果,是不能笼统地以“争”与“不争”或“说”与“不说”这一形式来衡量的。

“说”与“不说”从表面来看,是两个互为矛盾的概念,就其实质而言,二者有一个共同的目的——为了获得最理想的交往效果。但从人的接受心理来看,从说话的场合来看,有时候“不说”却能收到“说”所不能收到的特殊效果。不说,不是不会“说”,而是会说而不说。它是为了某种需要而有意为之的行为。也可以说是一种在特定场合下的办事、交际的策略。事实上,在特定场合下,它是一种更好的进攻方式。

“争”与“不争”也是如此,不争不是心如死灰、古井无波,而是一种波沉井底、波澜不惊,不争不是人为的造作或故作深沉以掩饰一种生命的无能与脆弱,而恰恰是一种自信、一种自尊、一种高贵、一种理智,一种将个人的荣辱得失置之度外的远见卓识和宽广胸怀。

爱默生说过一句话:“所有的墙壁都是门。”终有一天,不争的人会发现,所有的墙壁都会变成门。

成功者做人的基本姿态

消除了自私自利思想的人,能表现出客观、永恒、无限的精神,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得到世世代代的人的尊敬。那些能以神圣的谦卑放下架子的人,他不仅清除了自身的自私品性,还把自己无私的博爱精神奉献给别人,使他的才能受到极度的尊崇,并掌握人的精神世界。

所有否定个人的奢华享受和回报,拒绝世间的权力之争的人,能够真正领悟超脱个人的客观真理。比较他们的生活和信念,你可以发现同样的纯朴、自我牺牲、谦卑,还有他们实践并宣扬的高尚品德与爱。他们遵循同样不变的原则,并付诸实现以消灭罪恶。

人生在世能减少一些麻烦,就多一分超脱世俗的乐趣。如交际应酬减少,就能免除很多不必要的纠纷困扰,闲言乱语减少就能避免很多错误和懊悔,思考忧虑减少就能避免精神的消耗,聪明睿智减少就可保持纯真本性。假如不设法慢慢减少以上这些不必要的麻烦,反而千方百计去增加这方面的活动,那就等于是用枷锁把自己的手脚锁住。

东汉的西域都护班超直到七十多岁高龄,朝廷才允许他退休。接替他的任尚向班超请教对治理西域的经验,班超忠告他说:“兴一利不如除一弊,生一事不如省一事……宜荡佚简易,宽小过,总大纲而已。”要他以简易宽和为主。任尚觉得这是老生常谈,就抛之脑后,还对人说:“我以班君当有奇策,今所言平平耳。”后来不过四年,任尚因过于严苛急躁,失去与边疆民族的和睦关系,导致西域各国纷纷叛汉来攻打他,任尚退到班超精心经营的疏勒根据地,靠疏勒人的保护才捡回性命,但西域的土地却全盘丢失了。可见求大同、存小异,才能真正把握全局。班超经营西域达三十年,得到西域各民族的钦佩和拥戴,使汉朝扬威异域直达中亚细亚,因功拜定远侯,正是依靠这一要领,可见这乃是英雄人物处世的方法。

在中国古代做人术中,“大智若愚”演变为一套内容极其丰富的韬光养晦之术。

乐毅率燕军踏平齐国,田单又率齐人大破燕军,功成名就之时,却都是遭君王猜忌之日。那些见过大风大雨的“过来人”对老子的名言“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理解格外深刻。因而每当身处一些“特殊关系”的微妙场合,或者在面临生命威胁的紧要关头,韬晦一方无不恬然淡泊,大智若愚。

商纣王荒淫无道、暴虐残忍,一次作长夜之饮,昏醉不知昼夜,问左右之人,“尽不知也”,又问贤人箕子。箕子深知,“一国皆不知,而我独知之,吾其危矣。”于是亦装作昏醉,“辞以醉而不知”。

战国四君子之一魏信陵君广结天下豪杰,广纳天下贤才,“士以此方数千里争往归之”,拥有足以与魏王抗衡的政治实力,魏王也不得不让他三分,可是当他公然“窃符救赵”,违背魏王的意志,解救了正受秦兵压境威胁的赵国,建立巨大功勋之后,却使魏王难以容忍,“诸侯徒闻魏公子,不闻魏王”,秦国马上施以离间之计,促使魏王剥夺了信陵君的实权。魏王担心信陵君威望犹在,有朝一日会东山再起,仍然视作心腹大患,信陵君为此“谢病不朝,与宾客为长夜饮,饮醇酒,多近妇女”,以降低人格的方式减轻魏王的戒惧。

韬晦之术在汉以后的所有做人术中发展最为充分,许多成大事者,在成就之前都有韬晦的历史,那些看似胸无大志,实际暗伏杀机的身边人,无不以弱者的形象做出强者的举动。常言道:识时务者为俊杰。所谓俊杰,并非专指那些纵横驰骋如入无人之境、冲锋陷阵无坚不摧的英雄,而是应当包括那些看准时局、能屈能伸的聪明者。所有的俊杰,必须具备这样的素质,即能够正眼看待现实,不浮躁,不虚妄,敢于直面人生的悲欢遭际。

圣人、智者的可贵之处,在于他已经领悟到最深刻的卑微,具有无私的品质,并且放弃了一切,甚至是自己的个性。他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神圣的,是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的。他奉献,却从未想到索取;他努力工作,从不为过去感到遗憾、后悔,而且永远不求回报。

做人低调是一种高度

低调做人就是用平和的心态看取世间的一切。有此心态,便能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疑,望天上云卷云舒。

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该低调,什么时候该退让,是智者做人处世的良策,是值得我们所有人来借鉴的!人不论做什么事,应罢手不干时,就要下定决心结束,低调是体现强者身价的一种高度。月盈则亏,水盈则溢。水与月都是自然界最有道的两种事物,连它们都不能太满,何况人。以退让开始,以胜利告终,是人情关系学中不可多得的一条锦囊妙计。

春秋后期越国的名臣范蠡,他精通韬略,足智多谋,拜为大夫。勾践三年,吴王夫差大破越军,勾践入吴称臣。范蠡在吴国作了两年人质。三年后归国,他与文种拟定兴越灭吴九术,是越国“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策划者和组织者。为了实施灭吴战略,实施九术之一的“美人计”,范蠡亲自跋山涉水,终于在苎萝山浣纱河访到德才貌兼备的巾帼奇女——西施,在历史上谱写了西施深明大义献身吴王,里应外合兴越灭吴的传奇篇章。

范蠡追随越王勾践二十多年,苦身戮力,卒于灭吴,成就越王霸业,被尊为上将军。他辅佐勾践卧薪尝胆,图强雪耻。然而范蠡深知勾践为人,只可同患难,不可共安乐,于是在举国欢庆之时,范蠡急流勇退,携妻带子,秘密离开了越国。

后来,他辗转来到齐国,变姓名为鸱夷子皮,带领儿子和门徒在海边结庐而居,戮力垦荒耕作,兼营副业并经商,没有几年,就积累了数千万家产。他仗义疏财,施善乡梓,范蠡的贤明能干被齐人赏识,齐王把他请进国都临淄,拜为主持政务的相国。他喟然感叹:“居官致于卿相,治家能致千金;对于一个白手起家的布衣来讲,已经到了极点。久受尊名,恐怕不是吉祥的征兆。”于是,三年后,他再次急流勇退,向齐王归还了相印,散尽家财给知交和老乡。

一身布衣的范蠡第三次迁徙至陶(今山东定陶西北),在这个居于“天下之中”(陶地东邻齐、鲁;西接秦、郑;北通晋、燕;南连楚、越。)的最佳经商之地,操计然之术(根据时节、气候、民情、风俗等,人弃我取、人取我与,顺其自然、待机而动。)以治产,没出几年,经商积资又成巨富,遂自号陶朱公,当地民众皆尊陶朱公为财神,乃我国道德经商——儒商之鼻祖。

先放下身段

成功者之所以能够成功,就是在某些方面比别人高明,但是,爱摆架子的人在这一点上似乎就不怎么高明了。这样的人总是认为自己比别人要高明得多,比别人有能力得多,从而就摆出盛气凌人的架子,让人难以接受,而产生人际关系上的反作用。

其实,像这样的人往往不得人心,即使别人表面上服从于他,也是因为对他的惧怕,因此那不能算是真服,因为那不是心悦诚服。而以德服天下,他人才能心悦诚服,那才是真服。

魏文侯是先秦时期一位有雄心的国君,以朋友的身份和贤人相处,从来不摆领导的架子。魏成子向魏文侯推荐:段干木才能出众,平生不为功名利禄所引诱,一直隐居在西河乡下,不愿出来做官。于是魏文侯亲自带着随从前去聘请。在段干木的门前,魏文侯亲自叩门,但段木干不想出来做官,他翻过后墙躲避起来。

第二天,魏文侯远远地把车子停在村外,下车步行到段干木的门前求见,段干木又躲起来不见,这样整整一个月,魏文侯每天都亲自前往求见。段干木看到魏文侯这样真心诚意,很受感动,只好出来相见。魏文侯又请他一同乘车回国都共商国事。从此,魏文侯以待客之礼待段干木,以师事之,而段干木也尽力辅佐文侯治理国家大事。

又如:刘备为给关羽、张飞报仇,兴百万之师来讨伐东昊,孙权从阚泽言,起用陆逊为主将,统率三军抗刘。消息传来,刘备问陆逊是谁?马良说是东吴一位书生,年轻有为,袭荆州便是他用的计。刘备大怒,非要擒杀陆逊为关羽、张飞报仇。马良劝谏道,陆逊有周瑜之才,不敢轻敌。刘备却嗤笑道:“朕用兵老矣,岂不如一黄口孺子耶!’,用兵打仗之道,重的是谁能把握战机,深谙谋略,与年龄无关。刘备自称“朕用兵老矣”,夸口自己经历的战争多,谋略周全,这是不切实际的狂言。“岂不如一黄口孺子耶!”他讽陆逊是乳臭未干的小毛孩,看不起陆逊。这是轻敌的思想,是未战先败了一阵。后来,陆逊用计火烧连营八百里,令刘备吃了大败仗。

刘备这个教训启示人们,在考虑问题时,不能把自己的身份摆进去。按自己的职务看问题,就会少了客观性,多了盲目性,这样考虑问题就不周全,处理问题就会产生误差,脱离实际,造成损失。刘备说他“用兵老矣,岂不如一黄口孺子耶”,两句话连起来,还归结于他爱摆领导的架子,因此酿成了千古遗恨。

为什么有的人不愿放下身段、爱摆架子呢?这是由于在一些人的内心深处,形成了浓厚的等级观念,将人分为上中下几等,觉得官当得越大,似乎就越是高人一等。他们如要当上官,就洋洋得意,忘乎所以,情不自禁地显示出比别人高出一等的地位,常摆出一副官样的领导,其威信就会越小,容易成为孤家寡人。

过分突出自我,藐视他人的存在,严重脱离群众基础,这不是成功者的作派。要想能够被人们接受,能够成功,还是少摆架子为好。

据《战国策》记载:

魏文侯太子击在路上碰到了文侯的老师田子方,击下车跪拜,子方不还礼。击大怒说:“真不知道是富贵者可以对人傲慢无礼,还是贫贱者可以骄傲?”田子方说:“当然是贫贱的人对人可以傲慢,富贵者怎敢对人骄傲无礼?国君对人傲慢会失去政权,大夫对人傲慢会失去领地。只有贫贱者的计谋不被别人使用,行为又不合于当权者的意思,不就是穿起鞋子就走吗?到哪里不是贫贱?难道他还会怕贫贱?会怕失去什么吗?”太子见了魏文侯,就把遇到田子方的事说了,魏文侯感叹道:“没有用田子方,我怎能听到贤人的言论?”

富贵者、当权者自身本来就容易有骄傲之势,看不起地位不如自己的人。但是作为统治者,如果不能礼贤下士,虚心求教,他就可能因为自己的骄矜之气而失去政权,富贵者则可能因此失去自己的财势。

赢得他人的尊重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总是想方设法地要出人头地,古时那些读书人哀叹:“人不知而愠,不亦君子乎!”可见人不知我,心里会老大不高兴,这是人之常情。所以有才华的人便言语露锋芒,行动也露锋芒,以此引起大家的注意。但更有深藏不露的人,好像他们都是庸才,胸无大志,实际上只是他们不肯在言语、行动上露锋芒而已。因为他们有所顾忌,言语露锋芒,便要得罪别人,这样,别人便会成为自己的阻力,成为破坏者。

因此,一个人应对自身有个较为客观的评价,实事求是,不贬低自己,也不抬高自己;既能坚持正确的观点,又能虚心向别人请教。其实,隐藏锋芒也可理解为我们所讲的谦虚一词。谦虚的人在交际应酬场合总是有许多朋友的,只有谦虚的人才能成为社会交往中受欢迎的人。

而锋芒却可以刺伤别人,也会刺伤自己,运用起来应该小心翼翼,平时应插在剑鞘里。所谓物极必反,过分外露自己的才华容易招致对手的嫉恨和陷害,尤其是做大事业的人,更应该修炼好“藏露”之功。

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这样一种自视颇高的人,他们锐气十足、锋芒毕露,处事不留余地,待人牛气冲天,有十分的才能与聪慧,就会十二分地表现出来,这样的人往往在人生旅途上屡遭波折。

其实,隐藏锋芒也是一项强化自己的学识、才能和修养的过程,有利于培养自己处理各种人际关系的能力与技巧,是放弃个人的虚荣心而踏实走向人生旅途的表现。

孔融的例子就是证明。

孔融是三国时代比较正直的士族代表人物之一。刚直耿介,早年刚刚踏入仕途,就初露锋芒,纠举贪官,董卓操纵朝廷废立时,他又每每忤卓之旨,结果由虎贲中郎将左迁为议郎。后来在许昌,孔融又常常发表议论或写文章攻击嘲讽曹操的一些措施,太尉杨彪因与袁术有姻亲,曹操迁怒于他,打算杀他。孔融知道后,顾不得穿朝服就急忙去见曹操,劝说他不要横杀无辜,以免失去天下人心,并称:“你如果杀了杨彪,我孔融明天就撩起衣服回家,再也不做官了。”由于孔融的据理争辩,杨彪才得免一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