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大愿说净土法门(上册)
7125500000017

第17章 回归生命的故乡第六讲(2)

此段特别讲西方极乐世界妙在同居土,此同居土是尽十方佛土所无,生同居即是横具上三土,这个是十方佛世界都没有,唯有极乐世界有。性德是真心本体,随举一法。体即法界,所以说一切微尘,法尔具足四种净秽佛土。

这里特别讲修德,我们以一句阿弥陀佛名号为不可思议的真因,感得极乐同居净土最具清净、圆具上三土的不可思议的妙果。可见极乐净土,修德圆满、性德全彰,这是净土法门的妙处。

“有佛号阿弥陀,序正报教主之名也,翻译如下广释。佛有三身,各论单复。法身单,指所证理性。报身单,指能证功德智慧。化身单,指所现相好色像。法身复者,自性清净法身,离垢妙极法身。报身复者,自受用报身,他受用报身。化身复者,示生化身,应现化身。又佛界化身,随类化身。虽辨单复三身,实非一非三,而三而一。不纵横,不并别,离过绝非,不可思议。今云阿弥陀佛,正指同居土中示生化身,仍复即报即法也。”

这一段蕅益大师就说得很透彻,他说极乐世界今现在说法的阿弥陀佛是化身阿弥陀佛,但因为极乐世界妙就妙在三身圆具,所以也是即报即法。虽然是指同居土的化身阿弥陀佛,同时也是报身阿弥陀佛、是法身阿弥陀佛,因为三身圆具,这就说得非常圆融。

前面的“有世界名曰极乐”是显依报的庄严,有佛是显正报的庄严。先说依报,令欣慕。后说正报,令归命。欣喜、羡慕,愿求生极乐世界,再来说正报的教主阿弥陀佛,让我们归命阿弥陀佛,其依正庄严,总摄于六字洪名中。一切依报、正报的庄严,所有功德都可以融摄到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中。

[佛有三身,各论单复。]法身、报身、化身。先说单,再说复。众生是积聚业障以为身,我们这是业报身;佛陀则圆具三身四智,五眼六通,十力、十八不共法。

法身:积聚理法以为身,理法平等普遍。所以法身遍一切时处,理法也就是宇宙万有的本体。

报身:积聚智慧以为身,所以报身是惑净智满。报身是能证之智,法身是所证之理,理与智不二。

化身:以机感为身,或说以大悲为身。机缘成熟,应时出世,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

法身指所证的理性。报身指能证的智慧,彻底明了宇宙人生的真相。化身指所现的相好色像,以此来教化普通的凡夫众生。

凡夫身是随业受报的业报之身,六道轮回是自己迷失了自性,造善恶业变现出来的。

接下来说三身的复。法身有自性清净法身和离垢妙极法身。自性清净法身是众生的本源自性天真佛,是人人本具,不假修成的本体。离垢妙极法身唯佛果方有,一定要修德究竟,要断尽最后一品无明才能圆成,所以说修德究竟所成就是离垢妙极法身。

报身有自受用报身和他受用报身,用智德、断德、悲德就容易明白。自受用报身侧重于讲智德和断德,佛陀智德究竟,圆满无上菩提;断德究竟,永离二种生死。他受用报身侧重于从悲德,从根本智起后得智,由后得智所现,“如来现起他受用,十地菩萨所被机”。但一般的凡夫无法见到佛陀的他受用报身。

化身有示生化身和应现化身。示生化身是示现降生,好像释迦牟尼佛一样示现八相成道之身,藏传叫十二相成道之身。应现化身就是随众生的机感,应众生之机而显现的身,现胜应身、劣应身等种种身。又有佛界化身、随类化身,佛界化身就现佛身,随类化身是随九界之类而示现其身。

[今云阿弥陀佛,正指同居土中,示身化身,仍复即报即法也。]“其土有佛号阿弥陀”是论修德,是指在极乐世界凡圣同居土中的示生化身。

同时化身也不离报身、法身,同时也是指报身阿弥陀佛、法身阿弥陀佛,依法身体,现报身、化身之用,三身不相舍离,所以说是三身圆具。

好像一颗摩尼珠,摩尼珠的珠体指法身,其光明指报身,其影像指化身。珠体、珠光、珠影不相离,所以虽正指化身阿弥陀佛,同时也即报、即法。

“复次世界及佛皆言有者,具四义:的标实境,令欣求故;诚语指示,令专一故;简非乾城阳焰,非权现曲示,非缘影虚妄,非保真偏但,破魔邪权小故;圆彰性具,令深证故。”

这一段用四悉檀来解释为什么要说有西方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呢?对众生来说就有四种教化的利益,叫四悉檀。

第一是世界悉檀,令众生得欢喜益:

[的标实境,令欣求故。]的确标显,从娑婆世界往西,过十万亿佛土,有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这说得很肯定,而且直接就开示我们,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是现在实有之境,令众生心生欢喜,欣喜羡慕,愿意离开烦恼痛苦的娑婆世界,求生到清净佛土去。

第二是为人悉檀,令得生善益:

[诚语指示,令专一故。]释迦佛及六方诸佛以诚实言指示持名念佛法门,令得专一其心,净念相继。我们相信佛陀是真语者、如语者、实语者,真实不虚。所以就能专一、专注地念阿弥陀佛,“即念他佛,成我自佛”。开显真如妙心,让我们生善。

第三是对治悉檀:

[简非乾城阳焰(非魔)]西方依报正报的庄严,这两者都是实有,不同于乾达婆城乃幻现出来。乾达婆是天龙八部之一,他有神通,可幻变出一个城市乃至一个世界等等,那是假的。而极乐世界是实有,所以佛陀特别地强调,很肯定地告诉我们,有西方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让众生归命。

阳焰是指田间或沙漠里或海面上,因为水气和光的折射所显现出来的一个幻境,远看好像水,近看又没有,所以饥渴的鹿以为是个大湖,错认为有水,拼命去追逐阳焰,然后累死掉。也好像海市蜃楼,虚幻之境。但极乐世界依正庄严,不是虚幻境,而是实有的。

[非权现曲示]这是破华严长者李通玄的观点。唐代有位王族的居士长者叫李通玄,他为《华严经》作了一个解释,叫《华严合论》。

他说西方极乐世界是权巧示现,曲引小根机的众生。蕅益大师在《要解》里破斥他,认为他讲得不圆满。李通玄是位很有道德的人,他写《华严合论》时,天人来给他送饭,但他都没办法真正理解极乐世界,可见这个境界很高,唯有佛才能究竟了知。蕅益大师就破他这个观点:极乐世界是圆顿法中最捷径、最圆满、圆收圆超一切法的解脱之道。

[非缘影虚妄(非邪))这个是破凡夫众生的邪见,前面“非乾城阳焰”是非魔,“非权现曲示”是破认为它是权教的这种不圆满的见解。“非缘影虚妄”是破末法众生,认缘影为真心,错认为西方依报正报都在于心外的邪见。笫六意识是缘影分别,因此要转识成智。西方极乐世界是智境,不是识境,智境实有,识境虚妄。所以极乐世界也是非缘影虚妄。

[非保真偏但]这是破权小。保真是指藏教的保真涅槃(化城),有一类众生根机比较低劣,若告诉他要三大阿僧祇劫才能成佛,会心生退怯,“闻佛道长远,心生退怯。观众生难度,心生疲厌。”对这类的小根机,佛陀就让他们先证入空,先证阿罗汉和缘觉的果位,这一类止于化成,叫保真涅槃。他证得空性,但不能从空出假,不能回小向大。

偏是指藏教声闻、缘觉的偏中,但指别教的但中。现在西方极乐世界依报正报二种庄严,是圆教圆中之妙有,所以是非偏非但。这是对治悉檀。

整个的这一段:简非乾城阳焰,非权现曲示,非缘影虚妄,非保真偏但。都属于对治悉檀,是破魔邪权小,令得灭恶之益。让我们把有偏差、不圆满的见解统统转过来,能真正地认识到极乐世界,认识到净土法门的殊胜。

第四是第一义悉檀,得入理之益:

[圆彰性具,令深证故。]指圆彰西方极乐世界依报正报庄严,乃自性本具,虽过西方十万亿佛土之外,也不出现前一念心性,让我们能真正悟唯心净土,自性弥陀而得深证,明心见性的受用。深证我们自己的心性,开显我们自己自性的三德秘藏。

“今现在说法者,简上依正二有,非过去已灭,未来未成,正应发愿往生,亲觐听法,速成正觉也。”

今现在说法,表示极乐世界依报正报庄严,不是讲过去,不是描绘过去已经过了的,也不是未来还没有成的,而是正在说法。这是特别地显得极乐世界的殊胜。

此土娑婆世界,释迦牟尼佛已入涅槃,弥勒佛尚未下生成佛,而彼土西方极乐世界现在正在说法,所以我们应当要发愿往生,亲觐阿弥陀佛世尊,能速证无生法忍,见佛闻法,速成佛道。

下一段讲发起序,虽短,但已圆满具有信愿行三资粮,具有三宝,具足五重玄义。

“复次二有现在,劝信序也;世界名极乐,劝愿序也;佛号阿弥陀,劝持名妙行序也。复次阿弥序佛,说法序法,现在海会序僧。佛法僧同一实相,序体;从此起信愿行,序宗;信愿行成,必得往生见佛闻法,序用:唯一佛界为所缘境,不杂余事,序教相也。言略意周矣。初序分竟。”

蕅益大师的《要解》越读越觉得妙不可言,说得非常透彻。短短的三句经文就能给我们开显这么多无穷的妙义,且句句都引导我们生起正见,引导我们真信切愿、持名念佛。

此段发起序有三重意思:

第一重是别序中具足信愿行,依正二报都是现在实有,我们要深信不疑,信有极乐世界,信有阿弥陀佛。这是劝信。

[世界名极乐,劝愿序也。]就是劝我们发愿。因为这个世界不是苦乐相对的乐,而是究竟圆满之乐,跟娑婆世界一对比,当然我们厌离娑婆,欣求极乐,愿生极乐净土。

[佛号阿弥陀,劝持名妙行序也。]佛陀名为阿弥陀佛光寿无量,这一句万德洪名就圆满地含摄了三藏十二部,念阿弥陀佛就是总念三藏十二部,闻者应当持名念佛。所以信愿行都具足了。

第二重意思是别序中具足三宝,阿弥陀佛是佛宝,今现在说法是法宝,现在莲池海会圣众是僧宝。

第三重意思是别序中具足五重玄义,佛、法、僧,是住持三宝之名。这是指序名。

[佛法僧同一实相,序体。]这是讲辨体,序体。佛是究竟实相,法是能诠实相,僧是分证实相。

[从此起信愿行序宗]是序宗。从此实相之体,起深信切愿,力行持名,这就是修行的宗要,具体修行的方法。

[信愿行成,必得往生,见佛闻法,序用。]按照这个修行方法用功,得到什么利益呢?就是力用,以往生不退为力用,我们信愿行成,就必得往生极乐世界,而且能时时见佛闻法。

[唯一佛界为所缘,不杂余事,序教相。]教相是圆中之圆、顿超中之顿超。心体本不生,生必随缘。若随佛界之缘,则全体是佛。此经唯以佛界为缘起,所以说是圆教之中的圆教。

蕅益大师把发起序讲得非常透彻,所以说“言略意周。”虽只几句经文,但意思包含得很周遍。

(甲)二正宗分三:初广陈彼土依正妙果以启信、二特劝众生应求往生以发愿、三正示行者执持名号以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