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听面包唱歌
7119600000020

第20章 笑影晃动的糯米饭

看着那一盘闪着珍珠亮泽的糯米饭,

我的耳畔,

突然扬起了一串又一串的笑声,

那笑声啊,

快乐得近乎放肆,

不可思议的清晰,

仿佛近在眼前那般真切。

吴玲瑶自美国发来了电邮。

一读,便不由得对着电脑“哈哈哈哈”地笑了起来,足足笑了五分钟,笑得上气不接下气。

啊,这便是吴玲瑶,非常典型的吴玲瑶。

她全身上下都充满了与生俱来的幽默细胞,再加上后天“眼观四面、耳听八方”的敏锐、“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聪慧,把“幽默”这门奥妙的艺术发挥得淋漓尽致。

曾经担任第十届“海外华文女作家协会”会长、拥有外国文学硕士学位的吴玲瑶,目前定居于美国洛杉矶,已出版《女人的幽默》《幽默小子》《用幽默来拉皮》等四十多部作品,很受读者欢迎。

她驾驭语言的功力很高,散文中许多句子铿铿锵锵的充满了方块字的韵律美感。她时常以诙谐惹笑的手法针砭时弊,或以“戏而不谑”的笔调抒写生活见闻,喜剧效果强,读者边读边笑,“笑一笑,少一少”,真是“开卷有益”啊!

神交已久,二○○九年四月,受邀参加“四海作家遨游云南”的活动,很高兴与她邂逅了。

一接触,便强烈地感受到她浑身散发的热力,整个人,就像是一滴不小心掉落在地上的阳光,神采奕奕的脸,总泛着比向日葵更灿烂的笑意。她的幽默,不是刻意经营的,往往顺手拈来,旁人便嘻哈绝倒。最绝的是,不管在任何情况下,她总能不费思量便讲出相应的笑话。

在昆明,当大家忙着把钱币抛入许愿池取乐时,她在一旁闲闲地说道:“有个许愿池,据说很灵验。有个丈夫一把钱币抛进去,他的妻子便扑通一声掉进了池塘里。”那些与丈夫感情不好的妻子,听了这话,急忙抽身离开。

一回,有人在地上拾到一枚硬币,以为“红运当头”,正喜滋滋地向旁人炫耀时,冷不防吴玲瑶淡淡笑道:“有一次,有个人,看到远处飞来一枚银光闪闪的硬币,飞扑过去捡拾,然而,手一触地,便不由得生气啐道:呸呸呸,到底是哪一个缺德鬼把痰吐得这么远!”

又一回,大家聊天,谈及有人长着龅牙,痛苦不堪,她却不慌不忙地唱反调:“龅牙可以刨地瓜,下雨可以遮下巴,喝茶可以隔茶渣,野餐可以当刀叉,又有啥不好呀!”一番绘声绘色的话,旁人笑得东歪西倒。后来,谈到假牙,她又说起邻居一位老先生,早早就装了假牙,比原先“老掉牙”的样子年轻许多,但问题是他有花粉过敏症,每天早上出去拿报纸时喷嚏不断,嘴里的假牙跟着喷出,幸好他是个“好捕手”,能一手接住。她说:“好多人都看过他这拿手好戏呢!”听者无不喷饭。

碰上说话没有逗号滔滔不绝的人,她又有小故事:“有个丈夫,自从在婚礼上说了‘I do’之后,便没有机会再说话了,家里成日响着的,都是妻子喋喋不休的声音。有一回,丈夫独自到夏威夷度假,回来后,众人一看,嘿嘿嘿,他居然连牙齿都晒黑了……”大家会意,捧腹大笑。

一日,去参观孔雀园,她又来劲了,兴致勃勃地说道:“我在美国有个朋友,住在公园旁边,常常有孔雀飞来飞去,一日,孔雀在她园子里下蛋,她大喜,想偷偷用鸡蛋去换那枚孔雀蛋,她丈夫见了,骂她:你偷蛋倒还罢了,怎么可以让孔雀丈夫怀疑它老婆的贞洁!”

夜幕低垂时,大家都想去浴足以松弛疲劳的精神,只有一位男作家因为不喜欢被陌生人碰触双足而拒绝同去。吴玲瑶调侃:“男人嘛,最初总是守身如玉,接着是守株待兔,最后,必须守口如瓶。”大家莞尔,都觉得她一针见血地说出了男人的心态。说起迟暮美女的悲哀,她则说:“猛地一看不怎样,仔细一看还不如猛地一看。”接着,又夸张地说:“从后面看想犯罪,旁边看想撤退,正面看想防卫。”话一说完,笑声即刻溅满四周。

生活对吴玲瑶而言,是一块色彩鲜亮的调色板,她以亮色装饰自己、点缀别人。

深谙生活艺术的她,同时也是一位烹饪能手哪!

她爱吃、能吃,也爱煮、能煮。说起烹饪,眉飞色舞;谈起美食,如数家珍。聪慧的她,在烹饪上也充分地利用了“举一反三”的原理。她扬扬得意地告诉我,只需要简简单单地准备一种馅料,便可以“发扬光大”地弄出二十种截然不同的菜肴。

我问:“什么馅料这么神奇?”

她言简意赅地说:“就是猪肉、虾、姜和青葱啦!”

肉搅碎、虾切丁、姜磨成茸、青葱切细,混搅在一起,然后,以此为“基调”,变幻出多首“小曲”。

她扳着手指头,饶有兴味地算:小笼包、墨西哥大饼、生煎包子、蚂蚁上树、蛋饺、云吞、肉丸子、糯米丸子、麻婆豆腐、枇杷豆腐、三色蛋、咸鱼蒸肉饼、干煸四季豆、萝卜干炒蛋、卤肉饭、酿豆腐、酿番茄、酿香菇、酿灯笼椒、酿苦瓜等等,通通通通都可以用那“神奇馅料”完成大业。

哇,这吴玲瑶,真是个名副其实的巧妇啊!

我一向爱吃糯米饭,婆母在世时,常常为我烹煮。她总是汗流浃背地站在大大的锅子前面,一双手,不断地、不断地炒呀炒的,沉甸甸的糯米翻炒起来十分吃力,炒久了,右臂酸痛,揉揉揉,又换左手来炒,炒累了,再换右手;嘿,莫说真的要我下手去炒,单单站在一旁看,已觉疲累。对于所有工序繁杂的食物,我一向只愿坐享其成,无论如何也不肯去学的。

现在,有个巧妇就在眼前,我把握时机,求教于她。

果然,她有妙计。

“煮糯米饭吗?”她风淡云轻地说:“简单得很,用鸡汤浸糯米,一杯鸡汤,一杯糯米;之后,放进微波炉去煮,煮好的糯米饭,粒粒熟透粒粒香!其他用料,爱放啥便放啥,用锅炒香后,混入原先煮好的糯米饭内,便大功告成了。”

“就这么简单?”我诧异地问。

“就这么简单。”她点头。

接着,又意犹未尽地教我“举一反三”之道:

“煮好的糯米饭,还可以做成美味可口的糯米卷呢!”

所谓的“糯米卷”,是在薄薄的透明纸上铺一层煮好的糯米饭,上面放炸得脆脆的油条,再撒上肉松和榨菜,然后,卷起来吃。

“真的非常、非常好吃啊!”她说,一副垂涎欲滴的样子。

返回新加坡后,我迫不及待地如法炮制,果然,不费吹灰之力便煮出了“颠覆传统”的多味糯米饭。

看着那一盘闪着珍珠亮泽的糯米饭,我的耳畔,突然扬起了一串又一串的笑声,那笑声啊,快乐得近乎放肆,不可思议的清晰,仿佛近在眼前那般真切,而每一颗浑圆的糯米粒,也都活泼地晃动着笑影。

我细细看着、静静听着,吴玲瑶那张明朗一如向日葵的脸,也在此刻清楚浮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