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红尘禅影1:我用《红楼梦》讲《坛经》
7117700000021

第21章 后话

《坛经》是最有魅力的佛经,也是最有争议的佛经:他因争议而有魅力。我们来说点后话。我在一开头说《坛经》(主要是坛经偈)支撑了《红楼梦》的结构,触发了《红楼梦》的产生:曹公妙笔,把佛门历史上最有名的一组“三角关系”弘忍、神秀、惠能变化为文学历史上最有名的一组“三角关系”:宝玉、黛玉、宝钗。惠能是贾宝玉的一个“原型”。在红学上,这是一个新观点。因本书重点是《坛经》而非《红楼梦》,《红楼梦》只是一个触发点,在此扼要说明。

《红楼梦》的主线大家都知道是宝、黛、钗三角恋爱,如果三角归一,那么我们可以说,《红楼梦》的主线是贾宝玉出家。他的出家(出走)是预设的,是必然的、必须的,林黛玉必须死,贾宝玉必须做和尚,薛宝钗作为“胜利者”,必须守空房,这才是《红楼梦》。贾宝玉注定是个和尚,女人越多越是和尚。曹公妙笔:光光的石头即和尚之隐喻也!

既然贾宝玉注定要做和尚,请问,他要做的是什么和尚呢?答案是:他要做惠能那样的和尚。为什么别的和尚不做,偏要做惠能那样的和尚呢?曹公意在说明:恰如惠能求法,《红楼梦》也讲述了宝玉悟情(通俗说法是:修情禅、悟情道,成情佛也)的艰难历程。《红楼梦》自许为“明心见性”之作,处处以禅喻情,以情参禅,明眼人当知。贾宝玉要做惠能那样的和尚,曹公用意是:就算没有人来点石成金,这块顽石本身也要自己觉悟。石头也要有出路!试问:贾宝玉是因十二钗而悟的呢?还是他自己悟的?当然是他自己悟的。请君细看“红楼十二曲”,便知宝玉悟在情人先。

从《红楼梦》作为一本书全书结构讲,是严格按照宝玉出家的主线条走的。有了这个主线条,全书十二个主要人物,一百二十个主要故事就全部串起来了。这一结构得之于“宝玉出走”这一简单设想,是受法显、玄奘、惠能等高僧的出走故事启发的,推远点,还有佛佗出走的身影。惠能求法的故事给了曹雪芹直接的影响,他的文学创作因此迸发火花,获得灵感:是的,先要设一个“围城”(大观园),然后让人从围城中突围出走,在这种“弃与寻”的冲突中,就建立了“疑与信”的拒斥关系,“罪与救”的主题就这样揭示出来了。

从《红楼梦》全书的精神主旨来看,是比照惠能所遭受的“法难”讲述贾宝玉遭受的“情难”。惠能云:“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意谓不染。贾宝玉正是力求不染之人。在大观园、在贾府、在金陵、在红尘之中,他不能做到自救,更不能做到去救别人(事实上他害死了像金钏、晴雯这样美丽的生命,也摧毁了黛玉、宝钗与他的缘),甚至他也并不能做到不染(他好色而不厌、好自由而中了自由的毒极深、自由到了极致就是自私),但他确实有一颗不染的心。就这一点,他因根性之力,悟情了,得道了。惠能当初避难躲到了石头里,后来,这——惠能一块石,就成了——大荒一块玉。

也许这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心路历程。

可以把《红楼梦》看作小说版《坛经》,你会看到一个世界上最多情的人最终变成世界上最无情的人的故事。他不但与世界绝交,他更与自己绝交。他求他所求,最终求得无求。他得他所得,最终得无所得,乃至以无所得而得自由。

可以把《坛经》看作佛经版《红楼梦》,你会看到一个人成佛的本生故事。他本是破落官宦家庭的公子,化身为樵夫,作“野人”,后来为求法主动进入围城(寺庙是世界大围城中的小围城),他与他的朋友(弘忍、神秀等)一起进行三重突围:第一重突围,打开寺庙围墙;第二重突围,打出红尘深处;第三重突围,打破空虚锁链。他们的突围刀光剑影,惊心动魄,最终归于沉寂。他们的法传了吗?传了。传给谁了?传给了隔代人。要隔多少代才能接这个脉?不知道。惠能、神秀、弘忍三人都成佛了,留下一部《坛经》任人评说。不要进庙就拜,不要见经就读,不要见了师父就磕头,三佛是一佛,只是要我们问自己:本性在哪里?

所谓“顿悟”指在停顿的地方觉悟。请停下来,请坐下来。看花不能奔跑,因为你的奔跑会带起一阵风,会吹落你自己枝头的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