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掌上帝国之铁血北朝
7115700000022

第22章 从野蛮到文明(6)

在这之后,冯太后曾经一度表现得要韬光养晦不问世事,但是她对自己情郎的思念一日胜过一日,对拓跋弘也就越来越恨,暗地里在积极地准备,等待机会。而拓跋弘却自以为给冯太后的明升暗降非常给力,她已经不可能对自己构成威胁了。所以他远征柔然,到处视察,裁撤不合格的官吏,使得北魏的政坛为之一清。

同时也得罪了不少人。

拓跋弘执政期间最恨贪污,规定收一头羊和一壶酒就要判死刑。这是他的一个败笔,因为有人提出了不同的观点,有位大臣说:“皇上当然可以反腐,反腐对于整个国家都有好处,可是我朝根本就没有工资制度,皇上不让大家接受礼物,难道让大臣们都饿死。要不就干脆实行班禄制,这样的话,有了工资还去贪污受贿,皇上想办谁就办谁。”可是拓跋弘不能接受,从而大失人心。

当时的大臣高允,为官清廉不肯受贿,他的家贫穷得还不如普通老百姓。生活全靠自己业余时间当家庭教师还有两个儿子砍柴来供应,可见不贪污的确是活不下去。

拓跋弘的死,起因就是他总以为自己胜券在握,根本没有什么好担心的。可是冯太后又的确是个强大的女人,她时时刻刻都在看着拓跋弘,只要有一点机会就不会放过。这仿佛是应了那句话,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终于有一天拓跋弘着了道。

公元476年6月的一天,拓跋弘早上起来吃早饭,不幸中毒,经过抢救无效,撒手人寰。而冯太后却以小皇帝的名义下令,把京城忠于拓跋弘的军队分成三批调离。六天之后,冯太后才宣布太上皇的死讯。

大臣们也曾经怀疑过皇帝的死因,但一来拓跋弘推行儒学,加快鲜卑人的汉化让鲜卑贵族不满,第二他执法严苛,导致人心惶惶,又因为没有什么证据,所以没有人站出来为他鸣冤叫屈,也没有人调查此事,太上皇帝就这样去了。

时年三十四岁的冯太后宣布临朝听政,并且彻底地清理了献文帝留下的班底,对于大仇人李诉更加抄家灭门给情郎报仇,历史进入了冯太后****的14年。

这14年是冯太后的14年,这些年里她的****无限爆发,你不是不让我养男宠吗,我就十个八个地养,而且都是英俊潇洒,才华出众的。尽管如此仍然被称为千古第一后,这是有原因的,因为她在政绩上非常优秀,是使得北魏从野蛮走向文明,由尚武转为治国,将游牧彻底转为农耕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