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每天一堂感恩课
708600000012

第12章 四月:感恩与敬业 (1)

第一周:感恩为怀,敬业为魂

敬业是一种态度

【课堂导读】

王顺友是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邮政局的一名投递员,也是全国劳模和2007年全国道德模范。20年来,他一直从事着一个人、一匹马、一条路的艰苦而平凡的乡邮工作。邮路往返里程360公里,月投递两班,一个班期为14天。22年来,他送邮行程达26万公里以上,相当于走了21次二万五千里长征,绕地球转了6圈!20年来,王顺友没有延误过一个班期,也没有丢失过一份邮件、一份报刊,投递准确率达到100%。2005年,王顺友应万国邮政联盟之邀,飞赴瑞士,为万国邮联行政理事会作关于中国邮政普遍服务的报告。自万国邮政联盟1874年成立以来,王顺友是受邀作主题报告的第一个普通邮递员!他得到了了全世界的敬佩。

【课堂精讲】

所谓敬业,就是要尊重自己的工作,对工作投入自己的全部身心,善始善终。人生的最大价值,就是对工作抱持一种敬业的态度。然而,在职场中以敬业态度对待自己事业的人并不是太多。有的人视工作为苦役,认为那是一种精神折磨。带着这样的态度去工作,自然不会有大的作为。但是,当你带着敬业的心态去工作时,你就能充分感受到工作中的乐趣。敬业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秉持这种态度的人会树立“没有卑微的工作,只有卑微的工作态度”的职业价值观。敬业的人对自己的职业水准有很高的要求:精益求精,对工作的现状不满意,永远在改进工作。这种敬业精神,直接决定了一个人职业发展的高度。

【课后总结】

人生最有意义的就是敬业,它使我们平淡的生活得以充实,让我们平凡的人生得以升华。

感恩即是用敬业报答工作

【课堂导读】

在一家酒店里,有一位保洁员,她是一个积极工作的人。不论什么时候,在她的脸上总是挂着灿烂的笑容,让人如沐春风,也让她显得举止高贵、气质优雅。虽然她的身份只是一个保洁员,人们也对她肃然起敬。

一天,在她下班的途中,一个客人拦住了她,打听另一家酒店的位置。她耐心地把路线解释给对方听,客人非常感激,向她道谢,她微笑着回答说:“不客气,我相信那家酒店的服务会让你非常满意,因为我的徒弟在那里做保洁员。”

“我没有想到你还有徒弟,这太好了!”

“我做保洁员的工作已经快20年了,我培养了很多徒弟。我可以向你保证,我的每一个徒弟都是最棒的保洁员。”

客人疑惑地问她:“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你这么喜欢自己的工作,这么快乐呢?”这位保洁员仍然是面带笑容,“因为这份工作,我有了生活的保障,也让我体验到工作的乐趣。所以,我很感激这份工作,这就是我的动力。”

【课堂精讲】

日常生活中,有许多人总认为自己的工作不够好,那是因为他们对自己的工作从未怀有感恩之心。倘若我们对自己所拥有的工作知足惜福,对自己的工作心存感恩,我们的世界将会充满阳光。相信只要我们珍爱自己的工作,即使在平凡的岗位上,也能做出非凡的成绩。对工作心存感激,才能努力工作,才能在工作时保持心情愉快。知道自己工作的意义和责任,并永远保持一种主动的工作态度,对工作永远心存感激,是敬业之人与得过且过之人的最根本区别。

【课后总结】

工作是生命中最珍贵的礼物,是一种神圣的恩典,只要你怀着感恩之情去工作,自然会激起敬业之心,你的职业生涯也会因此更加绚丽多彩。

敬业精神靠感恩之心塑造

【课堂导读】

1994年,出生在南京郊区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的程军荣,被招进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311工厂。程军荣对工厂能给自己这个工作机会十分感激,因此十分珍惜。

装卸产品是力气活,几次搬运后许多人都会气喘吁吁,有的人就把产品扔到车上或指定地方,程军荣则坚持轻搬轻放,别人干完活走了,他总是拿扫帚将周围清扫干净再走。当时并没有人要求他这样做,但他认为这些都是自己的分内工作,应该把它干好。

2004年,车间接到一批军品球型螺母和螺圈的加工任务,精度要求非常高,加工难度可想而知。他二话没说就从车间领导的手里接过图纸。那些天,他几乎是整天站在砂轮边,一边工作一边琢磨,最后凭借锲而不舍的精神圆满完成了任务。

多年来,程军荣在自己的岗位上,刻苦钻研,攻克了一个又一个加工过程中的技术难题,成为工厂最年轻的工人技师。2008年,程军荣光荣当选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课堂精讲】

敬业是一种高尚的品德,它使我们对自己的职业怀有一份热爱、珍惜和敬重的心情,心甘情愿为之付出和奉献。感恩与敬业是成功的源泉,是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职业精神的表现,是做人做事的最高境界。

【课后总结】

知恩、感恩、报恩,这是感恩的三重境界。敬业精神即是报恩的一种体现。

感恩才会珍惜,敬业方能立业

【课堂导读】

有一个年轻人,大学毕业后想到自己父亲的企业做管理工作,父亲却希望他到其他公司去锻炼一番。年轻人不情愿地投简历、参加面试,最后在父亲帮助下才进入父亲好友的公司。但在这个公司,年轻人要从基层销售员做起。他的心里很不平衡,心想自己从名牌大学毕业,父亲又是一位成功的企业家,自己竟然还要受这些苦。就这样日子不咸不淡地过了三个多月,年轻人也混了三个多月,没有拿得出手的业绩不说,对公司的规章制度总是视而不见,多次违规,根本就不知道珍惜这次工作机会。该公司的老板因与年轻人的父亲是商场挚友,碍于情面没有辞退他。谁知,年轻人主动辞职,理由是要去创业。 他找到父亲,请求父亲借给他10 万元启动资金,声称挣了钱后按银行利率还给父亲。他对父亲信誓旦旦地说:“现在我是给自己干,肯定能干好!”父亲没有说什么,把钱借给了他,并郑重地让他打了欠条。

年轻人的公司开业了,但情况远不如他想象的那般顺利,先是因为没有履行合同而丢掉一笔订单还因此赔上大笔违约金,后又因为草率决策而被骗了钱。一个月下来,借来的10 万元钱全部打了水漂。年轻人的公司倒闭了,他垂头丧气地找到父亲。

父亲问他:“你知道做好一份工作最需要什么吗?”年轻人茫然地看着父亲。“是感恩和敬业。”父亲接着说,“你知道办好一家公司最需要什么吗?”不等年轻人回答,父亲告诉他:“还是感恩和敬业。”

“一个不懂得感恩、不懂得敬业的人是不能做好本职工作的,更不可能创业成功。只有懂得感恩,才会知道一切得来不易,才会去珍惜;只有懂得敬业,才能真正立业!起初,我就知道你的公司办不好,从你在之前那家公司的作为就能看出来。但我没有拦你,是想让你自己去经历、自己去体会。那10 万块钱,你慢慢还吧。你明白了这个道理,以后的路会越走越宽的。”父亲语重心长地说。

【课堂精讲】

任何一个公司,如果没有感恩社会、敬业做事的信念做支柱,倒闭是早晚的事;任何一名员工,如果缺乏感恩的态度和敬业的精神,那么丢掉工作也是迟早的事。感恩是人心的需要,敬业是公司的需求,同时也是对自己负责的必然要求。只有感恩才会珍惜,也只有敬业方能立业。

【课后总结】

感恩是敬业的基础,敬业则是立业的前提。

最大的能力是敬业

【课堂导读】

为了改变销售惨淡的状况,北京永创公司派出了许多个负责人多次前往南方市场。这家公司生产的产品虽然在华北市场取得了良好的业绩,但是两年过去了,被寄予厚望的南方市场始终没有起色,派出去的负责人一个又一个空手而归,并找出一大堆借口为自己辩解。永创公司不愿放弃南方市场,安排肖杰毅担任南方区的总监,前往上海。

到了上海,肖杰毅首先想到的是如何挽救局面。经过几天苦苦思索,肖杰毅决定找一家实力雄厚的代理公司做突破口,打开销售局面。经过他的多次努力,代理公司终于同意试销,得到这个好消息,肖杰毅立即取消削价销售,在当地报纸上重新刊登大面积的广告,重塑产品形象。

为了开个好头,肖杰毅亲自带领两名得力干将,立下了不把产品销售出去就不回公司的誓言。当天中午,代理公司送来了好消息,产品已经售出20 台。接下来短短一个月内,竟卖出700 多台产品。永创公司的产品在上海市场的占有率很快达到了30%。

【课堂精讲】

感恩是一种智慧的体现,源于对工作的感恩态度的最大能力是敬业。对生活心怀感恩,才能摈弃没有意义的怨天尤人。心存感恩的人,会朝气蓬勃、豁达睿智。在职场中的人,心怀感恩,才会更积极努力地工作。感恩不是一种心理安慰,也不是对现实的逃避,更不是阿Q的精神胜利法。感恩,是一种热爱生活的方式,它来自对生活的爱与希望。

【课后总结】

感恩不是爱耍小聪明者的“职场把戏”,而是具有敬业精神的员工最高的“职场智慧”。学会感恩,才会让人珍惜与爱护自己现在所拥有的一切。

第二周:感恩激发敬业,敬业源自感恩

感恩·敬业·卓越

【课堂导读】

三国时,诸葛亮第四次出祁山,所率兵马只有十多万,司马懿却有精兵30 万,蜀、魏在祁山对阵。大战在即,蜀军有1 万人因服役期满,需退役回乡,而少1万人,会大大影响蜀军的战斗力。服役期满的士兵忧心忡忡,认为回乡的愿望恐怕要成为泡影。这时,将士们共同向诸葛亮建议:延期服役一个月,待大战结束后再让老兵们还乡。

诸葛亮却坚定地说:“治国治军必须以信为本。老兵们归心似箭,家中父母妻儿望眼欲穿,我怎能因自己的一时之需而失信于民呢?”说完,就发布命令让服役期满的老兵速速返乡。

诸葛亮的命令一下,老兵们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一个个热泪盈眶,激动不已,都决定留下。“丞相待我们恩重如山,如今正是用人之际,我们要奋勇杀敌,报答丞相!”老兵们的话对在役的士兵起了莫大的鼓励。蜀军上下士气高昂,在形势不利的情况下击败了魏军。

【课堂精讲】

士兵感恩诸葛亮,因此激发出更大的战力。感恩让我们有了面对困难的勇气与追求卓越的意志。当我们感恩老板,感恩老板给予我们工作,而让我们能尽情发挥自己的才能时,心中自然会升腾起无穷的斗志。这种斗志不单能激起我们对待工作的热情,更能激起我们的敬业之心,而敬业心能促使我们努力把自己的工作做到完美。当敬业成为我们的习惯,与我们的灵魂融为一体时,我们离卓越也就不远了。卓越体现了员工的价值,也只有卓越,才可能让我们成为企业不可替代的员工。

【课后总结】

从感恩到敬业,再到卓越,这是一个永远不能分割的“金三角”。

放弃敬业就是不懂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