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傩女传奇
6916400000002

第2章 狗儿寨谜团

说到此,孝子见在座的都只顾听古,杯筷都停了,就劝道:“别光顾讲话,也要动筷子唻。”大家听了才从故事中回过神来,各自动筷,传出一阵杯筷碗盏之声。而我还沉寖在故事里,双手搓着筷子摇头叹息道:“可惜,可惜,这些失传了真可惜!。”老者抿一口酒说:“可惜什么?这些都是坏事。”我不解,问道:“怎么是坏事呢?应该是非物质文化呀!”老者慈祥地说:“怎么不是坏事?我就亲眼看见弹匠被弄手脚,那棉花弹一弓就飞一弓,飞到天花板上就不下来了,弹来弹去,弹床上的棉花还没有天花板上的多。你还敢弹吗?”我说:“像这样当然是坏事,可坏事也可变好事呀!”老者笑道:“人家的猪都修光毛了,正要开肠破肚,你倒好,将猪弄跑了,这会成为好事吗?”我认真地回答:“当然,这也不能算是好事,我是讲表演呀!现在不是开发旅游吗?搞个巫傩文化专场,那会吸引多少游客啊!脱毛猪跑路,弹棉花上天花板,吞竹筷子,隔山运物,定鸡,踩火砖,爬刀梯、筛子装水等,哪一样不吸引眼球?依我看,任选一样都能上春晚。”正当我说得起劲,人家都干杯了,我是苦瓜搭帮苋菜红,搭着老爷喝杯酒,人家干了,你岂能再坐?虽然意犹未尽,相见恨晚,也只得与老者告辞,递上一根烟后踏上归途。

从此,老者的话并没有解开我心中的疑团,反使我着了魔一般,一有机会就去打听,不论是人是鬼,只要有这方面话题,就去搭腔,不论是书是报,只要有这方面文字就去看。

一日中午,秋高气爽,我饭后无事独自去人民广场闲逛,那里每日都会有一些着装古怪的跛子或瞎子摆签卜卦,装神弄鬼。我尽管知道他们不过都是瞎子讲给聋子听,混口饭吃,但总去转转,期望能有奇遇。

果然,当我走过无数瞎子跛子,仙娘道士的摊位来到末尾,只见有一位年逾古稀的老头在小竹席上闭目打坐,好像不是在做生意,只是专门在等我。试想,他年纪已在八十以上,还用得了许多钱呢?细看,他发如银,像白色的板刷,须如霜,长一尺,像一把白色的佛尘,穿一身玄色道袍,踏一双麻耳草鞋,最吸引人的还是那两面旗幡,左边是八卦图招牌,右边是招徒广告。既然敢挂牌招生,那一定有点真本事了,再讲,凭他这把年纪还能打坐,这就不简单了。

我走过去,见他背后放一个背篓,旁边叠放着几个小木凳,就拿一个坐下,说:“老人家打搅了。”他睁开眼,问:“小老弟是想问功名呢?还是问富贵?还是想学艺?”我答:“学艺。但学之前我得请教几个问题,然后才能决定学不学。”老头笑笑说:“你是想考考我了?行!你问,什么问题?”我歉意道:“不是考,只是想想问问有没有我想要学的。你不见怪吧?”我一边说,一边想:“先问什么呢?根据以往经验,不能泛泛而谈,最后什么结果都没有,都是一些不痛不痒的信息。这次遇上高人,只攻一样最难的,难的问清了,那容易的就不在话下,死猪走路是最难的了,就问这。”但话到嘴边感觉直接问太唐突,又改了,说:“老人家,人家都要留一手,即使要收徒,也是传儿不传女,你老可好,还要传出去。”老人叹息道:“你看我都八十多岁了,还能活几年呀?还留什么呀?留到土里去吗?我是想传给儿女们,可他们都在单位上班,我儿子还是副县长,哪里肯学这个!就是我侄儿也看不上这几个钱,他搞包工,一个工程抵我摆几年的摊。但失传了又多可惜啊!就像起症肚子痛,我一碗清水,几句话一念,就可以好,比吃药还快,失传了多可惜啊!”哦,是这样,我就放心了,说:“不能讲钱少唻,事在人为,搞得好的话,钱也不少唻。现在不是搞旅游开发吗?若能表演一个脱光毛的猪走路,那会吸引多少游客?拿钱还会少吗?可这事我只是听人讲,从来就没见过,所以,我要问的就是这个问题。你会吗?若是会的话,我立刻就拜师,不论花多少钱都行。”老人为难地说:“这个嘛,我师傅会,那是我亲眼看的,我只知道是药功,但用不好,因为这是绝技,靠神传,不是你想学就能学会的,不瞒老弟说,你很有仙风道骨,可我是教不了你了,这靠缘法。”我失望道:“找不到会的人,缘法又从何谈起?”老人答:“真人不露相,这样的人靠凡人去找那是大海捞针,你不如请仙娘帮忙,也许还快些,但绝技是要认路的,你可考虑好了。”我笑道:“您老放心,我先打听,学不学还不一定呢。可仙娘行吗?他们不过就会什么‘没有鸡唻鹅也行,问你阳人明不明?’”老人嗔道:“唉哎,小老弟可别小看仙娘,她们能通鬼神,眼界宽得很!再讲,你不找仙娘也不行,你知道他会的人你再见不到,像我师傅,还有本城的吴老司,坪云的吴巴月他们,骨头都可以打鼓了。而现在活着的人里面,你又不知道哪个会。听说狗儿寨倒是有些蹊跷,但人家肯传出来吗?所以,你不靠仙娘行吗?”我觉得老人说的很有道理,就站起掏出十元钱告辞道:“多谢老人家,耽搁您这么久,一点小意思,望笑纳,买包烟吧。”老人谢绝道:“使不得,行有行规,无功不受禄,说白了,我现在不为钱,一个老头吃的了多少?我主要是为了传艺,你这样会砸了我招牌的,害我招不到徒弟。收回,收回,我心领就是了。”我听他这一说左右为难,又看他很认真的样子,只好恭敬不如从命。

从此,我又将心思放在仙娘身上。

我们这里仙娘以麦田仙娘最为出名,倒不是讲她们的技艺怎样好,而是讲她们很灵活。据说,有一对夫妇家境不是很好,上有老下有小,本来负担就重,可偏偏老的小的爱兜啰嗦,无奈之下,婆娘就请麦田仙娘来家里跳仙,以求脱灾解难的法子。而男人却不信这套,他只相信郎中和药师,可想到婆娘也是为老为小,不便反对,就由她,请就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