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仙侠采花老祖
6701600000158

第158章 度关战役

第二天一大早,由陈浩啬和荀子山为将的双辰联合军,在林辰的带领下开始向北绕进原朱雀帝国北部,而王辰则带领魔教大军开始围攻厄南关。

这一战任我教已经等了五千年,为了鼓舞士气,八大天王和是护法决定亲自攻城。

叶思则稳坐军中大营,此刻在厄南关中,加上刘恭建带来的三万援军,城中一共有四万人,虽然人数少于魔教大军,但是他们却站着极大的地利,厄南关一直是遏制东南蛮族的关口,被称为天下第一关,不仅地势险要,而且当年为了防止蛮族入侵,厄南关中设置了极为强大的护城法阵,后来又经过无数强者的加强,可以说,厄南关的护城法阵是全大陆最强的也不为过,而且这次为了防守厄南关,赤流帝国也是下了血本,不仅来了将近十个祖师级以上的高手,而且在这些高手中还包括两个化神期高手,可以说这一战是赤流帝国历史上出兵最强的一战。

而王辰这边也不弱,八大天王都是祖师级以上高手,特别是第一天王牛囚,传说更是渡劫期高手,有了他们的直接参战,加上各堂堂主都有长老级高手的实力,可以说,叶思所带领的这支军队是当时最强大的一支军队,也是魔教最后的实力。

这一天正是朱雀历四千九百九十二年三月一日,按照后世采花帝国史书《采花纪事》中《太祖本纪》中记载:朱雀历四千九百九十二年三月一日,太祖带领任我教(后来采花帝国的国教)大军十二余万人强攻厄南关,这场战斗和后续的机场战斗加在一起被后世称为度关战役。

关于这场战斗的细节描写,则从后是一本回忆录中,可见一斑,这正是采花帝国开国功臣之一,鲍骆将军著的《我与太祖一起打天下的日子之度关战役》,鲍将军以细致的文笔这样描述这场开国之战:黄昏,太阳还没有落山,太祖拔出他的五灵剑,首先向城头冲去,在他身后,军士们万众一心,他们的身影遮蔽了天空,之后,敌军启动了护城大阵,一股无形的强大能量冲天而起,瞬间,冲在最前面的数百军士被那股巨大的力量的撕成了碎片,太祖皇帝也是口吐鲜血,受了重伤。

在注释中,鲍骆将军还特意描述了当时太祖的情况:当时太祖临危不乱,虽然受了重伤,还在第一线指挥战斗,直到战斗结束时,他才因为重伤,被迫退出战场。

关于战斗后来的细节鲍骆将军也从亲身经历者的角度给与了描述:当时的护城大阵实在太过厉害,所以的军士没人能够靠近,一旦靠近就被撕成碎片,就在三军都在迟疑,军心大乱时,牛囚副教主和当时的其他几位护教天王一起冲了上来,牛囚副教主以一人之力成功遏制敌军的护城大阵,加上其他几位天王的一起努力下,战斗局势慢慢向我军有利起来。

鲍骆接着写道:我军在众位护教天王的激励下,士气大振,十万大军全上了城头,顿时天地为之变色,片刻之后,整座厄南关因为我军巨大的压力而被压成齑粉,城内无辜百姓死伤无数,太祖皇帝疼惜百姓,命令退兵,在休整一晚上之后,我军接着攻城,战士们以无畏的精神抢夺城头,最终,在牛囚副教主和几位天王的努力下,厄南关的护城大阵终于完全被压制,敌军三个祖师级高手被我军当场射杀,其余的几位高手都迅速出逃,在晚上来临之前,我军彻底占领了厄南关。

当时王辰看完这个描写时,只批了几句话:该描写不够细致,不能表现我军英勇杀敌的气概,所以,他亲自给鲍骆这一章的修正部分,被鲍骆将军以附件的形式,放在了本书的最后,以作补充材料,据史学家分析,太祖皇帝的描写更加符合当时的情形,也更具战略眼光,这体现了太祖皇帝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

太祖皇帝写道:下午时,我命令所有人吃饱饭,我知道这将是一场严酷的战斗,敌军的强大超过我见过的任何一支军队,而我军虽然在人数上占绝对优势,但是因为实战经验方面我军却是劣势,而且因为这是圣教的所有军队,我必须考虑伤亡,否则军队无以为继,我们就很难在九国逐鹿中占据长期的优势,更重要的是人心,普通的凡人虽然看起来平凡,实际上却是修真世界的基础,也因此,我们在一路的征战过程中必须注意收集人心,尽最大的可能不去伤害凡人。

太祖皇帝继续写道:所以在战斗过程中,我看到强大的力量,几乎要将整坐厄南关夷为平地,其实,要夷平厄南关很简单,牛囚和几位护法天王修为都是极强,只要他们联手,厄南关瞬间便可被荡平,但是荡平了厄南关,我们和九国有什么区别?我要建立的天下,是一个众人平等的天下,是一个凡人和仙人没有区别的天下。

看到这里,据说不少的史学家都为太祖皇帝的普世精神感动的泪流满面,因为若不是因为王辰在建立采花帝国之后所实施的一系列的措施,这些所谓的史学家,学者,还不知道在那个街头卖菜呢,这当然是后话了。

总之从后人对于这场战争的描述,多少说明了这场战斗的惨烈程度以及在王辰奋斗历史上的重要地位,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一战,王辰在魔教大军中的地位更加稳固,虽然出现了日后短暂的失势时期,但是王辰很快就重新回到领导地位,并且成为九国争夺天下的重要竞争力量,可以说,度关战役,是王辰统一修真大陆的起点,而后世的纪年法采花历,也正是把这一年定位第一年,即朱雀历四千九百九十二年为采花历一年。

也正是从这一年开始,太祖皇帝开始了他传奇的立业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