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俗眼看红楼
66900000080

第80章 第六辑 喻世明言今古谭(18)

欺善怕恶本是人性的弱点,上头的人不喜欢,作奴才的乐得墙倒众人推,一条线上的人越多,大家就越发愿意往那儿站,表现出自己主流的眼光和见解来。

那尤二姐原是花为肠肚雪作肌肤的人,如何经得这般折磨?不过受了一月的暗气,便恹恹得了一病,四肢懒动,茶饭不进,渐次黄瘦下去。怀孕之后,又被庸医用虎狼之剂打下了胎,心中没了牵挂也没了指望。尤二姐心中自思:"病已成势,日无所养,反有所伤,料定必不能好。况胎已经打下,无甚悬心,何必受这些零气?不如一死,倒还干净。常听见人说金子可以坠死人,岂不比上吊自刎又干净。"想毕,扎挣起来,打开箱子,便找出一块生金,也不知多重。哭了一回,外边将近五更天气,二姐咬牙,狠命便吞入口中,几次直脖,方咽了下去。

和尤二姐一样,不愿意受那些零气的还有鸳鸯。老太太死后,鸳鸯哭了一场,想到:"自己跟着老太太一辈子,身子也没有着落。如今大老爷虽不在家,大太太的这样行为,我也瞧不上。老爷是不管事的人,以后便'乱世为王'起来了,我们这些人不是要叫他们掇弄了么?谁收在屋子里,谁配小子,我是受不得这样折磨的,倒不如死了干净。"一面想,一面走到老太太的套间屋内。刚跨进门,只见灯光惨淡,隐隐有个女人拿着汗巾子,好似要上吊的样子。鸳鸯想起这是东府里的小蓉大奶奶,便明白她是来教自己死法的,邪侵入骨,便站起来,一面哭,一面解下一条汗巾,按着秦氏方才比的地方拴上。自己又哭了一回,听见外头人客散去,恐有人进来,急忙关上屋门。然后端了一个脚凳,自己站上,把汗巾拴上扣儿,套在咽喉,便把脚凳蹬开。

秦可卿是否死于自缢,书中从未点明过。就按后人的考证,她的确吊死在天香楼,而且又找替身般引来了鸳鸯,但这死,她是自愿的吗?不管是为礼教牺牲,还是为了政治牺牲,都不是她自发的对尘世的厌弃。二姐和鸳鸯在前途中看不到一点光明和快乐,所以提前逃避了,对可卿,要舍弃的却是虽罪恶,却依然五味俱全的人生。

但是情势所逼,不容秦可卿恋恋,她的死就是冬天的第一场雪,以一片肃杀之气,覆盖了一切的污浊和口舌。另一面,却有已心如死灰的林黛玉却不敢痛快淋漓地求死,以防污染了自己的清白。当日黛玉误听了紫鹃、雪雁的话,以为宝玉已定下了亲事。当即就立定了主意,自此以后,有意遭塌身子,茶饭无心,每日渐减下来。虽有贾母王夫人等怜恤,不过请医调治,只说黛玉常病,那里知他的心病。紫鹃等虽知其意,也不敢说。从此,一天一天的减。到半月之后,肠胃日薄一日,果然粥都不能吃了。黛玉日间听见的话,都似宝玉娶亲的话;看见怡红院中的人,无论上下,也像宝玉娶亲的光景。薛姨妈来看,黛玉不见宝钗,越发起疑心,索性不要人来看望,也不肯吃药,只要速死。睡梦之中,常听见有人叫宝二奶奶的。一片疑心,竟成蛇影。一日竟是绝粒,粥也不喝,恹恹一息,垂毙殆尽。

若死于病弱,或者可伤可悯,若是殉情,可成了什么人了呢?贾母曾道:"咱们这种人家,别的事自然没有的,这心病也是断断有不得的。林丫头若不是这个病呢,我凭着花多少钱都使得;就是这个病,不但治不好,我也没心肠了。"

所以黛玉即便立意自戕,也只能一点点地消耗生命。曾有人推论林妹妹是投了湖的,我以为她没有明着自尽的理由,她应该死于自然的天命。若接着这话说下去,就会跌进一个我们一直竭力回避的"探佚"的误区里,所以就此打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