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俗眼看红楼
66900000043

第43章 第四辑 以人物为镜(14)

把一个人的脾气秉性摸透了,才可以按脉开方,一针见血。那日在王夫人的雷嗔电怒之中,病中的晴雯被从炕上拉下来,撵出大观园去。芳官和四儿也被家人领了出去,吩咐随意配人。因为怡红院里,连私下里的玩笑话太太都知道,却单单不挑出袭人并麝月秋纹的错来,宝玉稍有见疑之心。他道:"你是头一个出名的至善至贤之人,他两个又是你陶冶教育的,焉得有什么该罚之处!只是芳官尚小,过于伶俐些,未免倚强压倒人,惹人厌。四儿是我误了他:还是那年我和你拌嘴的那日起,叫上来做细活的;众人见我待他好未免夺了地位,故有今日。只是晴雯也是和你一样,从小在老太太屋里过来的,虽然他生得比人强些,也没什么妨碍着谁的去处,就只是他情性爽利,口角锋芒,究竟也没见他得罪那一个!可是你说的,想是他生得好了,反被这好带累了。"宝二爷虽有富贵闲人之称,可也并非光吃饭不管事,这席话就是见微知著之言。据说警探们办案的时候,如系谋杀,就先看他死后谁能得到些利益或摆脱些干系,然后这就是最佳突破口,以此查凶八九不离十。同样,有人遭陷害,进谗言的也多是与之同一层次、利害相关的人,晴雯被逐,袭人定然难辞其咎。此中的真假是非且不说,反正今日宝玉的眼泪要为晴雯流成河的了。

其实要说晴、袭二人,说不定还是袭人在宝二爷心头的份量更重些,但在人的天性里,总是离得远的那个人更堪牵挂些,何况现在晴雯"一盆才透出嫩箭的兰花,被送到猪圈一般的去处。"牵念之中再加上伤怜,贾宝玉神魂颠倒,情不自禁,他道:"这阶下好好的一棵海棠花竟无故死了半边,我就知道有坏事,果然应在他身上。"正是这话,给了袭人发作的引子。此时此刻,不管是温言细语还是甜言蜜语宝二爷都听不进去了,最适宜的方案,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你伤痛,但我有种更深切的伤痛对之,不动声色地就转移了最初的重心。如果花木与人是息息相关的,阶下的海棠枯死的恶兆注定要应在怡红院的一个女子身上,那么首当其冲的应该是袭人而非晴雯。毕竟,花袭人是每月拿二两银子月例的准姨娘,怡红院的半个女主人。于是她道:"还有一说,他总好也灭不过我的次序去。便是这海棠也该先来比我,也轮不到他。想是我要死的了。"对这话,宝玉是不能无动于衷的,起码也要把一部分心思匀到眼前来,于是他忙捂住袭人的嘴:"这是何苦!一个未清,你又这样起来。罢了,再别提这事,别弄去了三个又饶上一个。"也真的就罢了,事至此已告一段落--袭人已从方才的对立面,悄悄地转为易被东风吹折的鲜花中的一朵。

收起悲音,打点正事,宝玉把晴雯的东西偷偷送过去,袭人娓娓而谈:"你太把我们看得小器又没人心了。这话还等你说,我才把她的衣服各物已打点下了,都放在那里。如今白日里人多眼杂,又恐生事,且等到晚上,悄悄的叫柳妈给他拿去。我还有攒下的几吊钱也给他去。"宝玉听了点头,袭人笑道:"我原是久已出名的贤人,连这一点子好名儿还不会去买不成!"这句话娇嗔无限,宝二爷缴械投降,只得陪笑抚慰。

花袭人竭心尽力,维护了一个小圈子里的平衡。凭宝二爷风流蕴藉,大观园内外万紫千红,袭人一夫当关,就没听说其它哪个小丫头攻破了这扇门。

这就是了不起的成绩了。对袭人来说,毕生的愿望也不过是在宝玉房里做个名正言顺的姨娘而已。然后,再祈祷他娶一个温婉大度的宝二奶奶,容自己一席之地。对这一点,她私下里在心中取中了宝钗,也算旁观者清。拋开钗、黛两人性情中的短长不说,宝、黛之间,是贴心贴肺的知己,如再有人插入,那就是侵入蚌体的沙粒,即便能包容,也是疼痛的。而宝钗则不然,她是天性疏淡的人,既随份从时,必会自然接受现实社会里妻妾相安的模式。

袭人苦心经营着一个小院落里小小的一角,耐心呵护着一团跳跃不定的火光,温暖自己。莫在岸上笑人痴,又有谁,能完全突破了命运的局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