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这个娘子很有才
662600000152

第152章

从小,对容栖岳他就怀着一种近于崇拜的心情在仰视着他。他之所以常常惹容栖岳生气,无非是因为他认为容栖岳对他不够重视。他就象一个想讨大人喜欢的孩子,想方设法地想引起大人的注意,哪怕是做一些令大人不高兴的事情。

可是母妃之死的事情却颠覆了他对容栖岳的所有认知。他不知自己该如何面对他,是仇恨,还是原谅?若恨他,可他是自己的亲生父亲。若不恨他,但他又害死了自己的亲生母亲。从小,他是那么渴望母爱。深宫里长大的孩子,本没有多少亲情可以信赖。他有兄弟姐妹,却无法真心相待。没有人明白,他是多么孤独。他常常想,如果他没有出生在皇家就好了,那么,他就能象普通的百姓家庭一样,拥有一双疼爱自己的爹娘,也拥有真心对待自己的兄弟姐妹。打小,皇叔靖王就对他很好,陪他玩耍,送他玩具,在他的心目中,皇叔是除了父皇第二个令他感到亲近的亲人。

也因此,他无法接受,皇叔是被父皇下旨降罪的。

对容栖岳的怨恨,无形中又增加了几许。

吴公公听到他这样大逆不道的话,吓得变了脸色。他压低声音小心地警告:“殿下,切莫胡言乱语!皇上对殿下可是寄与厚望啊……”

“他怎会对我有厚望?”容寄波不屑地冷笑,“他是对姬无心有厚望。现在就将政事交给他处理,以后指不定要禅位给他呢!”

“住口!”一道清冷地叱喝声突然响起。众人看去,只见姬无心冷肃着一声脸走了进来。

容寄波满面怒容地瞪向她。

为什么姬无心的表情会如此平静?肃然中散发着一种凛然不可侵犯的威仪。他的年龄比他小,个头也比他矮一大截,可是在自己面前却处处占尽上风。就连此刻,当姬无心开口呵斥他时,竟也会让他感受到一种不安和心虚。为什么?他不过只是一个比自己还年幼的孩童而已!

可是,自己无论如何都不想在他面前示弱。

“本殿下说错了吗?”容寄波上前走了几步,逼近姬无心,冷笑道,“父皇现在眼里心里全是你,对你言听计从。皇叔也是你设计陷害的吧?就连本殿下去见父皇,也是你出面阻挠的,对不对?”

说到最后,他几乎竭嘶底里地在咆哮。

姬无心表情平静地看着他,淡淡地答道:“靖王是什么样的人,你知道吗?自己没有正确的判断力却在这里乱叫,你不觉得自己很幼稚吗?”

“我幼稚?你居然敢说本殿下幼稚?”容寄波愤怒地大吼,“皇叔从小看着本殿下长大,本殿下会不知道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对本殿下好,是本殿下的亲叔叔,本殿下比你更清楚,皇叔绝不可能图谋篡位。都是你,在父皇面前诬陷他,才使父皇降罪于他!姬无心,我恨你!”

容寄波举起拳头,朝姬无心身上击去。

还未等他的拳头触及姬无心的身体,一阵疾风卷起,他整个人都向后面飞去,“呯”地一声撞到墙上,然后滑落到地上,半天站不起来。

“唉呀,殿下……”吴公公一看容寄波被岳乘风打得飞撞上墙壁,惶恐不安,想去扶他起来,却被姬无心拦住。

“吴公公,殿下身强力壮,这点小伤是不碍事的。”姬无心冷冷一笑,对挣扎着爬起来的容寄波说道,“论武,你根本就不是乘风的对手。而论文,你也不是我的对手。容寄波,你凭什么和我斗?”

“姬无心,你!”容寄波何曾受过如此污辱,气得浑身发抖。上次在宫门口受的伤,那份疼痛至今还停留在他的记忆之中。新伤旧恨,容寄波对姬无心的仇恨已经无法用言语来形容。

“我说错了吗?”姬无心冷笑,“我若是你,我就会想方设法找到对方的弱点,在时机成熟的时侯给予致命的打击。可是你呢?你有这本事吗?你能找得到对手的弱点吗?就算你找到了,你又有能力去打倒他吗?哈,很惊讶是吗?你从来没想过这个问题,对不对?”

姬无心盯着容寄波又是迷惘又是愤怒的脸,啧啧摇头叹道:“你知道我最喜欢看到你怎样吗?我最喜欢看你整日无所事事的模样。因为当你每天挥霍着大把大把的时光时,你离击败我的日子就越来越遥远。容寄波,你尽管玩,尽管去闹,尽管什么也不懂。文不能安邦,武不能定国。当你越来越无能时,你猜……”她贴近容寄波的耳朵,压低声音轻轻说道,“你的父皇还能希望你做什么呢?你说,那时,南椰国是不是就是我的囊中之物?”

“姬无心,你好大的胆子!”容寄波双眼血红,瞪着姬无心,恨不得在他身上挖出一个洞来。

“难怪你父皇什么也不敢交给你去做。”姬无心斜睨着他,讥笑道,“原来你根本就是一个草包!”

说罢,哈哈大笑。笑声中,她带着岳乘风扬长而去,也不管身后那一脸铁青的容寄波对她是如何咬牙切齿,痛恨不已。

开治二十四年,南椰国内靖王一党尽除,朝野上下,一片清明之象。百业待兴,百废待举。朝廷为广纳人才,第一次面对平民百姓,不分出生等级,开科取士。

圣旨一出,全国震动。官宦子弟感觉自己的地位受到了威胁,而平民子弟却仿佛看到了改变命运的希望。一时间,全国上下对此事议论纷纷,褒贬不一。不管世人如何看待这事,这年的初夏,第一轮考试……乡试已在全国如火似荼地铺开。

皇宫有一处院落,四方的围墙在这片深宫中隔出一方安静的天地。院门口悬着一块牌匾,上书“皇学苑”三字。皇室子女包括各位亲王郡王的孩子大多在这里接受博学之师的授课。此时是上午辰时,刚吃过早饭,皇子公主以及陪读的大臣的孩子陆陆续续到达,坐在学堂里安静地上课。